环境力学文摘”,第7期,2016年1月21日

 

投稿信箱:huanjinglixue@163.com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em.hhu.edu.cn/csem/

订阅或退订邮箱:huanjinglixue@163.com 

本期编辑:刘青泉 孙洪广

      依托单位: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

                 每两个月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国际知名水质数学模型专家Steven C.Chapra教授来华访问交流

十三五”水专项聚焦京津冀和太湖流域

环保部发布五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港大教授:深圳滑坡 地下高压气体或是元凶

发现西南岩溶碳汇变化主要受水文驱动

砷释放机制将影响东南亚农田实践

尼泊尔地震引发滑坡少于预期

出版商尝试让科学家为在线文章写评论

      人才招聘

河海大学2016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招聘启事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公开招聘人员公告

     学术会议

15th ASIAN CONGRESS OF FLUID MECHANICS

2016年亚洲计算流体动力学会议(ASCFD 2016)

2016年第四届能源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EEEE2016)

2016年清洁能源研究与发展国际会议(ICACER 2016)
  
  ◆ 论文成果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Hangzhou Bay, China

Modelling roll waves with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and turbulent closure

    ◆ 学术期刊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Volume 88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2

======================================================

 新闻报道
--------------------------------

国际知名水质数学模型专家Steven C.Chapra教授来华访问交流

环境力学委员会

 

  应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尹海龙副教授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大学王道增教授的邀请,国际知名水质数学模型专家、美国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土木与环境工程系Steven C. Chapra教授于2015年12月12日~21日来华进行学术交流访问。Chapra教授是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 ASCE)会士,在2013年被选举为美国环境工程与科学教授联合会(AEESP)的5位创始会士之一。Chapra教授在地表水环境数学模型的研究领域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地表水水质模型”(Surface Water-Quality Modleing)、“工程领域的数值计算方法”(Numerical Methods for Engineers)等专著,在世界各地大学广泛用作教材,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

  访问期间,Chapra教授为同济大学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地表水水质模型”讲习班,赴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和上海大学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期刊编委会进行了交流。双方就下一阶段合作开展河道水质数学模型和排水管道数学模型的研究,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事项达成了合作意向,以此推动促进国内环境力学研究与国际知名学者和学术机构的深层次交流。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十三五”水专项聚焦京津冀和太湖流域

作者:崔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崔静)记者21日从环保部获悉,“十二五”时期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取得进展,“十三五”期间“水专项”将聚焦京津冀区域和太湖流域,实施一批大型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带动北京—廊坊—天津这一京津冀核心区的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转变。

  “水专项”旨在解决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污染重大瓶颈问题,构建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为重点流域污染物减排、水质改善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专项实施8年来,围绕辽河、海河、淮河、太湖、滇池、巢湖等重点流域开展科技攻关和工程示范,共建设了500余项科技示范工程,已获得授权专利1400余项,提出300余项标准和技术规范,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十三五”是“水专项”的收官阶段,按照部署,“水专项”流域综合示范资金和项目重点将聚焦到京津冀区域和太湖流域。“水专项”河流主题专家组组长、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员单保庆表示,京津冀区域将立足解决京津冀一体化面临的重大水环境水安全问题。以城市黑臭水体消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实施一批大型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带动京津冀核心区(北京—廊坊—天津)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转变。

同时,要以冬奥会水生态与水安全保障重大需求为目标,实施一批以水源地涵养、河流生态修复与水安全保障平台建设创新工程,为冬奥会高水平举办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水专项”监督评估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全兴介绍说,太湖流域将针对蓝藻水华暴发、湖泊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水环境问题,开展水循环重构和水生态系统重建、饮用水品质提升等技术研究,开展污染物深度削减、生态重点修复和饮水水质全面提升的工程技术综合示范。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环保部发布五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来源:环境保护部

 

关于发布《水质 蛔虫卵的测定 沉淀集卵法》等五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监测工作,现批准《水质 蛔虫卵的测定 沉淀集卵法》等五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水质 蛔虫卵的测定 沉淀集卵法》(HJ 775-2015)

 

二、《水质 32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 776-2015)

 

三、《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 777-2015)

 

四、《水质 碘化物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778-2015)

 

五、《环境空气 六价铬的测定 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HJ 779-2015)

 

以上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

 

特此公告。

 

环境保护部

 

2015年12月4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凌河保护区管理局,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各标准主编单位。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5年12月7日印发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港大教授:深圳滑坡 地下高压气体或是元凶

来源:香港商报

港大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岳中琦教授现场考察后大胆推測:地下高压气体或是元凶
 

  “12.20”深圳塌泥震惊中外,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灾害发生原因。据相关部门初步认定,系由余泥渣土受纳场堆积量大、堆积坡度过陡,导致失稳垮塌引发事故。但有报道指该灾害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如管理完善可避免悲剧发生,而这样的观点亦正被公众普遍接受。对此,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岳中琦教授并不认同。作为长期研究滑坡灾害的专家,他认为,深圳滑坡之所以有那么大的破坏力,泥土中的高压气体才是罪魁祸首。缺乏对高压气体防治的认知,不仅是深圳,在中国甚至世界都是普遍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深圳滑坡灾害并不是人祸造成,而是无知导致。他表示,香港在管治滑坡方面的经验或值得内地借鉴。

  香港商报:“12.20”深圳市光明新区滑坡灾害对百姓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据资料显示,此次灾害滑坡覆盖面积约38万平方米,余泥渣土厚度达数米至十数米不等,造成附近的3个工业园33栋(间)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损毁。有官方地质专家称,这是中国国内首次发生此类城市地区滑坡灾害,土方厚度很大,增加救援难度。据您了解,这样的滑坡是否罕见?

  岳中琦:在汹涌而来的滑坡泥海面前,几万平米的厂房和居民房屋如多米诺骨牌般,瞬间接连倒塌。事故破坏力如此之大,令人震惊。多少年来,全球各地发生一些地震、滑坡、翻船、山火、火山喷发等自然事件与灾难。但是,它们的成因与机理依然都没有被研究清楚。常常用综合多种因素来解释它们的成因机理。时常,不了了之。类似的事件与灾难又总是会在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时间重复发生。一般而言,一旦某一地表发生这样的突发事件,总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或重大的经济损失。而针对深圳此次发生的滑坡灾害,我认为,它的本质还是人们对于滑坡产生的塬因不够了解。此次灾害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破坏力,我们需要经过科学的论证才能了解到真相。除了灾后的救援,弄清楚灾难发生的塬因亦是当务之急。

管理不善非主因

 

  香港商报:一般人凭常识判断,「山体滑坡」通常是由于水土流失,多日降水,导致山体松动乃至滑坡,这种灾害在香港也时有发生。但是后来大家发现,冲击工业园区、造成垮塌的泥土并非自然山体,而是近两年附近施工挖土、在山体上堆积的渣土。这些渣土在雨水或者裂隙水的掺和下,极易形成泥石流,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坡而下。相关初步认为是「临时余泥渣土受纳场违规作业,受纳泥浆满溢,冲出山体」,导致这次事故。因此,很多人认为,造成此次灾害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些渣土,也有不少声音质疑当事渣土场存在管理不当的问题。对此,您怎么看? 

  岳中琦:我查阅过深圳柳溪工业园发生「山体滑坡」的报道和一些照片,也对比过事发地近年来的卫星地图。此次灾害滑坡覆盖面积约38万平方米,淤泥渣土厚度达数米至十数米不等,渣土场是否存在责任事故这要由相关部门证实。但从土壤动能来源、表现及危害进行分析,我认为深圳滑坡现象是由地下高压气体膨胀喷出导致的。我有两个观点可论证:一是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很大,在无强大外力作用下,如水等,很难滑坡造成土壤进行大面积的位移,而事发当天只有很少量的水;二是根据现场视频,滑坡时伴有巨大气体高速冲出,夹带土壤迅速滚落,浓烟及周边地区下雨等现象,这与歷史上的滑坡及雪崩现象非常相似。

  多年来,世界各地滑坡专家们一直探索和试图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很多大型滑坡的水平位移距离,在无水或少水条件下,能够远远大于经典物理、力学和岩土力学理论和经验的预期值?这里就存在一个普遍的认知误区。我认为,存在两个造成山体滑坡灾难的潜伏癌细胞:一个潜伏癌细胞是山坡体内的重力拉张应力分量;另一个是地下高压天然气体。前者是大家都有一定的认知了,而后者却不为人所知。由于人们对地下存在大量高压天然气体和它们在地壳岩土内部的运移与力学作用的认识不足,因而对地下高压气体造成滑坡灾害缺乏认识和预防。

  有一些声音认为,此次灾害是因管理者的管理不当引起的,我认为这背后的逻辑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它背后的逻辑是只要管理到位了,该灾害就不会发生。其实这是一个普遍认知问题,绝大数的人都不清楚地下高压气体的威力,这些人当中不仅包括普通人,也包括一些专家以及管理者。因为对科学有错误认知,在我看来,即便该渣土场防护措施做得再牢固,管理得再规範,不等于就能阻止灾害的发生。缺乏对高压气体的防止的认知,不仅是深圳,在中国甚至世界都是普遍的问题。因此,在我看来,与其说这次深圳的滑坡是由人祸造成,倒不如说是由无知而导致的。

高压气体源于渣土

 

  香港商报:您说的这种高压气体是怎么形成的?据了解,受深圳山体滑坡影响,西气东输干线发生泄漏。视频中从泥土中喷出的巨大气体会不会是天然气管道爆炸而导致的呢?

  岳中琦:从现在仅有的资料仍难有较为準确的判断。要判断视频里的爆炸是否是天然气管道泄露引起,首先要求证到视频事发点地底下是否埋有天然气管道,如果有则有可能是由天然气泄露引起。但视频资料看到的现象不应该是气体的化学爆炸,因为喷出的气体很黑,而这并不像是天然气爆炸。另外,渣土内也会聚集高压气体。由于填埋土中含少量有机物与填土混合相对均匀,这些有机物深埋在渣土中将与细菌作用从而产生气体。随着时间推移,气体就会聚集得越来越多,压强也会越来越大,而土体的抗拉强度和重力是有限的,一旦气体总膨胀力大于土体的抗拉张力,就会把上覆土体喷出山坡。这种喷出的速度也是高速的,我认为与视频的景象也是相符的。

  灾害发生后,我也赶到了现场。在一个刚被救援队伍挖开的深坑中,我发现了坑里的积水有大量残余气体冒出,但目前仍不知道这些气体的具体化学成分。如果不是天然气则很有可能就是渣土产生的气体,还有一个气源是山体深部来的天然气,但这个可能性极小。所以,现在一切有待相关部门的测量结果出来,那时我们才知道灾难的真正塬因。

惨痛历史催生港式管治

 

  香港也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山泥倾泻,所以也累积了不少对对管治山体滑坡的经验以及教训。其中香港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行政体系或是内地可资借鉴的。

  据了解,香港1977年成立「土力工程处」,专门负责管制斜坡的设计、建造和维修。该部门建立后,香港许多人工斜坡都纳入了政府的规管,如今,一套非常完善的香港斜坡安全系统已经建立并运作了起来。此后,发展局制定了“长远防治山泥倾泻计划”,土木工程拓展署承诺每年巩固150个政府人造斜坡;为100个私人人造斜坡进行安全筛选研究;以及为30个天然山坡进行风险缓减工程。迄今已完成约60000个人造斜坡建档,香港的每个斜坡都有自己的编号。明定维护义务人之维护权责,大幅降低山坡地灾害。除斜坡安全系统中的七项工作,港府目前还在加强流动勘测和斜坡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利用“量化风险评估”技术来计算和管理山体滑坡的风险等等。同时致力于向社会各阶层广泛宣传斜坡安全信息,以降低山泥倾泻的风险。

香港治理经验可鉴

 

  香港商报:回顾香港历史,也有不少山体滑坡惨剧。可否介绍下香港山体滑坡灾害的历史?香港对于山体滑坡的管治是否有效?

  岳中琦:1970年代和之前,香港社会贪污现象十分严重。港英政府不得不在1974年成立了廉政公署。同时,香港土地和房产变得越来越金贵。社会对控治滑坡灾害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对政府在滑坡灾害管治的投入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72年和1976年的滑坡灾难事件促使港英政府,在1977年7月,成立了土力控治处(后改为土力工程处),负责统筹香港斜坡的规划、勘测、设计、建造、监察及维修等工作。迄今,土力工程处已扩展为有200多名岩土工程师和500名辅助的技术和其他人员。岩土工程师是技术和政策的制定和管理者。

经过多年努力和1995年以来政府加大投资,香港已建立了一套适合于香港的、较为完整的山坡地滑坡灾害风险管理与防治体系。香港山坡地滑坡灾害管治工作是有成效的,满足了公众对减低滑坡灾害风险的要求,实现了斜坡安全人人受惠,广大市民可在山坡地上安居乐业。

  其中塬因之一归功于政府对于滑坡管治的财政投入的逐渐增加。从2008年到2013年,特区政府每年总收入是3166亿到4422亿港元。2000年来,每年对滑坡风险管治总投入20亿是政府年总收入的0.5%到0.6%。从2011年到2013年,香港每年GDP约2万亿港元,每年滑坡风险管治总投入佔GDP0.1%。现在,香港山坡地滑坡灾害的风险已大大降低。政府的努力和投资已得到很好的回报。

香港地少人多,且主要在山坡地上发展。单位平方公里山坡面上生活和工作的香港人能够达到10万人,或许是世界第一。因此,香港山坡地滑坡灾害风险管治的方法和经验对内地或有借鉴作用。

管治需政府社会合力

 

  香港商报:管治山体滑坡灾害,政府与社会应该分别扮演何种角色?到底如何划分两者之间对此的义务?

  岳中琦:自然山坡地是经过数千年到数百万年地质演变形成的。因此,自然山坡地的基本安全系数应该是较低的,时常发生滑坡。政府和社会资源有限。因此,山坡地安全和滑坡风险应该是谁的责任是个极其重要的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识。

  多年来,香港一直将山坡地分为人建造的人造斜坡和自然建造的天然山坡。政府没有责任和义务、也没有能力保证每一幅天然山坡达到一定的安全标準。但是,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将每一幅人造斜坡达到最低的安全度标准。土力工程处代表政府监管和审查所有人造斜坡是否达到最低安全度。私人业主负责加固和维修属于私人土地的人造斜坡。政府则负责政府土地的人造斜坡。

  因此,发生在天然山地斜坡的滑坡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与政府关系不大。发生在人造斜坡的滑坡灾害有可能是自然塬因,也有可能是人为因素造成。因此,政府要做滑坡调查,查明原因。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的是公众教育。滑坡灾害问题不能单靠政府解决。政府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是非常重要。他们包括公众、传媒、资源分配者、从政者及专业人士。自1992年起,政府不断地进行斜坡安全和维修的宣传及公众教育活动。主要内容有,政府提供免费及容易检索的资料,在不合标準斜坡及曾发生滑坡的繁忙道路上树立警告标誌,并通过电视、电台和路旁广告进行公众教育及宣传。从而,保持和发扬了全社会的忧患意识和锻炼了政府和市民的紧急应变能力。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发现西南岩溶碳汇变化主要受水文驱动

作者:刘再华等 来源:《水文学杂志》

  中科院地化所刘再华团队揭示了我国西南岩溶碳汇变化主要受水文驱动的规律。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水文学杂志》

  该团队选取了分布在贵州省境内的3个典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岩溶地下河流域为研究样区。3条河流分别是荔波县板寨地下河、独山县黄后地下河和普定县后寨地下河,其中板寨与黄后地下河位于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的斜坡过渡地带,后寨地下河位于贵州高原面上。

  科研人员利用高分辨率的多参数水质记录仪,监测了这3个流域出口处在2007年5月~2013年10月连续多年的降雨量、流量、水温、pH值与电导率变化,并结合现场滴定与实验室分析的水化学数据,初步建立了水中溶解无机碳浓度与电导率的线性关系模型。

  研究发现,土壤覆被与岩性主要通过影响流域的入渗系数和土壤中二氧化碳的生产率调控岩溶碳汇通量;随着地下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这些流域的岩溶碳汇通量呈现1.7~2.5倍的变化。以上研究表明,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均能通过改变径流引起岩溶碳汇通量的变化,从而证实以往认为自然界中岩石风化碳汇通量是基本不变的假设值得商榷。(来源:中国科学报 彭科峰)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砷释放机制将影响东南亚农田实践

作者:Scott Fendorf 来源:《自然—地球科学》

  如果通过建设大坝等变换水进程的方式,改变了一个地区的水文环境,或者通过改变农业实践的做法,把氧、硝酸盐沉积物置于本无它们的地方,都将影响砷的释放。

  南亚和东南亚地下水中含有的砷通常20~100倍于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限制值,导致该区域包括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缅甸、越南和中国在内的超过1亿人饮用水砷中毒。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解开了这一谜团,也就是东南亚的微生物应为之负责,它们释放危险的砷到该地地下水中以获取食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可以指导今后的水文管理和土地发展。

  砷被定位于来自喜马拉雅山岩石中的铁氧化合物,被冲下主要河流,沉积在盆地、三角洲的低地。科学家了解到,在无氧情况下,一些生活在沉积物中的细菌可以利用砷和铁氧化物作为呼吸的替代手段。然而,当它们这样做时,微生物分离了砷和铁氧化物,并把毒素转移到地下水中。

  尽管如此,这个系统的奥秘也是一个明显的能量来源,即微生物在分离过程中挖掘到“燃料”。

  “在建立地下水砷浓度预测模型中,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是,微生物利用的食物是如何并且为什么穿越不同地理景观随着沉积物深度而变化的。”斯坦福大学地球、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Scott Fendorf说道。

  在这项研究中,Fendorf和他的团队想要确定这些释放砷的微生物是否以取食地面附近的植物沉积物为生的,还是攫取了深埋地下的旧材料。科学家想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砷的释放在亚洲各景观中如何变化?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Fendorf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田间试验。他们收集了柬埔寨湄公河三角洲两种地理景观下的沉积物岩芯:一年中只有部分时间被雨水浸透的季节性湿地和持续被淹没的永久性湿地。

  “我们集中研究湿地,因为这是柬埔寨、越南和其他受砷污染国家的最主要的景观类型。”Fendorf表示。

  在器皿中,将来自不同深度的沉积物和人造地下水混合,显示了生活在永久性湿地上层的无氧细菌释放出砷。然而,在季节性湿地同一个浅层的、混合了沉积物的水中则无砷。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推测,居住在季节性湿地浅层的细菌在干燥季节食用所有易消化的植物材料,此时沉积物暴露于空气中,微生物有机会接触氧。结果就是,当水流退去,没有食物留给微生物了,使它们无法从铁氧化物中分离砷颗粒。

  当科学家们往季节性湿地器皿里补充了富含碳的、易消化的葡萄糖,其中的微生物开始释放出砷时,他们的假设也就被证实了。“不会往水里释放砷,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能以它们的形式利用的碳。”Fendorf说。

  相同的试验还在100英尺的地下取样——这正是亚洲多数水井的深度,证实了生活在永久性湿地和季节性湿地之下相同深度的细菌同样受限,正常条件下不会释放砷到地下水中。另外,永久性湿地的细菌是释放砷的罪魁祸首。

  但是,当条件改变了呢,比如土地被开发用于其他用途?为此,研究团队进行了第二类试验。他们使挖出的一块季节性湿地长期保持水满状态,将其模拟成一个小型的、偏僻的永久性湿地。正如预测的那样,这导致了砷的释放。

  这一发现对于南亚和东南亚土地开发导致的砷浓度变化以及陆地碳循环具有重大意义。“如果通过建设大坝等变换水进程的方式,改变了一个地区的水文环境,或者通过改变农业实践的做法,把氧、硝酸盐沉积物置于本无它们的地方,都将影响砷的释放。”Fendorf表示。(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方编译)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尼泊尔地震引发滑坡少于预期

作者:Jeffrey Kargel 来源:《科学》 

尼泊尔于今年4月发生了毁灭性的7.8级地震,然而研究人员表示,此次地质灾害引发的滑坡却出人意料的少。但是对于这一事件的影响到底有多严重依然存在大量争论。

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通常会导致上万次、甚至几十万次的山体滑坡或山崩,这是因为斜坡上的地表被地震松动所致。然而在对尼泊尔廓尔喀地震发生前后拍摄的数千张卫星图像进行比对后,一个由64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仅仅发现了4312次滑坡。研究人员在最近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此外,非同行评审的其他研究已经计数了更多的小型滑坡,但仍表明此次地震引发的滑坡远不及其震级所能引发的程度。

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从事滑坡研究的波茨坦市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Niels Hovius表示,这一发现完美地证明了“地震的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一次地震如何释放能量以及地域特征——例如边坡陡度和岩石类型——也是至关重要的。

主持这项研究的美国图森市亚利桑那大学冰川学家Jeffrey Kargel说,结果是,“一些山区受到了重创,而附近其他的地方则仅仅是在挠痒痒”。

Kargel指出,地面的震动可能比依据震级的预测要小得多。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破裂沿着加德满都(这里的印度板块在西藏南部板块的下方滑动)附近的喜马拉雅地质断层的一条长长的狭窄段发生于10~15公里的地下,并且这种破裂从未达到过地表。

最猛烈的撞击发生在加德满都北部的蓝塘谷——那里的冰和岩石沿着斜坡向下坠落了3.75公里直到河床,并在山谷中造成了一次强有力的疾风伤害。研究人员指出,当时的风速超过每小时322公里,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当年在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的一半。

其他地质学家也同意断层断裂而不破坏地表的说法能够解释Kargel团队发现的滑坡数量较少的事实。但他们指出,从卫星图像中搜集的滑坡数据并非真实的数据,因此也谈不上对廓尔喀地震影响的最佳观测。

例如,由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美国国际开发署于7月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利用直升飞机的观测评估了此次地震触发的数以万计的滑坡。领导该项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USGS地质学家Brian Collins表示:“我们飞过的地方很容易看到数千次滑坡。”他说:“它们中的很多由于太小而无法在卫星图像中被识别出来。”Hovius说:“真正重要的是滑坡的大小和它们松动的碎片总量。”

勒利德布尔市尼泊尔地震技术国家学会执行董事Amod Dixit指出,无论如何,地震都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至今仍有数百万人无家可归,许多道路——包括连接加德满都和中国西藏的阿尼哥高速公路——因为受到山体滑坡的影响而只能勉强使用。

从历史上看,地震后的山体滑坡曾彻底重塑了尼泊尔的地理环境。根据波茨坦大学地貌学家Wolfgang Schwanghart率领的研究团队在同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独立研究,尼泊尔第二大城市博卡拉便建立在由3次发生在中世纪的地震(均大于8级)引发的滑坡产生的40亿至50亿立方米的碎片之上。

“滑坡灾害是安置灾民的最大挑战。”Dixit说,“对于任何重建计划而言,得到一幅滑坡及其演化的准确图像是至关重要的。”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7.8级地震,震后一个月内4级以上余震265次。截至6月11日,地震至少造成8786人死亡,22303人受伤,中国西藏、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出现人员伤亡。(来源:中国科学报 赵熙熙)

 

--------------------------------

出版商尝试让科学家为在线文章写评论

作者:红枫 来源:中国科学报

如果软件允许科学家进行网上评论批注,他们是否愿意为在线研究成果写注解、订正或是评语?非营利组织Hypothes.is创始人Dan Whaley认为,科学家会这样做。

Whaley的公司搭建了一个开放软件平台,可以让用户标识出文本,或是在网页及PDF文件上进行批注。2015年12月1日,Hypothes.is宣布和40多家出版商、科技公司以及学术网站合作,其中包括威立出版社、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跨库检索CrossRef、预印本文库arXiv等。

Whaley希望这样的合作能够鼓励研究人员开始批注全球在线学术资料。科学家可以对研究论文进行评论,同时能够公开或在私下里分享这些批注,而且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注解在课堂上互动交流。如果这个想法可以启动,一些热心人表示,对在线研究论文进行批注,甚至能够改变论文的写作方式以及同行评议和发表情况。Hypothes.is于2011年受慈善基金资助在加州旧金山成立,该公司有着雄心勃勃的目标:“让全世界的知识可以交流。”

在线批注

该网站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在线批注的概念。让网页读者批注在线文本的想法从1993年就有了,早期的Mosaic浏览器(全球最早一款可显示图片的浏览器)就拥有这项功能。然而,该功能最终被抛弃了。今天,系统默认的可以让读者在其网页上进行注解的网站寥寥无几,其中博客平台Medium算是一家,还有学术参考资料管理系统F1000 Workspace以及新网站Quartz也具有这项功能。然而,这些批注仅能被上述网站的用户看到。而其他的一些批注服务网站,如A.nnotate或是Google Docs,都需要用户上传资料到云端服务器,才可以分享注解与评论。

Hypothes.is并不是唯一一家希望让用户可以便捷地在整个网页上进行注解的服务网站。另外一个叫作Genius的网络注解服务器也可以对饶舌音乐进行批注。去年4月,该网站发起了诸如浏览器插件目录等服务,帮助用户批注任何一种网页。但是和hypothes.is不同,Genius的代码并不是开放源的,其服务不能和PDF文件兼容,而且也不适用于学术界。在学术领域,参考文献管理工具ReadCube能让网络读者注解PDF文档,但是这种软件是私人拥有的。

相比较来看,Hypothes.is平台的开放源特征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利用其创建注释,就像人们用标准技术创建其网页那样。该公司还是万维网联盟(制定注释标准及其交流方式的网络标准机构)的成员之一。该网站希望,允许注释的网页能够采用同样的标准和原则,使该功能方便使用和互动。该工作组已经公布了其标准的一个草拟版本,并有望在2016年末完成。

运行方式

现在,Hypothes.is用户有若干种选择创建及查看注释。这些选择包括浏览器书签、浏览器工具条或者是添加“via.hypothes.is/”到任何统一资源定位符的开头。

当Hypothes.is用户打开一个网页之后,例如一篇学术文章,网络浏览器会显示用户能够看到的任何批注。那些表示高度强调的词汇以及评价会出现在文本的最上方,用户能够在此基础上增加他们自己的评论,就像学生在教科书上做记号那样。系统会默认这些注解是公开的,但是它们也能够选择作为不开放的个人评论。去年11月3日系统升级后,批注还可以在私人群组之间进行分享。这将会让这些工具被用于期刊俱乐部、课堂训练,甚至是同行评议。

如果做过注解后,一个网页发生了变化,那么软件就会利用“模糊控制”逻辑,将注解与其原文中的近似处相匹配。该系统还可以用于标注从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到PDF转换过程,反之亦然。

相关注解被储存在Hypothes.is的服务器上,Whaley表示,2015年,服务器已经记录了来自约1万名用户的25万条左右的评论和注释。例如,在2015年10月飓风帕特里娜发生后,气候学家对mashable.com网站许多开放获取的文章作了大量评论。Whaley补充说,如果出版商希望自己处理这些注释,或是公司希望对相关注释保密,可以通过同样的软件平台管理它们自己的服务器。

合作搭档

现在,Hypothes.is的用户已经能够批注任何网页——包括研究论文和他们可以看到的付费阅读文章。近日公布的正式合作伙伴关系见证了一些出版商为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在线批注付出的努力,包括处理让批注系统磕绊难行的一些内容,比如网页页面和内嵌读物等。

例如,JSTOR数字图书馆正在研发一种Hypothes.is定制的工具,并将其用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文学组织和出版商全国诗作基金会教育的项目。纽约JSTOR实验室主任Alex Humphreys说,教师可以用该工具在课堂上为诗歌作注解。他们可以选择要作批注的诗歌,然后用复本建立一个专用页面,并限制只有该班集体能够看到这些注解。学生也能够建立个人注解,并在小组内分享。Humphreys表示,该工具即将登场。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出版商eLife也对使用Hypothes.is代替同行评议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测试,该公司技术主管Ian Mulvany说。eLife计划把一个重新设计的系统与注解平台合并,用来代替其目前使用的评论系统Disqus。Mulvany表示,至少Hypothes.is为多目标评论提供了一种机制,相当于把评论从一个网页的底部移到了文章的主体部分。

还有一个合作伙伴是由纽约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管理的arXiv预印本文库,该机构已经在研究让注解可以在多个不同的文章版本中流动,信息学家、arXiv技术研发部主任Simeon Warner说。

不只是“涂鸦”

Hypothes.is计划采取措施改善其平台,包括验证评论人的身份,其方法是通过并入研究人员独特的ORCID(开放研究者和作者用户标识)数字档案。通过促进科学家对出版文献的评论,过滤掉不需要的空白区域,将会把学术人员使用该系统的状态向前推进一大步,arXiv创始人、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家Paul Ginsparg说:“如果人们开始阅读文章,他们看到了这些类似于涂鸦的评论,并将其关掉,结果他们的实验可能失败。”

如果这一措施启动,在线注解将会代表学术交流方式产生的根本性转变,该团队成员、澳大利亚珀斯科廷大学文化与技术中心的Cameron Neylon说。Neylon解释说,目前学术出版过程常常需要把文件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研究人员准备手稿,和同事分享稿件,加入评论,然后将其递交给出版商;期刊编辑把复本给同行评议研究人员审核、把他们的评语返还给作者;作者然后再和期刊编辑反复通信,直到修改完终稿;文章发表后,读者会对其进行评论。

Neylon表示,利用开放源注解平台,文章就是注意力的焦点。随着时间的发展,评论会变得越来越多,不同的贡献者可以通过改变谁有权看到文章以及评论来管理内容。“你可能把这当成一种让那些评论可以在时间上和不同版本上自由移动的结构,而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做过。”他说。

但是Ginsparg指出,并不清楚研究人员是否愿意在线注解,即便技术允许他们可以对评论保密或是让评论在小组内分享。“现在,让科学家广泛进行在线评论注解仍缺乏激励措施。”他说,“这也是一项需要开展的实验。”(红枫)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人才招聘

--------------------------------

 

河海大学2016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一、“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一)“千人计划” 

1、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含人文社科项目) 

(1)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5周岁;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企业或金融机构担任正教授或相当职务;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近5年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获得国际重要科技奖项或掌握重要实验技能、科学工程建设关键技术。 

(2)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人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在国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文化艺术单位担任教授级(或相当于)职务;为国际同行所公认,具有较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3)申报人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内。引进后应全职在我校工作不少于3年。 

2、创新人才短期项目 

(1)申报人须系国家科技、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急需、紧缺领域的领军人才或学术带头人,并符合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第1条的有关要求。 

(2)申报人在我校有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能做出实质性贡献。 

(3)申报前,已与我校签订至少连续3年、每年在校工作不少于2个月的正式工作合同,并明确合同期内工作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 

3、“青年千人计划”项目 

(1)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的,应在海外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5年以上;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是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2)申报人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内。引进后应全职在我校工作。  

(3)对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申报人,可以破格引进。 

(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申报当年1月1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人选年龄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人选年龄不超过55周岁。  

2、一般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海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 

3、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创新性、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领导和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 

4、恪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拼搏奉献精神。 

5、聘期内全职在我校工作。 

(三)相关待遇与联系方式 

对成功受聘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的高层次人才,学校为其提供工作经费、科研启动及平台建设经费,配备工作助手,提供科研工作所需的实验、办公场地等,并为受聘人员提供公寓住房或住房货币化补贴,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等事宜。特别优秀者,其个人待遇可一人一议。 

联系人:河海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乔女士、李先生; 

电子邮箱:rscrcb@hhu.edu.cn; 

办公电话:86-25-83786484。

二、河海大学“青年教授” 

(一)申报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 

2、申请人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社会科学领域及学校认定的特殊人才,可适当放宽至38周岁; 

3、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取得同行公认的显著成绩,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从事的研究领域符合河海大学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学术研究比较深入,在教育教学、技术推广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4、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协作精神。 

(二)聘用及待遇 

1、学校、设岗单位与“青年教授”通过签订聘用协议的方式明确责、权、利关系。 

2、聘用前为副教授的聘期为三年,聘用前为讲师(或博士)的聘期为五年,在聘期内完成学校特定的岗位任务(具体可咨询相关学院或人事处),聘期结束考核合格后正式受聘至我校教授岗位。  

3、“青年教授”聘期内可享受教授岗位津贴,对于引进人员同时可享受《河海大学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副教授引进待遇。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河海大学人事处师资科,徐女士、高女士; 

电子邮箱:rscszb@hhu.edu.cn  

办公电话:86-25-83786172。

三、其他各专业专任教师 

(一)海洋学院专任教师 

学校现有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海洋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海洋科学本科专业。今后,海洋学院将重点发展物理海洋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生态、海水淡化、海洋遥感、海洋装备六个方向,现面向海内外诚聘专任教师。联系人:郑女士;电子邮箱:zhn@hhu.edu.cn;电话:025-83786648。 

(二)其他各专业教师 

应聘学校其他各类教师岗位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专职教师与科研人员,请从网址http://rsc.hhu.edu.cn/查询河海大学2016年度教师招聘计划,并按其中所载各学院联系方式进行联系。  

2016年开始,学校部分重点学科和相关专业实行“博士毕业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出站考核优秀留校任教”引进政策,博士后在站期间待遇从优,欢迎应届博士毕业生与相关专业联系人联系咨询。

【引进人才相关待遇】 

1、按岗位标准提供薪酬福利,并为引进人才提供各类相关待遇。 

 

类别
租房安家费
科研启动费
工作经费
购房补贴
博士
4万
文3万
理5万
10—20万
副教授
5万
文10万
理15万
3万
15—30万
教授
8万
文20万
理30万
5万
40万

 

备注:本表所列待遇均按人民币结算(税前)。购房补贴不含国家规定的住房货币化补贴,原则上引进人才人事关系转入学校后在工作地所属城市买房,经个人申请,首次发放总额的80%,余额分4年发放。 

2、对引进人才实行跟踪培养,优先为引进人才提供国内外学术交流、出国进修等机会;特殊人才待遇实行一人一议;为特别优秀的青年人才提供包括“青年教授”、“优创计划”、“领军人才”、“河海学者”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可以直接聘用到教授、青年教授、副教授等岗位。 

 

【联系方式】 

 

学 院

联系方式

水文水资源学院

宋女士  025-83787361

shxy@hhu.edu.cn

水利水电学院

陈女士  025-83787322

chmei@hhu.edu.cn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郑女士  025-83786648

zhn@hhu.edu.cn

土木与交通学院

徐女士  025-83787606

tenderlily@163.com

环境学院

樊女士  025-83786696

fy1970@163.com

能源与电气学院

张女士  025-58099097

zhangliqin711026@hhu.edu.cn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樊女士  025-58099112

fanyuemary@163.com

力学与材料学院

赵女士  025-83787027

hhuzwz@163.com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郑女士  025-83787244

zy74hhu@126.com

理学院

施女士  025-83786640

lxyrsms@hhu.edu.cn

商学院

华女士  025-58099270

hhbs@hhu.edu.cn

公共管理学院

王女士  025-83787368

hhugggl@163.com

马克思主义学院

邓女士  025-83787792

hhumyrs@126.com

法学院

郑女士  025-83787295

augustweiwei@126.com

外国语学院

吴女士  025-58099462

wuhua@hhu.edu.cn

体育系

李女士  025-83786646

tyx@hhu.edu.cn

常州

校区

机电工程学院

邵女士  0519-85191974

hhuczp@foxmail.com

物联网工程学院

企业管理学院

数理教学部

 

【河海大学人事处】 

联 系 人:徐洁玮、吴国振  

联系电话:025-83786205 

电子邮箱:rscrsk@hhu.edu.cn 

单位网址:http://www.hhu.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招聘启事

招聘岗位 

教学科研岗位 

招聘时间:常年接受应聘者申请。 

招聘岗位:教授或研究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讲师或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招聘专业:纯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包括代数、数论、几何、分析、概率与统计学、计算数学、优化控制、组合数学、金融数学、生物信息学、编码理论、算法及其复杂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图形学、模式识别理论、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等专业方向。  

专任科研岗位 

薪资待遇: 按照专任研究人员薪酬体系的相关规定,与课题组协商确定 

岗位说明:从事中心相关课题的研发,积极参与算法设计和编程语言实现,为研发团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维护中心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行;积极参与中心的日常工作。 

招聘岗位:专任助理研究员、专任研究助理 

招聘条件: 

(1)应届硕士或博士,重点高校毕业生优先考虑。 

(2)所学专业为数论、编码、密码、小波分析、概率论、随机分析、统计学、运筹学、信息论、金融数学、生物数学、组合数学、图论、计算数学、科学工程计算、数据挖掘或图像处理等。  

(3)能够熟练运用C或C++等编程语言;掌握数据库及其常用操作;熟悉图像处理相关开源库(如OpenCV等)开发的人员优先。 

(4)熟悉常用的软件和硬件,能够运用Windows、server2008或者Linux等对服务器进行维护与管理者优先。 

应聘方式 

应聘者请填写下面附件中的简历模板,并发送到邮箱zhangry@tju.edu.cn,简历文件名:张三--学校--学历--应聘岗位。  

联系人: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办公室科研秘书 张老师  

电话:022-2740-5389  

邮箱:zhangry@tju.edu.cn 

 网址:http://cam.tju.edu.cn 

附件: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简历模板 .下载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公开招聘人员公告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7年,是浙江工商大学具有鲜明工科特色和较强学科优势的学院。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市政工程系、海洋技术系3个 系,浙江省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造纸污泥焚烧发电利用工程实验室、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团 队、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共建单位)、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环境等离子体研究所、环境功能材料与友好过程 技术研究所、废物资源化及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学科、科研与教学机构。全院现有教职员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在专任教师队伍中,正高职称12人,副高职称29人;具有博士学位老师45人;省“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 省高等学校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2人,省新世纪“151”人才1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1人;注册环评工程师7人,注册环保工程师4人,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3人。 

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研究生111人,本科生655人。2014年全院学生在一级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51篇,其中国际TOP期刊论文10篇,获准专利4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9项。本科生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学院建有教学科研实验室总面积12000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的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置工程、环境仿真与控制、资源回收利用、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技术等多个实验室,教学和科研条件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15年获批为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 

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拟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学术带头人和专任老师,热忱欢迎优秀人才来我院施展才华,共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美好的明天。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教学科研人才需求一览表

 

序号

招聘岗位

人数

学历学位

要求

职称要求

职称和学位是否需同时具备

专业要求

其他要求

1

学科带头人

1~2

博士学位

教授

(或正高)

海洋技术, 海洋科学

本科为涉海专业、海外博士优先

2

一般教学科研

4

博士学位

副教授 (或副高)

海洋技术,海洋科学

本科为涉海专业、海外博士优先

3

学科带头人

1~2

博士学位

教授

(或正高)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市政工程

海外博士优先

4

一般教学科研

2

博士学位

副教授 (或副高)

土木工程,市政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建筑给排水、管网工程、水处理等方向、海外博士优先

 

 

 

注:有关待遇参照浙江工商大学引进人才执行。见http://www.zjgsu.edu.cn/UploadFiles/file/201410/20141031092876287628.pdf 

 

招聘信息在人员招满前长期有效 

 

应聘办法:应聘人员需提交个人详细履历和近五年的主要业绩情况,两封同行专家推荐信以及学历、学位、任职资格、获奖证书扫描件等发到以下邮箱。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wanglianqing@zjsu.edu.cn 

 

海洋技术专业:caimeiqiang@163.com wanglianqing@zjsu.edu.cn 

 

如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可与学院王老师联系: 

 

邮箱:wanglianqing@zjsu.edu.cn 

 

电话:0571- 28008214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15th ASIAN CONGRESS OF FLUID MECHANICS

November 21-23,2016,Pullman Hotel, Kuching, Sarawak,Malaysia)

 

Website: http://fet.mmu.edu.my/~acfm/

Important dates:

Conference: November 21-23, 2016
Deadline of full paper submission: 15th February 2016
Notification of full Paper Acceptance: 15th April 2016
Early bird registration: 15th August 2016

   The First Asian Congress of Fluid Mechanics (ACFM) was organized in Bangalore, India, in 1980 with the intention of encourag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among Asian countries. The 15th Congress now presents an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mos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oretical,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researches as well as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fluid mechanics.

The Congress language is English. The objective of the Asian Congress of Fluid Mechanics (ACFM) is to review recent advancement achieved in the field of fluid mechanics to facilitate the exchange of results and hold discussions on major fluid mechanics problems among fluid mechanics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Conference Themes:

Aeroacoustics and aerodynamics
Astrophysical fluid mechanics
Boundary layer flows
Compressible flows and gas dynamic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ombustion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fluid mechanics
Fluid machinery and industrial fluid mechanics
Flow control and measurement
Flow induced noise and vibration
Flow visualization
Geophysical fluid mechanic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Hydrodynamics and hydraulics
Membrane and porous media flows
Micro and Nano fluid dynamics
Multi-phase and reacting flows
Non-Newtonian flows
Unsteady flows and rotating flows
Other topics related to fluid mechanics

 

(1)Via Email: 15acfm2016@iem.org.my
(2)TEL:(603) 7968 4001/4002
(3)Fax: + (603) 7957 7678

 

[返回本期目录栏]

 

 

--------------------------------

2016年亚洲计算流体动力学会议(ASCFD 2016)

(2016.4.15-4.17,韩国)

  2016年亚洲计算流体动力学会议(ASCFD 2016)- Scopus, Ei核心检索,著名专家教授莅临

  2016年亚洲计算流体动力学会议将于四月15-17在首尔美居江南大使酒店举办。作为亚洲采矿、材料和冶金工程会议的分会之一,专注于研究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国际会议。该会议由来自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先驱Ramesh K. Agarwal担任主席。被接收文章可出版于Matec web of conferences, Scopus, Ei。http://ascfd.org/如有问题,可直接咨询:高女士 (电话:18207777775 邮箱:ascfd@sciei.us)

  分会主席介绍:

  教授Ramesh K. Agarwal,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先驱,佼佼者,现工作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同时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美国物理学会(APS),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皇家航空协会,中国航空航天协会(CSAA),制造工程师学会(SME)和美国工程教育学会(ASEE)等协会的院士。曾多次获得国家,国际以及各专业协会和组织的奖励与荣誉称号。

  会议出版及检索:

  经过委员会盲审后,被接收文章可出版于Matec web of conferences, 可被Scopus, Ei,Inspec, DOAJ, CPCI等检索。

 

  一. 征稿说明

  征稿主题请参考: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http://ascfd.org/cfp.html

 

  二. 投稿方式:

  将文章通过邮箱发至会议官方邮箱:ascfd@sciei.us

 

  三. 会议日程

  1. 会议地点(暂定):首尔美居江南大使酒店

  2642 Yeoksam dong Gangnam gu,135 910,首尔

  2.会议安排

  4月15日(10:00-17:00)参会人员签到领取会议物品

  4月16日(9:00-12:00)开幕及专家报告

  4月16日(13:30-19:00)作者报告及张贴海报

  4月17日(10:00-12:00) 一日游

 

   主办单位:SCIEI

   联系人电话:18207777775(高女士)

   联系人邮箱:ascfd@sciei.us

   官方地址:http://ascfd.org/

 

[返回本期目录栏]

--------------------------------

2016年第四届能源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EEEE2016)

(2016.4.16-4.17,中国香港)

 

 Link:www.iceeee.org

Call for papers 

2016年第四届能源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EEEE2016)将于2016年4月16-17日在中国香港举行,请在2016年1月21前完成论文投递工作。

1.会议简介 

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能源消耗量也逐渐加大,煤炭,石油等能源总量呈直线下降趋势。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更大量的能源。这就需要我们开发并利用新的能源。太阳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成为现在炙手可热的项目。因此。对于新能源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2016年第四届能源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EEEE2016)将于2016年4月16-17日在中国香港召开,会议的主题包括氢能相关技术,新能源生产,存储,传输,应用的技术,新能源技术对经济与环境的影响。会议旨在促进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2. 会议主题

会议的主题包括氢能相关技术,新能源生产,存储,传输,应用的技术,新能源技术对经济与环境的影响。

T1. New Energy Production, Storage, Transmission

T2. Hydrogen and Hydrogen Carriers Technology

T3. Hydrogen Application

T4. New Energy and Environment

3. 论文出版 

ICEEEE2016被录用的所有论文都将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ISSN:0360-3199)期刊出版。由出版社提交主要数据库SCIE,EI检索。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是氢能国际协会的官方杂志,2014年的影响因子为3.313.

4. 投稿方式  

Easychair:https://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iceeee2016

Mail:cfp@iceeee.org

5. 重要日期

论文截稿:2016年1月21日

录用通知:2016年1月26日

注册截止:2016年1月31日

会议召开:2016年4月16-17日

6. 联系方式

网址:  www.iceeee.org

邮箱: cfp@iceeee.org 

电话: 024-83958379-801  纪老师

QQ:  3117503985 

 

 

 [返回本期目录栏]


--------------------------------

2016年清洁能源研究与发展国际会议(ICACER 2016)

(2016.4.16-4.18,CHATEAU DE BANGKOK

 

泰国曼谷

2016年4月16-18日

http://www.icacer.com

本次大会委员会由来自美国,德国,丹麦,泰国,巴西,中国等国的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组成。

出版选择:

1.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of Chemical,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PCBEE)(ISSN: 2010-4618)

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Grid and Clean Energy (SGCE) (ISSN: 2373-3594)

特邀专家:

美国德州理工大学M. A. K. Lodhi 教授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Igor I. Strakovsky教授

泰国法政大学Nopporn Leeprechanon博士

泰国孔敬大学Tanakorn Wongwuttanasatian副教授

一日游:

将于2016年4月18日举办曼谷一日游

征稿主题:

制冷与空气调节、空气污染、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更多主题请浏览:http://www.icacer.com/cfp.html

举办地点:CHATEAU DE BANGKOK

地址:29 Soi Ruamrudee 1, Ploenchit Road, Lumpini, Pathumwan, Bangkok, Thailand 10330

邮编:10330

投稿方式(仅接受英文稿件)

1.全文 (口头报告+发表)

2.摘要 (仅口头报告)

请登录网上投稿系统(https://www.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icacer2016)或直接发邮件到icacer@iact.net进行投稿。

联系人:明女士 

邮箱: icacer@iact.net 

联系电话: +86-28-86528298

周一到周五 早上9:30—12点, 下午2-5:30点

官方网址:http://www.icacer.com


 

[返回本期目录栏]

======================================================
论文成果

--------------------------------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Hangzhou Bay, China

 

论文信息:Fang, HW  Huang, L ; Wang, JY  He, GJ  Reible, D.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Hangzhou Bay, China

447-457DOI: 10.1016/j.jhazmat.2015.09.060

全文地址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15301151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heavy metal (Cu, Cd, Zn, Pb, Ni, Sr-90 and Cs-137)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Hangzhou Bay (China) was assessed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model that integrates hydrodynamics, sediment and heavy metal transport. A mechanistic surface complexation model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heavy metal by suspended sediment under different aqueous chemistry conditions. The dynamics of metal exchange to and from the seabed was also assessed. The primary processes regulating 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i.e., convection-diffusion, adsorption-desorption, sedimentation-resuspension, as well as oth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related to mass exchange between adjacent sediment layers, were considered in detail. The accidental discharge of Cs-137 was simulated as an example and results showed that Cs-137 transported along the coast driven by tidal flow. Most Cs-137 distributed near the outfall and accumulated in the seabed sedimen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be a useful tool for predicting heavy metal transport and fate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to guide field sampling, assessment of risks and the design of remediation strategies. (C) 2015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本期目录栏]

 

 

 

 

--------------------------------

Modelling roll waves with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and turbulent closure

论文信息:Cao, ZX Hu, PH  Hu, KH  Pender, G  Liu, QQ .Modelling roll waves with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and turbulent closure. 

161-177DOI: 10.1080/00221686.2014.950350

全文地址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15301151

ABSTRACT: 

A physically enhanced model is proposed for roll waves based on the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and k-epsilon turbulence closure along with a modification component. It is tested against measured data on periodic permanent roll waves, and the impact of turbulence is demonstrated to be essential. It is revealed that a regular inlet perturbation may lead to periodic permanent or natural roll waves, when its period is shorter or longer than a critical value inherent to a specified normal flow. While a larger amplitude or shorter period of a regular inlet perturb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periodic permanent roll waves, their period remain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perturbation, while their amplitude increases with the perturbation period and is independent of the perturbation amplitude. An irregular inlet perturbation favours the formation of natural roll waves, so does a larger amplitude of the perturbatio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期刊

--------------------------------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Volume 88 

 

From TRMM to GPM: How well can heavy rainfall be detected from space?

On the transition of base flow recession from early stage to late stage

Connectivity metrics based on the path of smallest resistance

Impact of aquifer desaturation on steady-state river seepage

Turbulence between two inline hemispherical obstacles under wave–current interactions

Critical hydraulic gradient for nonlinear flow through rock fracture networks: The roles of aperture, surface roughness, and number of intersections

Comments on ‘‘Operations optimization of multireservoir systems using storage moments equations” by M. Mahootchi, K. Ponnambalam, H.R. Tizhoosh [Adv. Water Resour. 33 (2010) 1150–1163]

Estimation of river pollution source using the space-time radial basis collocation method

Fast high-resolution prediction of multi-phase flow in fractured formations

Mesoscopic aspects of root water uptake modeling – Hydraulic resistances and root geometry interpretations in plant transpiration analysis

Can varying velocity conditions be one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laboratory and field observations of bacterial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Multiple-response Bayesian calibration of watershed water quality models with significant input and model structure error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002/(ISSN)1944-8007/issues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221694/522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3091708/77
Environmental Research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139351
Environmental Pollution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2697491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http://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agu/journal/10.1002/(ISSN)1944-7973/?t=accepted#anchor-feed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http://www.annualreviews.org/loi/energy
Water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431354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