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江苏科技报》5月9日关于我会社会力量设奖的专题报道
江苏省力学学会:
社会力量设奖“滋润”人才
《江苏科技报》记者 夏文燕
前不久,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江苏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标志着我省将改革现行的省科学技术奖由行政部门下达推荐指标、科技人员申请报奖、推荐单位筛选的推荐方式,实行由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相关部门提名制度。这也意味着学会、协会在未来的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中,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江苏省力学学会在社会力量设奖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不少成效。
奖励体系“滋润”人才
“随着学会社会职能的增强,学会作为第三方社会组织,在机构评估、人才评价、项目评审上作用将更加凸显。”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钱向东告诉记者,省力学学会近年来在社会力量设奖,举荐人才服务科技工作者方面已谋划了不少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省力学学会建立了“江苏省力学学会奖励体系”,经过三
年改革创新,评奖体系更加立体完备,公平公正的评审程序及可持续的奖励机制,为学会服务人才举荐积累了丰富经验。
三年来,“江苏省力学学会奖励体系”成效显著。“学会推荐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6项,5项获奖,2017年推荐2项目均获一等奖。推荐各类人才奖候选人15人次。”钱向东说,不仅如此,经学会推荐的第一届江苏力学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立峰还荣获“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称号;
河海大学唐洪武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江苏大学骆英获首届“江苏省创新争先奖”。
学会奖项关联社会推荐
取得如此多成效,该奖励体系究竟“神奇”在哪?省力学学会秘书长邬萱告诉记者:“在立体的评奖体系中,共设立5个奖项,评奖范围广,奖励对象涵盖力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成就奖、科学技术奖、人才奖和荣誉奖。”其中,成就奖包括徐芝纶力学奖和江苏力学奖;科学技术奖包括江苏力学科学技术奖;人才奖
包括江苏力学青年科技奖、江苏省力学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力学优秀教师奖;荣誉奖包括杰出贡献奖、贡献奖、学会工作先进个人。
“其实,不仅是学会自设的奖项,不少奖项设置还与社会及各级组织奖项推荐工作相对应,学会奖项获得者将会获得后继奖项的优先推荐资格,立体化的评奖体系实现了学会奖励工作与推荐工作的衔接。”钱向东说。
这些奖项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徐芝纶力学奖。这项从2005年就由江苏省力学学会与河海大学共同发起设立的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翻看学会对该奖项获奖情况的统计,历届“徐芝纶力学奖”获奖者中,已有5位获奖者当选院士,还有不少当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其中不乏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奖项的“预知性”可以看出,徐芝纶力学奖的“含金量”。
激发企业参与保证可持续
不仅注重体制机制的设立,为保证评奖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学会还制
定了《江苏省力学学会奖励章程》,同时设立省力学学会奖励委员会,专门负责奖项的评审工作。
不仅如此,学会还积极鼓励公司参与设奖,保证奖励机制的可持续。据介绍,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省力学学会设立“江苏力学东华测试奖励资金”,用于支持“江苏省力学学会奖励体系”中有关奖项的奖励奖金和奖项评审经费。“奖励资金的设立,保证了学会奖励工作的持续开展,同时提高了力学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为学会奖励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举行表彰大会,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和成果,弘扬科学精神。”钱向东说。
社会力量设奖,当然也会遇到前进中的困难和阻碍。钱向东说,省力学学会也在不断总结评奖经验。他说:“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要素多、环节多,学会要不断加强评奖体系科学性、合理性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化申报与
评审平台建设以及同行专家队伍的建设,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奖方式,确保评奖程序的公平公正。”
社会力量设奖“滋润”人才
《江苏科技报》记者 夏文燕
前不久,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江苏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标志着我省将改革现行的省科学技术奖由行政部门下达推荐指标、科技人员申请报奖、推荐单位筛选的推荐方式,实行由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相关部门提名制度。这也意味着学会、协会在未来的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中,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江苏省力学学会在社会力量设奖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不少成效。
奖励体系“滋润”人才
“随着学会社会职能的增强,学会作为第三方社会组织,在机构评估、人才评价、项目评审上作用将更加凸显。”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钱向东告诉记者,省力学学会近年来在社会力量设奖,举荐人才服务科技工作者方面已谋划了不少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省力学学会建立了“江苏省力学学会奖励体系”,经过三
年改革创新,评奖体系更加立体完备,公平公正的评审程序及可持续的奖励机制,为学会服务人才举荐积累了丰富经验。
三年来,“江苏省力学学会奖励体系”成效显著。“学会推荐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6项,5项获奖,2017年推荐2项目均获一等奖。推荐各类人才奖候选人15人次。”钱向东说,不仅如此,经学会推荐的第一届江苏力学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立峰还荣获“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称号;
河海大学唐洪武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江苏大学骆英获首届“江苏省创新争先奖”。
学会奖项关联社会推荐
取得如此多成效,该奖励体系究竟“神奇”在哪?省力学学会秘书长邬萱告诉记者:“在立体的评奖体系中,共设立5个奖项,评奖范围广,奖励对象涵盖力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成就奖、科学技术奖、人才奖和荣誉奖。”其中,成就奖包括徐芝纶力学奖和江苏力学奖;科学技术奖包括江苏力学科学技术奖;人才奖
包括江苏力学青年科技奖、江苏省力学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力学优秀教师奖;荣誉奖包括杰出贡献奖、贡献奖、学会工作先进个人。
“其实,不仅是学会自设的奖项,不少奖项设置还与社会及各级组织奖项推荐工作相对应,学会奖项获得者将会获得后继奖项的优先推荐资格,立体化的评奖体系实现了学会奖励工作与推荐工作的衔接。”钱向东说。
这些奖项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徐芝纶力学奖。这项从2005年就由江苏省力学学会与河海大学共同发起设立的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翻看学会对该奖项获奖情况的统计,历届“徐芝纶力学奖”获奖者中,已有5位获奖者当选院士,还有不少当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其中不乏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奖项的“预知性”可以看出,徐芝纶力学奖的“含金量”。
激发企业参与保证可持续
不仅注重体制机制的设立,为保证评奖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学会还制
定了《江苏省力学学会奖励章程》,同时设立省力学学会奖励委员会,专门负责奖项的评审工作。
不仅如此,学会还积极鼓励公司参与设奖,保证奖励机制的可持续。据介绍,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省力学学会设立“江苏力学东华测试奖励资金”,用于支持“江苏省力学学会奖励体系”中有关奖项的奖励奖金和奖项评审经费。“奖励资金的设立,保证了学会奖励工作的持续开展,同时提高了力学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为学会奖励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举行表彰大会,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和成果,弘扬科学精神。”钱向东说。
社会力量设奖,当然也会遇到前进中的困难和阻碍。钱向东说,省力学学会也在不断总结评奖经验。他说:“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要素多、环节多,学会要不断加强评奖体系科学性、合理性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化申报与
评审平台建设以及同行专家队伍的建设,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奖方式,确保评奖程序的公平公正。”
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653.01 KB 下载次数: 次] |
点击下载文件:社会力量设奖滋润人才.pdf |
(作者:邬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