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力学学会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报道报道之二胡少伟:做尽职的水利工程“医生”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08日 信息来源:学会办公室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编者按:在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后,江苏省力学学会通过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集中组织采访报道一批“科技英才”,向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展示科学家风采。今天转载《江苏科技报》对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胡少伟教授级高工的报道。
 江苏省力学学会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报道报道之二胡少伟:做尽职的水利工程“医生”
人生病了,会去看医生,而一些在役水利工程“病”了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材料结构研究所所长胡少伟教高和他的团队就肩负着这样的责任与压力,胡少伟团队不但为水利工程“看病治疗”,更从材料技术和源头上进行创新,让我国水利工程更“坚强”,少“生病”。
水利安全背后的事
何为水利?《吕氏春秋·慎人》: “掘地财,取水利。”水利,利用水力资源和防止水害,也指兴修水利带来的利益。于是,胡少伟的工作,与水有关,也与兴修这事儿有关。
“你知道南水北调工程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采用内径达4米的PCCP管,是当时我国工程中具体应用的最大口径的 PCCP管,由于国内对超大口径PCCP管的设计还不够成熟,当时对于这种PCCP管的研制以及成品管的质量控制还没有成熟的经验。”胡少伟带领团队,经过科研攻关,成功将4米口径的PCCP管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通宵达旦、不眠不休、东奔西走,这就是水利科研人员们的工作常态。记不清,为这些工程加了多少班,一年有多少天不能着家。团队成员范向前博士说, “之前在新疆有个重大输调水工程,因存在质量问题,项目组成员腊月二十八的时候还奔波在工程现场。”为确保该工程的安全,团队还自筹经费研发了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排查工程不可见区域的工程隐患。
“不一般”的顶尖团队
曾以为,科研工作者的试验室应是干净无瑕,但胡少伟团队实验室完全颠覆了我们的想象,这里就像一个小型工地,有小型的混凝土搅拌机,成堆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做成的实验样本,重型的实验仪器……这里就是胡少伟工作的地方,他以揭示重大工程结构破坏机理、提高其安全性为总目标,长期从事水利交通领域重大工程结构试验、检测监测与安全评价分析工作。团队负责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与重大工程技术咨询服务项目近百项,为国内外几十项重大水利工程提供了理论指导或咨询。
据他回忆,团队不少成员是从他带的学生中慢慢成长起来的,除了团队培养外,还有些成员是在项目合作过程中被逐渐吸纳进来的,由他牵头的“水工结构服役安全与性能提升”创新团队获批,目前,他正带领团队在冲击交通运输部创新团队。
江苏省力学学会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报道报道之二胡少伟:做尽职的水利工程“医生”

江苏省力学学会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报道报道之二胡少伟:做尽职的水利工程“医生”
 
人物介绍
胡少伟教高,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材料结构研究所所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兼任重庆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河海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和工程力学专业、武汉大学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等多个高校和科研单位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等,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十大水利青年科技英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国家与省部级荣誉称号;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徐芝纶力学奖,江苏省力学奖等。由他带领的团队荣获 2016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2017年度中国航海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荣获2011年度、2012年度和2015年度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11年度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
江苏科技报记者 陶韬
(作者:邬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