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2期, 2008年2 月25日

本期编辑:苟晓凡 陈文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邮编:210098)
                投稿:mechbrief@hhu.edu.cn
                网页:http://em.hhu.edu.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mechbrief/register.html

本期内容摘要:
 

   焦点新闻


   科技人物


   教学信息

   力学相关会议

   新书

   网络精华

=======================================================================================

雪压中国——见证中国罕见雪灾

1月26日,安徽巢湖,一位回家的旅客冒着风雪赶车。 新华社/图

    N582: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银妆素裹的童话在2008年1月25日下午被彻底终结——在湖南郴州白石渡,在冰雪和冻雨中支持了两周的巨大输电塔轰然倒下,10万伏的高压线搭在了其下2.5万伏的铁路接触网上。
  来自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消息表明:这直接导致了京广线小水铺至马田墟区间的配电所跳闸断电。约4个小时后,从深圳西开往湖南怀化的N582次列车,行驶至湖南耒阳时失去电力,突然刹住……自这一刻起,湖南郴州至衡阳段,成为京广线的阻梗区。
  惊恐、焦躁、慌张、愤怒弥漫在载有两千多人的N582里。本来,他们带着即将回家的喜悦,欣赏着沿途千里冰封的河山。
  中国国家电网向南方周末提供的信息表明,25日后,郴州、衡阳等地至少有三处出现了类似白石渡的险情。由于高压断点多次落于铁路接触网上,造成七千多次电力中断。未烧毁的接触网因为被冰雪包裹——最严重处超过20毫米,或欠压,或使机车的“辫子”搭不上电。而在这个高速时代,京广线上的客车几乎全部为电力机车。
  最早遭遇困境的N582引发了连锁反应——25日晚,数十辆列车被迫停在铁路线上。吃饭——这个最原始的问题,折磨着人们脆弱的神经。而平时最被珍视的人民币的价值越来越小。一位26日搭乘从长沙发往深圳的N557次的乘客向南方周末发来信件,停车二十多个小时后,餐车上第一批饭才被煮出来,这还是向附近农民采购的粮食。他眼巴巴看着饭盒被人群一抢而空,许多没抢到饭的乘客砸门抗议。
  K227次则晚点了整50个小时。停滞在广东境内大瑶山隧道附近的小站时,车上已无储水,乘务员拎脸盆和水桶到站台上铲雪冲厕所。一位珠海市网友给堵在这趟车上的朋友发短信说:“几天都没有你的消息了!至今你求救的手机短信还不停地在我的耳畔徘徊……”
  部分等待亲友的人对此仍毫不知情。比如张文村夫妇,他们的两个孩子和另外三个同伴,1月26日11:00被朋友在长沙送上T263次前往广州。当张文村夫妇26日深夜到广州站接人时,这趟车似乎“失踪了”——五个孩子中最大的17岁,最小的6岁,没有手机,身上仅几十块钱。当记者1月28日在广州站碰到夫妇俩时,他们已经在火车站等了两天两夜。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孩子在哪。
  大动脉堵塞
  25日深夜,郴州至衡阳区间梗阻的消息震动铁道部。当时,这个中国当下最忙碌的部门刚刚松了一口气——1月24日6:55,京广线湖南三门至石湾区间铁路供电中断,导致多趟客车晚点,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从北京飞到广州指挥救援。当晚,完成任务的胡亚东便飞回北京。
  很显然,25日的“冻疮”要比24日严重得多。截止到1月26日凌晨4:00,京广线上共有136列客车晚点,涉及乘客近30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的人口滞留在广州。“春运看铁路,节前看广州”,这里是京广线的起点。铁道部称:2008年春运旅客流量将创纪录地达到1.77亿人次。而大约每17个人中,就有一个要经过广东。其中,又以京广线车流密度最大,春运高峰期间每天往返219对。
  1月27日晚,滞留广州火车站的人群达到高峰。300米的距离,人们需要用30分钟全力突破。这10万人——相当于3个军的兵力——分排在7行大雨棚里,等待他们的是广州入冬以来最冷的一个夜晚——最低5度,而风和雨从黑暗中扑面而来。
  一位27岁的西安男子廖成“很幸运地”站在离候车大厅最近的雨棚最前面。为占这个“先机”,他站了26小时,没有任何进食,也没有去过厕所。“一走就进不来了”。他曾试图越过栏杆进入候车大厅,终没成功。被紧急调来支援的近千名武警,形成了第一道防线。雨棚里不时传来骚动,武警们指着试图越过栏杆的旅客用沙哑的声音大声地叫着:“下来,危险!”
  此时,经过协调的N582已恢复运行。T263则停在离长沙20公里的暮云,被调度返回长沙,张文村的孩子们回了家。然而,中央气象台于27日傍晚发布最高等级的暴雪红色警报——更大规模的灾难将降临在湘、鄂、豫、皖、苏等地。
  湖南境内的电网已经承受不了冰雪的肆意逞虐。永州全城停电。为了给电网破冰,湖南电网3名职工不幸殉职。
  铁路没有自己的发电设施,全靠地方供给。冰雪造成的拥堵从最初的郴州至衡阳段,扩大到株洲至韶关段。28日凌晨,长沙芙蓉北路一根高压电线再被冰雪压断,掉落在京广铁路上,一辆飞驰的货车还将5根电线杆拉倒……28日,京广线几乎没有一班正点运行的列车。
  拯救京广线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不得不再赴广州。1月26日,曾任铁道部运输局局长的胡亚东,紧急赶到处于风暴中心的广州火车站。
  建立34年来,广州火车站从未同时“接待”过如此之多的高官。自26日起,包括温家宝总理在内的至少8位副部级以上干部在此坐镇指挥——胡亚东之外,还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以及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等人。
  广州市的春运指挥部占据了火车站软卧候车室中的一间,工作人员挂橙色牌;对面就是广铁春运工作组,工作人员挂蓝色牌,而指挥中心——“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春运指挥部”仍在位于中山一路的广铁集团大院。各组的协调会一次次进行。
  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广铁集团一位负责人称:最初的协调方案是将京广线南段滞留和待开的部分客车分东西两翼,迂回运行。东走京九、沪昆线;西走三茂、焦柳线。到1月26日中午,42列客车逃出了梗阻地段。“连日的恶劣天气和为了迂回送沿途各站滞留的旅客,我们这趟车从上海到广州用了整整4天。”25日从上海南开往广州的L349次列车车长对南方周末记者称。
  而59组客车“车底”——包括司机、车长、乘务员、铁路警察等的整建制空车——也从北京、郑州等多个铁路局紧急调集,支援广铁集团公司。
  另一个方式则是“摆渡”。到1月30日,包括从其他铁路局借调增援的150辆内燃机车,驶往郴州至衡阳等停电区间。技术相对落后的东西在非常时刻派上了用场——人们将内燃机车头挂在电力机车前,那些失去动力的庞然大物被拖出无电区间,或迂回到非电化区段。
  “火车本来不怕冰雪,因为它设有沙管装置。”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广铁集团的一位人士说,“遇到铁轨打滑,司机一踩刹车,沙子就会放下去——沙子可以增加车轮与铁轨间的摩擦力。”
  但这场南方罕有的冰冻,让沙子失去了效力。广铁不得不采取另一个非常措施:管内冰雪区每一个火车进出站的道岔分包到人头,遇雪即扫,凝冰则用开水融化。有的小站没有开水,当地的职工不得不学习那个著名的比利时小男孩——男职工用尿化解危机。
  但恶劣天气依然加剧。26日之后,中央电视台连续7次发布橙色甚至红色暴雪预警,暴雪和冻雨覆盖了至少2/3个中国。京广线上的电力事故也发生在其他地方——26日前后,沪昆线上,电力缺失导致六十多趟列车晚点。
  此时,铁路的“兄弟”们同样陷入半瘫痪状态。京珠北高速公路和粤赣高速公路因冰冻封路,26日广州市各大客运站所有北上经京珠北的班线已全部停开。在贵州,一辆大客车因路滑翻入了40米深的峡谷,25人死亡。27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14个机场因积雪结冰被迫关闭,单南航就取消了从广州前往郑州、长沙、南昌、南京、南阳、宜昌、兰州、张家界等城市的55个航班。
  作为“国家运输”的铁路,更是无路可退。来源:南方周末

=======================================================================================

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揭晓

         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和中国科协学术部共同组织评选的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1月31日揭晓,11项科研成果名列榜首。
  据介绍,在本次评选中,被推荐符合条件的科研成果共有197项。经初步筛选之后,有31项进入候选名单。组织者将候选入选项目分别寄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有关全国学会负责人等1600余位专家进行函评。最后根据函评统计结果,有11项成果被最终确定为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最终入选的新闻分别是:
        1.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顺利传回探测数据;
        2. 在多光子纠缠和光学量子计算的实验方面取得新进展;
        3. 合成出室温条件下具有超大塑性的块体金属玻璃材料;
        4. 找到保存在滞育卵囊中的胚胎化石和6.3亿年前的动物化石;
        5.合成出具有高电氧化催化活性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
        6.证实CASP8基因启动子的一个六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与多种癌症易感性相关;
        7. 揭示出多巴胺—蘑菇体环路在果蝇基于价值抉择中的调控作用;
        8.发现β抑制因子-1是调节CD4+T细胞存活和自身免疫性的关键因子;
        9. 证实大熊猫仍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
        10-A.在声子晶体中实现声波的双负折射;
        10-B.发现全球水循环中的溶解无机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碳汇。
  最后两项因得票数一致,并列入选。
         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宪恩认为,这些入选项目表明我国基础研究在某些领域已经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如关于新材料的研究,过去一直有良好表现,2007年又有3项成果入选。如中国科大在多光子纠缠和光学量子计算的实验方面,继上一年度获得进展之后,2007年再次获得重要进展。关于脑神经研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郭爱克实验室,在基因—脑—行为—认知相结合的框架下,从演化的角度,对果蝇的抉择能力作了开创性研究,设计了“颜色/形状”和“颜色/重心”两种基于相对“权值”的“趋利避害”的抉择范式,发现果蝇在面临矛盾线索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线索的突显性作出有利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将研究聚焦在果蝇抉择的神经环路机制上,取得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证实了中国科学家的实力,证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差距进一步缩小。

=======================================================================================

6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其中有力学专家锁志刚

         美国国家工程院是美国工程科技界最高水平的学术机构,成立于1964年12月,是世界上较有影响的工程院之一。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领域专家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
         大年初二,65人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其中6人是华人。哈佛大学应用力学教授锁志刚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锁志刚教授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大力学系,1992年获美国总统奖,1994年获全美青年工程师金质大奖,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他和John Hutchinson教授合作的一篇论文SCI引用目前已经达到700多次。具体细节可访问网页报道:http://www.mitbbs.cn/article_t/XJTU/31153061.html

        1.

         Frank Chang,来自中国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大物理系。1979年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并获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目前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系的全职教授和高速电子设备实验室的主任。

         2.

        程正迪,来自中国大陆。1949年生于上海,197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学士),1981和1985年先后获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化学纤维系硕士和美国RENSSELAER理工学院(RPI)化学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高分子物理学家Bernhard Wunderlich教授,在本系做了2年的博士后之后,于1987年入AKRON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并于1995年晋升教授。1996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并自1994年起任国内多所大学或研究所客座和顾问教授。曾获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1991)、美国物理学会JOHN H. DILLON奖章(1995)、北美热分析学会METTLER-TOLEDO奖(1999)等多项奖励。现为AKRON大学Robert C. Musson &Trustees讲座教授和高分子科学系主任、Polymer杂志北美资深主编、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长江讲座教授。

       3.

         Lee-Lueng Fu,来自中国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大物理系。1980年获MIT博士学位。目前是加州理工大学,美国宇航局著名的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的资深研究科学家。是JPL海洋科学研究部门的领导人。

         4.(照片无)

         Burn-Jeng Lin,林本坚,来自台湾的著名半导体公司台积电(TSMC)。是台积电光刻部门高级总监。是台积电在.90,.65和.22纳米芯片工艺方面的最大功臣。

         5.

         锁志刚,来自中国大陆。现为哈佛大学机械与材料系终身教授。创办了专注于结构力学讨论的播客论坛www.imechanica.org   。锁志刚教授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大力学系,198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1989—199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拉拉分校任助理教授。1992—199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拉拉分校任副教授。1995—199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拉拉分校任终身教授。1997—2003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终身教授。2003年7月至今任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获奖情况:1992年获美国总统奖。1994年获全美青年工程师金质大奖。1994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高级大奖。1996年获ALCOA基金会研究奖。199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委员会教学优秀奖。200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委员会教学优秀奖。2000年获计算机工程及科学国际会议Eric Reissner奖。2001年获全美机械工程学会应用力学奖。2008年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6.

       William W-G Yeh,来自中国台湾。1961年获台湾交通大学学士学位,1964年获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67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目前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土木工程系的杰出终身教授。

=======================================================================================

7位力学专家入选2007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教育部最近公布了2007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人选和“长江学者成就奖”人选名单。

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 固体力学 王建祥
北京交通大学 固体力学 汪越胜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力学 冷劲松

讲座教授
北京大学 流体力学 徐昆(香港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固体力学 李少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流体力学 舒昌(新加坡国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固体力学 叶林(悉尼大学)

=======================================================================================

973计划200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发布
        日前,973计划网站发布了《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全文如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围绕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科技部2008年将继续部署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现将200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各有关单位根据2008年度申报指南组织项目,并按照编写提纲填报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在973计划网站“申报专栏”下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网上申报流程和有关事项将于2008年2月下旬在973计划网站上另行通知),2008年度项目受理日期为3月5日8:00至3月20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
        按照973计划工作安排,2008年遴选立项的项目将于2009年启动。2008年拟结题项目(2002、2003年立项项目)的承担人员可以参加2008年项目申报。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8年度申报指南将另行发布。
          973计划网站:http://www.973.gov.cn
          咨询电话:010-58881072 58881073 58881557 58881076
          受理部门: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传 真:010-58881077
         电子邮件:jcc973@vip.sina.com 
          附件:
         附件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8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附件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原文链接: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更多阅读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发布
 
       日前,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发布了《关于发布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全文如下:
         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部署,2008年科技部将继续组织实施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现将200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重要支持方向和申报要求)予以公布,请你们根据申报指南组织项目,并按照编写提纲填报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在973计划网站http://www.973.gov.cn “申报专栏”下载)。指南中标明委托重点基地的研究方向,不接受委托重点基地外的单位申报。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网上申报流程和有关事项将于2008年2月下旬在973计划网站上另行通知),2008年度项目受理时间为3月15日8时至3月31日17时,逾期不予受理。
        按照工作安排,2008年遴选立项的项目将于2009年启动。2008年拟结题的973计划(2002、2003年立项项目)、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承担人员可以参加2008年项目申报。
        受理单位: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电 话:010-58881072 58881073 58881557 58881076
        传 真:010-58881077
        电子邮件:jcc973@vip.sina.com  
        附件1.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8年重要支持方向
        附件2.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原文链接:关于发布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更多阅读: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

美国权威航空传媒年度人物:钱学森

“他在中国航空科学与航空工业的创建中扮演了领袖角色”

资料图片:正当壮年的钱学森

资料图片:2007年8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钱学森家,看望这位96岁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1月6日,在航空界颇负盛名的《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评选出2007年年度人物,中国航空之父钱学森因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当选。《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在长篇评述中说,2007年航空领域最重大的事件是中国加入了顶尖俱乐部,世界格局由此改变。
        三年前,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获得成功;2007年中国再次向世界证明,它是世界航空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成员。
         2007年1月,中国发射了一颗陆地导弹,摧毁了一个年久过期的中国气象卫星。10月,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此次反卫星试验向世界证明,中国掌握了先进的探测、跟踪和轨道精确制导技术,而此前只有俄美两国掌握了这些技术,虽然此次试验招致了国际社会的一些批评。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则表明,中国在遥感勘测、轨道跟踪和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为所有这些成就奠定基石的正是钱学森。此人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美国军方研制先进的火箭,并且帮助创建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JPL实验室。当时年仅36岁的钱学森被公认为天才,是美国顶尖的火箭专家之一,在五角大楼享有高级别的安全权限。
        但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麦卡锡主义猖獗之时,钱学森被指控是共产党并被取消了安全权限。愤怒的钱学森因此想到了要回到中国。经过美中两国政府数年的谈判,作为朝鲜战争战俘问题解决条款之一,钱学森于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回到了中国。
         钱学森在中国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并成为了中国的航空计划之父。
        《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说,我们选择钱学森为2007年年度人物,不是因为他直接参与了这些项目,实际上,钱学森已经96岁高龄,身体状况不佳,早已不再参与中国的航空项目了,但是他在中国航空科学与航空工业的创建中扮演了领袖角色。
         1956年当钱学森从一片空白开始打造中国的航天事业时,中国的科学家对火箭推进技术几乎一无所知。钱学森的私人藏书成了重要的学习资料,而且当时他的第一个研究所仅有一部电话。
       《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援引张纯如1995年出版的钱学森权威传记《春蚕吐丝》说,“正是他发起并监管了中国最早的一些导弹项目,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导弹跟踪和控制遥感系统。”
         “正是在他的帮助下,中国的系统工程被改造为一门科学,他创建了一整套管理体系,可以加速不同级别的专家之间的交流,最大限度地减少混乱和官僚主义。”
         在钱学森的领导下,中国迅速从仿制苏联的R-2型导弹,发展到有能力研制一系列大型火箭,并最终在1970年利用中国自己生产的三级火箭长征一号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轨道。
         中国绕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他是我们的太空工业之父。如果没有他,很难想象我们的太空工业处于何种水平。”(科学网 何姣/编译)
         背景链接
         关于航空周刊集团

         航空周刊集团(AWIN, Aviation Week Intelligence Network)是麦格劳-希尔公司(The McGraw-Hill Companies)旗下的一个部门。它是全球航空航天及国防业多媒体信息和服务的最大供应商,其出版物包括:《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国际防御技术》(Defens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等刊物。它为业界提供丰富可靠的新闻、信息、情报和专题文章,也为整个航空航天领域的管理人员、业务开发商、买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整套业务工具,并组织各种大型会展活动。
转自:科学网

=======================================================================================

吴文俊:基础研究是创新的基础
        1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了89岁的数学家吴文俊,并提出关于基础研究的4点意见。4天后,即1月23日上午,吴文俊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以自己从纯数学转向应用数学的心路历程,以及这一过程中那些重要的人和事为主线,向记者讲述了他所理解的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

        1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北京中关村,看望了89岁的数学家吴文俊。谈话中,他们探讨了基础科学研究的问题。胡锦涛说:“基础研究是科技进展的先导,增强国家发展的后劲,我们不仅要大力加强应用研究,而且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
        “主席讲得很透彻,数学的基础很重要。”1月23日上午,在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与数学研究所,吴文俊接受《科学时报》记者专访时说,“现在大家强调创新、强调应用,往往忽略了基础的部分,这是值得担心的,不能因为应用而忽略基础研究,事实上也是这样。我能够在用机器证明几何定理上取得一定成功,主要是因为我有数学的基础,对数学的认识深。基础研究是创新的基础。”
        以自己从纯数学转向应用数学的心路历程,以及这一过程中那些重要的人和事为主线,吴文俊向记者讲述了他所理解的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
         陈省身带我走上真正的数学研究道路
         1946年6月,吴文俊第一次见到陈省身。
       当时,受姜立夫推举,刚从美国回来的陈省身代理筹备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上任伊始,陈省身就请各大学数学系推荐新近3年内毕业的学生。吴文俊则在亲友的安排下,在到陈省身家拜会时,向陈省身表达了希望到数学所工作的愿望。很快,吴文俊就接到了上班的通知,被安排在图书室,并兼管图书。
       “这对我来说很关键,他(陈省身)带我走上了真正的数学研究道路。”吴文俊说,“当时他指导我读一些论文,我下了很多功夫将之吃透。他让我做的事我都做了,底子打得很扎实。但我对这些论文没兴趣,我的兴趣是另外一篇论文。一次聊天,我问了他一句有关这篇论文的问题,他马上就有了兴趣,对我下了特别的功夫,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还将自己手抄的国外资料给我看。从此,我就走上了这条路,我最早的成功就在这方面。”
       1947年,吴文俊考取中法留学交换生,陈省身推荐他跟随H•嘉当读博士。H•嘉当是法国几何大师、大数学家E•嘉当的儿子,陈省身在法国时曾师从E•嘉当。吴文俊说:“我到法国后的研究是陈省身工作的一种继承。”
       1949年,吴文俊完成《论球丛空间结构的示性类》论文,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51年8月回国工作。1956年,因示性类及示嵌类工作,获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迈向数学机械化
        “文革”期间,研究工作中断,吴文俊被下放到北京无线电一厂劳动。但也就在这期间,他萌发了用计算机来证明几何定理的想法。
        “当时,这家工厂正在生产一种混和式电子计算机,用于援助阿尔巴尼亚。”吴文俊说,“在那里,我亲眼看见计算机的效率非常高。当时我就想,是不是可以把计算机应用到数学上来。数学家为计算机的创建做了许多工作,反过来,是否可以用计算机来帮助数学家,比如证明几何定理?”
        吴文俊并不是第一个想到用机器来证明几何定理的人。以希腊几何学为代表的古代西方数学的特点,就是在构造公理体系的基础上证明各式各样的几何命题。几何题的语法,各具巧思而无定法可循。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曾设想:“一切问题化为数学问题,一切数学问题化为代数问题,一切代数问题化为代数方程求解问题。”他所创立的解析几何在空间和数量关系间架起一座桥梁,实现了初等几何问题的代数化。
        1899年,德国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几何基础》中提出从公理化走向机械化的数学构想;1948年,波兰数学家A•塔斯基在《初等代数和几何的判定法》中,推广了代数方程实根数目的斯笃姆法则,从而证明了一条重要定理:初等几何和代数范围的命题都可以通过机械方法判定。
        20世纪50年代,电子计算机诞生,它不仅实现了数学计算的机械化,而且还能处理逻辑关系。1959年,数理逻辑学家、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华裔教授王浩设计了几个计算机程序,仅用3分钟时间,就在IBM计算机上证明了怀特海《数学原理》中多条有关命题逻辑的证明,宣布了计算机进行定理证明的可行性。
        1960年,王浩在《IBM研究与发展年报》上发表了题为《迈向数学机械化》的文章,首次提出“数学机械化”一词。
         1974年,中国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号召“学习一点历史”,在“文革”中被禁止读数学书的吴文俊可以读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历史书了。在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中,吴文俊发现中国古代数学蕴含数学机械化的思想,其中,元代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一书中已提出,如引入天元(未知数)并建立相应方程,勾股定理等的证明可通过解方程导出。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吴文俊立即开始用纸和笔验证自己的方法,3个多月后,也就是1977年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他发现自己的方法行得通,“成了!”1977年,他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初等几何判定问题与机械化问题》的论文。
        下一步,就要真正到计算机上检验!但买计算机需要外汇,到哪里才能找来这些钱呢?
         “李昌同志给我批了大约两万美元”
         正当吴文俊为计算机的事发愁时,一位好朋友告诉他: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李昌要去某个地方作报告,你可以参加,可以在那时写一封信交给他,申请一笔买计算机的钱。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那天,当李昌同志作完报告,我就将信给他了。”吴文俊说:“结果他马上批准给我大约2万美元。那时中美还没有建交,但有了这笔钱,我就可以到美国访问,把计算机买回来。”
        1979年初,应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邀请,带着这2万多美元,吴文俊到美国作学术访问。“真正的计算机要几百万美元,我买不起,2万美元只能买放在桌子上的台式计算机。”他说:“那时有不少台湾朋友在美国,他们帮我在2万美元的价格内挑了一台最好的,我就把它带回来了。”
        作为这次访美的一个重要行程,王浩邀请吴文俊到洛克菲勒大学作报告,介绍机器证明的思想,报告的反响让吴文俊深受鼓舞:“在纽约的听众中,有一位纯粹拓扑学家,他听了后极为兴奋。我深感纯粹数学家如果不抱成见,他们对机器证明的意义理解得有时会比一般应用数学家或工程技术家们更透彻、更深刻。”
         用这台计算机,60岁的吴文俊开始学习编写计算机程序,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学会Basic语言不久,Basic就被Algol淘汰,刚学会Algol不久,Algol又被Fortran淘汰,一切又得重来。“那时很苦,这还是第一段,以后曲折还很多。”
         在吴文俊准备用计算机验证想法的关键时刻,国内数学界对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提出:外国人搞机器证明都是用数理逻辑的方法,为什么他要用代数几何的方法呢?他顶着压力单枪匹马地干着。
         “因为与传统不太相容,当时有不少反对意见。我的工作能够得以开展,数学所的关肇直同志起了很大作用。”吴文俊说:“但只有关肇直的支持是不够的,幸好科学院党组在1978年决定从数学所分出部分成员,成立系统科学研究所,我马上就过去了。”
         “关肇直同志给了我最大的自由”
          系统科学所成立后不久,所长关肇直就对吴文俊说:“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是最理解我的,知道我工作的意义,给了我最大的自由,这是最珍贵的,我非常感谢他,那之后我基本上没有阻力了。”吴文俊说:“这就是自由探索,这就是关肇直同志的气魄,现在也很少有人有我当年的这种自由。”
         当国内学术界还在争议吴文俊的工作时,他的工作引起了国外同行的重视,一个学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978年秋,吴文俊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授课,他讲了希尔伯特的《几何基础》,也讲到了自己刚建立的机械证明原理。课堂上有一位旁听生叫周咸青,他不久后就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读博士。“得州刚好有一批人正在搞机械证明,但没有成功,周咸青便将自己听课的情况告诉教授,教授觉得很好,就让他用这个题目作博士论文。”
          当时,吴文俊讲这种方法的书《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基本原理》还没有正式出版,但校印本已广泛传出去了,周咸青将校印本带到国外,吴文俊的工作就这样被系统介绍到了国外。
        “周咸青的博士论文就是用我的办法,而且他还用我的办法证明了几百条定理,他自己还发明了一些定理。”吴文俊说:“他用那里的计算机来算,很难定理的证明也只需要几微秒,非常快。我这里就苦了,我不仅要提出方法,还要自己编程序,这里的计算机又很慢。”
        国内也有许多人在帮助吴文俊。“当时钱三强主持中科院工作时,帮我设立了一个机械证明的项目,刚成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也想办法,特别支持了我一台当时最好的计算机——我换了很多计算机。机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脑袋。”
        1984年,吴文俊的专著《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基本原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我要继续在数学上做好工作”
        相传,古代托勒密王曾向欧几里德请教学习几何的捷径,欧几里德对王说:几何中无王者之路。
         今天,吴文俊纵横捭阖,融合西方拓扑学和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建立了各类几何定理机械化证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他提出建立求解多项式方程组的吴文俊消元法,不同于国际上流行的代数理想论,被称为“吴方法”,这一深具中国特色的方法改变了数学机械化领域的面貌。
        “当初,我只是想用计算机来证明几何定理,谈不上应用。在1977年初证明出来后,我才突破性地发现有好多用处,局面一下子就打开了。”吴文俊说:“王浩曾跟我谈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如果我没有厚实的基础功底,是不会成功的。当然是这样的。”
         2008年1月19日,胡锦涛在吴文俊家中说,长期以来,吴老站在数学科学的前沿,潜心研究、勇于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就,特别是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为国家、为民族争了光。
         “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我希望自己做得更好。我要求自己继续在数学上做好工作。”吴文俊对《科学时报》记者说。
           谈到未来的梦想,吴文俊说:“我要用数学机械化来征服世界。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因为机械化解放了体力劳动。数学是一种脑力劳动,我希望数学机械化能让重复性的脑力劳动得到解放,让人们去做更多创造性的工作。”

=======================================================================================

《新世界时报》采访哈佛大学力学教授锁志刚博士

锁志刚教授简历
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1989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1995年起任加州大学教授,1997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2年起任哈佛大学Gordon McKay教授。2002年受聘我校“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现任ASME J Electronic Packaging副主编、J Applied Mechanics 等期刊编委、ASME电子材料委员会主席等多个学术职务,发起和组织了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作了百余次国际学术大会邀请报告和学术讲座。
在力学与材料科学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包括:界面断裂、电迁移、铁电致材料失效、纳米尺度的相分离与自组装、电子封装力学、薄膜力学等。发表论文百余篇,他引几千篇次。1992年获美国总统奖,2001年获得了ASME应用力学委员会“青年力学研究特别成就奖”等。
The following interview appeared in New World Times (新世界时报)on 23 February 2007.
(以下简称):锁志刚教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我是从ISI科学论文引证系统知道您。2002年8月各个领域的统计中,论文引证最多的文章有你和(John Hutchinson)教授的论文。据统计您的论文当年被引用达三百多次,目前已经达到七百多次。您能否给我们一些关于您的背景介绍?
锁志刚教授:我在国内学的是应用力学,就是将牛顿力学用在结构上,如桥梁、飞机、建筑物等。如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大楼被飞机撞了以后,它不是马上倒塌,而是过了一个小时才倒下来, 为什麽?力学就可以研究它是如何倒下来的。另外如桥梁,如果时间长了或者震动得利害,就会断塌。飞机是如何飞行的,它的翅膀是否会断掉。所有的这些现象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结构,另一个是材料。东西坏不坏跟这两项都有关系。材料是金属的、陶瓷的还是塑胶的?结构是什么样子?是建筑物、桥梁、还是飞机?力学最近发展到研究很小的结构。我自己做的比较多的是计算机的芯片中的力学问题。芯片的结构很复杂,里面有薄膜、还有很细的导线。材料会热胀冷缩。制造芯片的时候,一般都是五百度以上。芯片又是有很多材料组成,有金属、陶瓷、半导体、塑胶。从五百度降低到室温,每个材料热胀冷缩的程度不一样,这样芯片里就有了力,这个力控制不好就会造成破坏。芯片里边的导线都很细,有的比细胞还要小一千倍。所有的导线都要载电流。由于导线很细,电流的密度非常之高。电流把原子从导线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就会在导线一端造成空洞或在另一端把导线撑破。芯片上有很多力学问题,这也都是目前我所做的力学问题。

编辑:目前你的研究组在世界上对芯片的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你们研究组是开创性的还是其它研究组也做这方面的研究?
锁志刚:芯片可研究的问题和角度很多。世界上的各大公司如因特尔、IBM、AMD等都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学校里面做的,一般就是与工业界合作。学校也不止哈佛这一家。麻省理工、斯坦福、布朗等一些大学都有人在做。每个人做的手段和方法不一样,研究的内容也不一样,很难说谁在领先地位。我们在做关于各种各样的破坏机制。我们主要研究各种现象,看力是如何造成破坏的。我们把数学和力学的手段应用到芯片里。比方说,我们会用计算机程序研究一些现象。有些程序是现成的,有些需要我们自己编。如何解释计算结果十分重要。我们需要通过计算和建立模型来搞清楚每个现象如何发生。芯片只是我们研究工作的一个方面。我们也研究一些基础问题,比如原子在晶体表面的运动及电场引起的材料变形。

编辑:您原来在国内学的是大物体的结构力学,那么为什么到这边来以后,转变成做小物体的结构研究呢?
锁教授:我八十年代在哈佛做研究生。八十年代之前,研究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非常流行。用多少力可以把一个东西拉断,测量出一些数据以后,就可以应用于设计大的结构上。新的方向开始的时间不是很明确, 但大约从八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和各种电器的广泛应用,结构力学的研究转向材料里面的微小结构。工业材料大多是复合材料。东西断了,那是分子分开了。为了增加强度及韧度,往往需要用两种或更多种材料制成复合材料。比方说,中国农村用土坯盖房,土坯里掺有稻草,这是最原始的复合材料。橡胶、树脂、碳纤维等也可以制成复合材料。它们和我们当今做的微小结构复合材料有许多共性。

编辑:说到前面提到的这篇文章,文章在2002年就被引证了三百多次,现在已有七百多次。可以把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意义及它的应用价值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锁教授:我1989年博士毕业,这篇文章写于1990年。我那时还很年轻,发表文章对我很重要。我导师是一个很好的人,愿意在各方面帮助我。于是我们合作写这篇文章,我写一半,他写一半。这篇文章是在我自己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加了一些新的东西。我们非常详尽的概述了我们当时所作的研究领域。文章中基础的东西,以前的文章都有,我们把它们梳理了一下。另外我们还加了很多新的内容。结果这篇文章非常成功,不但内容详尽,还有很多图表,公式。作这方面研究的人看了后就不需要分别到其他人的文章里再找资料。工业界的研究人员看了以后,也认为非常有指导意义。微电子技术发展很快,在发展过程中工业界积累了很多的问题。文章是九十年代初写出来的,到九十年代中我就认识了很多作这方面的研究人员。我的一些学生、合作者到工业界去了。工业界的研究人员很少发文章,但他们用学术界里面他们能用上的科研成果。工业界一用,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由于这篇论文写得非常详尽,无论从方法上、理论上对工业界都有应用。我很幸运有机会写这篇文章。

编辑: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成就和他的导师及其在这个领域的权威性是有很大关系的。
锁教授:是的。但这篇文章的广为引证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理论研究对应用的重要性。这篇文章有多少实用价值,至少当时我自己不知道。一篇文章是否有意义要很多年以后才看得出来。许多人在前面做了很多基础的东西,后来这些基础的东西变得这么重要,完全出乎意料。我们的工作起了一个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桥梁的作用。

编辑:从童年到出国,您能否简单地作些介绍。如当年中小学打得基础、包括对科学的兴趣等,它们对您现在成就有什么帮助?
锁教授:我的父母原来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英文教授。小时候他们教我英文,我不感兴趣。1976年四人帮倒台,我刚上中学。初二的时候,我参加了数学竞赛,还不错,拿了个名次。后来就多次参加数学竞赛,拿过很多的名次,直至在西安交大读书时得了陕西省高校数学竞赛第一名。这些数学竞赛对我后来继续学业有很大的帮助。考大学选专业时,我自己没有想法,父亲带我咨询了当时交大的一位副校长。他推荐我学力学。我父母认为只要在交大读书就可以,没有想让我报考外面的学校。所以我第一志愿就报了西安交大。力学专业西安交大在全国名列前茅。我1985年本科毕业,被推荐上了研究生。当时力学系的系主任是我在西安交大读研究生时候的导师。他希望能把西安交大力学系最好的学生送到美国最好的大学深造,于是他鼓励并推荐我到哈佛读博士。

编辑:可以谈一下你到美国求学的经历、以及对中美两国研究生、及老师的比较吗?
锁教授:我在国内西安交大读研究生时的导师非常强。我从本科开始,就遇到了很多很好的老师,不论是教学还是研究。他们的科研态度、学问功底等都很强。我1986年来哈佛,进工程系师从John Hutchinson。在哈佛读博士要修满12门课。第一年要修八门课。作业很多,老师教得也很深。我头8门课学得很累,主要是语言障碍。上课除了跟力学有关的,其他的基本上听不懂,都要回来看书。读书本来就比听来得慢,再加上是英文的东西,所以学得极辛苦。我在国内虽然力学学得比较好,但主要学得是结构力学;在美国学得是材料、微小结构等,新术语很多,上课就听不懂。在国内没学过的课程,过来学就是很大的挑战。但我的成绩最后基本上都是A,好像只有一个A减。修完头一年的8门课我就开始跟导师做科研。我做了一年多的研究,到了89年春季答辩,总共在哈佛不到三年。

编辑:毕业之后您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做了八年的工作,这中间有什么体会?
锁教授:我在加大圣塔-芭芭拉分校受到两个系的聘用,机械系和材料系。我选择做材料方面的研究是由于Tony Evans教授。那时材料系成立不久,系主任就是Tony Evans。他是我导师的合作者,我通过导师也和他有一些合作。Evans教授是材料学方面的权威。做教授要独立开创局面,我一开始难以适应。头一两年非常辛苦。一大堆的要做的工作不想做,尤其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行政工作。刚开始也有些好高骛远。后来就慢慢有了经验, 工作各方面就顺利起来。我给自己订了基本的原则: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要做又创新的东西,不能再重复读博士期间的东西。于是我就开始做与电子和电子材料有关的力学和材料学研究。这是较早开始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芯片的结构的研究工作。我开始作这方面的研究也是碰巧。当时IBM的人看到我在做薄膜。薄膜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在工业界,你做芯片和你把芯片粘到什么地方是完全不一样的。IBM有个人听说了我,就请我去讲座,并且想聘用我,问我可以接受什么样的条件。我说还是愿意呆在学校里。通过这次访问,我了解到电子迁移。我就觉得这也是力学的问题。还写了几篇文章,拿了些项目。当时做了很多,也学了很多东西。通过这个研究认识了许多工业界的人。

编辑:那么这么说您是最早应用力学的方法,对计算机芯片的结构进行研究的。而且还在不断的推进这方面的研究。
锁教授:算是比较早的。另外几个方面的研究,也算是起步比较早。因为是作理论的,我也不需要太多资金,主要就是带学生。

编辑:这个开创性的研究对工业界或芯片制造业,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吗?
锁教授:我有意找工业界的人谈,看看他们有没有观察到有意思的现象;或者把我最近做得东西讲给他们听,看他们能不能用在什麽地方。我的力学基础比较扎实,加上我愿意和工业界的人沟通,所以我可以起桥梁作用,把新的力学方法和工业界新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编辑:这期间我知道你还到德国作过访问科学家,在布朗大学做过客座教授,然后从1995年开始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啦分校做终生教授。这所学校可以说是加州较大的工业学校。在学校工作的这8年时间,总共有六七十篇文章发表。算起来基本上每一、两个月就有一篇文章发表。属于非常高产的。
锁教授:我是做理论的,有什么想法,就写下来,这样就有多了一篇文章。

编辑:在2002年,你和导师合作的那篇文章已被引证了三百多次。你的文章被引证了这么多次,有没有做过这样的统计,你所发表的文章平均每篇被引用了多少次?
锁教授:没有仔细的统计,有多篇被引证一百多次,三四百次的也有几篇。

编辑:如果一个人的文章发表,一般如果被引证五十次以上,就很不错了,如果十年内,一篇文章被引证一百多次以上,是非常了不起的。后来您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可以介绍一下那边的情况吗?
锁教授:我在普林斯顿工作了六年。在那边主要就是开了新的研究方向。我所在的系是航空与机械系,我还是做我的作力学老本行,只是研究的对象又加了纳米结构、材料表面上的原子活动,并在这时开始和校内其他系的人合作。

编辑:那么目前在哈佛的研究情况怎样?
锁教授:我在2003年到哈佛,现在还仍然在摸索阶段。这里和我在加州、普林斯顿都不一样。一方面由于我的年龄关系,不会像年轻的时候那样,一头扎进去,什么都不管,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另一方面,环境不一样,哈佛在工程方面不是很强,普林斯顿和加州大学这方面较好。我在哈佛基本上还是跟以前一样,与工业界合作。像在普林斯顿那样与学校其他系的合作不多。我们做理论的与人合作很重要,因为自己不做实验,所以就要与做实验的人合作。知道做出来的东西,对试验有什麽指导,这样的理论工作才有活力。如果合作者在学校以外,交流起来就很不方便。打电话和面对面讨论到底不一样。我目前有三个博士,二个博士后。我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大陆来的。大陆有独立的力学系,学生在本科的时候就学很多力学。美国本科生力学学的很少,因为力学只是机械系里的一部分。

编辑:除了前面所讲的创新、合作之外,自己从求学到工作,总的来讲有还什么深刻的体会?
锁教授:很多东西,写的时候觉得不错,但后来却一般性;有的文章当时觉得不怎么样,但后来很多人都觉得很好、很有用。运气好在这里起很大作用。工业界用你的东西并不是因为文章写得多好,而是与他们所做得正好吻合。所以你在做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做新的东西,并且不断地做。只要有几个能被用上,你就成功了。对我来说,关键是所作得东西是不是引起别人的共鸣,别人是否能用的上,用在什么地方。

编辑:来美国大约二十年,您对中美两国的文化上有什么看法?比如怎样面对一些苦恼。
锁教授:在加州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在国内我生活在校园里,邻居都认识,会互相串门,大家常在一起聊家常,我当时觉得很无聊。到了美国之后,同样在学校圈子里,但没有人和你闲谈聊天,又觉得太冷清。这时才体会到大家为什麽乐于聊家常。虽然学校里很开放,但能够交得很深的朋友很少。怎么克服呢,就交些中国朋友。另一方面是太太很重要,有什么事都可以和她说。我太太国内学英文,现在做会计。但家中主要的事情都是太太在打点。

编辑:您在中国担任长江学者,在培养学生方面能否谈一下?
锁教授:国内机会很多,有些教授可以拿很多科研基金。在我看来,以后的二十年中国一定会出现很多优秀的人才。当然,与国内搞合作不容易,大家兴趣不一样,相距也很遥远,所以现在还没有在国内带学生。我回去的时间很短,所以还只是挂个名。

编辑:我们知道申请研究经费很难,实际上是需要研究的东西能够在社会上应用或者产生经济效应,那么对年轻学者申请经费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锁教授:这个说不好。我开始的时候拿了很多项目,而现在也有被打回头的。主要是要大胆做新东西。想清楚要做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做,想清楚之后就去申请项目,一次不行,下次再来。

编辑:我了解到您的孩子们都很优秀,有一个儿子还在钢琴比赛中,夺得新泽西州和全美东部地区第一名。对孩子的培养,有些什么经验?
锁教授:家里主要是太太在管。一方面,孩子自己天赋比较好,另一方面,太太管得紧一些。有时候甚至会因此和大儿子关系搞得很紧张。现在好多了。遇到什么问题,还是多以鼓励为主。只是要告诉他们,不要投机取巧,要老老实实做人。两个儿子都比较聪明,他们尽管有时候听了不耐烦,但是至少知道父母在说什么。他们如果说做什么事成功了,我们当然很高兴;如果没有成功,我们会找原因,而不是说孩子太笨什么的。我和大儿子会一起做数学。在他不到十二岁的时候,他对数学很有兴趣,我就每天花个一小时教他。现在他数学学的很好。今年被麻省理工和哈佛都录取了,最后去了哈佛,目前专业还没有定。他还没搞清楚他要学什麽。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发表意见,孩子自己只要愿意学,那就不用担心,学什麽都行。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看他自己了。

编辑:目前,据统计,在美国的华人已有240万-3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华人社区的活动经常参加吗,除了学术界,对华人有些什么想法?
锁教授:过节的时候,朋友之间会互相走访一下。现在各行各业里都有华人,而且都做得不错,我想华人社会逐渐壮大只是时间问题。中国本身就开始强大,所以这也给华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编辑:那么您平时有什么爱好?生活如何调节?
锁教授:主要是读书,什么都喜欢读,除了武侠小说,其他都读。阅读材料主要是英文的,因为英文的东西会新一些。博客也是今年才开始的。以前都不知道怎样上网。我的小儿子电脑很好,从他那里知道网络。我和一个学生也开了一个网站( Http://iMechanica.org )试图把世界各地做力学的人都联系起来,利用互联网推动力学的发展。

编辑: 来美国二十年中的体会,最后可以用几句话给我们概括一下?
锁教授: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这与做事要有创新,实际上是不矛盾的。机会没有来的时候,自己要做好准备,机会来了才能抓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编辑: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祝您在以后的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个人主页:http://www.seas.harvard.edu/suo/

=======================================================================================

它山之石-交叉学科研究之案例:力学专业毕业生的非常另类成功
       根据网上兰州大学成功(著名)校友名录,“疯狂英语”运动的创始人李阳为该大学力学系毕业生。这正应了一句力学界名言,力学专业毕业生是皮上的毛,贴上什么皮就是什么毛(例如,鸡毛、虎毛等等)。

=======================================================================================

任何人都能上MIT 该校启动网上开放课程项目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已经正式在互联网上推出了开放课程项目,它包括该校1800门完整课程,并向所有的公众开放,不收取任何费用。链接为:http://ocw.mit.edu/ 。目的在于普及科学方面的高等教育。
         这一事件最为重要的地方就在于,由MIT这一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提供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这一举措对普通公众的影响。这些课程的发布无疑大大帮助了这些人,他们因各种原因无法在MIT这样的学府进行深造,但拥有一颗渴望受高等教育的心。
        据悉,MIT开放课程项目的资金完全来自基金会等的捐款。此次推出的课程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建筑与设计、健康科学、人文艺术、管理等多个领域,而且分为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此外,网上所有课程都有详细的提纲、时间安排、讲义以及实践和作业,并且提供课程下载服务。
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课程甚至可以选择中文翻译好的内容,这无疑又为全球华人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举一个例子:http://ocw.mit.edu/OcwWeb/Architecture/4-104Spring2004/CourseHome/index.htm ,可以点击右侧的Translations Chinese (Simplified) 获得中文内容。)

=======================================================================================

From: Brahim Amaziane <brahim.amaziane(_AT_)univ-pau.fr>
Subject: 3. Upscaling Porous Media Flow, Dubrovnik (HR), 13-16oct08
Date: 04.02.2008
Weblink: http://www.scicomp.uni-erlangen.de/data/v08n02b/c_20081013a.shtml
Scaling Up for Modeling Transport and Flow in Porous Media
http://web.math.hr/~jurak/Dubrovnik08/
Topics of the conference:*
- Flow and Transport in Heterogeneous Porous Media,
- Multiphase Flows, Multiscale Phenomena, Scaling and Heterogeneity,
- Scaling in porous media, in particular scaling of processes from the microscale to the mesoscale, the use of coarse grid descriptions in modeling multiphase flow phenomena,
- Numerical Homogenization,
-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ultiphase flow in heterogeneous porous media,
-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multiphase flow in porous media.
――――――――――――――――――――――――――――――――

From: fem08(_AT_)tu-chemnitz.de
Subject: 5. FEM Symposium, TU Chemnitz (DE), 22-24sep08
Date: 12.02.2008
Weblink: http://www.scicomp.uni-erlangen.de/data/v08n02b/c_20080922a.shtml
21st Chemnitz FEM Symposium
http://www.tu-chemnitz.de/mathematik/fem-symposium/
Scientific Topics: Finite Element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error
estimators, high order methods, parallel implementations.
This year special emphasis is on:
# Finite Elements in Biomechanics and Biomedicine
# Shells and Plates
# PDEs on surfaces
――――――――――――――――――――――――――――
From: Manlio Gaudioso <gaudioso(_AT_)deis.unical.it>
Subject: 17. Nonsmooth Analysis & Optimization, Erice (IT), 9-17may08
Date: 06.02.2008
Weblink: http://www.scicomp.uni-erlangen.de/data/v08n02b/c_20080509a.shtml
48st Workshop: Nonsmooth Analysis,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PURPOSE OF THE WORKSHOP
The need of providing satisfactory answers to several questions posed by diverse advanced application fields, basically in Engineering, Mechanics and Economics, has been the strongest motivation to tackle mathematical problems where differentiability of the involved functions is no longer guaranteed. Nonsmooth Analysis has then grown considerably and it is now a well established area of modern Mathematics. The main battlefield, where the theoretical findings of Nonsmooth Analysis are tested, is the design of effective algorithms for solving a wide range of optimisation problems. Starting from the pioneering works in the Sixties on the minmax problems, several application fields have benefit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Nonsmooth Analysis. We list here the study of large scale programming problems via decomposition techniques, the Lagrangian relaxation of integer extremum problems,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the extremum problems with equilibrium constraints, several classification and approximation problems, structural design, nonsmooth mechanics, etc. The aim of the Workshop is to bring together people working on both sides of Nonsmooth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to discuss the state-of-the-art and the possible future developments. Some tutorials will also be given to encourage young scientists to approach such an exciting research area. The Workshop is dedicated to Vladimir F. Demyanov, on the occasion of his 70th birthday.

Closing date for application: March 15, 2008

=======================================================================================

From: weas(_AT_)wiley.co.uk
Subject: 20. A Practical Guide to Reliable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Date: 13.02.2008
Weblink: http://www.scicomp.uni-erlangen.de/data/v08n02b/b2.shtml
Alan Morris
A Practical Guide to Reliable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Wiley, 380 p., ISBN: 978-0-470-01832-3
Many books have been written about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little however has been written about procedures that assist a practicing engineer in undertaking an analysis in such a way that errors and uncertainties can be controlled. In A Practical Guide to Reliable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Morris addresses this important area. His book begins by introducing the reader to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covering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method, whilst also outlining the potential problems involved. He then establishes consistent methods for carrying out analyses and obtaining accurate and reliable results, concluding with a new method for undertaking error control led analyses which is illustrated by means of two case studies. The book addresses a number of topics that:
# Systematically cover an introduction to FEA, how computers build linear-static and linear-dynamic finite element models, the identification of error sources, error control methods and error-controlled analyses.
# Enable the reader to support the design of complex structures with reliable, repeatable analyses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 Provide a basis for establishing good practice that could underpin a legal defence in the event of a claim for negligence.

A Practical Guide to Reliable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will appeal to practising engineers engaged in conducting regular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particularly those new to the field. It will also be a resource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addressing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errors i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
From: CRC Press Online <newbooks(_AT_)crcpress.com>
Subject: 21. Software Testing
Date: 08.02.2008
Weblink: http://www.scicomp.uni-erlangen.de/data/v08n02b/b1.shtml
Paul C. Jorgensen
Software Testing: A Craftsman's Approach, Third Edition
CRC Press, 440 p., ISBN: 9780849374753
# Explains method for testing software in an agile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 Introduces model-based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explanation of how to conduct testing in a model-bas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 Contains details of case-studies to guide software testing procedures
# Explores test-driven development, reexamines all-pairs testing, and explains the four contexts of software testing
# Features updates throughout text and includes 25% new material
# Includes new downloadable programs demonstrating white-box and black-box testing

A perennial bestseller, Software Testing: A Craftsman’s Approach, Third Edition has been thoroughly revised and updated to highlight issues such as how Agile and XP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 have radically changed the role of software testers by making testing integral to every phas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overage also includes model-based and test-driven development, reexamination of all-pairs testing, and explanation of the four contexts of software testing. The author provides new downloadable programs that
demonstrate white-box, black-box and other fundamental types testing. This text continues to serve a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software testers, developers, and engineers.

=======================================================================================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ysics of Fluids (ISPF2)

9-12 June, 2008, Jiuzhaigou, China

From its origins as a tool primarily for use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mechanica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
application of fluid mechanics and thermodynamics has spread to a wide range of other fields, such a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bio-engineering, nano-technology, and so on. Many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fluid dynamics such as on the
turbulence modeling, flow stability, flow vis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s for CFD, micro- and nano-flow study, bio-fluidics, moving boundary problem, unsteady flow study,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meshless method, adaptive approach,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a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The theme of this Conference is to highlight the current advances and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physics of fluids with primary focu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The Conference aims to asses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o identify the future
priority and directions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fluid dynamics.

Organizing Committee
Chair Zhao Ning Nanjing Univ.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o-Chair
Shu Cha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Lee Cunbiao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Cai Qingdong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Chen Hong Quan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a
Guo Xiaop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a
Jin Quanyuan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a
Khoo Boo Ch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Liu Yang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Lu Zhi Lia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a
Ming Xiao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a
Qiu Jinhao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a
Sun Jianho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a
Wang Tonggua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a
Zhang Jinfe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a
Zhang Yonghao Strathclyde University, UK
Zhao Yong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Zhang Zhaom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a

Venue: Jiuzhaigou (九寨沟)
http://www.jiuzhai.com

Selected papers presented in the conference will be published in the special issue of a SCI-listed journal

Deadlines Submission Abstract due 1 March 2008
Notification on acceptance of abstracts 15 March 2008
Full paper due 1 May 2008
Registration from 15 April 2008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http://serve.me.nus.edu.sg/shuchang/Fluids2008/Fluids2008.htm

=======================================================================================

江苏省力学学会2008学术大会暨第四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通知(征文)

为了更广泛地开展江苏省力学界的学术交流,促进力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经江苏省力学学会2007年12月24日理事长、秘书长会议商讨决定,于2008年5月16-18日在苏州举办“江苏省力学学会2008学术大会”,并与香港力学学会商议同时举办“第四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本届大会由江苏省力学学会和香港力学学会联合主办,苏州科技学院承办,苏州市力学学会协办。

大会组织机构
主 席:任青文
副主席:孙庆平
学术委员会:
主 席:姜弘道
副主席:吴锤结、Prof. A. K. Soh
委 员:缪协兴、许希武、刘伟庆、郭小明、尹晓春、骆 英、陈生水、李兆霞 陈 文、郭万林、李国英、杨伟林、陆昌根

组织委员会:
主 席:陈国荣
副主席:张 毅、李贻昆
委 员:钱向东、高 峰、孙芦忠、邓宗白、周建方、舒小平、刘 平、包 华 冷建兴、夏品奇、章定国、高玉峰、何小元、章青、吴文龙、凌 祥周 叮、范存新

秘书长:邬 萱

大会内容
大会将采取多种交流形式,包括大会特邀报告、大会报告、专题邀请报告、分会场专题报告、专题研讨会等。
1. 大会特邀报告力求反映力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计划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2-3人报告,由学会秘书处负责邀请。
2. 大会报告将在本次征文中产生,计划江苏省2-3人报告,香港方面1-2人报告,由学术委员会评审确定。
3. 专题邀请报告力求反映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的前沿研究成果。每个专题1-2人报告,由各专题分会场负责人负责约请(专题分会场负责人由各专业委员会主任担任)。
4. 学术大会期间,同期举行“第四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港、澳、台方面的论文由香港力学学会负责联络和组织征集。
5.会议期间同期举行“江苏省力学学会青年论坛2008”,安排在青年论坛分会场举行,青年论坛的征文由青年工作委员会负责征集。
6. 各专题研讨会由各学科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申请或专家自由申请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每个专题研讨会需要组织10篇以上报告,报告人需至少来自3个不同单位以上,所有专题研讨会报告在一天内完成;

征文范围

·灾变破坏力学
·材料的力学行为与本构模型;
·高性能计算理论、环境构建及其应用;
·计算流体力学;
·实验力学与结构无损检测;
·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
·岩土力学及其应用;
·纳米力学及微机械;
·工程抗震与减振;
·工程建设及产品制造中的力学问题;
·理性力学与力学公理体系;
·多场、多介质的耦合作用问题;
·力学中的反问题;
·结构优化理论及应用;
·虚拟制造及工程施工仿真;
·工程随机力学及结构的可靠性;
·多体系统复杂动力学问题与运动稳定性;
·复合材料、智能材料及其应用;
·应力与生长---有生命物质的力学问题;
·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
·力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探索;
·其它工程应用中的力学问题。

一、征文内容

论文征集

1. 欢迎广大力学界研究人员、教师、研究生撰写论文,特别欢迎工矿企业、研究院的同仁就工程中的力学问题提交论文。本届大会要求提交论文全文(电子版),会后在江苏省力学学会网站上发表电子版论文集(经本人同意),如果本人不希望将全文放入,请提供详细摘要,论文作者可提供已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最新研究成果。
2. 经与《中国科学》编辑部联系,本次大会学术委员会将评选推荐特别优秀的论文在《中国科学》增刊(英文版)发表(该刊SCI全文检索)。请有意参加推荐的论文作者按照《中国科学》投稿格式要求(请从其网站上下载)提供英文全文。若被录用在《中国科学》发表的论文,其作者本人必须到会参加交流,并将按要求支付相应的版面费和论文评审费(费用标准及交付方式详见《论文录用通知》)。增刊将于会后出版。
3. 参加“青年论坛2008”的代表,按照青年论坛的投稿程序投稿(有关通知另行发出),论文经评审将于会前由相关出版社正式出版论文集。
4. 大会学术委员会将评选出大会优秀论文和学生优秀论文,并在大会上颁奖,请拟参加优秀论文评选者,在回执中提出申请,同时提交论文全文,其作者本人必须到会参加交流。
5. 重要时间:

(1)2008年2月28日前报名,提交报名回执(电子版,邮件主题请写明“学术大会2008报名” 字样)。
(2)2008年4月20日前提交论文全文,并同时提交论文回执(电子版,邮件主题请写明“学术大会2008论文”字样)。
(3)2008年4月30日学会秘书处通过电子邮件发出论文录用通知及大会最后一轮通知。

6. 投递方式:请提供word、LaTeX、pdf版本电子版论文,通过下列电子信箱投递。纸质论文恕不受理。

电子信箱:E-mail: lxxh@yahoo.com.cn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1. 所有论文作者必须到会参加交流,方可将其论文在相应的论文集上发表。
2. 本次大会的注册费将区分本会会员(以我会会员库为准)与非会员,按两个不同标准收取。
3. 大会特别欢迎研究生参加,凭学生证注册,注册费用给予优惠。
4. 本次大会欢迎各理事单位申请与本会联合主办,联办单位需支持会议3000元经费,并获得在大会有关资料上冠名的权利。
5. 大会期间,欢迎有关企业、厂家参会、参展,参展费每个展位3000元。
6. 联系方式:

江苏省力学学会秘书处(南京西康路1号,邮编210098)
联系人:邬萱 电话:025-83786951(可传真),51991950(小灵通)

7. 本次大会所有信息,如:会议报名、论文提交、通知等均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传递,请作者关注自己的信箱,收到有关信息请立即回复,以免延误。
8. 大会信息及有关通知、表格下载,请浏览江苏省力学学会网站:http://jslx.kmip.net

=======================================================================================

基金标书写作指导精品PPT

科研常用网站推荐
科研搜索引擎:
http://www.scholar.google.com/
http://print.google.c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http://www.search4science.com/
http://search.aol.com/aol/webhome
http://clusty.com/
科研学术网站:
http://www.imechanica.org/
http://www.sciei.com/
科研论坛:
小木虫 http://emuch.net/bbs/
阿果资源网http://www.agpr.net/bbs/index.php
科研论坛http://bbs.sciei.com/index.asp
力学与数学仿真论坛 http://www.simwe.com/forum/
—— 出国留学常用网站
       
以下网站提供关于留学的各方面信息,欢迎添加其他相关链接。将这些别人的经验用于实际的程度如何,还看聚合信息成为知识的能力有多强。本贴参考了上海交大留学手册,本论坛,以及其他网站的部分信息。
留学文书准备/翻译:
哈佛耶鲁的资深编辑修改、撰写 http://www.shinewrite.com
最好的在线翻译词典:http://dict.yodao.com 
课程专业名词翻译 : http://202.120.54.158/kcdm
整段内容的最好翻译: http://www.google.com/translate_t
上海交大留学手册:http://applybook.com
选择学校/ 排名资料:
网上最全的研究生院入学信息检索服务:http://www.gradschools.com/
研究生 /博士申请资料:http://www.phds.org/
美国、加拿大的研究生选校:http://www.petersons.com/GradChannel/code/search.asp?path=gr.fas.grad 
另一个比较著名的综合检索网站:http://www.gradview.com/
大学名单和资料查询:
美国的学院和大学: http://www.globalcomputing.com/universy.html
世界各国的大学: http://www.mit.edu:8001/people/cdemello/univ.html
英文维基百科全书(很多大学资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中文维基百科全书: http://zh.wikipedia.org/
英国留学资料: http://www.bbc.co.uk/china/
中锐留学USNews2007美国大学综合排名:http://usa.edutime.net/Rank/Rank14.aspx
标准化考试:
托福: http://www.toefl.org 
GRE :http://www.gre.org 
GMAT: http://www.mba.com
雅思: http://www.ielts.org/default.aspx
TOEFL送分code: http://bbs.zju.edu.cn/cgi-bin/showfile?name=toefl_inst.pdf
GRE送分code:http://bbs.zju.edu.cn/cgi-bin/showfile?name=gre_0607list.pdf
论坛和高校BBS :
寄托天下论坛:http://bbs.gter.net
太傻论坛:http://bbs.taisha.org
科学网论坛留学一族:http://www.sciencenet.cn/bbs
上海交大饮水思源goabroad 板:http://bbs.sjtu.edu.cn
浙江大学缥缈水云间oversea版:http://bbs.zju88.cn
复旦日月光华goabroad 板:http://bbs.fudan.edu.cn
清华大学BBS 站Advancededu版:http://www.newsmth.net
Offers查询:
http://www.offerrain.net/
http://thegradcafe.com/survey/index.php
http://www.yuster.com
商学院:http://www.gradjournal.com/
其他: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http://www.csc.edu.cn/gb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