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10期,2008年7月10日

 

本期编辑:陈文  黄丹   帅映勇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邮编:210098)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网页浏览:http://em.hhu.edu.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于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 ,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投稿
 

本期目录:

     焦点新闻

    ² 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闭幕
    ² 基金委发布“十一五”第二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通告
    ² 《自然》报道:纳米尺度应力测量;玻璃非固体之谜
    ² 麻省理工学院报告:汶川大地震是罕见地质异常现象

     ◆ 科技人物
    ² 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
    ² 与随机动力学难题结缘——朱位秋院士

     ◆ 学术会议
    ² ICTAM 2008, XX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Aug.2008, Australia
    ² 6th Solid Mechanics Conference, Sep. 2008, Poland
    ² HipHac08 & IEEE/ACM MICRO-41, Nov. 2008, Italy
    ² 23rd Biennial Conference on Numerical Analysis, June 2009, Scotland
    ² 2008年全国生物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第二轮)

    
力学期刊
    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s (IJM)信息更正
    ² 《力学进展》2008(Vol.38)第4期目录
    ² 《力学与实践》2008年第3期推出奥运专刊

    
工作招聘
    ² 华中科技大学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招收博士后
    ²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研究所人才招聘
    ² R&D Enginee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Position at SAMTECH HQ, Belgium

    
教育教学
    ² 关于举办“基础力学教学讲习班”的通知
    ² 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非线性有限元高级讲习班”的通知

    
研究机构
    ²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


    
网络精华
    ² 一些分子动力学软件下载地址
    ² 熊丙奇:大学要分析青年教师流失的根本原因

 

=======================================================================================

     焦点新闻
-------------------------------------------
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闭幕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消息: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6月27日在京胜利闭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出席大会并致闭幕词。会议修订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选举和决定了新一届学部常设领导机构成员,完成了各学部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和学部主席团的换届工作,举办了首届学部学术年会,颁发了2008年度陈嘉庚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和学部各专门委员会及各学部常委会组成人员名单》。

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钱学森、周光召;执行主席:路甬祥

学部主席团执行委员会执行主席: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学部第四届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主任:朱道本;副主任:马志明、 陈颙

中国科学院学部第四届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副主任:苏肇冰、周 远

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二届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朱作言;副主任:白以龙、吴国雄光灿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第十四届常务委员会主任:沈文庆;副主任:马志明 孙义燧 郑厚植 崔尔杰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第十四届常务委员会主任:白春礼;副主任:何鸣元 洪茂椿 杨玉良 周其凤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第十四届常务委员会主任:林其谁;副主任:方荣祥 王志珍 曾益新 张亚平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十四届常务委员会主任:秦大河;副主任:安芷生 戎嘉余 李德仁 陈运泰 黄荣辉

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第十四届常务委员会主任:李衍达;副主任:王占国 林惠民 吴培亨 郭光灿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第十四届常务委员会主任:杨 卫;副主任:叶恒强 薛其坤 叶培建 周孝信 吴硕贤

具体名单请查阅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 http://www.cas.cn .

6月25日,在中国“两院”院士大会上颁发陈嘉庚科学奖2008年度奖励,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金融研究院院长彭实戈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侯建国教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研究员,分别获本年度陈嘉庚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和地球科学奖,每人奖金三十万元人民币。

数学家彭实戈主要从事随机控制理论、概率论、随机分析、金融数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以“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和非线性数学期望”项目获奖;物理化学家侯建国主要从事表面物理化学领域研究工作,包括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制备和表征、分子纳米结构的自组装研究等方向,他的获奖项目为“表面吸附单分子的高分辨表征与选控”;地质学家安芷生主要从事全球环境变化、第四纪地质学以及环境治理和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等研究,他以“东亚环境变迁的季风控制学说”项目获奖。

前身是一九八八年设立的陈嘉庚奖,陈嘉庚奖自设立以来共组织八次评奖、颁奖工作,吴文俊、王选、黄昆等数十位优秀的中国科学家获奖,由于没有固定基金,陈嘉庚奖评奖工作二○○一年中断。二○○三年二月,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正式注册成立,设立陈嘉庚科学奖,旨在奖励近年来获得或被认定的原创性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在世中国公民。

陈嘉庚科学奖目前共设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技术科学奖等六个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评选由同领域的教授、研究员或教授级专家推荐,不受理个人申请。


-----------------------------------------
基金委发布“十一五”第二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通告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发布“十一五”第二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科学问题,汇集创新力量,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导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现公布“十一五”期间第二批12个重大项目指南(见通知通告)。申请人应当按照项目指南的要求,凝练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的关键科学问题,组织研究队伍,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依托单位提出申请。

“十一五”期间重大项目只受理整体申请,要分别撰写项目申请书和课题申请书,不受理针对某个项目指南的部分研究内容或一个课题的申请。每个项目课题设置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一般由1个单位承担,最多不超过2个,项目承担单位数原则上不多于5个;项目的主持人必须是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资助强度1000万元,研究期限为4年。
  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本通告和项目指南,不符合通告和项目指南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2.重大项目(包括课题)申请人除具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中所规定的依托单位科学技术人员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3.限项规定:重大项目与其他相关类型项目共同限项申请。重大项目申请人(包括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项目组主要成员)申请和承担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联合基金项目以及按照面上项目、重点项目管理的专项项目的总数不能超过3项,并且申请和承担重点和重大项目的项数合计限为1项;退出在研项目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一年之内不得申请同类项目。
  4.申请书采用2008年通用电子版,请在本通告发布之后自行登陆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下载中心下载。
申请书的正文应按照重大项目正文撰写提纲撰写。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重大项目相关的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须在报告正文的“研究基础”部分说明本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5.本次公布的12个重大项目的申请书由相关科学部负责受理,申请接收日期为2008年8月11-15日16时。
  6.项目依托单位须提前通过互联网报送电子申请书。报送方式可选择:
  (1)通过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系统(MiniIRIS系统)由网络上传;
  (2)通过基金项目管理ISIS网络信息系统提交。上传或提交成功后,再登陆ISIS系统打印申请项目清单。
  7.所有申请均须通过依托单位报送电子申请书和1份签字盖章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且电子申请书与纸质申请书的内容必须一致。报送纸质申请材料要求有依托单位公函、申请项目清单和纸质申请书原件,不接收个人直接报送的申请。
  8.纸质申请材料可在接收申请期限内直接送至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科学部综合处,亦可邮寄报送(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过期报送不予受理。邮寄申请材料时,请以特快专递方式直接寄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科学部综合处,并在信封左下角标注“重大项目申请材料”。请勿使用包裹,以免延误受理与评审。

第二批12个重大项目分别是:

1.中微子高性能探测器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

2.辐射探测技术中的量子效应及机理研究

3.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

4.重油催化转化过程导向的功能分子筛材料创制

5.作物高效利用磷的根际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6.自身免疫识别与应答的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7.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与暖池低频变异研究

8.空间天气能量传输过程研究

9.金属材料强韧化的多尺度结构设计与制备

10.新型低温制冷技术中的基础问题

11.氮化镓基毫米波器件和材料基础与关键问题研究

12.高功率全固态激光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详情及项目指南请参阅自然基金委网站: http://www.nsfc.gov.cn


-----------------------------------------
《自然》报道:纳米尺度应力测量;玻璃非固体之谜
 

据科学网消息:

将硅置于应力下,可增强电荷载体在半导体中的运动,所以现在将应力预置进最新高性能硅器件中的做法就不足为怪了。然而,我们缺少的是一种多功能的工具,用来测量(甚至了解)这类器件中所产生的复杂应力分布。6月19日的《自然》报道了图卢兹材料增强与结构研究中心的一个小组研究出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将两种众所周知的方法——云纹干涉法和电子全息法结合在一起,来以纳米尺度测量应力。

玻璃表面看上去是固体,实际上并不是。5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尝试弄清玻璃的本质。近日,英国、澳大利亚及日本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玻璃无法成为固体的原因在于玻璃冷却时所形成的特殊的原子结构。相关论文6月2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材料学》(Nature: Materials)上。主要研究人员、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Paddy Royall说:“一些材料在冷却时会形成结晶,其原子会以高度规则的模式进行排列,称为“晶格”(lattice)。不过玻璃在冷却时,原子拥堵在一起,几乎随机排列,妨碍了规则晶格的形成。”在实验中,为了观察微观原子的真实运动情况,研究人员利用较大的胶体微粒模拟原子,并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这些粒子形成的凝胶因为构成了二十面体结构而无法形成结晶——这与20世纪50年代布里斯托尔大学的Charles Frank作出的预测相一致。这种结构解释了为什么玻璃是“玻璃”而不是液体或固体。此次研究对于理解亚稳态材料来说是个重大的突破,它将使进一步开发金属玻璃等新材料成为可能。另外,如果能够通过操作使金属在冷却时形成玻璃一样的内部结构,将有可能大大减少金属缺陷。

-----------------------------------------
麻省理工学院报告:汶川大地震是罕见地质异常现象

据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报道,麻省理工的地质学家在美国地质学会期刊最新7月号上发表报告称,麻省理工地质专家对四川西部地区的地质研究已经长达20年,并未发现任何显示当地可能发生大地震的迹象。

地震发生前,麻省理工科研人员在四川西部设立的25个宽带地震仪器站对当地地壳活动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监测。研究小组成员罗伊顿教授指出,研究小组内虽然研究了监测数据,但没有一个人预见到当地会发生大地震。身兼地质和地球物理两个学科的罗伊顿教授认为,汶川地震可能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又互为连续的断层同时断裂的结果。麻省理工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提出,汶川地震即使在地壳活动频繁的四川地区也属罕见地质现象,估计每2000年至1万年可能会发生一次。

地震发生在印度和亚洲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正是这两大板块的相互碰撞形成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

罗伊顿教授指出,发生地震的四川西部地区的山势险峻在地质上相当独特,在50公里内海拔高度就可以提升3500米。这主要是由当地的特殊地壳活动造成的,而海拔上的高度差也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地震的原因之一。

========================================================================
科技人物
-----------------------------------------
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

西奥多•冯•卡门(1881-1963),流体力学大师,航空航天领域杰出的元老,航天技术理论的开拓者,现代流体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首枚“国家科学勋章”获得者,传奇的科学生涯。

冯•卡门1881年5月11日出生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祖父是很有名望的犹太人,父亲是布达佩斯彼得•派斯马克大学著名的教育学教授,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家族中曾出过一个16世纪的著名数学家。冯•卡门6岁时就能对5位数的乘法略一思索就报出答案来,他的父亲却对他的运算的超常能力感到担忧,怕他将来变成一个畸形发展的人。不久,在父亲的干预下,冯•卡门便和各种数学科目断绝来往,直到十几岁才重新开始学习数学。父亲让他读地理、历史、诗歌来代替做数学习题,他始终很感激父亲。因为他一生崇尚人文主义文明,这与父亲让他在童年时代摆脱数学游戏是分不开的。父亲对冯•卡门最大的帮助和培养是启发他对知识的好奇心。他常常向父亲问一些宗教问题。他从来就看不出科学和宗教之间有什么矛盾,这可能跟早年和父亲讨论宗教问题有关系。

由于父亲希望他能在工程学方面有所成就,冯•卡门于1898年中学毕业后进入了布达佩斯皇家理工大学,他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主要是在大学里向唐纳•班基教授学的,他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在班基先生指导下完成的。这篇论文分析了发动机的一种常见故障——进、排气阀门的振动和噪音。第一篇论文发表后,他开始发现自己在科学理论方面的才华。此后,他决心做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一个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有所贡献的。

1902年,冯•卡门大学毕业,随后进入奥匈帝国陆军部队。一年后复员,1903-1906年在皇家理工大学任职,研究材料强度,同时担任匈牙利一家发动机制造厂的顾问,在航空器结构和材料强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工作。

1906年,冯•卡门获得奖学金赴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起初,他跟随现代空气动力学之父普朗特教授研究材料力学,又和德国物理学家玻恩合作研究晶体原子结构模型,在普朗特、希尔伯特、克莱因、龙格等科学大师的熏陶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08年 ,他又转到了巴黎大学从事应用数学研究。当时,莱特兄弟试飞成功的消息在欧洲特别是法国掀起一股“飞行热”。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冯•卡门参观了法国航空先驱法尔芒的一次两公里的成功飞行,并与飞行家进行了一次精彩对话,正是这次参观和对话促使冯•卡门最终决定将他今后的研究方向从应用数学转到航空领域,从而将冯•卡门引上了毕生从事航空航天气动力学研究的道路。他说:“我要不惜一切努力去研究风以及在风中飞行的全部奥秘。总有一天我会向法尔芒讲清楚他的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的道理的。”不久,他得到普朗特的邀请重返哥廷根大学,作为普朗特的助手从事飞艇的研究并同时完成了博士论文。

1908-1911年,冯•卡门在哥廷根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他在应用风洞解决流体运动问题的过程中,对风洞的兴趣与日俱增。1912年,他对圆柱体后面交错出现的涡街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由于他在这方面的一系列成果, 该现象后来被称为卡门涡街,它成了飞机、船舶和赛车设计的理论基础。当年,31岁的冯•卡门受聘为亚琛大学空气动力学研究所的教授并出任所长, 设计并研制了该所的第一座风洞。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冯•卡门应征回国入伍。大战期间,他曾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系留式直升飞机。1915年,冯•卡门返回亚琛大学空气动力学研究所担任教授和所长。此后,冯•卡门在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有许多重要突破,还为一些企业研制飞艇、全金属运输机、火箭担任顾问。

二十世纪20年代,冯•卡门经常到世界各地讲学。1926年,冯•卡门受邀首次访问美国,在加州理工学院访问期间,他关于成立航空实验室的建议得到了校方和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现波音公司)的支持。1930年,由于当时德国的政治气氛,冯• 卡门离开亚琛大学赴美国出任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主任,指导古根海姆气动力实验室和加州理工学院第一个风洞的设计与建设。由于他的加盟,该实验室很快成为世界航空科学的中心。

冯•卡门的理论研究涉及流体力学的各个重要领域。1930年,他提出了关于湍流理论的论文。1932年以后他发表了很多篇有关超声速飞行的论文和研究成果,首次用小扰动线化理论计算一个三元流场中细长体的超声速阻力,提出超声速流中的激波阻力概念和减小相对厚度可减少激波阻力的重要观点。他还提出了附面层控制的理论。1933年,冯•卡门创建美国航空学会。1935年,他提出了未来的超声速阻力的原则。1938年,冯•卡门指导美国进行第一次超声速风洞试验,发明了喷气助推起飞,使美国成为第一个在飞机上使用火箭助推器的国家。同年,冯•卡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38年,在他的指导下,加州理工学院一批学者和航空工程师成立火箭研究小组,开始研究喷气推进和液体燃料火箭,后来成立了喷气推进实验室(现NASA),该实验室是美国政府第一个从事远程导弹、空间探索的研究单位。1941年,冯•卡门发表了著名的高速飞行中机翼压力分布的计算公式——“卡门钱学森公式”。1944年,他成功主持了美国首枚远程导弹和空间探索研究。1946年,冯•卡门提出跨声速相似律,它与普朗特的亚声速相似律、钱学森的高超声速相似律和阿克莱的超声速相似律合起来为可压缩空气动力学形成一个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同年,他在第10届莱特兄弟纪念演讲会上作了题为《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和应用》的重要演讲,向人们宣告了超声速时代即将到来。1947年10月14日,根据冯•卡门的构思而设计的X1火箭飞机终于首次突破了声障,把人类带入超声速飞行的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之中和之后,美国空军直接得益于冯•卡门的远见卓识。1944年12月美国陆军航空队(美空军前身)正式成立科学顾问组,由冯•卡门任组长。1945年初夏,冯•卡门受命,以少将军衔率领美国空军顾问团赴德国考察纳粹德国秘密研究火箭技术的情况 (期间曾与普朗特会晤,并保留了普朗特教授任所长的以从事基础研究为主的哥廷根Max-Planck流体力学研究所)。返回美国后,写出《我们在何处》和《通向新地平线》两份报告,涉及从空气动力、飞机设计到炸药、末端弹道,提出超声速飞行、 全天候飞行、卫星和有相当精度的远程导弹的研制以及涡轮喷气和涡轮螺桨发动机的重大进展预测。报告中的各项建议在美国空军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1950年,冯•卡门获美国空军协会大奖。在美国空军成立50周年纪念文集中,很多人认为,在阿诺德(二战时美国空军司令)对美国空军发展所做出的所有贡献中,最重要的是他依靠冯•卡门为美国空军打下了科技建军的坚实基础。多亏有了不断创新的技术,美国空军才能一路乘风破浪,包括美国空军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大获全胜都是阿诺德和冯•卡门开创的技术进步结出的硕果。

冯•卡门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全才,航空学和宇航学上一些最光辉的理论、概念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月球上也有一个定名为冯•卡门的陨石坑。除理论研究外,航空史上引人注目的那些里程碑,如齐柏林飞艇、风洞、滑翔机和火箭——可以说二十世纪一切实际飞行和模拟飞行的成功都跟他有着密切的关系。晚年,他帮助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制造企业——航空喷气公司,并为该公司指引发展方向。此外,他为组建北约航空顾问团到处奔走。

冯•卡门先后作为德国亚琛空气动力学研究所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的领导,带领两代科学家和工程师闯进了科学技术的先驱领域,为航空和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作为教师,他讲课条理分明,富有想象力,教学效果极好。有人曾把他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达•芬奇相提并论,认为达•芬奇创造了许多新奇的机件,而冯•卡门则培育出大批杰出的人才。他的学生遍及五大洲,人们称之为“卡门科班”。他们中间包括 二十世纪以来肩负着全世界外层空间技术领导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在世界各地,冯•卡门喜欢与富翁、名流和权贵们交往,但他决不是个势利小人。他会毫不迟疑地把一个花匠介绍给显赫的将军或科学家,并且一视同仁。除了一些轻松愉快的聚会外,冯•卡门还和几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有着友好的交往。他和爱因斯坦曾多次促膝长谈,其中最多的是谈到科学对人类的意义。冯•卡门说,在爱因斯坦身上,他发现了一个诚恳而善良的灵魂。他认为,爱因斯坦所具备的一切品质,正是他自己在探索自然的道路上毕生所追求的。

1963年2月18日上午,为了表彰冯•卡门对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无与伦比的杰出贡献,肯尼迪总统授予他美国第一枚“国家科学勋章”。授勋之后仅仅过了两个多月,1963年5月7日,冯•卡门在亚琛病逝。送葬队伍中有中国人、日本人,也有欧洲人、犹太人;有伊斯兰教徒,也有基督教徒;有军事将领,也有知名科学家;还有他生前的挚友和助手们。

冯•卡门先后发表了超过200篇研究论文,很多成果被广泛地在航空和航天工业中应用。他发起并参与了国际上许多重要航空组织的成立。1946年,当时国际力学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IUTAM会议举行首届大会,冯• 卡门出任名誉主席。

在2000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Multi-media Fluid Mechanics》中,列出了自达•芬奇以来近600年中对流体力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15位学者,其中属于二十世纪的3位学者分别是普朗特、冯•卡门和泰勒。

 

冯•卡门曾两次访问中国。1929年,受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教授的邀请,冯•卡门首次访问清华大学。他向校方阐述了航空工业和航空学科的重要性,建议在清华大学创办航空工程专业和设立航空讲座,但没有得到当时的校长罗家伦的重视和采纳。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并于次年组建清华大学工学院,在机械工程系内设“动力工程” 和“航空工程” 两个专业组。当时兼任工学院院长的梅贻琦校长亲自写信给冯• 卡门,希望他对清华大学的航空工程专业的组建给以指导和支持。收到来信的冯•卡门非常高兴,当即回信并推荐他的得意门生F. L. Wattendorf博士到清华大学任教并出任清华大学航空讲座教授。次年,在Wattendorf的主持下清华大学建成了中国第一座航空风洞,并于1937年在南昌又建造了隶属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的远东最大的风洞,当年曾邀请冯•卡门再次访问清华大学并观看该风洞的建设。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这座风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风洞之一,比加州理工学院的要大50%”。在这个时期,作为清华留美考试公费出国留学生的钱学森于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一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当即转到加州理工学院,在冯•卡门的指导下出色地完成了博士论文,并在空气动力学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极其优秀的研究成果。

(本文部分摘自清华大学朱克勤教授“20世纪的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力学与实践,2003,25(2):74-75)及水木清华论坛)

 

-----------------------------------------
与随机动力学难题结缘——
朱位秋院士

朱位秋院士,1938年9月生于浙江义乌,1964年12月西北工业大学非线性振动专业研究生毕业,1967.6-1975.9在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工作,1975.10调至浙江大学任教,现为浙江大学力学系应用力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2-8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1981年9月-1983年5月美国MIT访问科学家,1989年10月-1990年12月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访问副教授,1991年1月-1992年6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研究副教授,1996年7月-1996年12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研究教授,1999年3月-1999年4月法国布莱塞.巴斯卡大学访问教授,1999年6月-2000年3月日本京都大学访问教授,2000年8月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Schmidt杰出访问教授,2004年3-4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教授。2006年被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伟长讲座教授。

朱位秋教授主要从事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国际上首次提出与发展了随机激励的耗散的哈密顿系统理论,得到了四类能量非等分精确平稳解,打破了60年来只有能量等分精确平稳解的局面;提出与发展了高斯白噪声激励下耗散哈密顿系统等效非线性系统法、拟哈密顿系统随机平均法,研究拟哈密顿系统随机稳定性、随机分岔及首次穿越的理论方法,以及分别以响应最小、稳定性或可靠性最大为目标的非线性随机最优控制理论方法。上述创新研究成果构成了一个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的哈密顿理论体系框架,为解决工程中一系列极其困难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关键问题提供了一整套全新而有效的理论方法。 代表性论著有科学出版社出版力学丛书(专著)2部;国际与国内权威杂志及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32篇,其中SCI收录52篇,EI收录48篇,ISTP收录16篇,论文被他引450余次,其中SCI他引240余次。

朱位秋教授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结构安全与可靠性协会及其下属结构工程中随机方法委员会成员、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Structural Safety”、“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非线性动力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曾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理论)二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学术会议
-----------------------------------------
ICTAM 2008, XX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Aug.2008, Australia
August 24 - 30, 2008, Adelaide, Australia,
25 July 2008, Registration deadline for inclusion of papers
http://ictam2008.adelaide.edu.au/

-----------------------------------------
6th Solid Mechanics Conference, Sep. 2008, Poland
 September 9-12, Gdańsk, Poland
http://solmech08.ippt.gov.pl/ 

-----------------------------------------
 HipHac08 & IEEE/ACM MICRO-41, Nov. 2008, Italy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ew Frontiers in High-performance and Hardware-aware Computing (HipHaC'08) to be hel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41st Annual 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architecture (MICRO-41) on November 8, 2008 at Lake Como, Italy
This workshop aims at combining new aspects of parallel, heterogeneous, and reconfigurable microprocessor technologies with concepts of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particularly, numerical solution methods.
Topics of interest for workshop submission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 Emerging hardware architectures (Multicores, Cell BE, GPUs, FPGAs, ...)
- High-performance heterogeneous, adaptive, and re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s
- Parallelization strategies in hybrid and hierarchical setups
- Hardware-aware computing and cod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 Virtualization and software layers for heterogeneous and reconfigurable platforms freeing programmers from dedicated hardware knowledge
- Architecture-aware approaches for parallel numerical applications, implementation, and algorithm design
- Programming models, compiler techniques, and cod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parallel systems
- Autotuning concepts and run-time adaptivity
-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multicore programming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pplications on emerging hardware
- Tools for design, programming, and optimization
Workshop organizers: Rainer Buchty and Jan-Philipp Weiss, KIT, Germany
Paper submission: September 1, 2008 (submission@hiphac.org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http://www.hiphac.org and http://www.microarch.org/micro41/

-----------------------------------------
 
23rd Biennial Conference on Numerical Analysis, June 2009, Scotland

23rd Biennial Conference on Numerical Analysis (formerly Dundee Biennial Conference on Numerical Analysis) is to be hold on 23rd-26th June 2009 at Strathclyde University, Glasgow, Scotland.

The A R Mitchell lecture will be given by Larry Schumaker, and the after dinner speaker will be Alistair Watson (University of Dundee).

The numerical analysis group at Strathclyde University is please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continue the long tradition of prestigious biennial conferences in numerical analysis established by colleagues at the University of Dundee. As always, the conference is open to researchers from all areas of numerical analysis, and contributed talks by younger researchers, post-docs and research students are very welcome.

Further information and an opportunity to register interest in the meeting may be found at  http://www.maths.strath.ac.uk/naconf

-----------------------------------------
2008年全国生物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第二轮)

  为介绍绍交流生物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展示和推广先进的力学测试技术,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上海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同济大学共同承办,拟于2008年12月22-24日在上海大学新校区召开2008年全国生物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同时提供生物力学测试相关设备的展示,欢迎各参展商踊跃报名参展。
一、会议议题
1、 生物力学中的实验分析技术
2、 生物材料和力学性能表征
3、 生物力学计算与实验方法的结合
4、 生化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5、 力学实验技术在生物力学研究中取得的重大进展与展望
二、会议形式
1、大会报告,邀请著名学者就生物力学测试技术及其应用做专题报告。
2、分组学术报告。
三、征文要求
1、论文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过。
2、2008年9月1日前交会议论文摘要,2008年11月15日前提交会议论文全文。
3、会议交流论文将择优推荐到《实验力学》、《医用生物力学》等刊物发表上。
四、会议简要日程安排
1、报到时间:2008年12月21日全天
2、报到地点: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新校区乐乎新楼
3、会议注册及住宿费用
会议注册费:与会代表600元/人,学生500元/人,家属400元/人。
会议住宿费:标准双人间200元/间•天,套房300元/间•天。
五、参展商
请希望参展的单位说明提供参展设备的具体功能和参展要求,以便安排展位。
六、联系方式
组委会成员:张东升,张青川,杨国标
通讯地址:
张东升 上海市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力学系,200444
电话:021-66135258,13764972329,email:donzhang@staff.shu.edu.cn
张青川 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系,230026
电话:0551-3607613,email:zhangqc@ustc.edu.cn

详情请关注会议网站: http://www.biomet2008.cn
 

========================================================================
 力学期刊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s (IJM)信息更正

      本刊上期在“力学期刊”栏目中介绍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s (IJM)编委信息不全。信息发布后,期刊主编Prof. Bohua SUN以及力学专家Prof. Tianjian LU等来信指出了文中的错误。特此感谢各位教授对期刊工作的支持,并期待各位同仁继续监督编辑组的工作。

现将期刊信息更正补充如下:

 

Editor-in-Chief :
Prof. Bohua Sun
Head: Centre for Mechanics, Smart Structures and Micro-Systems
Faculty of Engineering, Cape Peninsu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 O Box 1906, Bellville 7535, Cape Town, South Africa
e-mail: sunb@cput.ac.za  and bohua.sun@gmail.com

Editorial Board:
Dr. Katerina Aifantis
Cruft Lab,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Harvard University, 17 Oxford Street, Cambridge, MA 02138, USA
Prof. Janusz Badur
Institute of Fluid Flow Machinery,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Fiszera 14, 80952 Gdansk, Poland
Prof. Shiyi Chen Dea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China and Alonzo G. Decker Jr. Chair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Baltimore, Maryland 21218, USA
Prof. Jinghong Fan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lfred University, New York, USA
Prof. Daining Fang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Tsinghua University, Bejing 10084, China
Prof. Xue FENG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Tsinghua University, Bejing 10084, China
Dr. Igle Gledhill
President: South Africa Association f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and Fellow Defense, Peace, Safety and Security Operational Unit, CSIR, P O Box 395, Pretoria, South Africa
Prof. Stephan Heyns
Head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retoria 0002, South Africa
Dr. X. M. Henry Huang
Senior Device Research Engineer
Nantero, Inc. 25-E Olympia Avenue, Woburn, MA 01801, USA
Prof. Yonggang Huang
Joseph Cummings Professor
Dept. of Civil/Environmental Eng. And Dep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2145 Sheridan Road, Evanston, IL 60208, USA
Prof. Baohua JI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Tsinghua University, Bejing 10084, China
Prof. Hanqing Jiang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SA
Prof. Qing Jiang Chair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CA 92521, USA
Prof. JIAO Jiwei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865 Changning Road, Shanghai, China
Prof. Khanh Chau Le
Lehrstuhl für Allgemeine Mechanik,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44780 Bochum, Germany
Prof. Wei-Hsin Liao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N.T., Hong Kong
Prof. Tianjian Lu
Engineering Dept, Cambridge University, Trumpington Street, Cambridge, CB2 1PZ, United Kingdom
and

Vice President for Research,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China
Prof. Hongwei Ma
Dean: Faculty of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Prof. Jan Nordstrom
FOI,The Swedish Defence Research Agency Department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SE-164 90 Stockholm, Sweden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Box 337, Uppsala University, SE-751 05, Uppsala, Sweden
Prof. Qinghua Qin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ACT 0200, Australia
Dr. Akke Suiker
Chair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Faculty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lft, The Netherlands
Prof. Qingping Sun
Former President: Hong Kong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and
Dep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lear Water Bay, Kowloon, Hong Kong, China
Prof. Hong Ta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Eng and Applied Sciences
Yale University, 15 Prospect Street, BCT 215, New Haven, CT, 06511, USA
Prof. Liyong Tong
Associate Dean: School of Aerospace
Mechanical and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ydney, NSW 2006 Australia
Prof. Biao Wang
Cheung Kong Chair Professor and Dean
School of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Sun Yat-sen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Prof. Xiaodong Wa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Alberta, Edmonton, AB, Canada T6G 2G8
Prof. Jiashi Yang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University of Nebraska
W317.4 Nebraska Hall, 900 N. 17th Street, Lincoln, NE 68588-0526, USA
Prof. Ya-Pu Zhao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onlinear Mechanics, Institute of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
Prof. Quanshui Zheng
Head: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Prof. Zheng Zhong
Dean: 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Mechanic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Prof. Min Zhu
Vice Presiden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P. R.China

More details please visit http://www.serialspublications.com/journals1.asp?jid=286&dtype=2&jtype=1

 

 -----------------------------------------
《力学进展》2008(Vol.38)第4期目录


1.卢天健 徐峰,皮肤的力学性能概述,力学进展  2008年  38 (4): 393-426
2.金鑫 吴林志 孙雨果 许蔚,功能梯度材料断裂行为实验研究,力学进展  2008年  38 (4): 427-444
3.尚福林 北村隆行 平方宽之,微小材料界面强度的实验研究,力学进展  2008年  38 (4): 445-460
4.陈建桥 魏俊红 葛锐,精密及缺陷信息条件下的结构可靠性设计,力学进展  2008年  38 (4): 461-470
5.吴艳辉 楚武利,轴流压气机失速初始扰动的研究进展,力学进展  2008年  38 (4): 471-484
6.李晓娜 安美文 吴文周 陈维毅,胞质分裂力学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力学进展  2008年  38 (4): 485-491
7.刘儒勋 高巍,数值模拟方法在体液流动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力学进展  2008年  38 (4): 492-505

-----------------------------------------
《力学与实践》2008年第3期推出奥运专刊

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就要开幕了,在中华民族期盼了百年的振奋人心的时刻,在我国力学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力学与实践》本年度第3期作为奥运专刊出版。

奥林匹克运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宗旨,也是人类对力学认识不断深入和实践的过程。牛顿曾经说过“自然的一切现象,完全可以根据力学的原理用相似的推理一一演示出来。”力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界外力作用规律的智慧结晶,与奥林匹克运动有着固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将通过介绍力学在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一方面让读者从力学的角度更加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奥秘和魅力,为2008北京奥运会加油,另一方面也借助奥运的广泛号召力传播力学的科普知识,让“科技奥运”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本期奥运专刊将从力学的角度向读者展示和回答与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关的以下问题:

奥林匹亚的火炬能够狂风吹不熄,暴雨浇不灭,高山缺氧无损其亮度,其内部结构与燃烧系统蕴含哪些力学奥秘?

独特结构的鸟巢——国家体育场、晶莹剔透的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富于动感的中国折扇——国家体育馆……。你知道这些复杂结构的奥林匹克场馆的内部应力是怎样分析计算的?它们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又如何得到保证?

用力学概念、原理与方法对人体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运动生物力学。你知道这门科学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景以及对保护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所产生的神奇的作用吗?

在运动装备和器械方面,挑战流体最低阻力极限的“鲨鱼皮”泳装、由力学性能优化带来的标枪结构演变、从木质、竹制杆到金属杆再到当代最先进的复合材料跳高撑杆……运动器械革命性的改进带来运动成绩革命性的突破,带来竞技体育激烈性与观赏性的大幅度提高。奥运盛会不仅是身体素质、运动技巧与能力的竞技舞台,更是国家科技与经济等整体实力比拼的宏大“战场”。

在观赏运动项目时,我们常常惊叹,足球运动员为什么能踢出“香蕉球”绕过人墙?跳水运动员为什么能在空中不受外力时改变自身转轴?排球下落轨迹为什么会飘忽不定?粗糙的高尔夫球为什么比光滑的飞得更远?

我们还将展示中国功夫、踢毽子、竹蜻蜓、回旋镖、抖空竹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项目的力学奥妙,揭示数千年东方古代灿烂文明和现代高科技融合的神奇和魅力。

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召唤下,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来了,让我们和全世界的朋友们一起迎接这一伟大的时刻,共享这一历史盛会的快乐。

                                           《力学与实践》编辑部

                                               2008年6月
 

=======================================================================
 工作招聘
-----------------------------------------
华中科技大学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招收博士后
( 华中科技大学   黄永安博士   供稿)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团队主要成员包括:熊有伦(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尹周平(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熊蔡华(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长江学者)、杨文玉教授、顾佩华(长江讲座教授)和王煜(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讲座教授, IEEE Fellow)等在内教师9人。承担973项目(4项)、NSFC(重大2项、重点2项)、863项目(多项)等国家级项目。 近期因科研需要,欲招收博士后,具体要求如下:
一、招收对象原专业可为:力学、材料、机械、控制、电子、计算机等。
二、博士后招收条件
1.符合华中科技大学招收博士后基本条件(http://202.114.18.8:8085/);
2.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面试时需要做一次专业的学术报告;
3.课题组优先招收条件: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或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交叉学科博士学位。
三、工作条件及待遇
1. 应聘人员被聘任后,享受《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http://202.114.18.8:8085/sort.asp?id=158)的相关待遇;
2. 课题组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尽力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机遇。
四、联系方式
有意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可随时提交本人简历的到联系人邮箱,或直接电话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黄永安博士,027-87559416-2253, yahuang@mail.hust.edu.cn
或到http://www.mechscience.com/?q=node/26 直接提问。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2008年6月
 

-----------------------------------------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研究所人才招聘

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学科是我国著名力学家张维、杜庆华、黄克智等教授创建的,是全国首批重点学科。固体力学研究所主要研究纳米科技、智能材料、航天航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科技领域中的重大力学问题,以及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重大工程问题。在国内外具有较重要的学术影响和广泛的合作关系。依托于固体力学学科的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科研上承担了众多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73"和"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取得了多项国家和部委级的科技成果奖和人才奖,在科研和人才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固体力学研究所现公开招聘年青实验技术人才1名。要求主要学历或经历在机电一体化方向、力学、机械、航空航天或材料等学科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和较丰富实际实验经历。

应聘者需提交本人签名的应聘申请函。申请函中应具有从大学开始的学习和研究简历(导师、主要合作者、主要工作内容等)、论著目录、研究方向和特长、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重要获奖情况;身体状况、其他爱好或擅长;本人希望申请的职位以及最低可以接受的职位等信息。

研究所将根据上述材料对申请者进行初审,将第一轮筛选的结果通知申请者本人,并由申请人提供进一步的材料,按照清华大学和本研究所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评审,择优录用。

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电邮至:lcy@mail.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固体力学所

2008年4月14日
 

-----------------------------------------
R&D Enginee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Position at SAMTECH HQ, Belgium

SAMTECH (http://www.samcef.com) has more than 2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packages dedicated to virtual prototyping, finite element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Throughout its history, SAMTECH has built strong links in the aeronautic and space systems industries.
In a group of more than 200 employees, SAMTECH also provides service activities such as customer support hot-line, training, custom software developments, engineering studies and consultancy services.

To join our team at the head office in Angleur, Belgium, we are seeking a talented professional for the following position: R&D Enginee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The proposed task consist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within BOSS quattro, the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platform of SAMTECH, inclu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and improving existing algorithms. Most applications are in the field of aeronautical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The candidate must hold a PhD in applied mathematics,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structure mechanics or equivalent.He/She must have a strong background in numerical methods of optimization and simulation, as well as computer programming skills (FORTRAN and/or C++).A strong experience with gradient-based methods (SQP, SCP ...), 0-order methods (derivative-free optimization, surrogate-based optimization), large-scale optimization and/or robust optimization is a plus.The candidate must be fluent in English and French and have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Send application letter and CV to jobs@samcef.com

 

==========================================================================
教育教学
-------------------------------------------
关于举办“基础力学教学讲习班”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提出的“质量工程”,邦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全面提高基础力学教学质量,根据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定于2008年 11 月 下旬在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举办“基础力学教学讲习班”,旨在共享基础力学优质学教学资源,交流基础力学教学、教改经验,提高青年教师课堂讲授水平。本次活动由湖北省力学学会、江苏省力学学会协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讲习班相关事项如下∶
一、内容∶
1)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做特邀报告;
2) 著名力学专家介绍力学教学和教改经验;
3) 全国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得者做示范讲课,名师点评;
4) 交流基础力学教学及参加讲课比赛的心得体会。
二、时间∶ 2008年11月底。会期2天,具体日期见第二号通知。
三、地点: 华中科技大学
四、参加人员:
  全国高校基础力学青年教师,欢迎中年教师参会交流。

请各省(市、区)力学学会积极组织本省高校派出青年教师参加讲习班。拟参加者请填写本通知所附报名表,在9月底之前通过邮件或传真返回至以下联系人。讲习班的进一步信息,将在10月初发出。


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2008年7月4日
 

-------------------------------------------
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非线性有限元高级讲习班”的通知

 

随着人们对力学科学不断深入地探索和认识,各种各样的非线性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为了帮助广大分析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掌握和理解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求解过程,正确地建立各类非线性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能够使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计算和分析工程中经常遇到的材料、几何和接触非线性问题,提高非线性有限元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全国非线性有限元讲习班”已分别在2004年6月、2006年6月、2007年8月成功举办过三期,在此基础上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于今年暑期(2008年8月4—7日)在大连共同举办“第四届全国非线性有限元高级讲习班”,欢迎广大有限元爱好者踊跃报名,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举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力学学会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承办单位:北京诺维特机械科学技术发展中心(IMTDC)
二、培训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三场变分原理(弱形式);一种格式:拉格朗日格式,简称L格式,包括完全的L格式(TL)和更新的L格式(UL),以及任意的拉格朗日-欧拉格式(ALE);两种解法:隐式和显式求解器,隐式-Newton-Raphson迭代,显式-中心差分;三种非线性:材料、几何和接触,例如材料非线性包括弹塑性、超弹性和粘弹性;几何非线性包括大应变、大位移、结合Jaumann率处理大转动问题和弧长法解决屈曲问题;接触非线性包括拉格朗日乘子法和罚函数方法。
三、参加对象
1、主要针对工业企业中的仿真分析工程师、科研院所的力学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中的工科计算力学教师和研究生,以及有限元的广大爱好者。
2、对学员知识要求:要有一定的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有限元、线性代数和简单张量计算的基础知识,其知识水平应相当于工科硕士研究生和力学专业本科生,拒绝接收没有以上知识基础的学员,否则会影响培训效果。
四、主讲专家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庄茁  教授

五、培训形式
采用主讲、讨论和答疑的灵活方式,目的是讲授非线性有限元的理论、方法和软件的发展动态,全面介绍非线性有限元的前沿内容,使参加者能够了解材料非线性、几何大变形和接触碰撞这些非线性力学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在有限元程序中是如何实现的,同时还将介绍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解决科研和工程中的问题以及工程应用案例解析。
六、时间地点
1、报到时间:2008年8月3日 培训时间:8月4—7日
2、培训地点:大连(具体地点提前一周发通知)
3、报名截止日期:2008年7月28日,以便提前预定会议室和宾馆。
七、证书颁发
凡报名参加培训经考核结业的学员,均颁发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签发的培训结业证书。报到时每人须交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两张,背面注明姓名、出生年月(办证书用)。
八、培训费用
1. 培训费:2800元/人(含培训费、教材资料费、证书费)。
学生培训费:2000元/人(包括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报到时请持学生证)。
2. 以上费用不含食宿费,培训期间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3. 培训会务由北京诺维特机械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组织,并为学员出具正式发票。
九、联系及报名
咨询电话:(010)51717133 传真:(010)51717854
联 系 人:鲍燕燕  网站:http://www.cmenet.org

注意事项:
请务必于2008年7月28日以前将报名表传真或邮件给我们,为保证培训效果,本次培训限额50人,我们将严格以报名先后为准,额满为止。
报到时每人须交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两张,背面注明姓名、出生年月(办证书用)。
确认:报名成功后会务组将以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通知您,并提前一周发报到通知。
请务必于7月30日前将培训费汇入指定帐户,并及时将汇款单传真给我们,以便提前开具正式发票。
报名方式:

1、邮件:请将填写好的报名表发邮件至byy123@126.com
2、传真:请将填写好的报名表传真至 010-51717854

 

========================================================================
 研究机构
-----------------------------------------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
 

2004年5月18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School of Aerospace, Tsinghua University)正式成立。目前航天航空学院下设航天航空系、工程力学系和航空技术研究中心,宇航技术研究中心保持跨学科特色,挂靠航天航空学院。航天航空系下设5个研究所,分别为飞行器设计研究所、推进与动力技术研究所、人机环境研究所和空天信息技术研究所,以及地震波研究所;工程力学系下设5个研究所,分别为固体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研究所、工程动力学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在我院的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现有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三个二级学科博土点,有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博土点和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工程热物理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重点学科,且评分最高。

固体力学研究所简介

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学科是我国著名力学家张维、杜庆华、 黄克智 等教授创建的,是全国首批博士点和重点学科。 1999年在固体力学教研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固体力学研究所(英文简称ISM)。ISM是固体力学重点学科的主要依托单位,该研究所是国内外高校该学科最大的团队之一。

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素质优秀、充满活力、年龄结构合理的老中青年学术研究队伍。 现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2名( 黄克智教授 和杨卫 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1名( 杜庆华 教授),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 2名( 杨卫教授 、 郑泉水教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3名(杨卫教授 、 郑泉水教授 、方岱宁教授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高华健 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7名(其中B类3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5人,教授 14名(含博士生导师12名),副教授9名。 在研究人员中,50岁以下的中青年占60%(均具有博士学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出国一年以上的留学回国人员,11人获国外的博士学位。

清华大学固体力学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在近5年期间,ISM主持和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科研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 973” 和“863”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取得了6项国家奖,13项省部级的科技成果奖和32项其他奖励,发表论文1123篇,有342篇被SCI收录,出版专著和教材31部。 近年来无论在固体力学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国际期刊,还是在最著名的22种固体力学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都与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大学不相上下。1998年该学科的国家教委破坏力学开放实验室参加全国评估,获得数理组的第一名;在2002年教育部组织对材料与工程领域的38个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第一名;在2003年科技部组织的工程与材料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B。 固体力学学科于1998年首批获得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该研究所的部分研究者组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基金的资助(全国力学学科第一个)。 在2002年教育部进行的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清华固体力学学科获满分,在该二级学科中排名第一。上述成就的取得,使固体力学研究所成为本学科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所之一,并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ISM与国内外同行保持着密切的学术合作与交流。ISM已经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和香港等地的十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签订了科研合作协议。近5年来,主办国际学术会议5次, 联合主办国际双边会议5次,主办国内学术会议13次(其中3次是负责组织国内青年科学家论坛)。此外,ISM设立了固体力学学术讨论班,坚持每周举办一次讨论会,并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在讨论班作学术报告。每年来自世界各国学者与专家到ISM进行学术讲座和学术访问有40余人次,ISM成员每年出国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访问的也有几十余人次。固体力学研究所的教授在诸多重要国际力学学术组织和机构中担任负责职务,如国际断裂学会副主席、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委员,IUTAM微纳米尺度力学工作委员会主席、亚太断裂学会副主席等。担任了15种著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或顾问以及17种国内重要期刊的主编 、 副主编或编委。
  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学科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993年“固体力学重点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博士生规模培养”获得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理工科唯一的一个国家级特等奖。1995年和2003年先后两次参加全国力学一级学科评估,以优异的成绩带动整个一级学科获评估第一名,并首批获得按力学一级学科授予学位的授权。1996年“211工程建设项目”《固体力学学科》在我校第一个通过专家评审立项。1999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确定为力学学科的标志性成果基地。2000年创建国际一流固体力学学科的“985工程”建设项目也正式启动。 本学科 2000-2005年间共授予博士学位63人,硕士学位79人,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创新性的专业人才。 在1999-2005年七次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在力学学科全国共有14篇论文入选,而其中7篇来自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学科,目前本研究所的 冯西桥教授 、 刘应华教授 、 岑松副教授均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获得者。

在研究所内设有教育部破坏力学重点实验室和清华大学开放实验室强度与振动实验中心。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为保证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充分保证。此外,自行与合作研制了多种实验设备,如力-电耦合、力-磁耦合加载设备,和机械部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双轴 10吨四缸电液伺服试验机和我国第一台卧式动静态电液伺服显微观测系统,为提高我国试验机制造水平做出了贡献。

固体力学研究所承担的全校公共基础课"材料力学"为全校"一类课程",曾获2001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部优秀教材奖、2001年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获首届国家精品课程, 范钦珊 教授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此外,本研究所还有多门清华大学精品课程。

流体力学研究所简介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流体力学研究所是 流体力学科学研究和学术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是1958年在由钱学森、郭永怀和钱伟长等创办的 “ 工程力学研究班 ” 的基础上建立的, 具有硕士、 博士学位和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本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湍流、计算流体力学、航空航天流体力学、非牛顿及生物流体力学、工业及环境流体力学、微尺度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等。

流体力学研究所在教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形成了工偏理的独特风格,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 在学术队伍建设方面,建立了一支包括长江学者和杰出基金获得者在内的十分活跃的教学科研队伍;
• 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卓著,为 航空航天、国防、国家机关、高校、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重点部门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 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在 J Fluid Mech 、 Phys Fluid s 和 J Comput Phys 等本学科重要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在国内名列前茅;
• 在流体力学工程应用和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显著,拥有多种先进设备和多项国际发明专利;
• 在科技合作方面,与国内外 著名企业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设有清华 -SMC 气动技术中心,并牵头成立了清华— GE 推进与动力技术研究中心;
• 在 2001 年重点学科申请通讯评审中,名列全国同类学科点首位。

流体力学研究所将不断努力,把本学科建设 为国际一流水平的流体力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和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学科点。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简介

工程热物理学科创建于 1958 年。 1988 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8 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 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1 年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再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3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获得第一名。 2004 年为适应国家对航天航空事业发展的需要,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整体进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本研究所设有三个教育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国际合作实验室,即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E能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华 — 大金 R&D 中心。

目前研究所的教学科研队伍共 21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 12 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7 人,副教授及高工 10 人,讲师、工程师 3 人。此外还有兼职教授4人,外籍客座教授3人。

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生物力学和医学工程是 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发展中的新兴力量, 是当今力学学科发展的新的驱动力和生长点 ,涵盖 生物、医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与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研究不同尺度生命体的结构、性能、功能、运动及其相互关系等。

清华大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的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生物力学实验室,时任实验室主任为席葆树教授。实验室最早从人工心脏瓣膜的疲劳研究开始,相继开展了植物生物力学、生物与仿生材料力学、分子、细胞力学、中医脉象、运动生物力学等的研究。 2006 年 1 月 19 日 正式成立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Institute of Biomechanics and MedicalEngineering, 简称 IBME)。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物力学、细胞与亚细胞尺度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力学与仿生学、医学工程、生物流体力学与生命热科学、航天航空领域的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问题等。
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方向主要研究人员有:郑泉水 教授 ,冯西桥 教授,庄 茁 教授 ,殷雅俊 教授 ,施惠基 教授,李路明 教授 ,朱克勤 教授 ,何 枫 教授,席葆树 教授,张锡文 副教授,赵虎城 副教授,姚学锋 副教授,季葆华 副教授,赵红平 助理研究员。
 (摘自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官方网站)
 

========================================================================
 网络精华
-----------------------------------------
一些分子动力学软件下载地址

gromacs: http://www.gromacs.org
namd: http://www.ks.uiuc.edu/Research/namd/
vmd:  http://www.ks.uiuc.edu/Research/vmd/
amber:  http://amber.scripps.edu/
charmm:  http://www.charmm.org
bio3d (based on R): http://mccammon.ucsd.edu/~bgrant/bio3d/
MMTSB (based on perl script): http://blue11.bch.msu.edu/mmtsb/Main_Pagehttp://mmtsb.scripps.edu/

其它:
http://www.chem.swin.edu.au/chem_ref.html
http://www.qsar.org/resource/software.htm
http://www.molvis.indiana.edu/C571_F02/molvis_software.html
 

-----------------------------------------
熊丙奇:大学要分析青年教师流失的根本原因
 

“高校青年教师的收入与房价差距太大,根本买不起房。”“我现在很担忧这个,这样下去会导致青年人才流失。”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顾秉林在谈到民生问题时,表示很担忧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京华时报》3月6日)

 顾院士对青年人才生活的担忧,令人感佩。可是,如果仔细分析造成青年教师住房问题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房价高外,更在于高校不合理的薪酬体系,导致青年教师群体的收入太低。

与到外资企业、政府机关的同龄人相比,青年教师群体的收入,可谓极其微薄。近年来,高校不断传出薪酬制度改革的消息,并通过这样的消息,让整个社会形成教师群体已经是一个高收入群体的印象,尤其是一些教授,工资加津贴再加课题提成以及各类兼职,赫然已列入富翁范畴,甚至好事者已经排出了高校教授富豪榜。但是,在一些教授通过各种渠道成为高收入群体之后,大学中的贫富差距也进一步拉大,其中,难以独立获得课题、没有企业聘请兼职的青年教师,每月的工资几乎就是全部收入,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在有的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的讲师,一个月的收入全部加起来,只有一千元多元,就是在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月收入不到2000的大学青年教师也十分普遍。去年,还有大学教师在网上晒自己的全部工资收入,引来诸多议论。这些青年教师的收入,与同校收入高的教授收入相比,达到1:50甚至更高的比例。

收入低、生活压力大的青年教师,却承担着高校中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更令青年教师心理难以平衡的是,有行政职务、学术头衔的教授们,不但在学校中享受更高的津贴,而且可以比较轻松地获取各种纵向和横向课题,并从中提层,但他们往往并不自己开展课题研究,而是把课题分解给他们这些拿不到课题的年轻人。青年教师辛苦地研究,最终获得的只是很少的报酬,做出的科研成果,无论是论文、还是专利,第一署名权都握在拿到课题的领导和教授手里。

这样的付出和回报,让青年教师体会着“媳妇熬成婆”的煎熬。在这漫长的煎熬中,一些青年教师,失去了对学术理想的追求,形成学术不平等的认识,采取最为实用的丛林法则,等待自己也有行政职务、学术头衔那一天;还有一些青年教师,则人在心不在,马虎地应付学校内的教学任务,尽可能多的到校外兼职,或去民办学校上课,或去英语、计算机等各类培训中心兼职,甚至办起高复班。而随着高校考核的严格,青年教师身上的任务日益繁重,想“人在心不在”也极其困难。当有薪酬更高的机会出现在以上青年教师面前时,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其实已经十分明显。

大学校长关心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确实是好事。但是,千万不能把矛头对准房价,却不找自己的原因。现有的资源配置体系,过分强调资历,改革资源配置体系,以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为依据配置资源,防止学术资源朝行政官员、学术头衔拥有者聚集,才可能改变青年教师收入低的现状,也才可能让大学的教育与科研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让青年教师坚持学术理想和学术追求,而不至于对学术的理解完全异化。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是,国外大学中,收入最高的教授的收入,不过最低教职(助教)收入的4~5倍,教授在规定的年薪之外,不能从课题经费中额外提层,这保证了学者的学术追求,把学术资源都用到真正的学术研究之中,而不是成为致富的门路。
(本文摘自 上海交通大学 熊丙奇教授 新浪网博客,引用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cf477101008oho.html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