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13期,2008年8月25日

 

本期编辑:陈文  黄丹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邮编:210098)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网页浏览:http://em.hhu.edu.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于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 ,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投稿
 

本期目录:

     焦点新闻

    ² 中科院力学所新一届领导班子公布,樊菁任所长
    ² 基金委:08年度杰青及杰青(外籍)候选人名单公示
    ² 教育部组织申报2009年度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² 第43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获得者名单公布

     ◆ 科技人物
    ² 桃李满园、一代宗师——周培源先生

     ◆ 学术会议
    ² Numerical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Computation with Applications (NASCA), Agadir, Morocco, May, 2009
    ² Large Scale Computations on Grids, Wisla (PO),  Oct.20-22, 2008
    ² 25th annivesary of the ICFD, Univ Oxford (UK),  Sep.15-16, 2008
    ² 第9届亚太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第21届等离子体材料科学研讨会
    ² 国际计算工程与科学会议系列无网格法专题研讨会

    
力学期刊
    ² New Journal - Journal of Applied Time Series Analysis
    ² 《力学学报》2008(Vol.40)第4期目录
    ² 《Acta Mechanica Sinica》2008(Vol.24)第4期目录

    
新书推介
    ² Algorithms and Programming--Problems and Solutions
    ² 杨庆生:现代计算固体力学
    ² 选择卓越的“政治”:在诺贝尔科学奖背后

    
研究机构
    ²  北京大学力学与空天技术系


    
网络精华
    ² ISI使用新平台
    ² 谈学术会议的规矩

 

=======================================================================================

     焦点新闻
-------------------------------------------
中科院力学所新一届领导班子公布,樊菁任所长

 
  据中科院力学所网站消息:

8月6日,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北京分院党组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兼)、京区党委书记(兼)何岩率队来我所宣布新领导班子任命通知。所领导班子成员、各实验室(研究部)正副主任、职能部门正副处长参加会议。

北京分院党组常务副书记、副院长、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项国英宣读了中国科学院的任职通知:樊菁同志任力学研究所所长,黄晨光同志任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任期至本届班子届满。全场人员以热烈的掌声对由樊菁、周德进(兼)、李和娣、黄晨光组成的新班子表示祝贺。

樊菁同志个人简历:
樊菁,男,博士,研究员。
1987.7 北京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学士
1992.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
1996.8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
1996.12 - 1998.6 中科院力学所副研究员,气动物理实验室主任、高温气体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8.7 - 1999.4 Cornell大学航天工程系访问
1999.5 - 2000.12 Michigan大学(AnnArbor)宇航系访问
2001.1至今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
目前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气动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进展》常务编委、《力学学报》编委等。
研究领域:分子气体动力学,重点是微尺度和非平衡流动,以及它们在航天领域、真空材料制备、微系统方面的应用。


-----------------------------------------
基金委:08年度杰青及杰青(外籍)候选人名单公示

据科学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网站消息:

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管理办法》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异议期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将各科学部专业评审组确定的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其中杰青候选人170位,外籍杰青候选人10位。自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8月6日—9月5日)为异议期。

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公布的候选人持有异议,可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异议期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提出。

力学及相关方向08年度杰青候选人有:

卢天健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皮肤组织的生物热力学和疼痛力学
谭文长教授,     北京大学,          生物流体力学
刘青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环境流体力学
张伟年教授,   四川大学,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韩晓东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 应力/应变场作用下一维纳米单体材料显微结构与力学等物理性能相关性原位电子显微学研究
郑学军教授, 湘潭大学, 低维铁电材料的制备、力学表征及其微器件应用
王在华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具有记忆特性的振动控制系统及其非线性动力学
焦宗夏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流体动力控制新技术与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刘汉龙教授, 河海大学, 高土石坝静、动力学特性与应力变形分析

详请见基金委网站(http://www.nsfc.gov.cn ).
 

-----------------------------------------
教育部组织申报2009年度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

2009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申报工作拟于近日启动。重点项目鼓励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在理、工、农、医等领域自主开展探索性研究,项目申报人可自由选题。项目通过“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http://stmp.moe.edu.cn)”实行网上申报,无需提交纸质材料。

教育部直属高校由各高校统一组织申报,地方及部门所属高校由高校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申报。

项目网上申报时间为:2008年9月10日至2008年9月20日止。

已获得国家“973”、“86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支持且研究内容雷同的项目,教育部不再重复立项资助。一经发现瞒报者,将取消该单位申报的所有项目资格。

详请见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

-----------------------------------------
第43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获得者名单公布

据中国博士后网站消息:

根据现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经专家评审,基金会秘书长办公会议和基金理事会审核,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批准北京大学春杨等1420人获得第四十三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其中243人获得一等资助金,资助金额为5万元人民币;1177人获得二等资助金,资助金额为3万元人民币;总资助金额为4746万元人民币。

详请见中国博士后网站(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 ).

 

========================================================================
科技人物
-----------------------------------------
李满园、一代宗师——周培源先生

周培源先生(1902.8-1993.11),饮誉世界的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1902年8月28日出生於江苏省宜兴县(今属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书香之家。1919年,他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中等科。学习期间,他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表了论文《三等分角法二则》,受到当时数学教授郑之蕃的赞许。 1924年,他由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同年秋天被清华学校派送去美国继续完成大学课程,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系二年级学习,于1926年春、夏两季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27年,周培源入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他先从师贝德曼, 后改从E.T.贝尔做相对论方面的研究,次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最高荣誉奖。1928年秋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在W.K.海森堡(Heisenberg)教授领导下从事量子力学的研究。1929年,又赴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在S.泡利(Pauli)教授领导下从事量子力学研究。同年回国,被聘为国立清华大学(以下简称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其时年仅27岁,而 后先后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授。
  1936年至1937年,根据清华大学休假规定,周培源再赴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其间他参加了爱因斯坦亲自领导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并从事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後,美国国内急需科技人员,周培源一家刚入境,就收到移民局的正式邀请,给予全家永久居留权,周培源对此一笑了之。 1937年,他假满回国。不久,抗日战争爆发。7月底,平津沦陷;8月,侵华日军开进清华园。周培源受校长梅贻琦之托,安排学校南迁,曾先後任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在这期间,他抱著科学家应为反战服务,以科学拯救祖国危亡的志向,毅然转向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 1943年至1946年,周培源再次利用休假赴美国。他先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理论研究,随後参加美国国防委员会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海军军工试验站从事鱼雷空投入水的战事科学研究。

1945年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鱼雷空投入水研究组的大部分人员被美国海军部留用,成立海军军工试验站,周培源也被应邀留下。由於该试验站是美国政府的研究机构,应聘人员要有美国国籍。当时,周培源明确提出:不做美国公民,只担任临时性职务;次年即离美代表中国学术团体去欧洲参加国际会议。在美国有关方面接受了上述这些条件後,他在美国继续工作不到一年,於1946年7月离职去欧洲参加牛顿诞生300周年纪念会和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他还参加了在法国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应用力学大会,并被这次大会以及会後新成立的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选为理事。

1946年10月,周培源由欧洲重返美国,并於1947年2月与夫人携三个女儿全家返回上海。1947年4月回到北平(今北京),继续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周培源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世界科协副主席,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九三学社主席,第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第三、四届政协常委,第五、六、七届政协副主席。1981年因年事已高,周培源主动辞去了校长职务。
  1980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80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
  周培源教授还是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最早的委员之一,是亚洲流体力学大会的发起人之一,还是以反对核战争和核武器为目的PUGWASH(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的理事。
学术成就
  周培源在学术上的成就,主要为物理学基础理论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的研究,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研究并初步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引力论中"座标有关"的重要论点。

在广义相对论方面,周培源一直致力於求解引力场方程的确定解,并应用於宇宙论的研究。早在二三十年代,他就求得了轴对称静态引力场的若干解,与静止场不同类型的严格解,并於1939年证实,在球对称膨胀宇宙中,若物质和辐射处於热平衡态,则宇宙必为弗裏德曼宇宙。70年代末,他又把严格的谐和条件作为一个物理条件添加进引力场方程,求得一系列静态解、稳态解及宇宙解。还指导研究生进行了与地面平行和垂直的光速比较实验,以探求史瓦西解和郎曲斯解哪一个更符合静态球对称引力场的客观实际。初步结果已显示出,郎曲斯解与实际相符。80年代,周培源致力於广义相对论的基本问题,即经过座标变换联系起来的几个解,究竟应该是一个解还是几个解。他对照流体力学中保角变换,认为这种情形应该是几个解而不是一个解。产生这种不确定的原因在於爱因斯坦方程缺少必要的座标条件。
  在引力理论方面,他提出了"谐和条件是物理条件"的重要观点,并且提出和指导了中科院高能所李永贵同志等的"地球引力场中光速各向同性检验"实验,在世界上首次获得地球表面水准方向和竖直方向传播速度的相对差值在10-11量级上相同的结果,这一结果有可能使人们对爱因斯坦引力论的认识产生重大影响。

在湍流理论方面,30年代初,他认识到湍流场和边界条件关系密切,後来参照广义相对论中把品质作为积分常数的处理方法,求出了雷诺应力等所满足的微分方程,并希望能把边界的影响通过边界条件引入雷诺应力的运算式中。1940年,他写出了第一篇论述湍流的论文,该文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湍流脉动方程,并用求剪应力和三元速度关联函数满足动力学方程的方法建立了普通湍流理论,从而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1945年,他在美国的《应用数学季刊》上,发表了题为《关於速度关联和湍流涨落方程的解》的重要论文,提出了两种求解湍流运动的方法,立即在国际上引起广泛注意,进而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湍流模式理论"流派,对推动流体力学尤其是湍流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公推为以雷诺应力方程为出发点的工程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性工作。50年代,他利用一个比较简单的轴对称涡旋模型作为湍流元的物理图像来说明均匀各向同性的湍流运动,并根据对均匀各向同性的湍流运动的研究,分别求得在湍流衰变後期和初期的二元速度的关联函数、三元速度关联函数。之後,他又进一步用"准相似性"概念将衰变初期和後期的相似条件统一为一个确定解的物理条件,并为实验所证实。从而在国际上第一次由实验确定了从衰变初期到後期的湍流能量衰变规律和泰勒湍流微尺度扩散规律的理论结果。他首先提出了以研究湍流的基本涡旋结构作为出发点,以某种典型旋涡作为湍流元,采用先求解後求平均的新方法,从而避免了传统湍流理论中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出现不封闭性的致命弱点。根据这一想法,他与蔡树棠先生在1956年从粘性流体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出发,找到了均匀各向同性湍流在衰变後期的轴对称涡旋解。此後周先生又与是勋刚、李松年、黄永念、魏中磊、钮珍南等同志合作引进并验证了准相似条件,发展了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理论,并於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80年代,他又将这些结果推广到具有剪切应力的普通湍流运动中去,并引进新的逼近求解方法,以平面湍射流作例子,求得平均运动方程与脉动方程的联立解。经过半个世纪不懈努力,周培源的湍流模式理论体系已相当完整。一批湍流理论、实验和测量仪器学者、专家,在周老的指导和影响下,已经形成了有自己风格和特点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学派。
教育事业

周培源从事高等教育工作60多年,培养了几代知名的力学家和物理学家。早期学生中王竹溪、彭桓武、林家翘、胡甯等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周培源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中,一贯重视基础理论,同时关怀和支持新技术的研究。在组织领导我国的学术界活动、推进国内外交流合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办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书育人风格和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其中最突出的是以他自己的学识、见解和治学、做人之道等人格魅力,被人们称为"桃李满园的一代宗师"。
  他在北京大学,大力支持并亲自组织领导研制成功了华光型电脑镭射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术的重大革新。
  作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周培源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争取裁军和世界和平,为繁荣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赢得了国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敬仰,被人们赞之为科学家的表率和楷模,"和平老人","杰出的民间外交家"。

大师风采

周培源为人正直无私,刚直不阿,作风正派,从不阿谀奉承,投机取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管来头多大、压力多高,从来不说违心的话、不做违心的事。"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为了抢夺"科学革命的旗手",提出要组织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特地跑到北京大学找周培源,要他参加批判并要召开万人大会,"打倒爱因斯坦"。周培源对这位不速之客非常冷淡,并明确指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批不倒,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学术上有争论",把陈伯达顶了回去,一点不留情面,更无丝毫迎合之举。陈伯达刮起一阵"打倒爱因斯坦"的黑风後,周培源从科学实际出发,不畏权势和巨大的压力,不随波逐流,坚持科学真理,顶住这阵黑风,他旗帜鲜明地指出爱因斯坦是打不倒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曾刮起一阵取消基础理论研究的歪风。周培源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从国家近期和长远利益的综合考虑出发,态度鲜明地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他写了一篇5000多字的阐述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文章,於1972年10月6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同时还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提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三点建议。周总理在这封信上作了重要批示,指出基础理论研究很重要,并告诫人们对於基础理论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不要像浮云一样,一吹就过去了。1958年"大跃进"时,共产风、浮夸风刮遍全国,一些提法和做法都很错误,同时有的人还不顾事实地宣传粮食亩产几千斤、几万斤等等。当时周培源认为这些都是不符合科学实际的,从不附和。
  数十年来,周培源信奉的格言是:"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自周培源在清华学校高等科学习期间进行三分角的研究开始,在60多年他所研究的数十个科研课题中,大都是他自己独立思考选定的。周培源在美国准备博士论文时,曾有一位英国教授向他建议了一个题目,但周培源经过考虑後没有采纳英国教授的建议,而是自己选定了一个题目,并围绕这个题目作出了很有创见、水准甚高的博士论文而荣获该校的最高荣誉奖。周培源对於任何问题,譬如在对待科研工作中的论据和论点的科学性方面,都十分注意实事求是。为此他提出,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要能够说明旧的科学理论能够说明的科学现象;二要能够解释旧的科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科学现象;三要能够预见到新的科学现象并能够用科学实验证明它。20年代周培源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引力论中的"座标有关"论点,80年代後期获得了科学实验的初步支持;1975年他提出的研究湍流理论的"准相似性条件",1986年在北京大学湍流实验室中获得了证实;他在湍流理论研究中於40年代提出联立求解平均运动方程与脉动方程的创举性方法,直至高速电子电脑发明之後在80年代末才想到用逐级迭代法求解;……。这些都是周培源实事求是的科学例证,也是符合他关於新科学理论的三个条件的。周培源堪称锲而不舍的楷模:早在20-30年代他即选定物理学基础理论中最难的两个方面作为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数十年来矢志不移;在引力理论研究中,20年代他提出"座标有关"论,直至90年代仍在进行科学实验以充分地证实它。周培源是一位科学头脑非常清晰、敏锐的科学家,他十分勤奋,顽强进取,忘我工作。在领导工作十分繁忙和高龄的情况下,至90年代仍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和亲自培养博士研究生等工作。勤劳不止,奉献不已。
  周培源为人谦和、坦诚,度量宽宏,性格豁达,平易近人,对下级、对学生特别和善且关怀备至。他要求自己甚为严格,生活简朴,作风民主,联系群众。他学识渊博,成就卓著而又谦虚谨慎,深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所崇敬。

(编者注:一代宗师巨匠周培源先生,为学为人为师为长、高言高行高德高能,非区区文摘一期所能尽言也,本文部分摘自北京大学、维基百科、周培源基金会网站、学苑出版社《宗师巨匠,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2年06期“宗师巨匠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诞辰100周年”文)

========================================================================
 学术会议
-----------------------------------------
Numerical Analysis & Scientific Computing with Applications, May 2009
 Agadir, Morocco,May 18-22, 2009.

MAIN TOPICS:

Large linear systems and preconditioning, eigenvalue problems.

High-performance and parallel computation. Linear algebra and control, model reduction. Multigrid and multilevel methods.

Numerical methods for PDEs': Finite element, Finite volume, Meshless methods... Approximation, Radial Basis Functions, Scattered data
approximation, Splines. Optimisation. Applications: image processing, financial computation, learning machine,...

Important Dates:

January 15, 2009 - Deadline for submission of titles and abstracts

February 15, 2009 - Authors will be notified of accepted papers

March 1, 2009 - Deadline for early registration

October 1, 2009 - Full paper submissio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will appear as a special volume of the journal " Applied Numerical Mathematics", subject to a regular refereeing process.
For more inform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web page: http://www-lmpa.univ-littoral.fr/NASCA09/
or contact us at: nasca09@lmpa.univ-littoral.fr
 

-----------------------------------------
Large Scale Computations on Grids, Wisla (PO)  oct. 20-22, 2008

 

4th Workshop on Large Scale Computations on Grids (LaSCoG'08)Large Scale Computations on Grids (LaSCoG) Workshop will be organiz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located with the XXIV Autumn Meeting of the Polis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The emerging paradigm for execution of large-scale computations, whether they originate as scientific 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r for supporting large data-intensive calculations, is to utilize multiple computers at sites distributed across the Internet. In particular, computational grids are collections of distributed, possibly heterogeneous resources which can be used as ensembles to execute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While the vision of the global computational Grid is extremely appealing, there remains a lot of work on all levels to achieve it. In this context the LaSCoG workshop is envisioned as a forum to promote exchange of ideas and results aimed at addressing complex issues that arise in developing large-scale computations on Grids and running applications on them.

For more inform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web page: http://www.scicomp.uni-erlangen.de/data/v08n05b/c_20081020a.shtml


-----------------------------------------
 25th annivesary of the ICFD, Univ Oxford (UK), Sep.15-16, 2008

 

The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as founded in 1983 by Bill Morton and Mike Baines. This year is its 25th anniversary and to celebrate we are holding a two day meet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on 15th & 16th September 2008. The meeting will consist of invited talks together with a celebratory 3-course dinner in New College on the evening of 15th September.
Weblink:  http://www.icfd.reading.ac.uk/ICFD25

 

-----------------------------------------
 
第9届亚太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第21届等离子体材料科学研讨会

 

时间:2008.10.8-11

地点:安徽黄山

主题:

1.等离子体源、诊断及模拟
2.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3.等离子体应用
4.等离子体纳米技术
主    席:    吴承康
联系人:    董少华
合肥市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230031
电话:0551-5591601;E-mail:2008apcpst@ipp.ac.cn

-----------------------------------------
国际计算工程与科学会议系列无网格法专题研讨会

时间:2008.10.13-18

地点:苏州

主题:

各种无网格方法,包括:
无网格局部彼得洛夫-迦辽金法;无单元迦辽金法;局部边界积分方程法;径向基函数法;等等
主   席:    姚振汉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100084
Tel: 010-62785284;E-mail: demyzh@tsinghua.edu.cn  
 

========================================================================
 力学期刊
-----------------------------------------
New Journal - Journal of Applied Time Series Analysis

 Serials Publications, India
Description:
Time series analysis is widely applied on different field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ch as signal processing, image analys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trol systems,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onitoring,economics, meteorology, geology, agriculture, biology, etc.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onstant and expanding use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Applied Time Series Analysis is devoted to the publication of original paper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and the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Research area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Prediction, forecasting; Noise reduction; Time-frequency analysis; Spectral analysis and filtering; Higher-order statistics; Cyclostationary analysis; Fractals; Modeling;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Autoregressive/moving average.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see  http://www.serialspublications.com/journals1.asp?jid=307&jtype=1

 -----------------------------------------
《力学学报》2008(Vol.40)第4期目录

论文:

1. 石万元 李友荣 Imaishi Nobuyuki. 三维数值模拟内环加热液池内热毛细对流.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433-440
2. 王晓冬 张孜博 屠基元. 垂直上升圆管内等温泡状流的数值模拟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441-446
3. 赵西增 孙昭晨 梁书秀. 模拟畸形波的聚焦波浪模型.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447-454
4. 唐军 沈永明 崔雷 郑永红. 随机波浪作用下近岸波流场的数值模拟.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455-463
5. 柏劲松 李平 邹立勇 王涛. 界面不稳定性引起混合过程的二维数值计算.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464-472
6. 高云亮 赵伟 姜宗林. 爆轰驱动高焓激波膨胀管性能研究.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473-478
7. 陽明益 陈继超. 有限液体负载下压电平板声板波理论分析.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479-484
8. 许蔚 姚学锋. 线性规律功能梯度材料断裂行为实验研究.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485-495
9. 彭一江 刘应华. 基面力概念在几何非线性余能有限元中的应用.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496-501
10. 兰志文 陈良森 扶名福. 关于时空标架变换和物质标架无关性原理.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502-510
11. 缪建成 朱平 陈关龙 朱大炜. 多柔体系统响应计算的子循环计算方法研究.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511-519
12. 陈龙祥 蔡国平. 旋转运动柔性梁的时滞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520-527
13. 张莹 王太勇 冷永刚 邓辉 丁千. 双稳随机共振的信号恢复研究.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528-534
简报:
14. 张世文 刘仓理 李庆忠 刘乔. 初始应力状态对材料层裂破坏特性影响研究.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535-542
15. 费庆国 李爱群 缪长青 张令弥. 基于主列筛选的动态测试传感器配置方法研究.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543-549
16. 吴艳青 黄风雷. 粉末热压扩散与应力场耦合的力学模型.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550-556
17. 姚伟岸 孙贞. 环扇形薄板弯曲问题的环向辛对偶求解方法.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557-563
18. 李阳 石志飞. 压电-弹性层合梁的自由振动分析.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564-571
19. 刘勇 王作雷 毕勤胜. 具有内共振的两个耦合Rossler振子的相位同步. 力学学报 2008 40 (4(中文)): 572-576

 

 -----------------------------------------
《Acta Mechanica Sinica》2008(Vol.24)第4期目录

1. Computational aerodynamics of low Reynolds number plunging, pitching and flexible wings for MAV applications.

 W Shyy, Y Lian, J Tang, H Liu, P Trizila, B Stanford, L Berna, l C Cesnik, P Friedmann and P Ifju. Acta Mechanica Sinica 24 (4):(2008) 351-373
2. An accurate model for the thin film flow.
Hamid Ait Abderrahmane and Georgios H Vatistas. Acta Mechanica Sinica 24 (4):(2008) 375-380
3.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moving interface in piston- and non-piston-like displacements (活塞与非活塞驱替界面的稳定性分析)
Yuhu Bai Jifu Zhou Qingping Li . Acta Mechanica Sinica 24 (4):(2008) 381-385
4. A code-independent technique for computational verification of fluid mechanics and heat transfer problems
M Garbey and C Picard. Acta Mechanica Sinica 24 (4):(2008) 387-397
5. A car-following model with the anticipation effect of potential lane changing (考虑潜在换道期望效应的跟车模型)
Tieqiao Tang Haijun Huang SC Wong Rui Jia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24 (4):(2008) 399-407
6.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attice grid composites (点阵格栅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Hualin Fan Daining Fang Fengnian Jin. Acta Mechanica Sinica 24 (4):(2008) 409-418
7. Elastic–plastic behavior of a semicircular frame being pressed against a rigid plane (半圆形框架与刚性板接触挤压的弹塑性行为)
Xiaowei Zhang Jialing Yang Tongxi Yu. Acta Mechanica Sinica 24 (4):(2008) 419-432
8. Analysis of mode III crack perpendicular to the interface between two dissimilar strips
MS Matbuly. Acta Mechanica Sinica 24 (4):(2008) 433-438
9. A fast and practical method to pack spheres for mesh generation (网格生成中的一种快速、实用球填充方法)
Jianfei Liu Shuixiang Li Yongqiang Chen. Acta Mechanica Sinica 24 (4):(2008) 439-447
10. A modified averaging scheme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secondary Hopf bifurcation of a delayed van der Pol oscillator (一种改进的平均法及其对时滞van der Pol振子二次Hopf分岔的应用)
Zaihua Wang Haiyan Hu. Acta Mechanica Sinica 24 (4):(2008) 449-454
11. Solitary waves for a nonlinear dispersive long wave equation (非线性耗散长波方程中的孤立波)
Zhengdi Zhang Qinsheng Bi. Acta Mechanica Sinica 24 (4):(2008) 455-462
12. Attitude control for part actuator failure of agile small satellite (灵敏小卫星部分执行机构失效的姿态控制)
Jingrui Zhang A Rachid Yao Zha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24 (4):(2008) 463-468
13. Energy consumption for creep fracture of metallic materials
Robert A Arutyunyan. Acta Mechanica Sinica 24 (4):(2008) 469-472

 

==========================================================================
新书推介
-------------------------------------------
Algorithms and Programming--Problems and Solutions

 

* An affordable new softcover edition of a bestselling text

* Good undergraduate introduction to programming course, especially one which is mathematically motivated

* May also be used as a textbook in a graduate course on the analysis of algorithms and/or compiler construction

* The "problem and solution" style makes the reader think through the programming process, making the book ideal for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setting or for self study Algorithms and Programming is primarily intended for a first-year undergraduate course in programming. It is structured in a problem-solution format that requires the student to think through the programming process, thus develop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theory. Although the author assumes some moderate familiarity with programming constructs, the book is easily readable by a student taking a basic introductory course in computer science. In addition, the more advanced chapters make the book useful for a course at the graduate level in the analysis of algorithms and/or compiler construction.

Each chapter is more or less independent, containing classical and well-known problems supplemented by clear and in-depth explanations. The material covered includes such topics as combinatorics, sorting, searching, queues, grammar and parsing, selected well-known algorithms and much more. Students and teachers will find this both an excellent text for learning programming and a source of problems for a variety of courses.

Weblink:  http://www.scicomp.uni-erlangen.de/data/v08n05b/b11.shtml
 

-------------------------------------------
杨庆生:现代计算固体力学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十五章。第一部分为有限元法的基础部分,含有三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现代计算固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过程。第二章以全新的体系介绍了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第三章为有限元法的数学基础,重点介绍了加权余值法和变分法。 第二部分为有限元法的基本部分,这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共有八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主要内容为传统的位移有限元法,用统一的自然坐标系贯通了三角形单元和四边形单元的数学表示。第六章主要介绍位移元在计算机实现中的若干问题和处理方法。第七章介绍杆件问题中的有限元法。第八章为板壳问题的有限元法,详细介绍了广受瞩目的退化壳单元,并给出相应的源程序。第九章以弹塑性、粘塑性问题为例,介绍了以增量本构理论为特征的物理非线性问题和基于形变理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第十章为振动和动力学的问题,以模型化和应用技术为主,不罗列过多的求解方法和公式。第十一章介绍有限元应用中的若干技术。 第三部分为有限元法的特殊问题和高等部分,属于有限元法的扩展,共有四章。

本书由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杨庆生编著。

 

-------------------------------------------
选择卓越的“政治”:在诺贝尔科学奖背后

 

诺贝尔奖是根据十九世纪瑞典著名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Alfred Nobel)去世前的遗嘱设立的,用于奖励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文学和和平等领域(1968年又增加了经济学)中“近年对于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我一直以为,作为全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最高荣誉奖,诺贝尔科学奖不象和平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那么颇有争议,代表着基础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即使有差错,也是个别的,不足以损害它的形象。1974年,诺贝尔基金会决定逐年公开五十年以上的的评选档案,从而使从事科学史尤其是诺贝尔科学奖史的研究人员有机会一窥诺奖的庐山真面目。真可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挪威奥斯陆大学科学史教授弗里得曼(Robert Marc Friedman)化了二十多年时间,潜心埋头于故纸堆,著成《选择卓越的“政治”:在诺贝尔科学奖背后》(The Politics of Excellence: Behind the Nobel Prize in Science,暂译),为我们打开了诺奖的“潘多拉盒子”,让世人看到了诺贝尔科学奖的“龌龊”一面;至少,它不那么神圣了。
一个“瑞典”的奖励

通过对已经公开的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前五十年的档案的研究,弗里得曼教授告诉读者,诺贝尔奖的推荐和评选多少背离了诺贝尔遗嘱中所希望的奖励最优秀的科学发现的初衷。首先,在诺贝尔奖评选的头几年,诺贝尔所指的“近年”被随意解释,比如,德国化学家拜耳(Adolf von Baeyer)可以因数十年前合成靛青染料而过关,发现元素的周期规律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itry Mendeleyev)却被认为时隔太久而落榜。“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则一度被评选委员会认为必须将基础研究的结果排除在外。于是,诸如镍钢合金这样的成就(详见下面的介绍)和无线电报的发明则得到表彰。其次,推荐者甚至不得不通过前几年的评奖结果来揣摩评选委员会的心理。再次,获得提名的多寡并不是获奖的依据。最后,尽管诺奖的国际主义色彩颇为浓厚,但其实它是一个“瑞典”的奖励: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包括外籍院士)﹑评选委员会成员(都是瑞典人)﹑前诺奖得主和瑞典以及在1900年前建立的其他北欧国家大学中任职的物理学和化学教授享有当然的推选资格(皇家科学院每年会邀请至少六所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其他其所认可的人员提名);评选委员会由瑞典科学家担任;颁奖典礼在瑞典举行,并由国王躬亲颁奖;当日更是瑞典的节日。结果,瑞典科学家的好恶和瑞典科学界的利益都很自然地体现在这一奖励中。

这方面最典型的要数瑞典物理化学家﹑1903年化学奖得主阿累尼乌斯(Svante Arrhenius)了。他在担任物理学奖评委的二十七年(1900-1927年)期间,颐指气使,不可一世。他的溶解理论曾受到过门捷列夫的批评而迁怒于他,利用自己在瑞典科学界的声望,跨学科千方百计阻碍门捷列夫获得化学奖。另一方面,阿累尼乌斯又通过自己的影响,报答他的德国同行﹑曾在他受到排挤时邀请他前往研究的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让他在1909年获得化学奖。他还使居里夫人(Marie Curie)于1911年﹑维那(Alfred Werner)于1913年和理查德茨(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于1914年获奖。对于同是物理化学奠基人的“对手”﹑德国物理学家能斯特(Walther Nernst),阿累尼乌斯也因为能斯特的一个学生曾对自己的一些发现提出过挑战而在评选过程中对能斯特一再挑剔,阻碍这个从1900年起就连续被提名的科学家获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评委又以授予能斯特诺奖可能会授人以支持德国的战争机器的把柄,再一次拒绝授奖与他。这时,担任化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的化学家帕尔莫(Wilhelm Palmœr)领头反抗,诺奖得主菲歇尔(Emil Fischer)﹑理查德茨﹑普朗克(Max Planck)和哈伯(Fritz Haber)连袂支持,阿累尼乌斯和能斯特的学生﹑来自巴伐利亚与德国保持密切联系的冯•欧勒(Hans von Euler-Cheplin)也给能斯特很高的评价。阿累尼乌斯仍然从中作梗。到1921年,委员会以虽然能斯特的研究不在化学领域取得但对化学有显著影响为由,同意将1920年没有授出的化学奖授予能斯特。而到那时,能斯特已先后被提名六十八次(其中化学奖五十八次﹑物理学奖十次),在当年又获得总共五十个提名中的二十二个。
“爱因斯坦不能得诺贝尔奖”

书中将选择卓越的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的,也许要数“爱因斯坦不能得诺贝尔奖”这一章。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1905年发表的四篇论文,涉及光的电磁辐射﹑狭义相对论﹑质量与能量相等和统计力学,每一篇都将对物理学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其后,他又将狭义相对论扩展成广义相对论,认为由于有物质的存在,空间和时间会发生弯曲,而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爱因斯坦用太阳引力使空间弯曲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进动中一直无法解释的四十三秒。广义相对论的第二大预言是引力红移,即在强引力场中光谱向红端移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文学家通过天文观测中证实了这一点。广义相对论的第三大预言是引力场使光线偏转。1919年5月,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天文学会派出两支考察队远征巴西和西非海岸观察日全食,结果证实星光在太阳附近的确发生了一点七秒的偏转,与爱因斯坦的预言完全吻合。至此,广义相对论的所有结论都得到了证明。但是,一个在德国柏林工作的瑞士犹太人提出的理论被英国科学家证实是正确的这一事实让很多人不舒服,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牛顿力学的绝对时间﹑空间和质量的概念及以此为基础的绝对道德和宗教观念受到了挑战。爱因斯坦的外表乖张﹑羁傲不驯和与众不同,连在德国物理学界也被视为异类,相对论一度被认为是骗局,爱因斯坦则被看做骗子。

不过,1910年,奥斯特瓦尔德提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应该得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爱因斯坦又被提名与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共享一奖。战争期间,尽管爱因斯坦因其国际主义立场而疏远了与德国同事的关系,却得到了法国和中立国家的物理学家的提名;在日全食观察结果公布之前,德国和奥地利几位著名物理学家也提名爱因斯坦。但这些都被评奖委员会以还须进一步证实爱因斯坦的发现究竟对物理学有何显著影响为由而否决。阿累尼乌斯也对相对论持怀疑态度。

与此同时,担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的海瑟伯格(Bernhard Hasselberg)希望他的同行﹑在国际度量衡组织瑞士办事处担任主任的古易劳密(Charles Edouard Guillaume)得奖。古氏在研究标准化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时偶然发现,一种相对来说不受环境影响的镍钢合金可以提高测量仪器的精确度。这一结果对科学发展固然重要,但与爱因斯坦的众多成就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其实,海瑟伯格在1907年就帮助麦克尔逊(Albert Abraham Michelson)因在光学精密仪器方面的成就获得物理学奖,其后又不遗余力地为古易劳密拉票,在1912年他甚至提出镍钢合金“完全符合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出的得奖要求。”1920年,当年事已高﹑病入膏肓的海瑟伯格再次提名谷易劳密时,中立国瑞士公民的身份和长期在法国工作的经历使谷易劳密占了上风。这时,阿累尼乌斯也希望通过与对手妥协来换取以后对他提名的候选人的支持。一场交易便这样成交----古易劳密被授予了物理学奖。这一结果使得诺奖的声誉大受影响。而这时,认为爱因斯坦应该得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1921年冬天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讨论当年的提名人选时,尽管三十二个提名中有十四个提名爱因斯坦,但当时由实验物理学家把持的评选委员会中并不想把这一奖励颁发给这个理论物理学家﹑政治和学术“怪人”,而作为瑞典皇家科学院中最有威信的成员之一﹑眼科医生出身的物理学家古尔斯全德(Allvar Gullstrand)根本不懂爱因斯坦的研究,却振振有词地贬低他的成就,他排斥爱因斯坦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他甚至说:“即使全世界都认为爱因斯坦应该得奖,他也不能得奖。”而海瑟伯格则在病榻上写道:“如果诺贝尔健在,他也不会考虑将猜想作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奖项的对象。”1921年11月12日午夜时分,瑞典皇家科学院投票决定本年不授予物理学奖,并决定下一年也就是1922年将接受两个候选人提名。

到下一年,古尔斯全德仍然坚称无论是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或是两者合而为一都不能得诺奖。这时,有人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那就是把诺奖授予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的理论。而填补海瑟伯格去世留下的评选委员会空缺的奥辛(Carl Wilhelm Oseen)扮演了“和事佬”的角色,阿累尼乌斯也因为亲眼目睹爱因斯坦在德国科学界所受到的尊重而摇身一变成了爱因斯坦的支持者。在皇家科学院全体成员会议中不免有人提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都被奥辛巧妙地引导开。结果,爱因斯坦在1922年作为填补1921年没有颁奖的空缺而与丹麦的玻尔(Niels Bohr)一起获奖。

后来,奥辛的影响越来越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量子力学方兴未艾,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和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名噪一时,并受到包括爱因斯坦、普朗克、佩林(Jean Perrin)等诺奖得主的推荐。但奥辛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他们的理论从“一种逻辑的角度看”还不够成熟;同时,他们也还不够格,因为理论还没有导致任何具有本质意义上的发现----诺奖的章程成了一块很好的“挡箭牌”。正在这时,印度物理学家拉曼(Chandrasekhara Venkata Raman)进入了诺奖的视线。他因发现分子使光线散射的过程而被德波如意(Louis-Victor de Broglie)、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斯达克(Johannes Stark)、威尔逊(Charles Thomson Rees Wilson)等诺奖得主提名。而拉曼本人也多年游说,称授奖给他将对一个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带来重要影响。当时被提名的还有一位在荧光和物理光学方面取得发现的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有人便建议两人分享1930年的物理学奖,但被奥辛一票否决。结果拉曼荣登榜首。海森堡和薛定谔分别于1932年和1933年得奖。
“世界欠中国一个诺贝尔奖”?

我也设法从书中寻找国人耿耿于怀的赵忠尧没有获奖的这桩“公案”。1930年,赵忠尧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作研究生研究铅对硬伽玛射线的吸收系数时,第一次捕捉到正电子,成为世界物理学界第一个观测到正反物质湮灭和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科学家(但是赵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的是正负电子对湮灭实验,并发现了正电子)。继赵忠尧之后,又有俩人做了这方面的实验,一个没能重复出赵的结果,另一个没有观察到赵实验中出现的软伽玛射线(后来证明那两个实验一个是做错了,另一个是仪器的灵敏度不够),从而引起了物理学界对赵忠尧的研究成果的怀疑。与此同时,两位在当时颇有影响的物理学家在评述电子对湮灭这个重大科学发现时,竟错误地把那两篇没有能重复出赵忠尧的发现的论文当做是赵忠尧的工作,以至混淆了视听,进一步影响了科学界对赵忠尧的重大研究成果的评价。而赵忠尧的同学安德逊(Carl David Anderson)受此启发,于1932年在威尔逊云雾室中观察到了宇宙线中的正电子的径迹,并因此在193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媒体报道说,直到半个世纪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情况解密之后,人们才了解到,是上面提到的一系列离奇之错,致使赵忠尧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媒体还引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前任主席爱克斯朋教授(Gösta Ekspong)的话,耸人听闻地称:“世界欠中国一个诺贝尔奖”。

令人遗憾的是,《选择卓越的“政治”》一书并没有提到这些,倒指出有一个叫布兰科特(Patrick Maynard Stuart Blackett)的英国物理学家在发现正电子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承认。不过,他于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授奖时称表彰他在威尔逊云雾室方面的贡献以及原子物理和宇宙辐射的工作,但真正原因在于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创立的运筹学对英国合理使用军事资源的贡献,以及他提倡的政府和科学界携手创造更公平社会的理念与当时瑞典社会民主党的观点相近。这或许算是一种补偿吧,同时也说明诺奖的随意性。

1936年得奖的安德逊在五十年后承认,他的发现受到了赵忠尧的实验结果的启发(当时他在与赵相邻的办公室研究由X射线产生的光电子气体的空间分布),基于赵的实验,并采用了与赵所用的相同的放射源。安德逊当时意识到,赵的实验表明有未知的“新东西”存在,从而想探个究竟。于是,他另辟蹊径,结果不但观测到了电子的径迹,同时观察到与电子质量相当、运动方向相反的反物质--正电子的径迹。我从其他文献中发现,安德逊在1934年、1935年和1936年被连续提名,赵忠尧则从来没有出现在候选人之列。弗里得曼教授也明确告诉我了这一点。而爱克斯朋教授在与我的通信中并没有提到“赵忠尧应该获奖”这样的话。令人欣慰的是,弗里得曼教授同时提到,赵忠尧和安德逊两人的导师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在提名时十分关注自己小圈子里的人,具有很强的倾向性,并常常忽视他人的贡献;而如果当时安德逊的论文以及密立根提名时没有提到赵(事实确是如此),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就无法评价赵的贡献。书中的注释也提到密立根对其所在机构的科学家情有独钟,只可惜他对赵忠尧“另眼相看”。不过,斯人已去,档案又没有记载,这将永远成为一个谜。
一本兼顾多方面兴趣的书

《选择卓越的“政治”》告诉我们,诺贝尔奖的历史不仅是那些获奖的科学“英雄”的历史,也是评奖人的历史。诺奖由一个地方性的科学奖励成为全世界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体现了那些评奖人通过获奖者来传播他们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甚至左右科学发展的方向的过程。而如果把竞争诺奖比作科学的“奥运会”,那么,本书讲述的是“裁判”的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在世人心目中应该是不偏不倚(很多人至今仍然这么认为)的“裁判”中居然也有“黑哨”,他们的故意“错判”和“误判”玷污了诺贝尔科学奖和“卓越”一词在科学领域的涵义。

尽管不可否认诺奖得主多为科学共同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因得奖而受到关注﹑成为权威和享有特权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弗里得曼教授提醒我们,把获奖与否作为衡量一个科学家﹑其所在的研究机构甚至国家在科学上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显得不恰当了。因为不仅诺贝尔奖涉及到的学科领域有限;即使在诺贝尔所定义的“科学”范畴之内,也有许多杰出成就由于僧多粥少而难免挂一漏万,或种种原因(包括本书所讨论的评选的因素)造成该得奖的没有得,而不该得奖的却得了;再者,一个国家的科学家在个别领域获得诺奖并不代表该国家科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印度和捷克斯洛伐克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选择卓越的“政治”》取自包括英﹑丹麦﹑法﹑德﹑挪威和瑞典六种文字在内的第一手档案,资料详实,内容丰富(光注释就占了全书的四分之一)。但它又不是一本纯学术著作。弗里得曼教授特别说明,书是为普通读者而写的,同时兼顾到科学家的好奇心,并希望赢得科学史同行的肯定,所以可读性很强。在阅读本书时,我感受到了诺贝尔基金会的开放态度(这同时意味着自我揭短的勇气),从而不仅使我们能够了解一个更真实﹑全面的诺贝尔奖,也有可能赋予诺贝尔奖永恒的魅力。

(本文摘自曹聪教授科学网博客,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964 ,本书中译本《权谋》已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
 研究机构
-----------------------------------------
北京大学力学与空天技术系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 由周培源教授创立于1952年, 是中国大学中第一个力学专业.

1952年, 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调整, 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力学专业----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 周培源、钱敏、吴林襄、叶开沅和陈耀松等中国力学界前辈先后从当时的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燕京大学等高等院校来到北京大学力学专业主持工作, 开设与承担力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庄逢甘、陆士嘉、钱伟长、郑哲敏、胡海昌与林鸿荪等也先后来到力学专业授课或兼职.

由于50年代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迅速发展, 而当时全国的力学专业仅此一家, 北京大学力学专业得到了校方、教育部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教学实验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如国内第一座较大型的低速风洞于1958年在力学专业建成并试运行成功. 文革前, 中国自行研发的新的飞机机型大多都在此风洞做过模型试验. 到1965年, 北京大学力学专业已经形成90多人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组建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与一般力学三个教研室.

在文革时期, 为响应当时"三线建设"规划的需要, 北京大学校方于1969年10月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与技术物理系, 无线电系一起迁到陕西汉中地区. 北京大学汉中分校(653分校)力学系于1972年成立.汉中分校的科研教学条件远非学校本部可比, 而且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对力学系的科研教学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如此困难的客观条件下, 力学系的教职员工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 开办了一系列的进修班与短训班; 进行了以大型冷却塔的应力分析程序开发为代表(此项目由武际可教授主持, 到2002年为止中国大陆所有的火力发电站的冷却塔的应力分析均由该程序完成)的一系列科学与工程研究.

文革结束后, 北大汉中分校于1978年底迁回北京, 原校舍由陕西汉中工学院接管. 1979年3月24日, 北京大学力学系成立. 力学系的工作逐步走入正轨. 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先后成立; 湍流研究室、环境流体研究室、工程科学教研室、测试分析室、计算力学与应用数学教研室、计算流体研究室、非线性科学中心以及力学研究所等一系列学术研究机构先后成立.

1988年, 北京大学力学系的流体力学、固体力学被确定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1990年11月, 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00万美元在北京大学筹建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是勋刚教授为首届主任, 庄逢甘院士为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3年, 北京大学力学系被批准为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995年, 北京大学力学系更名为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首届工程结构分析专业本科生于1996年入学, 随后工程力学博士点建立.

1995年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 正式对国内外开放. 1998年后, 佘振苏教授、陈十一教授先后应聘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和实验室负责人. 2000年, 经国家科技部批准, 实验室改名为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1年, 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和力学基础被确定为教育部重点学科.

2004年,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新增研究生专业正式招生.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设有:

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结构分析两个本科生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学生在三年级初自主选择专业;

一般力学和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五个硕士研究生专业;

一般力学和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四个博士点;

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6年3月17日,北京大学校方发布通知,宣布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整体并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并改称力学与空天技术系.

截至2002年, 在站博士后共有14人. 兼职教授共有4人.离退休教职员工共有62人. 在系学生共有419人. 其中本科生274人、硕士研究生92人、博士研究生53人. 先后在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工作的教职工有453人、博士后有65人; 先后在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学习的本科生有2829人、硕士研究生有507人、博士研究生有156人,总计3492人.

截至2004年: 在编专职教职员工共有81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长江特聘教授3人, 教授(含研究员和教授级高工)19人, 博士导师18人, 副教授17人, 高工、高实9人.
 

========================================================================
 网络精华
-----------------------------------------
ISI使用新平台

2008年开始,ISI Web of Knowledge 启用4.0版的新平台,新平台的使用指南和数据库讲解ppt下载地址:
ISI Web of Knowledge 4.0: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wok4/ISIWebofKnowledge4.0.ppt

BIOSIS Previews 4.0 :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wok4/BIOSIS Previews 4.0.ppt
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4.0: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wok4/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4.0.ppt
INSPEC 4.0: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wok4/INSPEC 4.0.ppt
ISI Proceedings 4.0: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wok4/ISI Proceedings 4.0.ppt
Science Citation Index: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wok4/Science Citation Index.ppt
数据库的语音ppt讲解
1.Web of Science
Web of Science的基本情况介绍: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wos_01.ppt 
Web of Science一般检索功能: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wos_02.ppt
引文检索功能: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wos_03.ppt
管理功能: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wos_04.ppt
Web of Science化学结构检索功能: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wos_05.ppt
分析功能: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wos_06.ppt
2.BIOSIS Previews
BIOSIS Previews入门介绍: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Biosis Previews-01.ppt
BIOSIS Previews检索提炼功能: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Biosis Previews-02.ppt
BIOSIS Previews分析功能: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Biosis Previews-03.ppt
BIOSIS Previews课题跟踪和文献管理功能: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Biosis Previews-04.ppt
3.ISI Proceedings
ISI Proceedings简介: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ISI_Proceedings_PartI.ppt
ISI Proceedings检索功能: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Proc_PartII_Record.ppt
分析功能: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Proc_PartIII_Record.ppt
管理功能: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Proc-PartIV_Record.ppt
4.Journal Citation Report:
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files/Journal Citation Reports-audio.ppt

(摘自thomsonscientific中国,地址 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
 

-----------------------------------------
谈学术会议的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目前,媒体正在对国人大张旗鼓地进行奥运礼仪教育。其实,出席学术会议也有礼仪问题,也是有规矩的。我们的参会人员不懂规矩、不守规矩的情况还是不少的。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一些中国代表在出席国际会议时,在某些细节处保留着不雅的“中国特色”。比如,抢坐前排,或即使会场中间空有座位也退居后排,似乎刻意给会议主人难堪。有的中国代表喜欢在会场中来回走动,或者随意进出会场。坐姿也很重要,抖腿似乎是部分国人的专利,让整排人都受到“轻震”影响。

在国内召开的学术会议上,时常能听到手机铃声此起彼伏,甚至在会场内大声接打电话;台上有人做报告,台下却不停地有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鼓掌是表示欢迎、感谢或鼓励的一种礼节,应该恰到好处,报以稀稀拉拉的掌声或者鼓倒掌都是不合规矩的行为。另外,为了让更多的人有发言交流的机会,会议通常会对每个演讲者限定演讲时间,但不少演讲者完全缺乏时间观念,喜欢“海阔天空”,滔滔不绝,对主持人请他们把握时间的要求置若罔闻,结果既浪费了听众的宝贵时间,也不会有很好的报告效果。还有人头天听听会,第二天就溜号,虎头蛇尾。甚至有人明显是以出席学术会议为由头出国的,虽被会议主办方安排做发言,却拒绝发言,跑出去购物或游山玩水。笔者在今年2月参加了一场在华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在国内承办方的精心安排下,资料准备、同声传译方面做得可圈可点。会议日程安排相当紧凑,两天时间共有16个报告。根据国际惯例,每场报告留有提问时间,每个session后还设有专门的讨论时间。可美中不足的是,研讨气氛不够热烈。会议第一天济济一堂,中国学者占多数,到了第二天就空出很多座位,主要是中国代表缺席。还有一件让国人汗颜的插曲,在台上学者作报告时,有与会者在台下打瞌睡,甚至能听到明显的呼噜声,这种行为无论对报告人还是听众都是非常失礼的。

出现以上不良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随着学术交流的国际化趋势,学术会议的开法越来越与国际接轨,那么在会议礼仪方面最好也应遵守国际惯例。有的学者对国际学术会议的规矩不是很了解,导致仪容、仪表、行为不够得体。还有部分学者因为道德规范的意识比较淡薄,知道该怎么做偏不这么做,明知故犯。不管是哪种情况,反正不注重礼仪礼节、随意散漫、不守规矩的做法,不仅会使自己“斯文扫地”,还会损害单位及国家的形象。不了解规矩者,应该加强对学术会议惯例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付诸实际行动;明知故犯者,则需要在专业领域之外,加强个人素养,提高自律能力,规范自己的参会行为。

国际上,有些系列会议的“章程”中就会议礼节(Decorum)和礼仪(Manners)做出了规定,以此对会议中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基本的规矩其实只有两条:尊重发言者和遵守会议秩序。比如,不好好听报告就属于不尊重发言者,提前溜号就属于不遵守会议秩序。模拟联合国章程里,有一个术语表,专门对“Decorum”一词做出解释,“即所有参会代表必须遵守会议秩序,尊重其他所有代表。一旦发现有发言者表现出不尊重的行为,主席将有权要求其遵守相应的会议礼仪。” 有的章程还提出,可以对违反规范者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斯坦福大学的兄弟会际理事会(Inter-Fraternity Council )章程中就规定,在会议中参会者不得私下交谈等,如有违反,会议主持者有权将那些行为粗鲁的参会者驱逐出会。

当然,要开好学术会议,单单要求与会者遵守规矩是不够的,组织者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国内的学术会议较普遍地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会议主题不鲜明、重点不突出。学术会议应立足于学科领域的热点,合理设计选题,选择与会者关心的焦点问题,着眼于解决该领域当前的疑难或关键问题。主题吸引人,参会者交头接耳的情形自然就减少了。

其次,为了增强会议的知名度,主办方倾向于邀请地位显赫的大人物来支撑门面。由于大人物事务繁忙,经常是发完言、照完相就开路,客观上带了个坏头――参加学术会议不必坚持到最后。对于会议组织者来说,这恐怕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提前退场者带走了人气。事实上,学术会议的水平不在于规模多宏大,请来的人的身份有多显赫,而在于为多种声音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与会者听得清,听得懂,发言机会多,鼓励不同流派、不同学术观点之间平等进行争论,互相取长补短。

最后, 交流专题偏少。最好每场学术活动都围绕一个专题,讲深讲透,避免妄议之弊,要使参会者觉得,提前退场会减少自己的学术收获,得不偿失。组织者努力营造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这样,与会者参与讨论的热情也会十分高涨。

梁启超在《论学会》一文中指出:“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在学术会议上,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探讨、切磋,不同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不同流派的人进行思想火花碰撞,能够催生新理论、新思想、新观念。而礼仪规矩是维持学术会议正常秩序的保障,也是确保学术会议成功举办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有着很好的礼仪传统。笔者希冀,在未来的学术会议中,广大学术工作者都能够遵守会议礼仪和规矩,例如:
(1) 着正装(至少穿着不要太随便)出席正式会议,准时入场,进出有序,依安排落座,坐姿端正。
(2) 不提前溜号,不随意退场,善始善终。中途出场也应轻手轻脚,不得影响他人。
(3) 保持会场安静,不得私下交谈。携手机者应将手机关闭或静音。
(4) 被主办方安排作报告,应积极准备发言,不能无故缺席。
(5) 在适当的场合鼓掌致意,以欢迎、感谢或鼓励他人。
(6) 在提问或讨论环节,应积极参与答辩和讨论。
(本文摘自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曹燕 武夷山 文章“谈学术会议的规矩”)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