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4卷,第4期,2008年11月25日

 

本期编辑:陈文  黄丹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邮编:210098)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网页浏览:http://em.hhu.edu.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 》文摘于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 ,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编辑组公告根据读者建议,《力学动态 》文摘自本期起进行如下两项调整:

1. 为方便读者访问过刊,《力学动态 》文摘将按卷、期排列,每季度1卷,每卷6期,欢迎访问。

2.为方便读者阅读保存,《力学动态》文摘将同时以Html格式邮件和pdf格式附件的方式发送。

谢谢读者对本刊的支持和关注,欢迎继续指导编辑组的工作。


本期目录:

     焦点新闻

    ² 57位科技工作者获2008年度何梁何利奖
    ² 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五个十”系列评选活动结果揭晓
    ² 科技部公布08—09年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立项清单
    ² 中国力学学会学会设立“微纳米力学工作组”和“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
    ² 2008 年度基金委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资助情况介绍

 

     ◆ 科技人物
    ² 2008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伍小平院士

     ◆ 学术会议
    ² 第一届全国力学科普工作及学术研讨会
    ²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爆炸与冲击力学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² 第五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征文通知
    ² 5th Contact Mechanic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pril ,2009, Greece)
    ²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osites or Nano Engineering (July, 2009, Hawaii)

    
教育教学
    ² NSF Summer Institute on Nanomechanics, Nanomaterials and Micro/Nanomanufacturing,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力学期刊
    ² 力学学报,2008.6
    ² 力学进展,2008.6 -“复杂网络动力学-理论和应用”专辑
    ² 《凌云飞天》第4期发布

    
工作招聘
    ² 中科院力学所招聘科技二处副处长1名,科技人员若干名
    ² Post Doctoral Fellowship using DNS and LES,Queen's University
    ² CFD Analysis Engineer,Tiro Associates Ltd,London

    
研究机构
    ²  
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

    
网络精华
    ² 9 个网站满足你研究的需要
    ² 王德华:导师如何给研究生分配题目?

 

=======================================================================================

     焦点新闻
-------------------------------------------
57位科技工作者获2008年度何梁何利奖

 

 
 据科学网消息:

何梁何利基金2008年度颁奖大会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57位科技工作者分获不同奖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致信祝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颁奖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刘延东在贺信中首先代表国务院向获奖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并向基金捐款人表示敬意。她指出,在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关怀和支持下,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捐款创建的何梁何利基金,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成功范例。希望获奖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谱写更辉煌的篇章。

1994年创立的何梁何利基金旨在奖励内地杰出科学家,14年来共有800多位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奖。在2008年度奖项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房建成获得“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伍小平等38人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建峰等18人获得“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详情请访问何梁何利基金官方网站:http://www.hlhl.org.cn


-----------------------------------------
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五个十”系列评选活动结果揭晓

为纪念并庆祝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而专门组织开展的“五个十”系列评选活动结果于11月16日在北京揭晓,按得票排序:
“中国十大传播科技优秀人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创建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科学家钱学森;

数学家华罗庚;桥梁工程专家茅以升;少儿科普作家叶至善;

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奠基者和开拓者、领导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方案的“两弹元勋”科学家邓稼先;

中国原子能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

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地质学家李四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计算机专家王选。
“十大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杂交水稻选育成功并推广应用;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

二○○三年暴发SARS疫情;陈景润取得“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世界领先成果;科普法颁布实施;中国接入互联网;中国建立院士制度。
“十个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

“空间探测与绕月工程”、“基因的研究与应用”、“能源资源如何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能够发挥多大作用”、“核能发展的前景”、

“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楼兰古城的消失之谜”、“癌症能否被攻克”、“地震能否被预测”、“SARS等传染病如何防治”、

“‘哥德巴赫猜想’能否最终被证明”。
“十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

基因修饰技术、未来家庭机器人、新型电池、人工智能技术、超高速交通工具、

干细胞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可服用诊疗芯片、感冒疫苗、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十部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

珊瑚岛上的死光、登上健康快车、宇宙与人、机械工人速成看图、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十万个为什么、泥石流、名家名作中的为什么(自然科学卷)、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
科技部公布08—09年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立项清单

 

日前,按照《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科技部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已经完成,并印发了2008-2009年国家星火计划、2008-2009年国家火炬计划、2008-2009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008-2009年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清单。

详情请见科技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

 

-----------------------------------------
中国力学学会学会设立“微纳米力学工作组”和“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

中国力学学会网站消息:

根据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4次全体常务理事会关于同意设立“微纳米力学工作组”和“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的决议,日前,以郑泉水为组长的“微纳米力学工作组”和以王骥为组长的“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的2个工作组已正式设立,其工作组成员名单也一并讨论通过。(具体成员名单见学会网站http://www.cstam.org.cn/member2.asp?unid=285http://www.cstam.org.cn/member2.asp?unid=275)。

随着硅时代日益趋向极限,微电子产业逐步深入到纳米尺度, 微纳米力学属于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内容与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精密制造等密切交叉。在我国众多大学、研究所的力学工作者已经掀起了与微纳米力学相关的研究热潮,不仅在国际上取得了一些高显示度的研究成果,而且形成了一支基础素质较高的研究队伍。“中国力学学会微纳米力学工作组”将组织、引导我国力学工作者有效参与纳米科技研究,促进我国微纳米固体、流体和生物力学的交叉研究,促进纳米科技时代力学与相关工程学科和基础学科的深度交流,促进国内和国际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电子和电磁器件在现代高科技中起着十分关键的甚至核心的作用,产品种类繁多,应用十分广泛,在其设计、制造和运用中都孕育着大量的的力学问题,为力学工作者提供了丰富且十分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中国力学学会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的设立将有助于力学这一传统学科新兴的电子、传感器、智能结构、微机电系统(MEMS)、精密仪器、生命科学、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重要领域和行业的交融和合作。

-----------------------------------------
2008 年度基金委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资助情况介绍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孟庆国、詹世革、周济福撰文介绍了2008年度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资助情况。

文章首先基于统计数据列出了2008年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的申请项数和资助项目的项数、金额、平均强度,以及资助项目按分支学科的分布情况。文章介绍:

2008年力学处面上项目申请数880项,资助224项,资助金额8340万元,平均37.23万元,资助率25.45%;

青年基金申请数352项,资助106项,资助金额2346万元,平均22.13万元,资助率30.11%;

地区基金申请数22项,资助4项,资助金额112万元,平均28万元,资助率18.18%。

2008年力学处共资助项目334项,执行期均为3 年。

文章指出:

本年度资助对西部地区的申请项目给予了一定的经费倾斜;

对资助的实验项目在强度上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倾斜, 以便加强力学的实验研究;

为促进具有创新思想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数理科学部加强宏观调控, 给予倾斜资助. 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中有3 项获得仪器类项目资助, 平均资助强度为43.67 万元/项;

为了充分体现计算力学软件在力学研究及与工程问题结合中的作用, 从2008 年开始数理科学部对计算力学软件发展工作予以支持, 重点资助自主研发计算力学软件的集成与标准化研究.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中有6 项获得计算力学软件类项目资助, 平均资助强度为37.33 万元/项。

近几年来, 为了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数理科学部对学科发展类或学科布局需要资助的项目给予倾斜资助, 主要资助研究领域重要、但国内现有基础薄弱; 有发展前景但目前研究基础薄弱; 从国家长远发展角度看需要维持但目前处于衰弱的分支学科或领域. 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中有4 项获得此类项目资助, 平均资助强度为32.75 万元/项。

为加强健康科学领域的交叉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08 年的资助计划中预留了调控经费, 用于资助与健康科学领域直接相关, 如疾病检测与诊断、公共卫生与健康、发病机理与疾病防治基础、药物、医疗仪器、医学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力学科学处有6 个项目获得健康类项目资助。

此外,为了更加合理地对资助项目进行经费分配,文章还对2009年力学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的申请经费额度提出了建议。

详情请查阅中国力学学会网站《2008 年度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资助情况介绍》,作者:孟庆国、詹世革、周济福

========================================================================
科技人物
-----------------------------------------
2008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伍小平院士

伍小平院士,女,实验力学家。

1938年2月生于天津,原籍江苏武进。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至今。1984年至1986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作访问学者,1996年9月至12月在英国威尔士卡地夫大学作访问研究员。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979年、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0年获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她是实验力学领域中在国外有广泛和重要影响的著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在实验理论和测试技术领域中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作出卓越的贡献,对科学发展和工程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伍小平院士主要从事实验力学领域的研究,着重全息、散斑、云纹等光电图象检测的理论、技术及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基于同步辐射等技术的细观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等。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激光和部分相干光散斑运动规律,激光散斑做非接触式随机振动和冲击测量,新型电子散斑干涉仪研究,同步辐射光对材料内部损伤演化的研究等。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近年来又指导组织了同步辐射加速器应用于材料内部细观力学研究以及散斑干涉法应用于金属拉伸滑移现象的动态观察研究等开创性的工作,并活跃在细观力学、低温力学、电磁流变液的机理和应用、微重力流体物理和非致冷红外成像等新学科和高技术的前沿,成为代表我国实验力学最高水平并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著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于近日致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教授伍小平院士,祝贺她荣获2008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表彰她在力学领域所做的杰出贡献。

(部分摘自中国科技大学网站、中国科学院网站)

========================================================================
 学术会议
-----------------------------------------
第一届全国力学科普工作及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全国力学科普工作及学术研讨会定于2008年12月17-18日在海南省三亚市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召开。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安排:
会议地点: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海南省三亚市)
报到时间:2008年12月16日(周二)。
报到地点:三亚学院(三亚市学院路)交流中心
会议时间:12月17日—12月18日
会议注册费:400元/每位与会者
食宿费:700元/每位与会者,500元/每位家属。会议期间食宿统一安排,两项费用请报到时缴清。
二.会议内容:
1. 力学科普论文学术报告。
2. 力学科普工作经验交流。
3. 力学科普制作展示。
每位作者的报告时间为12分钟(10分钟演讲,2分钟回答提问),请准备好报告的PPT文件。报到时请提交PPT文件。会场将提供多媒体设备。
三.论文发表:
1. 拟在会议上交流的论文请在回执中注明,并请于11月30日前提交论文全文的电子版一份。论文书写请按“力学季刊”的格式要求。
2. 希望发表的论文请在回执中注明,报到时请提交论文全文的激光打印稿一式三份。会议拟联系“力学季刊”发表,故论文书写请按“力学季刊”的格式要求。论文须经评审,版面费自理。
四、联系方式:
为了便于会议安排,务请将会议回执于2008年11月30日前通过E-mail方式发回, 或传真到021-65983591,或按下述地址寄回: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张若京 收,邮编:200092。联系电话:021-65983591,手机:13671554179。
详请见中国力学学会网站(http://www.cstam.org.cn/

 

-----------------------------------------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爆炸与冲击力学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将于2008年12月27-29日在广州暨南大学举办“爆炸与冲击力学在新世纪应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学术论坛。

经论坛执行主席会议讨论,论坛将邀请物理、材料与力学等研究领域的40多位国内外中青年学者参加,包括杰出青年基金和百人计划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青年科学家和工程专家。论坛同时也将邀请多位在爆炸与冲击学界有重要影响的特邀代表光临指导本届论坛。

本次论坛将以“材料本构与冲击响应”和“爆炸与爆轰力学”为主题,集中讨论如何利用先进的实验测试技术以及数值计算技术为爆炸与冲击力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把握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方向和发展动态,研究重大科学与国防工程问题中的冲击动力学问题,为促进和建立多学科青年实验专家学者之间的密切合作提供途径。
一、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二、承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暨南大学
三、论坛执行主席  
黄风雷 教 授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
马宏伟 教 授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李玉龙 教 授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赵剑衡 研究员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四、论坛内容
主题一:材料动态本构关系与冲击响应
主题二:爆轰与爆炸力学
五、论坛重要事项:
1、论坛报到时间2008年12月27日全天,会议注册费500元/人。
2、本届论坛将有六个特邀大会报告(时间:2008年12月28日上午)。
特邀报告人:白以龙院士、孙承伟院士、孙锦山研究员
陈为农教授、赵涵教授
3、12月28日下午到12月29日将分为两个分会场进行圆桌会议,请各位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按照相关主题进行准备。
4、本届论坛目前需要确定酒店房间预定及安排,请各位代表填写通知附件的代表回执并尽快发回组委会。
六、论坛信息发布
  本届论坛的有关消息将公布在中国力学网站(http://www.cstam.org.cn/)及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网站(http://lgxy.jnu.edu.cn/index.asp ),敬请关注。
联系人:
马宏伟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510632
Tel: 020-85227082, 13392655998
Email: mahw@jnu.edu.cn  
汤亚南 中国力学学会 100190
Tel: 010- 62559209
Email: yntang@cstam.org

 

-----------------------------------------
第五届“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征文通知

Draft of “Jiangsu-Hong Kong Forum on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

 

一 、论坛宗旨

为了促进苏港澳广大力学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研讨力学研究的最新近展及其在机械、 水利水电、土木、 环境、 交通、 航空航天、生物、 新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 分享研究成果, 加强力学同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香港力学学会与江苏力学学会经过研究决定在继续举办“苏港力学及其应用论坛”的同时,邀请台湾方面的力学同仁一起交流,期望两岸三地力学同仁携手共进。热忱欢迎苏港澳台力学工作者踊跃参加。
二 、论坛组织方案
1. 本届论坛为第五届,主办单位分别为江苏力学学会与香港力学学会。
2. 论坛采用大会报告与分组专题讨论相结合方式。
3. 论坛积极推荐以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
4. 本届论坛计划于2009年3月13日在香港大学举行开幕式和大会报告, 14日在澳门大学举行专题交流。并与香港力学学会2009年年会同时进行。
三 、征文
1. 力学学科各个领域的研究文章均在本论坛征文范围之内, 欢迎力学界同仁及相关学科学者积极投稿,踊跃参加。
2. 投稿要求:来稿请寄一页详细摘要(中英文皆可,约600-800字左右),并请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及详细通信地址,电子信箱。
3. 投稿方式:(建议采用电子邮件投稿)
(1) 电子邮件:Email地址:lxxh@yahoo.com.cn
电子邮件主题:Jiangsu-Hong Kong Forum 2009 ¾ XXX (XXX为论文第一作者姓名)
(2) 普通邮件:来稿一式两份(请用激光打印),请寄至:
南京西康路1号(210098)江苏省力学学会邬萱收(电话:025-83786951)
(请在信封标注 “2009苏港论坛”字样)
4. 投稿截止日期:2009年1月15日
四、其它事项
1. 本次论坛为江苏省力学学会与境外学术团体联合主办的学术活动,希望江苏力学同仁踊跃投稿,积极参与,真正代表江苏省力学水平,真实反映江苏力学研究实力。经评审录用的论文摘要,我们将尽快通知论文第一作者,届时江苏省力学学会将视赴港人员人数情况,组团前往香港参会(赴港澳手续个人自行办理,可根据各单位规定办理因公赴港澳或因私赴港澳手续)。
2. 报名截止日期:2008年11月30日(填写报名回执)

详请见江苏省力学学会网站(http://jslx.kmip.net )或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网站 (http://em.hhu.edu.cn  )

 

-----------------------------------------
5th Contact Mechanic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pril 28-30, 2009, Crete, Greece

Topics: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 contact mechanics ;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http://www.cmis2009.tuc.gr 

Organized by  Prof. G.E. Stavroulakis ,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rete

 

-----------------------------------------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osites or Nano Engineering

July 27-31, 2009, Hawaii, USA
www.uno.edu/~engr/composite

(from Prof. David Hui)


(item 1)
Interested author should submit tentative paper title immediately. The two-page detailed abstract, should be written, by following the abstract format in web page, it is due April 26, 2009.
(item 2)
We are still negotiating the luxury hotel with drastically reduced sleeping room rate, to about $120+tax per night. Since we expect the hotel price to continue to fall due to recession, we will announce the venue hotel in early year 2009.
(item 3)
ICCE-17 Hawaii, REGISTRATION FEE is $490 before May 26, 2009, $520 before June 26, 2009, $560 after June 26, and $590 on-site. Currently enrolled students with picture ID, the student registration fee is $260 before June 26, 2009, $280 after June 26, 2009 and on site student rate is $300. Academic staff, research associate or postdoctoral are not students.
(item 4)
All ICCE-17 abstracts will be reviewed and selected detailed abstracts will be published in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Participants of ICCE-17 Hawaii are encouraged to expand the short paper to become full length paper and then submit it to any journal of his/her choice, or in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us, all accepted participants will have two journal publications (one short paper, one long paper) as a benefit of coming to ICCE-17 Hawaii.

 

========================================================================
 教育教学
-----------------------------------------
NSF Summer Institute on Nanomechanics, Nanomaterials and Micro/Nanomanufacturing

(From Prof.  ZHUANG Zhuo, Tsinghua Univ.)

 

NSF Summer Institute Short Course on Multiscale Science Based-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n Enabling Materials

Hilton Garden Inn, 1818 Maple Avenue, Evanston, Illinois, 60201

Dates: May 27 (Wednesday) morning to May 30 (Saturday) afternoon 2009

Lecturers:

Amanda Barnard, a scientist at Commonwealth Science and Resource Organization (CSIRO), in Australia.
Ted Belytschko, Walter P. Murphy Professor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cCormick Distinguished Institute Professor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Dean Ho,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the Robert R. McCormick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and Member of the Robert H. Lurie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where he directs the Laboratory for Nanoscale Biotic-Abiotic Systems Engineering (N-BASE).
Wing Kam Liu, Walter P. Murphy Professor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and Chair of the ASME K&C Nanotechnology Council.
Eiji Osawa, President of NanoCarbon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 private research company for industrialization of fullerenes.
George C. Schatz, Charles E. and Emma H. Morrison Professor of Chemistry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ourse Organization:

The short course will first cover science-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ethods for general classes of enabling materials. This will be followed by examining more focused applications towards nanocarbons-based strategies as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s for sensing, device fabrication, manipulation, medicine, and biology. The short course will be divided into 7 blocks of 4 mornings (8:30am-12:00noon, starts at 8:00am the first day) of 3 hours each and 3 afternoons (1:15pm-5:45pm) of 4 hours each. Each hour is a 50 minute lecture and a 10 minute break. This gives a total of 24 sessions of 50 minutes each.
Course Description and Outline
1. Science-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ethods for General Classes of Enabling Materials (10 hours)
The following topics will be covered:
•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fundamentals
•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 Empirical potential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 Atomistic continuum coupling by bridging domain methods and related models
• Cauchy-Born rule and other homogenization methods; loss of ellipticity
• Bridging scale and virtual atom cluster multiscale methods
• Multiscale modeling of nano/micro composites and alloys
• Finite temperature coupling of atomistic/continuum models
• Coupled quantum/molecular/continuum applications to strength of nanotubes and grapheme
• Nano/micro-structural continuum theory for multiscale materials
2. Focused Application of Nano-Carbons Based Materials for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s for sensing, device fabrication,manipulation, medicine, and biology (14 hours)
The following topics will be covered:
• Background on Nanocarbons including fullerenes, nanotubes, nano-onions and nanodiamond.
• Handling of Nanodiamond including purification, properties of dispersed single-nano diamond particles,
• Validation Experiments on Colloidal Solution of Nanodiamond.
• Surface Structure and Crystallinity of Nanodiamond.
• Defects, impurities and dopants in diamond.
• Modeling surface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tability of nanocarbons.
• Modeling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nanocarbons.
• Nanodiamond particles as functionalized platforms for injectable therapy.
• Nanodiamond-based film platforms for anti-inflammatory application.
• Protein-mediated assembly of nanodiamond films for localized release.
• The integration of nanodiamonds with a broad array of polymeric systems.
• Applications in breast, liver, and other emerging cancer models.
• Nanodiamonds and biocompatibility.
• Translational relevance of nanodiamonds.
• Chemical functionalization of nanocarbon surfaces,
• Multiscale modeling of absorp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drug molecules on nanocarbon drug delivery devices.
Fees:

The registration fee for the short course is: $2,000. An additional $200 fee will be added to late registrations received after June 1, 2009. Register by March 15, 2009 and receive a 20% discount. The fee includes coffee breaks, and lunches each day as well as all presentatio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and appropriate review papers.

NSF fellowships are available to faculty members, high-school science teachers, post-docs and Ph.D. candidates from the US.

The fellowship consists of full registration fee plus an accommodation allowance. Download the application form from
http://tam.northwestern.edu/summerinstitute/Home.htm . The deadline for fellowship application is March 1, 2009.
Location:

The course will be held at Hilton Garden Inn, 1818 Maple Avenue, Evanston, Illinois, 60201.
Accommodations

A block of rooms has been reserved at special rates for short course attendees at the Hilton Garden Inn. Attendees should contact the hotel directly to make reservations by calling 847-475-6400 or through 1-877-STAY HGI or 1-800-HILTONS, to qualify for special rates guests must mention "NSF Summer Institute on Science Based Simulation". The rooms at the special rate of $132 will only be held until April 15, 2009.
Registration:

Registration form can be downloaded from http://tam.northwestern.edu/summerinstitute/Home.htm .

Mail in the completed registration form with check or money order by March 1, 2009.
Make check or money order payable t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end t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Dep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145 Sheridan Road, Evanston, Illinois, 60208
Attn: Yip Wah Chung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contact:
http://tam.northwestern.edu/summerinstitute/Home.htm
email : summerinstitute@mail.mech.northwestern.edu

 

========================================================================
 力学期刊
-----------------------------------------
力学学报,2008.6

 

论文:
721 朱雨建 杨基明. 爆轰波与激波对撞的实验研究
729 高太元 李明军 胡利民 高智. CMP流场的数值模拟及离心力影响分析
735 陈坚强 张毅锋 江定武 毛枚良. 侧向多喷口干扰复杂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744 孙阳 吴勃英 冯国泰. 利用多小波自适应格式求解流体力学方程
752 陈刚 张劲柏 李椿萱. 磁流体流动控制中的磁场配置效率研究
760 魏小林 韩小海 Uwe Schnell Gnter Scheffknecht Benedetto Risio. 煤粉燃烧中NOx和SOx生成的详细反应机理模拟
769 甄妮 闫志忠 汪越胜. 蜂窝材料的弹性波传播特性
776 苏文政 刘书田. 基于偶应力理论的格栅材料等效介质模型
786 左建平 谢和平 周宏伟 王怀文 方园. 温度影响下砂岩的细观破坏及变形场的DSCM表征
795 侯伟 姚仰平 崔文杰. K0超固结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804 顾明 任淑琰. 斜拉桥拉索在轴向窄带随机激励下的振动响应
812 皇甫玉高 李群宏. 一类单侧碰撞悬臂振动系统的擦边分岔分析
简报:
820 张学伟 张亮 张嘉钟 魏英杰 王聪. 通气超空泡稳定性分析的一种数值算法
826 钱岳强 邱信明 张雄. Kagome平面格栅结构的屈服面及裂尖塑性区分析
834 包洪兵 姚卫星. 考虑模型性不确定性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840 肖洪天 岳中琦. 梯度材料中矩形裂纹的对偶边界元方法分析
849 牛忠荣 程长征 胡宗军 叶建乔. V形切口应力强度因子的一种边界元分析方法

 -----------------------------------------
力学进展,2008.6 -“复杂网络动力学-理论和应用”专辑

陈关荣. 复杂网络及其新近研究进展简介
方锦清 李永. 网络科学中统一混合理论模型的若干研究进展
史定华. 复杂网络的随机刻画和演化规律
吕金虎. 复杂网络的同步: 理论、方法、应用与展望
汪小帆 苏厚胜. 复杂动态网络控制研究进展
陆启韶 刘深泉 刘锋 王青云 侯中怀 郑艳红. 生物神经网络系统动力学与功能研究
谭伟文 刘重明 谢智刚. 复杂用户网络在移动通信方面的应用研究
吴枝喜 荣智海 王文旭. 复杂网络上的博弈
官山 何大韧 朱陈平. 跨越多个实际科学领域的合作网络与合作-竞争网络
李兵 马于涛 刘婧 丁琦伟. 软件系统的复杂网络研究进展
朱照宣 陆启韶 陈关荣. 序言
何大韧 刘宗华 汪秉宏. 复杂网络研究的一些统计物理学方法及其背景
段志生. 图论与复杂网络
李翔. 复杂动态网络传播动力学
程洁 狄增如. 复杂网络上集群行为与自旋模型

 

 -----------------------------------------
《凌云飞天》第4期发布

航空航天专业信息网络多媒体免费电子杂志《凌云飞天》的第四期(28MB)发布,读者可点击下列网页浏览:

http://159.226.92.9/~cjwu/Space_Travel-04-2008.11.pdf

该杂志的网址是:http://turbulence.kmip.net/Space_Travel.html

从中可以下载该杂志的其余各期。
 

==========================================================================
工作招聘
-------------------------------------------
中科院力学所招聘科技二处副处长1名,科技人员若干名

 

近日,中科院力学所网页上发布了招聘科技二处副处长1名、科技人员若干名的告示。

副处长岗位申请(邮寄或email)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初审通过者,通知面试和笔试。

科技人员岗位包括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空气动力学、岩土力学、微重力流体力学、物理力学、高温气体动力学、材料学、传热学、固体物理、电路与系统、光谱物理、燃烧学、激光技术及应用等领域。申请材料寄送截止日期12月31日。

岗位职责、应聘条件、岗位待遇、联系方式等详情请登陆中科院力学所网站: http://www.imech.ac.cn
 

-------------------------------------------
Post Doctoral Fellowship using DNS and LES,Queen's University

(from CFD online jobs database)

 

This project deals with aerodynamic flow separation. It offers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with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commercial aircraft manufacturers and their advanced aerodynamic team. The successful applicant will have proven experience 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using parallel computing with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see www.hpcvl.org). The successful applicant will be highly self-motivated and willing to take a leadership role to help supervise graduate
students and liaise with industrial partners. The successful applicant will communicate well in English. Previous experience will have focussed on Direct and/or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turbulence, as evidenced by peer reviewed journal publications either published or in preparation. The position is funded and it is hoped that the position will be filled as soon as possible, preferably by January 2009. The position is for one year in the first instance and is renewable subject to performance and
availability of funding.

You will work with an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researcher and his team within a stimulating and diverse environment that combines both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to unravel the physics of turbulent flow. Some students with this laboratory are working on DNS; others on LES; others on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s; and still others on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methods.

Queen’s University is one of Canada's leading universities, with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for scholarship, research, social purpose, spirit and diversity. Consistently ranked among the top universities in Canada, Queen's is known for its high quality and incomparable 24-hour learning environment. Great teaching, great students, community and tradition, these are the hallmarks of the Queen's experience.

Contact:  Professor Andrew Pollard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McLaughlin Hall 208, Queen's University at Kingston, Ontario K7L 3N6

Email pollard@me.queensu.ca  URL http://me.queensu.ca/people/pollard 
 

-------------------------------------------
CFD Analysis Engineer,Tiro Associates Ltd,London

(from CFD online jobs database)

 

ROLE: Analysis Engineer (CFD)

SALARY: Competitive salary + benefits
Working with the Diesel Systems /Energy and Chassis division of a leading global automotive company you will work within the analysis team to support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 Work closely with project team member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engineers) in a team of analysts on design assessment and
optimisation using advanced simulation tools using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FD tools.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s and results. Develop and establish new
analysis techniques to improve product performance. Plan work activities effectively, and support project planning. Assist in arranging meetings and
compiling agendas and minutes. Contribute to Total Quality, ISO/TS16949:2002 / ISO 14001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ctivities within department and business.

Skills/Experience Required: Educated to a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inimum 2:1) with experience in analysis and design of mechanical systems,
preferably high precision, highly stressed, and mass produced components are beneficial. Ability to study a problem, identify appropriate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undertake the analysis (CFD, hand calculations, 1D analyses).

Contact: Danielle Fisher danielle@tiroassociates.com  URL:http://www.tiroassociates.com 
 

========================================================================
 研究机构
-----------------------------------------
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亲自创建于1958年,并由钱先生担任首任系主任。吴仲华、童秉纲院士、韩肇元教授、虞吉林教授、何世平教授、陆夕云教授先后担任过本系系主任。现任系主任是何陵辉教授。

本系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6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

本系拥有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力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力学)博士点、中科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设有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本系拥有中科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6人,博士生导师23人,教授31人。

Department of Modern Mechanics is one of the National Bases for Basic Scienc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Mechanics. It offers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s in Mechanics,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Material Design,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oftware and postgraduates for master's degrees and doctoral degrees in Fluid Mechanics, Solid Mechanics, Engineering Mechanics. It also h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The Department has excellent computers, facilities, and well-equipped laboratories among which Lab for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Design of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LMBD), funded by the State “211 Program", is open laboratory. It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speciality labs: 1) Basic 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 Lab; 2) Material Dynamics Lab; 3) Mesomechanics and Testing technology Lab; 4) Material Design Theory and Material Synthesis Lab; 5) Advanced Speciality Materials Design and Application Lab; 6) Engineering Material Behavior and CAE Design Lab.

Also, Applied Mechanics Institute is made up of following Research Groups: 1) Shock-wave Laboratory; 2)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Lab; 3) Lab.of Well-Testing of Oil Field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4) Photo Test Mechanics Lab; 5)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Lab; 6) Vibration and Mode Analysis Lab; 7) Lab of Dynamic Structural Response and Failure; 8) Lab of Explosive Mechanics and Security Control.

The Department has a world-wide reputation in research, reflected in various awards, honours and extensive collaborations with research /academic institutions both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such as Japan, UK, USA, Germany, Australia. It has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ecuring USTC as one of top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 its consecutiv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s.

(摘自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中文、英文网站 )
 

========================================================================
 网络精华
-----------------------------------------
9 个网站满足你研究的需要

互联网是一个广阔的信息海洋,从中找出有价值而且可信的信息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挑战。如果你知道怎么样从中找到你想要的东西,你将可以节约很多宝贵的时间并且避免让自己犯错。这里有九个网站可以帮助你。无论你需要研究一篇论文,准备考试,或者寻求帮助完成一道作业,这些网站将是最好的的起点。
1.) Google
我想可以很确定的说所有人都知道Google是最好的搜索引擎,随着越来越多的提供丰富内容的站点地出现,我们也更容易且更精确的通过Google获得我们想要的信息。
2.) Wikipedia 维基百科
不管你的导师怎么样说,我认为Wikipedia非常棒。如果你想要快速大概的了解一个主题,Wikipedia将是你的不二之选。
Wikipedia可以取代一本好的教科书,因为它提供了和教科书一样广泛、深刻的观点。维基百科甚至在有的时候超过了你的教科书。我曾经成功的利用维基百科准备一个300级的心理学考试。
3.) Scholarpedia
看起来会感觉像Wikipedia,但是更有学术性的氛围。它上面的主题比维基百科少,但是每一个主题都更深入。
4.) Yahoo Answers 雅虎问答
Yahoo Answers是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在里面提问以及回答问题的社区。有一个关于的历史的问题吗?被数学家庭作业难住了?去Yahoo Answers,问任何你想问的问题。我敢保证你将获得答案,而且速度会很快。
5.) AllExperts
像雅虎问答,但是有专家参与。它将会花更多的时间来接受回答,但是信息会更有价值含量。
6.) About.com
About.com有数以万计的文章,涉及了数千个主题。它比维基百科要稍微可信一些,因为他们聘请专家为他们写作。同时,About.com就像一个古老的学校,在1996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它已经有像图像书馆一样好的信息内容。
7.) CliffsNotes
CliffsNotes非常棒!它给了我很多次帮助。CliffsNotes提供学习指导和许多小说的目录。学校课程里面常规性的教材,应该在CliffsNotes都有。
CliffsNotes将帮助你分析一本书的要点,明白它们那些符号的涵义,甚至给你一个非常实用的小检测。
8.) SparkNotes
像Cliff’s notes一样,它也很棒。有的时候如果某一个网站上面没有你需要的那本书,你可以交叉着使用这些网站。
9.) How Stuff Works
如果你想明白“how something works,”,来这里吧。那些指导不仅仅是机器上的说明书。它会给出详尽的解释包括自然科学理论、政治体系、历史事件等等。如果你学理论感觉很吃力,需要用我们常规的语言来解释的时候,How Stuff Work将给你很大的帮助。

(摘自科学网  )

-----------------------------------------
王德华:导师如何给研究生分配题目?

前几天随便写了一篇随感:谈谈如何选择科学问题(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5164)。刘进平老师留言:“希望有机会说说下列问题: 导师如何给硕士生或博士生分配题目呢? 难易程度如何把握呢? 是否会遇到论文延迟问题呢?”心里一直装着这件事情,今天抽空考虑了一下。感觉无从下手说起。估计这方面的书籍和资料会有很多,我想还是说说我自己的做法吧。不管对错如否,作为交流吧。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我们所的硕士生第一年是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课。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远离研究组是个很糟糕的事情。由于在北京事情还算好办,我一般要求我的研究生每周都必须参加研究组的组会,必须参加研究组安排的学术活动和集体活动(如中秋Party,新年Party,欢送毕业生Party, 研究生毕业答辩等等),如果没有特殊事情,一般不允许请假。从玉泉路赶往奥运村附近的新园区,需要坐很长时间的公交车,坚持下来也是一种毅力。不管研究生能听懂多少,一年下来,关于研究组所涉及到的研究领域、相关知识、研究组的基本要求、做学问的基本规范等等,他们都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时间长了,他们自己也不把自己作为局外人,很快就融进研究组了。

硕士生从研究生院回到研究所后,与新入学的博士生站在了同一个起点上。我们研究组一般是安排每个老生给新生讲解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相关进展。进行交流后,每个新生写出交流总结。这样他们很快就对研究组的工作有个粗线条的了解。导师在每次的组会上,也会抽机会进行相关的介绍和启发。

我一般是给新来的研究生(硕士是2年级)半年的自由选题时间(当然是限制在我的学科范围内),不管硕士(1+2 年)、博士(3年)、还是硕博连读(1+4年),要求都一样。半年时间内,他们需要了解研究组的工作积累,查阅文献,选定方向,写出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这个过程尽管很自由,实际上也是很痛苦的一个过程。许多研究生都在这个时期感到了压力和迷茫,不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这半年主要是培训研究生查阅文献、阅读文献、把握文献等方面的能力,是培训他们发挥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力过程。这段时间,他们随着文献的逐渐积累,对研究组工作的逐渐理解,火花也越来越多,有时候一天一个想法。文献读得越多,思考越多,对科学问题的把握和理解就越到位。有些悟性好的同学,逐渐就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有些动作快的同学很快就抓住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并设计好了实验,进入了实验收集数据的阶段。

如果半年开题时间过去了,有些研究生还没有自己找出一个清晰的研究思路,还是模糊着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导师将早就考虑好的几个研究领域(或者比较具体的题目)提供给他们,让他们进行选择。有时候出于研究组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可能就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了。导师定向安排课题任务,然后让学生针对具体的题目,缩小文献阅读范围,尽快确定实验方案,开始数据收集。边实验,边思考。实际上就是再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独立设计实验,目的还是培养实验设计(开题)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煎熬,每个实验设计成形后,都需要在组会上进行报告和讨论,有时候我们会邀请相关的老师参加。如果每年的中期考核时间宽裕的话,通过考核,与相关老师进行交流是个好机会。

至于课题的难易程度如何把握?这也是跟很棘手的问题。但是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技能,通过完成相应的课题,完成自己的学业。因此科学问题主要依赖于理论和实际意义。但从题目的难易程度上看,一般硕士和博士生不是很明显区分开。但工作量和具体要求是要不同的。硕士生的课题量要小,目的性要明确,可预见性要强。博士生的课题深度需要再进一步,有时候还不能很好地能预料实验的结果。另外在日常指导过程中,导师的指导方式对于不同的学生也是不同的。硕士生要有很具体的指导,博士生主要加强讨论,自由的空间会大一些。至于工作量的设定,也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实验时间来确定的。

那么是否会遇到论文延迟的事情呢?一定会遇到的。科学研究不是每个步骤都预测得很好的,设计和实施还是有距离的。有时候不可预料的事情很多,实验条件的变数也很多,因此不能按照课题设计的时间进度完成研究计划是可以理解的。要及时根据情况做出计划调整。如果需要延期,则要提前安排。实际上,所谓的延期一般是根据学籍和助学金而言的,严格说起来,研究生的研究和学习时间应该取决于研究课题的实施和进展。如果进展顺利,则会按照原计划完成课题,要是不顺利,则应该调整方案后,继续工作,直到完成设计的课题任务。当然在实际中,这一步很难做。
简而言之,有几个步骤:
1。熟悉研究组的工作基础和相关研究进展,发现尚存在的问题。
2。熟悉文献,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学科方向趋势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3。根据研究组承担的科研项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背景,确定方向,完成开题报告。
4。完善开题报告,广泛征求意见,在研究组和考核小组会议上报告和交流。
5。(硕士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确定适合自己的题目,但也应该是学科领域关注的学术问题。
6。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一旦确定时间和计划表,严格遵守实施,完成研究计划。

不知道是否回答了刘老师的问题。感觉逻辑性还需要进一步整理。今天有点累了,先放在这里,供大家讨论,提出建议。谢谢各位了。

(本文引自科学网王德华教授博客,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5164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