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8卷,第6期,2009年12月25日

 

本期编辑:陈文   雷冬  徐青艳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邮编:210098)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em.hhu.edu.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邮件列表目前由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维护,依托于江苏省力学学会信息工作部

                 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² 2008年我国十分之一国际科技论文表现不俗

    ² 中国科技经费投入再创新高 R&D总支出逾4600亿

    ² 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

    ² 国家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公布

    学术会议

    ² Symposium on Recent Advances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BEM 12-14 July 2010, Berlin, Germany

    ² 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2010年8月 上海)

    教育教学

    ² 2009年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批准项目公布

    ² 行业院校要坚持走特色化办学道路

    招生招聘

    ² Post-doctorate position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² Postdoctoral Research Associate Position in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at KAUST

    ² Post Doctoral Research Associate in the area of high strain rate loading and multiscale modeling at RPI

    学术期刊

    ² 力学进展 2009年 39卷 第6期
    ² 力学与实践 2009年 第6期
     ◆ 力学人物

    ² 白以龙院士

     ◆ 机构介绍

    ²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网络精华

    ² 从院士出身看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恢复高考后各校本科校友当选院士人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

    ² 院士评选为何空缺近半   

     期刊动态

    ² 《计算机辅助工程》将在2010年推出“国家重大项目跟踪”栏目
 

 


 

=======================================================================================

     新闻报道
-------------------------------------------

 2008年我国十分之一国际科技论文表现不俗

(摘自科学时报)

 

在11月27日举行的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首次发布了表现不俗的我国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情况。“表现不俗”指的是,若在每个学科领域内,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画一条线,则高于均线的论文为表现不俗的论文,即其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

以SCI统计,2008年我国内地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92337篇,其中表现不俗的论文数为10587篇,占论文总数的11.5%。按文献类型分,97%是原创论文,2%是评述类文章。其中,化学、物理、数学、电子通讯与自动化、生物等五个学科表现不俗的论文最多,而化工、食品科学、力学、农学和能源科学等五个学科产出的表现不俗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较高。

2008年表现不俗的论文中,80%有高等学校贡献,近19%产自研究院所。其中2008年表现不俗的论文研究机构前20名均为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中科院化学所、物理所和金属所。中国科技大学2008年表现不俗的论文为263篇,占全部论文总数1544篇的17%,这一比例位居20所2008年表现不俗的论文高校的第一位。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国科技经费投入再创新高 R&D总支出逾4600亿

(摘自科学网)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十二月十五日联合发布二〇〇八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称,去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四千六百一十六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九百零五点八亿元,增长百分之二十四点四,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

二〇〇八年,中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增加,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百分之一点五四,比上年的百分之一点四四有所提高。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二十三点五万元,比上年增加二点一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二百二十点八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六点五;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五百七十五点二亿元,增长百分之十六点七;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三千八百二十亿元,增长百分之二十五点五。其中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为百分之八十二点八。

九大行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百分之一。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为百分之一点九三,医药制造业为百分之一点七四,通用设备制造业为百分之一点五九,分居前三;其他依次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以及化学纤维制造业。
R&D经费支出超过三百亿元的有江苏、北京、广东、山东、上海和浙江六个省(市),共支出二千七百六十七点五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六成;其中江苏支出五百八十点九亿元,高居榜首。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和浙江六个省(市),其中北京经费投入强度百分之五点二五,高出次席的上海一半以上。

二〇〇八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二千五百八十一亿元,比上年增加四百八十三点三亿元,增长百分之二十二点二;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百分之四点一二。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
(摘自中国科技战略研究网)
 

为了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单位,包括科学技术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0个部门和单位,于2009年8月26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国科发政〔2009〕529号)。

文件共分七个部分,分别是(一)充分认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科研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三)推进科研诚信法制和规范建设;(四)完善科研诚信相关的管理制度;(五)加强科研诚信教育,提升科学道德素养;(六)完善监督和惩戒机制,遏制科研不端行为;(七)加强组织领导,共同营造科研诚信环境.

文件的发放范围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教育、财政、人事、卫生厅(委、局)、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教育、财政、人事、卫生局、科协,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以及中国科学院各分院、研究所。

《意见》全文网址:http://www.casted.org.cn/web/index.php?ChannelID=35&NewsID=3974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国家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公布

(摘自科学网)

 

据科技部门户网站12月18日消息: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委员会坚持“自由申请、公平竞争、专家评议、择优支持”的原则,经专家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委员会批准,166个项目被确定为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其中西安交通大学俞茂宏《结构和计算塑性力学》等基本力学著作获得资助。

附件: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news/file/2009/12/20091218153734604.pdf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Symposium on Recent Advances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BEM
12-14 July 2010, Berlin, Germany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oundary Element and Meshless Techniques will be held in Berlin, Germany on July 12-14, 2010. More details to the conference can be found at the web site: http://beteq.engineeringconferences.net/new/

The symposium "Recent Advances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BEM" is organized in honor of Professor Zhenhan Yao,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PR China. Professor Zhenhan Yao is working on BEM for many years and he has made many contributions to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especially to BEM. He is now retired but still very active in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community. We are very pleased to organize this symposium to honor his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over the past years. All subjects related to nove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BEM are welcome.

You are kindly invited to attend the symposium. Please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described at http://beteq.engineeringconferences.net/new/ and submit your abstract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the organization purpose, please mention in your abstract submission that your abstract is submitted to the symposium and email a copy of your abstract to Professor Chuanzeng Zhang (c.zhang@uni-siegen.de) or Professor Chunying Dong (cydong@bit.edu.cn) or Professor Yinghua Liu (yhliu@mail.tsinghua.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2010年8月 上海)

 

(第一号通知,征文通知)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将于2010年8月28-29日在上海市召开,现发出会议的第1号征文通知。

主办单位: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同济大学 等

会议时间: 2010年8月28-29日 地点:上海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以溪洛渡、小湾、锦屏、白鹤滩、乌东德等水电工程为代表的一批300米级高拱坝的建设,对水工岩石力学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同时也为我国水工岩石力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第一、第二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分别于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在郑州和武汉成功召开,已经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岩石力学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的高层次学术交流盛会。本次会议将围绕水工岩石力学基础理论、试验方法、高坝坝基稳定、高边坡稳定与治理、超大规模地下洞室群和深埋水工长隧洞的设计和安全控制等问题开展研讨与交流,以加强学术界与工程界的交流,促进水工岩石力学学科发展和重大工程技术的解决,并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岩石力学发展战略。

会议主要议题为:
(1)岩石、结构面力学和渗流性质;
(2)岩体工程勘察、测试、探测与试验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
(3)岩体工程物理与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
(4)岩体工程数字化技术与健康诊断理论;
(5)高坝坝基设计理论与分析方法;
(6)岩质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与治理;
(7)大型地下洞室群设计与安全控制;
(8)深埋长隧洞及TBM施工中的岩石力学问题;
(9)岩体及坝基和边坡的动力特性及响应;
(10)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会议论文与出版:提交的论文组织专家评审,对评审合格的论文,出版在论文集上。经专家评审后录用的优秀论文将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正刊和增刊上发表。

重要安排日期:

2010年1月10日:提交论文全文的截止日期;

2010年3月31日:论文评审结果返回作者;

2010年4月20日:正刊和增刊论文返回修改稿的截止日期;

2010年5月20日:会议论文集返回修改稿的截止日期。

http://www.csrme.com/CN/News/2009-10/EnableSite_ReadNews3688481255276800.html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教育教学
-----------------------------------------

 2009年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批准项目公布

(摘自科学网)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12月11日公布了2009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评审结果,博导类有1143个项目被批准,新教师类有1465个项目被批准。

附件:

1.2009年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名单-博导类

2.2009年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名单-新教师类

[返回本期目录栏]

 

 

 

 

-----------------------------------------
  行业院校要坚持走特色化办学道路

(摘自教育部网站)

 

第三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暨共建工作座谈会19日在西安召开。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出席会议并讲话。陈希指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与相应行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今后要坚持走“有特色、高水平”办学的道路,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实现可持续发展。

陈希指出,经过10年的实践,高等教育界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正在形成两项基本共识。一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这两项基本共识,为进一步促进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陈希指出,在新的形势下,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固本拓新,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通过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带动相关学科、新兴学科的发展,从而营造出较为广阔的学科群和有利于健康发展的学科生态,并始终以特定的行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体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在为行业服务的同时,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要自觉地为地方和区域发展服务,在服务社会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悉,教育部近年来大力推动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建高校,进一步促进高校与行业的紧密联系。截至目前,教育部已经与32个部门、企业共建了35所高校。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促进了高等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实力,增强了高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记者 唐景莉 柯昌万)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Post-doctorate position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ost-doctorate position at the University de Bretagne-Sud (Lorient-France) for one year starting January, 1, 2010.

Task: mechanical desig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forming process of sheet metals

Our university can finance a post-doctorate position for a foreign doctor, who has done its PhD in a foreign university. We propose a subject within the field of the cold forming of thin metallic sheets, with a focus on multi-step process. Starting from previous works done in our laboratory, the aim is to design a two-step process similar to the Numisheet 99 Benchwark [1]. Inde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is process exhibits a sensitivity to the hardening law when dealing with the second stage. This result should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especially with different constitutive models (Yoshida-Uemori, Teodosiu and Hu).

Salary: 2240 euros per month (salary+taxes)

Related publication:

[1] S. Thuillier, P.Y. Manach, L.F. Menezes, Occurence of strain path changes in a two-stage deep drawing process,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10 (2010) 226–232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send your CV and a letter by email to Sandrine THUILLIER : sandrine.thuillier@univ-ubs.fr

http://web.univ-ubs.fr/limatb

[返回本期目录栏]

 

-------------------------------------------
 Postdoctoral Research Associate Position in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at KAUST

 

A postdoctoral position is avilable in the Composite and Heterogeneous Material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COHMAS) Laboratory at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UST).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will be engaged i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degradation in composite materials.

Website: http://imechanica.org/files/PostDoc_III.pdf

[返回本期目录栏]

 

 

-------------------------------------------
 Post Doctoral Research Associate in the area of high strain rate loading and multiscale modeling at RPI

 

There is an immediate opening for a postdoctoral research position in the Advanced Computational Research Laboratory at RPI, Troy NY to work on problems involving high strain rate loading conditions and multiscale modeling. Encouraged to apply are creative, self-motivated candidates with a sound background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RPI is home to the CCNI,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university-based super-computational research facilities in the world.

Qualifications:
1. PhD in Computational/Applied Mechanics or related topic.
2. Sound background in nonlinear solid mechanics.
3. Experience in high strain rate phenomena.
4. Sound background in FEM technology.
5. Experience in multiscale modeling.
6. Experience in large scale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code development in C++ necessary.
7. Experience in code development on parallel machines is highly desirable.

Contact:

Interested candidates are encouraged to send a cover letter, CV, three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and names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three references to:Professor Suvranu De (des@rpi.edu)

Applications from minority and women are especially encouraged. RPI is an Equal opportunity/ Affirmative Action employer.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期刊
-------------------------------------------

 力学进展 2009年 39卷 第6期

深情悼念钱学森先生专辑:
钱学森先生简介 《力学进展》编辑部
工程和工程科学 钱学森(谈庆明 译 盛宏至 校)
回顾钱学森先生居留国外时期对力学的贡献 郑哲敏
悼念恩师钱学森先生 吴耀祖
钱老的精神永存——深切缅怀中国力学学会首任理事长钱学森 李家春

近空间飞行器中的重大力学问题专题:
序言 崔尔杰,姜宗林,孟庆国
近空间飞行器研究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 崔尔杰
临近空间大气环境研究现状 吕达仁,陈泽宇,郭霞,田文寿
近空间高速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与布局设计优化 叶友达
高超声速飞行器两类典型防热材料的性能表征与评价 韩杰才,梁军,王超等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系统研究进展 王振国,梁剑寒,丁猛,等
近空间飞行器的气动复合控制原理及研究进展 李素循
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研究综述 吴宏鑫,孟斌
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研究进展 姜宗林,俞鸿儒

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介绍 王青云,甘春标,孟庆国,张伟
中国力学学会沉痛悼念首任理事长钱学森先生 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沉痛悼念首任所长钱学森先生 武佳丽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 2009会议介绍 杨亚政,冯西桥, 詹世革,等
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会议介绍 张正娣,毕勤胜
《力学进展》总目录2009年第39卷第1 (总第159) 期–第6 (总第164) 期
《力学进展》分类目录2009年第39卷第1 (总第159) 期–第6 (总第164) 期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力学与实践 2009年 第6期

燃料的自燃过程及其在内燃机技术中的应用 苏万华
冻结岩石力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分析 杨更社
加入纳米颗粒的相变悬浮液流变特性 靳 健 刘沛清 林贵平 等
卸荷速率对岩石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安泰龙 茅献彪 孙凤娟
弹性地基内充液压力管道中的非线性波 张 涛 张善元
基于有限元法的钢管混凝土等效剪切模量研究 屠永清 王泗军
管材包裹混凝土柱轴压细观力学数值模拟 刘 锋 何祖钧 李丽娟 等
考虑动态参数的混凝土侵彻工程计算 李赞成 胡功笠 梁济丰 等
面板堆石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并行计算 胡峥嵘 李俊杰
海冰的本构关系及其抗压强度研究 张效忠 白若阳 江爱民
城市垃圾填埋场沉降的力学模型研究 孙洪军 梁 力 赵丽红 等
有牵引绳的缆绳式桅杆起重机起升绳适度斜拉的探析 陈金瑞
平行四杆机构的力学特性与新型担架的研制 李 昊 尚作萍 杜成斌

20年来我国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文献综述 刘萍华
Mp图与M1图选用不同基本结构的力法分析 宁宝宽 鲍文博 鲁丽华 等
杆件分析类型与载荷平衡分析 李 敏 贾丽洁 王明春
梁挠曲线的递推计算 谢惠明
直接投入固体粒子示踪物显示气流的研究 阮彩群 刘丽孺 谢 灵 等
关于明渠的一个思考 黄耀英 周宜红 高 柱
对力学课程研究型教学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石志飞
力学课程中的趣味实验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马丽慧 韦 亮 杨 梅

力学家忆往事 李 佩
钱学森先生指导下的科大力学系火箭小组 张 瑜
见微知著------聆听钱学森先生教诲的点点滴滴 王柏懿
纪念船舶结构力学学科创建100周年 郭日修
说板------力学史杂谈之二十一 武际可
论力学史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吕增建
身边力学的趣话动力滑板车漫话 刘延柱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回顾 高云峰
参加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的几点体会 高 翔 郭宇辰 刘文娇 等
“第二届中国力学学会中学生趣味力学制作邀请赛”介绍 高云峰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力学人物
-----------------------------------------
 白以龙院士

 

白以龙:

1940年 生于云南省祥云县

1963年 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

1966年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生毕业

1991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 IUTAM )理事,力学进展主编 , Int J Impact Engng 编委等。

曾参加爆炸成形模具强度和爆炸法制造金刚石的研究。针对核爆炸波的传播,解释了应力波的衰减机理。对热塑剪切变形局部化,得到其发生判据,演化和准静态结构的规律 , (1992 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 1993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第一完成人 ) 。针对大量微损伤的问题,建立了亚微秒应力脉冲技术和统计细观力学的破坏规律。提出了微损伤非平衡统计演化和演化诱致突变的概念和理论( 2000 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 2 等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英文专著二部。 1999 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 2000 年获周培源力学奖.

正在进行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固体的细-微观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机构介绍

-----------------------------------------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www.lnm.cn/)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LNM)成立于1988年6月。通过十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LNM于1999年10月被科技部批准建设“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 2001年4月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郑哲敏院士担任LNM第一任室主任(任期:1988年6月-1993年7月), 白以龙院士担任LNM第二任室主任(任期:1993年7月-2000年10月)。

LNM的中、长期学科方向为如下三个方面:
(1)固体变形、损伤、破坏的非线性力学性质
固体宏观非线性本构关系;固体微细观结构与宏观力学行为的关系;变形、损伤、破坏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高温与高应变率条件下的力学行为;表面与界面力学。
(2)流体运动的非线性规律
流体中非线性波与涡的发生、传播、演化及其相互作用;流动稳定性与转捩的非线性理论;流动的图案、分叉与混沌;湍流理论,湍流控制与湍流的数值模拟;微尺度流动现象与规律。
 (3)材料和环境系统中非线性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LNM近期要突出的创新学科方向为:
 (1)纳米/微米尺度力学和跨尺度关联
纳米/微米尺度力学的理论、实验及计算;
分子(原子)—细观—宏观的跨尺度力学;
跨物质层次的本构、强度、破坏理论与实验;
固体微结构演化动力学大型计算模拟与材料的微结构设计。
 (2)纳/微电子机械系统力学
力—热—电—磁—光等耦合的尺度效应与表面效应;
纳/微系统运动规律、控制与失效机理;
纳/微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虚拟实验。
 (3)多尺度复杂流动的动力学理论与控制原理
复杂流动的非线性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理论;
转捩与湍流的大规模科学计算与流动结构研究;
微尺度和多尺度复杂流动规律与控制的精细实验研究;
多相流动的基本规律研究与应用。

近期目标:
在保留原来非线性力学研究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上述创新目标对部分研究内容进行必要调整,并加强有关纳/微电子机械系统(NEMS/MEMS)力学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以期在纳米/微米尺度、纳/微系统、跨尺度关联和复杂流动的非线性力学理论和应用上,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并为国内的相关产业,如材料设计、集成微机电系统、工程和自然灾害预测,提供知识和技术储备。

中、长期目标:
使LNM成为在非线性力学研究上具有相当国际影响的、国内水平最高、研究条件最好的实验室之一。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从院士出身看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
恢复高考后各校本科校友当选院士人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

(摘自科学网)

 

本月初,备受关注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在83名新科院士中(科学院院士35人、工程院院士48人),来自高校的院士有39人,其中,清华大学(含协和医科大学)新当选的两院院士人数最多,有4人,居全国高校首位,其次是地处西北的兰州大学新增3名院士。

清华大学在院士增选中独占鳌头,并不令人意外。这所大学无论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是政府和社会对其教育经费的投入、师资的雄厚、生源的优秀,在中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而兰州大学地处信息相对闭塞、经济欠发达的大西北,能有此收获,更让人欣喜。这一成绩,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诠释了这所刚刚度过百年华诞的西北名校“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

、当然,院士人数并非衡量一所大学实力的唯一标准,特别是某一届院士当选人数更具有相当的偶然性。但在当下中国大学各类排名标准过于繁多,且权威性欠缺的情况下,必须承认拥有院士、培养院士的数量,是最为刚性的标准。笔者认为,有一项指标,比各校新增院士的数量更值得关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本科校友当选院士的人数。

自2005年开始,连续三届院士增选人数中,恢复高考制度后接受本科教育的学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以本届为例,当选者大多数是恢复高考制度后读大学的中青年学者,还有少部分乃“文革”前或“文革”中接受本专科教育,恢复高考制度后攻读的硕士、博士。因此,可以说,近几届增选的院士中的校友人数,是检阅各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本科阶段的校友数,尤为重要。因为本科教育是一个学者打好基础、培养兴趣、确立目标最重要的阶段;同时从1977年至1987年这十年中,中国各大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不像现在到处都在办“研究型大学”;还有一个原因是近三届新增院士,相当一部分是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海归”,如本届新科院士中,“海归”人数占2/3左右,而这些人本科(专科)几乎都是在国内攻读的。

恢复高考制度后本科校友当选院士的人数排名(不含合并的院校、以院士当时就读的学校为准),前9位依次为复旦大学(科学院6)、南京大学(科学院5工程院1)、吉林大学(科学院4工程院1)、兰州大学(科学院4)、哈工大(科学院1工程院3)、山东大学(科学院3)、中国科大(科学院2工程院1)、清华大学(科学院1工程院2)、西安电子科大(科学院1科学院外籍院士1工程院1),余下的高校都是2名或1名,有些知名的大学甚至是剃光头。

这个排名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某些声名显赫的高校为什么排名靠后,若分析其原因,不外乎三个原因:

一是某些名校在恢复高考制度后的优秀本科生出国比例较大,且大多数拿到学位后滞留在外。有两组数字可以佐证这个判断。若以所有历史阶段培养的本科生当选院士数排名,北大、清华两校远超其他高校,北大校友科学院院士99名,工程院院士37名;清华校友科学院院士47名,工程院院士87名,很符合两校在中国高校中泰山北斗的地位。这说明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历史的原因,北大、清华等名校的优秀本科生基本上留在国内。而仅在1999年至2003年5年间,在除美国本土大学以外的美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人数全球排名中,北大本科毕业生获美国博士的有1332人、排在第2位,清华1234人、排在第3位,中国科大988人、排在第5位,复旦626人、排在第7位。2006年,美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本科就读于清华的有571人,北大的507人,中科大的283人,复旦的163人,南大的155人。

二是自恢复高考制度到上世纪80年代末,对高校的投资相对比较公平,办学条件因所处地理位置的差距还不算很大。这当然也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因素有关,政府主导资金、教师的配置,资金和人才急剧流向东南沿海和首都高校的趋势还不明显。

三是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其扎实的学风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地理位置带来的种种不利条件。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哈工大、山东大学这几所学校所处地理位置欠佳,而其朴实、勤奋的学风多年来获得社会公认。以兰州大学为例,它可能是中国名校中所处地理位置最不利的,其生源来自农村和贫困家庭的比例是最高的,其优秀教师的流失速度也是惊人的,但其坚韧质朴的学风使其具有强大的优秀教师自生能力和优秀毕业生的培养能力。本届科学院新增化学部8位院士中,涂永强和周其林是兰大78级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同班同学,这可算一种佳话了。

高等教育和其他公共事业一样,也要讲投入和产出,尤其是1999年扩招以前的本科教育,基本上由政府投资,而其产出的受益者,却不仅仅是中国,当然大量毕业生出国,同样可以回馈祖国,但总不如留在中国的人才对这块土地、这个民族贡献大。恢复高考后各校本科校友当选两院院士人数,或许可作为我们思考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的一个不错的角度。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院士评选为何空缺近半
(摘自人民网)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向社会公布后(消息见本报12月5日6版),人们发现,此次增选产生了35名新院士,而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每两年一次的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

近一半的名额空缺,这是什么原因?中科院这次院士增选,又有哪些风向标?
释疑:
院士评选力求“经得起历史检验”
新增选院士35名,这是自1991年恢复院士增选制度以来,除2007年增选29人后的“次低”。其他历次新增选院士数量,均超过50名。
为何这两年当选的院士人数趋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对此解释说:2007年和今年当选新院士数量较少,一方面体现了院士们严肃认真、保证质量的意识,另一方面也与2006年院士大会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获得赞同票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当选”修订为“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同票数依次入选”有关。
路甬祥说,院士制度是国家为促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而设立的重要制度之一,院士称号是党和国家给予全体院士的崇高荣誉,院士增选质量直接关系到学部和院士群体的声誉,更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和科技队伍的健康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特别重视考察候选人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情况,确保增选院士的质量,力求院士增选结果能够经得起实践、社会和历史的检验。”
他表示,欢迎社会对院士增选工作的监督和支持,共同努力做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

趋势:
中青年和一线工作者的“院士几率”将增大
“年轻”,来自“第一线”,这是增选院士中一个特点。
继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出现了41岁的最年轻院士邓中翰后,中科院新增院士也体现了“年轻化”特点。此次新当选的院士平均年龄54.1岁,最年轻的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王曦,仅42岁。
路甬祥解释说,院士群体的年龄结构,直接关系到院士群体的学术活力。为此,在院士增选工作中十分强调优化院士群体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确保院士群体学术活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等学部规章中对此也有体现,譬如,明确规定:“要特别注意推选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被推荐人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在各学部正式候选人中,60岁(含60岁)以下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等等。而2007年新增院士的平均年龄更低,只有53.7岁。
这次新当选的35位院士中,60岁以下的就有27名,其中50岁以下(含50岁)的有14位,显然,院士们对遴选更多中青年科学家进入院士群体是有相当程度共识的。
路甬祥说,评选中,最关键的是希望将符合院士标准、在临床和工农业第一线工作的优秀专家选入院士群体。而且,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科学家当选为院士,并在更多前沿性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求:
院士应承担更多责任
面对新当选的院士,路甬祥代表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提出四项要求:
一是希望新当选院士一定要深刻认识到,院士称号是荣誉也是责任,“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继续带领研究队伍做出创新性成果”;
二是要积极参加学部咨询评议工作,为国家宏观战略决策和重大科技问题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三是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培养和提携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
四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坚持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恪守科学伦理和道德准则,严格自律,率先垂范,切实发挥道德楷模作用。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期刊动态
-----------------------------------------

《计算机辅助工程》将在2010年推出“国家重大项目跟踪”栏目

(《计算机辅助工程》编辑部)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以下简称《计辅》)将在2010年推出“国家重大项目跟踪”栏目,对高速列车和大飞机等我国重大项目进行跟踪报道。《计辅》将约请有关高层管理人士和技术总工撰写稿件,重点介绍各重大项目的进展和技术攻关情况。相信该栏目的推出将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精彩的内容。

近几年,为适应读者需求,《计辅》在刊登CAE及其相关的技术文章的基础上,不断求新立异,例如:

• 2007年增设“专家视点”栏目,目的是从战略角度为CAE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等提供指导,每期至少邀请一位业内专家撰文。目前该栏目的内容已涉及到CAE算法的进展情况,CAE技术发展趋势,CAE软件的国产化,以及CAE技术在汽车、航空航天、土木工程等领域的运用情况。

• 2008年增设“CAD/CAE/CAM自主创新论坛”栏目,约请专家写稿报道我国自主CAD/CAE/CAM软件及其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我国CAE软件的自主创新和开发情况等进行报道。

• 2009年增设“专稿”栏目,目的是从更深的技术层面进行报道,每期至少邀请一位专家,深度挖掘CAE相关的技术和科研问题。

《计辅》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不断推陈出新,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技术信息、项目信息、产业信息、会议信息和市场信息等内容。

《计辅》2010年的征订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欢迎广大读者关注、订阅,具体订阅方式请访问:http://www.chinacae.cn/ch/first_menu.aspx?parent_id=2007062274931001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