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10卷,第2期,2010年4月25日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邮编:210098)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em.hhu.edu.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邮件列表目前由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维护,依托于江苏省力学学会信息工作部。
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 新闻报道
◆ 学术会议
² Computational Biomechanics for Medicine V 2010
◆ 招生招聘
² 计算技术研究所招聘计算力学与并行计算方向博士后、研究助理
²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atomistic modelling
◆ 学术期刊
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Volume 47, Issues 13, 15 June
2010)
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Volume 32, Issue 8, August 2010)
◆
力学人物
²
黄克智
◆
机构介绍
²
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
◆ 网络精华
=======================================================================================
新闻报道
-------------------------------------------
(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供稿)
3月28日上午,河海大学隆重举行力学专业办学50周年庆典,来自国内外的近300名校友和师生代表共500多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朱拓在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他肯定了力学专业50年来所取得的办学成就,也希望力学专业在今后的办学中办出优势,
办出特色,为把学校建设成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教授,河海大学赵光恒教授分别代表中国力学学会、力学专业创始人
发言 。河海大学力学系主任邵国建教授做了主题报告,介绍了力学专业发展建设情况。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庄茁教授代表兄弟高校
致辞
。校友代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也相继发言和献词。
出席大会的嘉宾还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兄弟高校的代表,以及校内有关部
门 和兄弟学院负责人。
-------------------------------------------
力学与工程论坛在河海大学召开(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供稿)
3月27日,为庆祝河海大学力学专业办学50周年,河海大学举办了“力学与工程论坛”。河海大学副校长李乃富代表学校到会致辞,并主持首场
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并分别作了“面向研究
工程师的力学教育”和“高拱坝抗震中力学问题探讨”的报告。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沈凤生,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黄光明,长江科学院总工程师、教授级
高工林绍忠,江苏地震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杨伟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曹茂森教授,法国国家信息及自动化研究院研究
工程师贺海武博士等六位河海大学力学系毕业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分别作了报告。
力学既是应用性很强的技术科学,更是众多工程科学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为解决一系列工程关键科技问题提供重要的方法与技术。同时,力
学在工程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论坛围绕力学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创新型人才等主题,探讨了进一步发展力学学科、加强力学与工程相结合、培养有扎实力学功底与素养的
人才等问题。本次论坛的举行将对我校力学学科的发展与改革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
据《日本侨报》报道,记者4月8日从日本机械学会获悉,在日华人材料及计算机模拟技术专家辛平博士通过了“计算力学技术者”最高级资格——上级分析家的资格认定,成为日本全国拥有该资格的19人之一,也成为第一个获得该资格的在日华人。
日本机械学会历史悠久、会员总数近四万人,是世界著名学术团体之一。该学会于2003年在日本国内计算力学54相关团体的协作以及日本机械
工业联合会、日本产业机械工业会、日本电机工业会3团体的支援下,创设了“计算力学技术者”资格认定事业,分别在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2
领域设立初级、二级和一级的资格认定考试。
该资格认定事业的设立旨在提高日益普及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质量保证和产品开发的效率、性能、安全性。该学会由于2009年增设了“上级分
析家”之最高级资格。上级分析家资格不仅仅要求在计算力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拥有广泛而且深厚的知识和解析经验,而且要求在计算
机辅助工程的解析大型项目上具有优秀的规划和管理能力,以及崇高的伦理观和对顾客和社会展示能力。
辛平博士是优秀的在日华人科学家和工程师之一。他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早期留学东京大学,1992年加盟东芝陶瓷(现科跋凌材料,2006年通过
MBO从东芝集团独立而更名)。科跋凌材料公司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品,特别是单晶硅和精细陶瓷为基干,为半导体、钢铁、汽车、能源环境以
及医药等最先端的产业领域提供工程配套材料和制品,是世界屈指可数的无机材料的综合厂商。现在,辛平博士作为核心技术研究所的技术部
长负责全公司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的业务。
-----------------------------------------
《计算机辅助工程》第5届编委会会议召开(《计算机辅助工程》供稿)
2010年4月18日,《计算机辅助工程》(以下简称《计辅》)第5届编委会会议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隆重召开。编委会主任、上海海事大学
副校长黄有方教授,编委会副主任兼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钟万勰先生,编委会副主任兼副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先生,副主编、大连理
工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张洪武先生等二十几位编委参会。
会上,上海海事大学於世成校长向各位编委颁发聘书,黄有方副校长致欢迎辞,钟院士和崔院士分别就编委会议题发表讲话。袁社长作了杂志
工作报告,汇报了《计辅》近几年的转型情况、参加业界活动情况、参加数据库情况等,并从作者的学历、学位和行业分布等角度分析稿源情
况。
各位编委纷纷发言,讨论《计辅》发展中存在问题,为稿源拓展、稿件质量和影响力的提高、期刊的经营以及如何发挥《计辅》在我国自主CAE
软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等出谋划策。
本届编委会云集了我国二十几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6位顶尖CAE学者,并有澳大利亚和日本各一位国外编委。强大的编委成员将是《计辅》发展
的有力保证;本次编委会议的成功举办,将是《计辅》在转变中谋发展的重要机遇。
========================================================================
学术会议
-----------------------------------------
(2010年8月1 - 2日,南京 河海大学)
一、会议背景和目的
环境力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如:国际科学委员会将环境与灾害列为优选领域,国际力学大会设立了“环境和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分会专门研讨环境问题。在我国,一方面,环境力学已经成为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力学研究人员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研究。另一方面,环境、水利、大气、海洋、生态等学科的科研人员也不断吸收力学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从而推动本学科的发展。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支持下,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和美国工程力学学会将于2010年8月1日至8月2日在南京主办“2010年NSFC中美环境力学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将为环境力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将深入探讨本领域中的基本科学问题、新兴研究方向、交叉学科、应用前景等,进一步建立本领域合作研究平台与交流机制建设,促进我国环境力学研究的发展。
二、主要学术议题
1. 自然环境中的复杂流动及其影响
2. 防灾减灾中的若干力学问题
3. 固体废弃物处置中的力学问题
4. 大气和沙尘暴力学
5. 环境水动力学
6. 环境岩土和地质灾害力学
7. CO2和核废料的地下处置
8. 城市和城市群的环境力学问题
9. 沿海开发中的环境力学问题
三、重要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5月30日
研讨会题目和摘要:6月10日
发出正式邀请信: 6月15日
会议日期:8月1-2日
联系人:郑辉
联系地址:210098 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
电子邮箱:
srzh123321@sina.com
电话:+8613814542257
联系人:孙洪广
联系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邮编210098
电子邮箱:
shg@hhu.edu.cn
电话:+8613621586259
(注:请提交注册表时,同时发送到以上两个邮件地址,以防邮件丢失)
会议详情请查询会议网站:http://em.hhu.edu.cn/environ/
-----------------------------------------
2010年国家自然基金委环境力学夏季讲习班http://em.hhu.edu.cn/environ/123/index.html
(2010年8月1-6日,南京 河海大学)
一、夏季讲习班背景和目的
环境力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如:ICSU(国科联)将环境与灾害列为优选领域,国际力学大会设立了“环境和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分会专门研讨环境问题。在我国,一方面,环境力学已经成为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力学研究人员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研究;另一方面,环境、水利、大气、海洋、生态等学科的科研人员也不断吸收力学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从而推动本学科的发展。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和美国工程力学学会将于2010年8月1日至8月6日在南京主办“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力学夏季讲习班”。
本次暑期讲习班将围绕自然界中的复杂流动和防灾减灾,系统地介绍相关专题的前沿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为我国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提供同知名学者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讲习班和研讨会强调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问题、相关应用和背景入手,为学生或年轻学者提供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短期高强度课程学习,达到开阔学员的学术视野,促进我国环境力学研究领域青年人才的成长和研究队伍的发展的目的。
热诚欢迎您参加本次讲习班。通过参加这个活动,无论对您现在或者将来从事环境力学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或在越来越重要的环境工程和污染物的治理领域从事实际的工程工作,都将对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二、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数理学部
三、承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
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
四、主题
城市大气环境和沙尘暴力学
环境水动力学
环境岩土和地质灾害力学
沿海开发中的环境力学问题
五、重要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5月30日
发出正式邀请信:6月15日
讲习班日期:8月1-6日
六、讲习班费用
由于得到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的经费支持,本讲习班将免注册费和学费,并承担学员的住宿费、早餐和午餐。
联系人:郑辉
联系地址:210098 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
电子邮箱: srzh123321@sina.com
电话:+8613814542257
联系人:孙洪广
联系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邮编210098
电子邮箱: shg@hhu.edu.cn
电话:+8613621586259
(注:请提交注册表时,同时发送到以上两个邮件地址,以防邮件丢失)
-----------------------------------------
Computational Biomechanics for Medicine V 2010(Beijing, September 2010)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have proved tremendously successful in engineering. One of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for mechanists is to extend the success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to fields outside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to biology, biomedical sciences, and medicine. The proposed workshop will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computational biomechanics specialists to present and exchange opinions on the opportunities of applying their techniques to computer-integrated medicine. For example, continuum mechanics models provide a rational basis for analysing biomedical images by constraining the solution to biologically reasonable motions and processes. Biomechanical modeling can also provide clinically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physical status of the underlying biology,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across molecular, tissue, organ, and organism scales. The main goal of this workshop is to showcase the clinical and scientific utility of computational biomechanics in computer-integrated medicine.
The following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disciplines will be included:
1.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2. Computational multibody systems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3.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4. Computational thermodynamics (e.g. heat transfer, radiation)
Key dates :
. Deadline for paper submission: 07 June 2010
.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10 July 2010
. Final version of papers submitted: 01 August 2009
. Workshop: 20 or 24 September 2010
Website: http://school.mech.uwa.edu.au/CBM2010/
==========================================================================
招生招聘
-------------------------------------------
浙江大学朱位秋院士诚招随机动力学与控制博士后
(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供稿)
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朱位秋院士科研团队因科研工作需要,诚招有志于随机动力学与控制方向及其相关研究方向的博士后。
联系方式:
浙江大学应用力学所:
朱位秋 院士
联系电话:0571-87953102
电子邮件:wqzhu@yahoo.com
宦荣华 博士
联系电话:13819195819
Email: dam_zi@zju.edu.cn
通讯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工程力学系教12 – 235房间
邮政编码:310027
-------------------------------------------
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招聘
“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Center for Nano/micro -Mechanics and Multidisciplinary
Innovation Research, 简称CNMM)即将于2010年9月正式成立。
清华大学设立这个校级研究中心有双重主要目的:1)开创一类新型跨院系多学科交叉研究模式,2)成长为特色显著的国际知名微纳米科技创新中心。
(研究中心详情参见本期机构介绍)
中心三年内拟发展到含有20余位研究员或PI、30余位博士后或Research
Fellows、招收百余位中外研究生。诚聘相关领域、海内外的有志青年人才加入。
职位及待遇:
本次招聘高、中、初级各式岗位多名、待遇优厚面议,职位如后:
1)教授/副教授级研究员(应具国际知名研究单位多年工作经验,可申报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清华百人计划、杰出人才计划等 )
2)Research Fellow、博士后(应具博士学位)
3)实验助理、行政助理(应具硕士学位、后者需上佳中英文,属合同编制)
专业方向: 微加工制备;材料;测量;表面输运;植物生长;英语文书等
学科背景: 力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化工、机械、电子工程等
工作地点: 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
申请截止: 2010年5月5日
面谈时间: 预计2010年5月8日
电邮地址: zheng-se@tsinghua.edu.cn (秦雅翠)、sjg@tsinghua.edu.cn (李德华)
-------------------------------------------
计算技术研究所招聘计算力学与并行计算方向博士后、研究助理
(计算技术研究所田荣教授供稿)
计算技术研究所田荣教授招聘计算力学与并行计算方向博士后,研究助理。
研究方向:
非线性计算力学;超大规模并行有限元计算
大规模粒子模拟
要求:
1. 对有限元,无网格/粒子法,分子动力学等数值方法有深入了解;
2. 有并行程序开发经验,懂MPI,C/C++;
3. 计算力学、计算数学等相关学科背景。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两篇代表论文全文、开发过的系统介绍等材料发送到:
-------------------------------------------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atomistic
modelling
The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i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is looking
for a highly motivated researcher for a three-year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in
the area of atomistic/molecular dynamics modeling.
The research project is computational based and will focus on
the atomistic modeling of lubricant and diamond-like carbon. The work will
include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code programming and publications of
research papers.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will also have to work closely with
scientists from A*STAR.
Requirements:
1. a Ph.D.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engineering, physics or computational sciences from a reputable university.
2. proficient in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major
programming languages: C/C++ or FORTRAN strong quantitative skills.
3. proficient in English.
4. renumeration depends on experience of candidate.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search project, please
email me at chwong@ntu.edu.sg with your
CV and transcripts.
Note that shortlisting process will begin immediately
until position is filled.
==========================================================================
学术期刊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Volume 47, Issues 13, 15 June 2010)
Much ado about shear correction factors in Timoshenko beam theory
S.B. Dong, C. Alpdogan, E. Taciroglu
Characterization of a cohesive-zone model describing damage and de-cohesion at bonded interfaces.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mode-I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Nunziante Valoroso, Roberto Fedele
Evaluation of residual stresses and strains using the Eigenstrain Reconstruction Method
Tea-Sung Jun, Alexander M. Korsunsky
The degeneration of image singularities from anisotropic materials to isotropic materials for an elastic half-plane
Ru-Li Lin, Chien-Ching Ma
Strain gradient elastic homogenization of bidimensional cellular media
N. Auffray, R. Bouchet, Y. Bréchet
Real-time self-collision detection algorithms for tensegrity systems
Massimo Cefalo, J.M. Mirats Tur
Atomistic-based continuum representation of the effective properties of nano-reinforced epoxies
S.A. Meguid, J.M. Wernik, Z.Q. Cheng
A multiscale approach of nonlinear composites under finite deformation: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and numerical modeling
V. Bouchart, M. Brieu, N. Bhatnagar, D. Kondo
Corrigendum to “Constitutive modeling of shape memory polymer based self-healing syntactic fo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47 (9) (2010) 1306–1316]
Wei Xu, Guoqiang Li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Volume 32, Issue 8, August 2010)
Bridge fatigue reli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of equivalent stress range based on field monitoring data
Kihyon Kwon, Dan M. Frangopol
High cycle fatigue strength of permanent mold and rheocast aluminum 357 alloy
Myriam Brochu, Yves Verreman, Frank Ajersch, Dominique Bouchard
The role of microstructural variability on the very high-cycle fatigue behavior of discontinuously-reinforced aluminum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using ultrasonic fatigue
J. Huang, J.E. Spowart, J.W. Jones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simultaneous tension and torsion in a cylindrical element with a surface layer
Grzegorz Starzynski
The effect of a free surface on fatigue crack behaviour
P. Huta?, L. Náhlík, Z. Knésl
Low cycle lifetime assessment of Al2024 alloy
S. Khan, A. Vyshnevskyy, J. Mosler
Unified methodology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fatigue behaviour of adhesively bonded joints
V. Shenoy, I.A. Ashcroft, G.W. Critchlow, A.D. Crocombe
High temperature fretting fatigue behavior of IN100
S. Mall, H.-K. Kim, W.J. Porter, J.F. Ownby, A.G. Traylor
The corrosion fatigue resistance of an electrolytically-plated magnesium alloy
S. Ishihara, T. Namito, H. Notoya, A. Okada
Small time scale fatigue crack growth analysis
Zizi Lu, Yongming Liu
Simulation and comparison of several crack closure assessment methodologies using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 Ismonov, S.R. Daniewicz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of a directionally-solidified Ni-base superalloy: Smooth and cylindrically-notched specimens
Robert A. Kupkovits, Richard W. Neu
The energy approach in the calculation of fatigue lives under non-proportional bending with torsion
Dariusz Rozumek, Zbigniew Marciniak, Cyprian T. Lachowicz
Prediction of the S–N curves of high-strength steels in the very high cycle fatigue regime
Y.B. Liu, Y.D. Li, S.X. Li, Z.G. Yang, S.M. Chen, W.J. Hui, Y.Q. Weng
Mechanism-based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of cast iron. Part I: Models
T. Seifert, H. Riedel
Mechanism-based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of cast iron. Part II: Comparison of model predictions with experiments
T. Seifert, G. Maier, A. Uihlein, K.-H. Lang, H. Riedel
Probabilistic framework for a microstructure-sensitive fatigue notch factor
G.M. Owolabi, R. Prasannavenkatesan, D.L. McDowell
Multiaxial fatigue criterion for polypropylene –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A. Berrehili, Y. Nadot, S. Castagnet, J.C. Grandidier, C. Dumas
Discussion on “Modeling of fatigue crack growth in notched fibre metal laminates” by Po-Yu Chang and Jenn-Ming Yang [Int. J. Fatigue 30 (2008) 2165–2174]
R.C. Alderliesten
========================================================================
力学人物
-----------------------------------------
黄克智
(摘自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网站)
黄克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弹塑性断裂力学、薄壳理论和塑性理论的研究工作。出版专著六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1947年江西中正大学土木系毕业,1952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生毕业。1978年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从事高校教育、科研工作62年,目前身体健康,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已培养研究生75名,其中44人已获博士学位,有2名为中科院院士。现任国内四所大学名誉教授,九所大学兼职教授。
曾获国际、国家与部委级奖励40余,其中本世纪以来获奖有200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姜汉卿)导师奖;2004年清华大学首届(04-05)突出贡献奖;2004年美国ASME全部刊物系列唯一Melville优秀论文奖;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获奖人);2004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五获奖人);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五获奖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五获奖人)。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冯雪)导师奖;2007年全国十大系列教育英才奖;2008年全国老教授协会科教兴国奖;2009年获周培元力学奖。
========================================================================
机构介绍
-----------------------------------------
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
设立于2010年的“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简称CNMM)有两重主要目的:1)开创一类新型跨院系多学科交叉研究模式,2)成长为特色显著的国际知名微纳米科技创新中心。英文全称为Center for Nano/ micro-Mechanics and Multidisciplinary Innovation Research,CNMM且可趣释为CN=China、MM=Mechancis + Multidisciplinary。
一方面,纳米技术源于基础研究,特别是基于物理和化学的原理(电-磁、生-化,以及简单系统的力-热)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现代力学(复杂系统的力-热)扮演着工程科学(钱学森定义)的角色,在工程建模和定量研究方面具有学科优势。本中心的独特点,是通过显著增加现代力学的分量,博弈于纳米科技“自下而上”的趋势和现代工科“自上而下”的研究潮流所交汇的微纳米尺度创新研究。
主要发展战略为:(1)三七开:集中逾70%的资源投入同时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和特色”、“潜在重大基础研究或高科技市场价值”和“近期可望取得关键突破”三个特征的若干主要研究方向;同时近30%资源用于培育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课题。(2)特色平台:围绕研究方向,组建优势互补、动态开放的研究队伍,主要成员为来自海外的全时新聘和清华大学及周边单位的双聘,并形成强大、便利、有特色的联合实验平台。(3)国际化:与世界顶尖的若干纳米科技研究中心和高科技公司建立多赢、互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国际化的研究人员和学生交流机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Nano for Speed and Quality – 原理上不能同时实现高速和极低耗散是制约现有众多微纳器件的关键技术瓶颈。我们开创并领先发展的石墨烯或碳纳米管范德华型新原理器件技术,为克服上述瓶颈提供了可能,并有望将现有计算机硬盘存储器的密度和读写速度提高多个数量级。(2)Nano for Strength and Energy – 如果能将开采深度增加一倍,可供使用的石油将延长80年;纳米和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可解决困扰上述可能的核心瓶颈,也可实现高效电能存储,有助于彻底解决汽车尾气问题。(3)Nano for Flow and Health – 在微纳尺度可实现水的超级流动、超常蒸发和高效过滤。这对于采用低能耗解决中国北部地区由于缺水或水清洁所导致的一系列生态与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能;也将用于改进中医的系统性生物体的理论,帮助人体健康。(4)Nano Instruments and Materials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昂贵微纳设备进口市场。增加力学的参与,为我国实现微纳设备跨越式开发提供了可能。
中心主要发起成员是清华大学的一群在纳米科学与应用领域经历长期合作、并取得显著创新成果的知名学者:郑泉水教授(中心主任、力学),程曜教授(微加工)、F. Grey(丹麦的第一个纳米技术教授)、魏飞教授(化工)、薛其坤院士(物理)和朱静院士(材料)。三年内,中心拟发展到约有20位全职或中外双聘教授/副教授、30位博士后、和60位博士生的规模;新购或联合的微纳实验设备合计人民币逾亿元。
中心的独特性增加了与国际现有顶尖纳米技术中心和高科技公司实现互补合作和多赢的可能性。至今,IBM在全世界共设立了14个“志愿者计算”项目,每个项目可采用多达百万个数计算机来解决人类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已经确定由CNMM承担,将由IBM 在今年6月上海世博会上公告。CNMM正在启动其他战略合作伙伴的确认工作,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瑞士、丹麦、澳大利亚等著名机构,如碳纳米管之父,日本M. Endo教授领衔的研究中心、英国伦敦纳米技术中心、美国加州理工和MIT等。
========================================================================
网络精华
-----------------------------------------
(摘自科学时报)
举世瞩目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中,正是有了现代仿真技术的参与,才使得近20万游行群众步调一致、协调有序。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仿真科学与技术已在我国国防、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成为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并且在工业、农业、商业众多领域广泛使用。
有着广泛应用并已形成完整学科的仿真科学,却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成为专家们争论的焦点。在以“仿真是基于模型的实验”为主题的中国科协第37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专家们围绕仿真与科学理论、科学实验的关系,什么是仿真科学的内涵等问题展开讨论。
在学术沙龙上,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霖为代表的一部分专家认为,仿真不能简单说成是基于模型的实验。
张霖援引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关于现代仿真技术的定义:以相似原理、模型理论、系统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建模与仿真应用领域的有关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系统、与应用相关的物理效应设备及仿真器为工具,根据对系统仿真的目的,建立并利用系统模型对已有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试验、运行和评估(系统全生命周期活动)的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
“在方法论上讲,仿真与实验有相似之处,即仿真利用系统模型在人为控制的环境和条件下,对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和试验。仿真所采用的分析、观察、对比、评估、试验等手段也与实验研究有共同之处。”张霖说,“从这个角度看,仿真是实验的一种,小于实验。”但是从现代仿真的工具来看,它已扩展了实验的工具,是一种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的虚拟实验方法。再从作用上看,现代仿真已参与系统全生命周期活动,是对世界或对象(系统)进行认识和改造的手段与重要工具,因此仿真又大于实验。
张霖最后给出的结论是,仿真与实验有异同,它们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刘兴堂也认为,“仿真是基于模型的实验”的提法既不确切又不全面,仿真有着远远不止于此的丰富内涵和广泛活动。
刘兴堂说,首先,仿真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崭新的工程方法和技术。它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基本活动及有效手段,能够以其他方法和技术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为决策者、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在面对一些重大复杂棘手问题时,提供一个灵活、适用的环境,检验其关键性见解,创造新观点、发现新问题,高效帮助人们进行科学推断与决策。
其次,仿真是一种应用领域最广泛的模型研究。它以其无毒、无害、无破坏性、可多次重复、安全、经济、可控、不受气象气候条件和场地空间限制的优势,成为继理论研究之后的现代科技研究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目前,凡是有科学研究的地方都离不开仿真的支持,特别是当采用传统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不能奏效时,势必转而应用仿真手段。
第三,仿真是一种复杂人—机训练的最好工具。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复杂化,高级人—机训练工具的开发及应用越来越迫切,大型工业过程控制模拟训练是这样,宇航探测仿真培训同样需要,现代作战模拟演练更是如此。
第四,仿真科学与技术紧系国计民生和国防建设,在众多领域的需求牵引和多学科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近年来进步异常迅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体系,成为共用的、战略性科学技术,并朝着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像张霖和刘兴堂这样,认为“仿真是基于模型的实验”的提法不全面,仅是沙龙上的一种观点。
持第二类观点的专家则认为,仿真就是基于模型的实验。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沙龙上,专家们对仿真是基于模型的重要科学研究手段、仿真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第三种方法等等观点也有不同的看法。
此次学术沙龙的召集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说,虽然大家在沙龙上的观点不尽统一,但通过研讨,与会专家对仿真的内涵以及仿真与实验的异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也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探讨的与主题有关的问题,达到了“倡导自由学术探索,鼓励学术争鸣,活跃学术氛围,促进原始创新”的良好效果。
学术沙龙的另一位召集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肖田元也表示,争论促进了对仿真学科与仿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