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12卷,第2期,2010年10月25日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邮编:210098)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em.hhu.edu.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邮件列表目前由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维护,依托于江苏省力学学会信息工作部。
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 新闻报道
² 中国力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九届理事会扩大会议顺利召开
◆ 学术会议
◆ 招生招聘
² A new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continuum mechanics
² Post-doc position in the area of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²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mechanics
◆ 学术期刊
◆
力学人物
²
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长、副理事长介绍
◆ 网络精华
=======================================================================================
新闻报道
-------------------------------------------
第八、九届理事会扩大会议顺利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中国力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九届理事会扩大会议于2010年10月17~20日在大连棒棰岛国宾馆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包括10余位院士在内的中国力学学会第八、九届理事,中国力学学会部分荣誉理事及特邀理事,各分支机构负责人,各省市力学学会和香港地区力学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共计2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大会开幕式于10月18日上午举行,由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樊菁研究员主持,大连理工大学程耿东院士代表欧进萍校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李家春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会议得到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力学系具体承办此次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包括: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总结、第九届理事会选举工作、学术交流、各省市力学学会及各分支机构工作座谈。
李家春理事长代表第八届理事会做了题为“深化改革,服务会员,发展学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的工作报告,对四年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对学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向四年来对中国力学学会给予大力支持的各有关单位和同仁、朋友表示了衷心感谢。杨亚政常务副秘书长代表第八届理事会做了财务工作报告,向与会代表汇报了学会四年来的财务收支情况和审计结论,并对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等单位的财政支持表示了感谢。
10月18日下午,经出席会议的第九届理事会理事投票,选举产生了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他们是:
理 事 长: 胡海岩
副理事长: (按姓氏拼音排序)
洪友士 刘人怀 龙勉 卢天健 佘振苏 杨卫 张洪武 郑泉水
周哲玮
秘 书 长: 冯西桥
常务理事: (按姓氏拼音排序)
邓小刚 冯西桥 韩杰才 洪友士 胡海岩 黄晨光 黄风雷 黄培彦
江 松
姜宗林 亢一澜 李玉龙 李振环 刘 桦 刘人怀 龙 勉 卢天健
陆夕云
马兴瑞 孟 光 彭向和 佘振苏 申长雨 沈 清 王 乘 王光谦
王建祥
吴林志 杨 卫 杨嘉陵 于起峰 袁 驷 翟婉明 詹世革 张 伟
张洪武
赵跃宇 郑泉水 仲 政 周又和 周哲玮
随后新当选的第九届理事会胡海岩理事长主持召开了新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第1次全体会议,经认真商讨,明确了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及常务理事分工。确定了“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11”将在2011年8月21~25日在哈尔滨召开,同时会议就本届理事会拟开展的工作、名誉及特邀理事的聘任等事宜进行了讨论,并商定将在第二次全体常务理事会议上确定第九届理事会的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12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这些学术报告充分反映了我国力学工作者在面向重大工程应用和学科前沿、交叉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他们分别是:
陈迎春——C919大型客机设计中的力学问题
马 巍——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中的冻土力学问题
张统一——Surface Stress and Surface Energy of Solids
亢一澜——多尺度实验测试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若干研究
王光谦——非均匀泥沙运动基础理论
张洪武——计算固体力学研究的若干进展
佘振苏——面向航空航天CFD应用的湍流基础研究新进展
杨国伟——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
王铁军——轻质夹芯结构的静动态响应
陆夕云——激波和湍流漩涡分离流动的数值模拟
李俊峰——行星际探测中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季葆华——细胞粘附及其力敏感行为研究
会议期间还分别进行了各省市力学学会的工作交流座谈和各分支机构的工作交流座谈。参加会议的代表发言踊跃,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提出建议。
会议闭幕式于10月19日下午举行,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胡海岩院士主持会议。到会的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分别就自己分管的工作设想做了简要发言。新老理事们也踊跃献言献策,对新一届理事会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宝贵建议。胡海岩理事长根据大家发言做了总结,提出了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他指出,新一届理事会应学习前辈力学家,弘扬学会优良传统;面向青年学者,抓好队伍建设;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进学术交流和科普工作;抓好“北京国际力学中心”和“第23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推进中国力学界整体走向世界。最后,他对承办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力学系周密的组织工作与热情细致的接待工作表示感谢!
中国力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九届理事会扩大会议在热烈掌声中圆满闭幕!
-------------------------------------------
科技部发布973计划2011年项目立项通知(摘自科技部网站)
科技部日前在其网站发布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年项目立项的通知,共113个项目立项。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统一安排,这批项目将于2011年初启动实施。
附件:973计划2011年项目清单
-------------------------------------------
2010年10月19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第二十一届院士大会在印度海得拉巴市举行,来自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TWAS院士、获奖科学家、特邀代表400多人出席了大会。在本次TWAS大会上,共增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8名,其中有包括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和兰州大学副校长郑晓静院士在内的18名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学者。
-----------------------------------------
中科院纪念钱学森逝世一周年 《钱学森》将亮相央视(摘自科学网)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一周年纪念会暨人物传记片《钱学森》首映式10月22日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举行。来自各界的260余位代表共同缅怀钱学森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表示要继承他的遗志,推动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
2009年10月31日,被誉为人民科学家的钱学森走完98年的人生历程,溘然长逝。
钱学森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受到大家广泛尊重,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说:“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他未竟的事业,实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跨越发展。”
“钱先生离开我们,举国悲痛,人们对钱学森的敬仰和怀念是与他的杰出贡献和高尚品德分不开的。”中科院力学所所长樊菁说,钱学森是近代力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在钱学森“工程科学”思想指导下,力学研究所在建所初期为国家的火箭、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的关键技术研究做出了重要的、开创性的工作。钱学森则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并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的学生、中科院院士郑哲敏说,钱学森创建了我国火箭和航天产业的科研体系,并以组织讨论和研究会等方式组织了我国第一代火箭和航天领域的技术专家和工程师队伍。
郑哲敏说:“我们怀念钱学森,就要学习他的爱国奉献精神和创新思想。他的技术科学思想是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
“虽然钱老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但我们依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留下的思想和氛围。”中科院力学所青年工作者韩桂来说,“我们要以钱老为榜样,以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民族振兴为己任,为钱老未竟的事业努力攀登、奋斗。”
纪念会还放映了由中央电视台和总装备部联合摄制的六集人物传记片《钱学森》片段。该片将于10月25日至10月29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和第十套节目晚间播出。
========================================================================
学术会议
-----------------------------------------
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二轮)(2010年12月26-28日,广州)
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将于2010 年12月26日至28
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办。届时将有全国著名力学工作者参加会议,及做大会特邀报告。这将是我国力学界的一次团聚的盛会。现会议论文征稿日期延长到11月31号,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一、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二、会议时间
2010 年12 月25日 注册报到
2010 年12 月26—27日 大会特邀报告及专题讨论
2010 年12 月28日 鼎湖山考察
三、会议地点
广东.广州
四、会议内容
1. 流体力学测量与显示技术研究
2. 流体力学实验研究
五、会议组织机构(姓名均以拼音为序):
组织委员会
主任:尚晓东 副主任:王晋军(学术组组长)、张新宇、周生启(秘书长)
委员:陈德华、陈 刚、陈立红、陈 军、陈志敏、谷笳华、顾明、郝卫东、何
枫、胡天群、姜 楠、康 琦、刘沛青、明 晓、沈 清、施岳定、
魏小林、许宏庆、杨基明、赵 峰、钟兴福、周全
秘书:谢红琴,张荣,徐驰
六、参会须知
会议费1000元(包含注册费)。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31日,请将论文和会议回执以邮件发送给会议联系人:
张荣:zhangrong@scsio.ac.cn
电话:020-84452239
地址:广州新港西路164号
邮编:510301
==========================================================================
招生招聘
-----------------------------------------
(宁波大学供稿)
宁波大学工程力学与材料科学系(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较为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多项研究成果。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拥有工程力学博士点、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浙江省重点学科、教育部冲击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宁波大学超级计算中心等学科平台。由于宁波市的工业和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宁波大学力学系希望在这些领域有所作为,发挥力学学科在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提升中的关键作用,并通过与国内主要研究机构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科学研究所的合作,期望对宁波技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现在招聘多名具有材料强度、结构分析、电磁弹性力学、爆炸力学、计算力学、流体力学等背景,愿意从事与工程力学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博士,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扩大现有教学科研团队规模。
应聘条件(EM1010):
1.
拥有工程力学的主要分支(材料强度、结构分析、电磁弹性力学、爆炸力学、计算力学、流体力学等)的研究经历和博士学位,熟悉计算力学、弹塑性力学、数值方法、结构工程、材料科学中的一个或多个主要学科方向。
2. 能够讲授所在领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具有出色的教学和学术交流能力。
3. 能主动开展研究工作并争取各级研究项目和基金支持。
4. 善于团队合作,能够积极结合企业和产业需求,与校内外研究人员和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合作开展研究工作。
5. 有成为学术带头人的潜力。
如您有意与宁波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一起发展,推动工程力学学科在经济建设和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请与我们联系,或者向我们推荐合适人选。宁波大学提供良好的引进条件和工作待遇。初步申请材料包括:1)详细学术简历,2)代表性论文3篇。申请时务请注明岗位代号EM1010。
联系人:315211浙江省宁波市风华路818号宁波大学机械与力学学院 干老师
电 话:0574 8760-0613, 8760-0302 传真: (0574)8760-8358
E-mail :dp@nbu.edu.cn
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http://eng.nbu.edu.cn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http://mech.nbu.edu.cn
-------------------------------------------
A new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continuum mechanics
A new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continuum mechanics is available at the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Candidates should have a strong background in physics and/or
theoretical mechanics, as well as experience with analyt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solving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ossible projects include
the mechanics of frictional sliding, the mechanics of biomaterials, the
mechanics of glassy materials and dislocation-mediated plasticity. Highly
motivated candidates are requested to send their CV, publications list and
statement of research interests to Dr. Eran Bouchbinder
eran.bouchbinder@weizmann.ac.il
-------------------------------------------
Post-doc position in the area of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Post-doc. position is available in the area of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in
the Dept. of Civi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These positions will start at some point in the spring of 2011; no
later than May 2011. Post-doc fellowship will be given for first year, and
annual-based contract extensions will be considered from second year.
Applicants with a Ph.D. degree in the area of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fracture mechanics, or multiscale analysis will
be preferred. Also, experiences of developing computational analysis code, and
MPI parallel computing will be a strong plus. The successful applicants will
work on various topics in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problems in various
length scales.
Interested applicants are encouraged to e-mail
their full CV with a list of publication and their two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to
j-song2@northwestern.edu
-------------------------------------------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mechanics
At the laboratory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Science at Monash University, we have an opening for a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position starting January 2011 in the general area of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The ideal candidate will have PhD in materials
science/mechanics/solid state physics or related fields with a strong background
in atomistic simulation methods. The topics of interest include graphene and
related materials, multiferroic materials, and quatum nanostructures.
Interested candidates should send an email to
nikhil.medhekar@monash.edu with
the subject titled "Postdoc position" and attach their CV with a list of
publications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three references.
==========================================================================
学术期刊
-------------------------------------------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0年第19卷第3期
液化天然气船液舱的晃荡
作者:王德禹基于边界面法的完整实体应力分析理论与应用
作者:张见明大力发展自主大规模工程力学应用软件
作者:吴瑞安,何颖波,郝志明,范宣华裙板安装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作者:杨志刚,高喆,陈羽,王毅刚新型复合FRP锚杆延展性及协调性数值分析
作者:张晓,郑百林,贺鹏飞钢筋混凝土拱桥构件重要性评价及超载导致倒塌破坏模拟
作者:卢啸,陆新征,叶列平,何水涛钢轨火焰热处理温度场数值模拟
作者:屈岳波,和平安,蔡志鹏,赵海燕,潘际銮下反前掠地效翼三维数值模拟
作者:应成炯,杨韡,杨志刚星载大型可展桁架天线热变形分析
作者:李琴,朱敏波发电机挡块组件有限元分析
作者:张维,郑百林,贺鹏飞基于高次多项式动力凸轮型线的配气机构性能分析
作者:杜爱民,梁伟高速齿轮转子系统质量不平衡响应分析
作者:张坤,郑百林,李应生
大型全回转浮式起重机平衡系统优化数学模型
作者:杨勇生,孙乐乐,沈海荣基于ANSYS的速度时程求解方法
作者:林超伟橡胶材料疲劳断裂特性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芳,张春亮地铁车辆橡胶轴箱定位器结构分析与优化
作者:王明星,黄友剑,程海涛考虑可靠性和鲁棒性的机械接头有限元设计优化
作者:毛力奋CAE软件操作小百科
作者:顾铖璋,武秀根
========================================================================
力学人物
-----------------------------------------
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长、副理事长介绍
理事长:胡海岩(参见力学动态第9卷第6期力学人物栏目)
副理事长:洪友士 (摘自百度百科)
洪友士,博士,1951年7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力学所学位委员会主任。曾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1998-2006),副所长(1994-1998)。主要学术兼职:“Fatigue
& Fract. Engng Mater. & Struct.”, “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力学进展》,《中国科学G辑》副主编;《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1994-1998)、副理事长(1998-20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81年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在中科院力学所工作;1991年在中科院力学所获博士学位。1985年至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物理冶金研究所从事断裂力学与断裂物理的合作研究;1989年至1990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械与化工系从事疲劳短裂纹与缺口裂纹分析的合作研究。研究领域为材料力学性能与结构力学,主要学术成果有:钢中第二相颗粒的数量、尺度及分布影响变形、断裂和应力腐蚀开裂的机制;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塑性区分析并用于高双向循环应力下孔边裂纹扩展模型;合金材料中疲劳短裂纹萌生和发展群体损伤演化的规律与模型;亚微米/纳米金属材料的微结构和力学行为;合金材料超高周疲劳特性;水中悬浮隧道的动力响应和原型桥设计;等。发表论文160余篇;获授权专利11项;获1996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全国(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第一、二层次入选者;1998年被评为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副理事长:刘人怀(参见力学动态第10卷第3期力学人物栏目)
副理事长:龙勉(摘自百度百科)
龙勉教授于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0年在重庆大学获生物力学博士(中日联合培养);1990-2000年在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作;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中科院力学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主任、生物力学与生物工程中心主任。龙勉教授从1990年起独立主持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实验室,研究方向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与组装、细胞-亚细胞力学-生物学耦合以及抗体药物设计与评价、空间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工程。在Nature、J.
Biol. Chem.、Biophys. J.、Am. J. Physiol.-Cell Physiol.、Anal. Biochem.、Eur.
Biophys. J.、Polymer、Ann. Biomed.
Engi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0篇,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副理事长:卢天健(参见力学动态第8卷第2期力学人物栏目)
副理事长:佘振苏 (摘自百度百科)
佘振苏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于1999年应邀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
佘振苏教授曾先后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助理,研究员;美国阿利桑那大学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副教授、教授;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副主任;清华大学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湍流流动结构的动力学理论与应用”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特邀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Fluid
Dynamics Research》(日本)亚太地区主编;《Journal of
Turbulence》(美国)常务编委;《力学学报》(中国,英文版)副主编;《科学通报》(中国)特邀编委等。1998.7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海外杰出青年基金”;1999.3 获美国Sloan 基金会授予Sloan 学者奖;2002.7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3.4 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07.1 获“中国奥委会特聘科技专家”称号;2008.7
被评为《科学中国人》2007 年度人物,并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家”称号;2009.3 被教育部聘为“千人计划”国家级特聘教授。
副理事长:杨卫(参见力学动态第9卷第1期力学人物栏目)
副理事长:张洪武 (摘自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网站)
张洪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8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1988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德国汉诺威(Hannover)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起在大连理工大学工作,1988-1990年任助教、1990-1991年任讲师、1991-1996年任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
张洪武教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部长、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计算力学协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计算力学学报》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Multiscale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Multidiscipline Modeling i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Acta Mechanica Sin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固体力学学报》、《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与《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等编委。
张洪武教授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98和2005年两次获得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1999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03年当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洪武教授长期从事计算力学与工程科学计算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重要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和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973”和“863”项目;教育部引智计划111项目、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在三维弹塑性接触分析、多孔介质耦合问题破坏分析、非均质材料非线性多尺度分析以及计算纳米力学等的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成果为国内外同行认可和重视。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长期进行了有自主知识产权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JIFEX的开发,研究成果与所开发的软件在航空航天结构、透平机械、高速与重载列车、柴油机机体、涡轮增压器等结构与部件的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中得到成功应用。
张洪武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SCI收录110余篇次,EI收录200余篇次,著作3部,国内外各类他引千余篇次。获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3项CAE软件产品获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
副理事长:郑泉水 (摘自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网站)
郑泉水教授,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江西工学院),1982年获工民建专业学士学位。1982-93年作为江西工业大学土建系的教师,先后任工程力学助教(1983)、副教授(1987)和教授(1992);1983-85年北京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在职硕士进修(导师为已故郭仲衡院士),1985年获湖南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导师为杨德品和熊祝华教授),1989年直接申请并获得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导师为黄克智院士)。1993年5月调往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授至今,且为博士生导师(1994)、责任教授和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999)。曾分别作为英国皇家研究员(1990)、洪堡研究员(1991)、客座教授等,在英国Nottingham大学力学系、德国Aachen理工大学材料研究所、法国Grenoble力学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校区机械系、新西兰Auckland大学工程科学系,以及台湾成功大学土木系、香港理工大学机械系等工作访问了5年多。目前还兼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力学进展、力学季刊和国际应用力学和工程等期刊的编委、常务编委、副主编等。
1980年代从事理性力学、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尤其是有限变形转动有关的各种问题的研究,解决了140多年未能解决的Cauchy平均转动问题。1990年代前期为现代张量函数表示理论及其应用基础的建立,作出国际公认的决定性贡献,使得该领域面貌全新,并由此获得国内外诸多荣誉。1990年代后期致力于非均匀和各向异性材料的力学,建立了新的细观力学方法(IDD方法),并应用于材料损伤与失效、各向异性材料尤其是复合材料的本构方程、高分子材料及软组织不可逆大变形等问题。2000年开始研究纳米力学,在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十亿赫兹振荡器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成果,受到国际科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共发表了100多篇期刊学术论文,主持了20余项研究项目。先后获得了二十多项国内外学术奖励和荣誉,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1990)、政府特殊津贴(1991)、1993年度中国学者发表学术论文SCI收录数个人全国第4名(北京地区首名)、美国国际工程科学联合会及国际工程科学杂志杰出论文奖(首届唯一,1994)、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单人,1994)、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一等奖(199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5年A类、1998年C类)、首届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1995)、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研究类)一等奖和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研究项目一等(1995年)、日本横山亮次优秀论文奖(1996)、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6)、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1、2层次(1997)、香港曹光标高科技奖(1997)、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8)和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999)等。
副理事长:周哲玮 (摘自百度百科)
周哲玮,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并获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3年在美国克拉克森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流动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兼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上海市非线性科学活动中心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90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995年起进入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
秘书长:冯西桥(参见力学动态第2卷第6期力学人物栏目)
========================================================================
网络精华
-----------------------------------------
(摘自佟佳谚博客)
耳蜗 (cochlea) 位于内耳,是听觉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其结构似螺旋,与中耳通过蹬骨 (stapes)
相连。外界的声音能量就是经由蹬骨传递到内耳的。耳蜗内有一层重要的膜结构,称为基底膜 (basilar membrane)
。该膜的几何与力学特性沿着螺旋的伸展方向发生变化,使得不同频率的声音在膜的不同长度方位上得到放大,表现为膜的振动幅度大为增加。正是这种放大后的运动,让机械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然后传入大脑,让听者能分辨出声音的强弱与频率。基底膜在听力过程中起到了一个频率识别的作用。
耳蜗的解剖结构是极其复杂的,但也是无与伦比地精美。打开耳蜗,就可以发现有许许多多以人名命名的细胞和结构,这就足以说明,耳蜗的解剖学研究是很多先驱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那么多的前辈之中,不得不提的一位是阿方索.柯替
(Marquis Alfonso Corti,1822-1876),他是一位出生于意大利的内耳解剖学者。内耳中有一个重要的结构,称为柯替器 (Organ of
Corti)或螺旋器,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该结构位于基底膜之上,里面含有不可或缺的感受细胞(即内毛细胞与外毛细胞)和支撑细胞,正是这些细胞通过力学与电学耦合的共同作用,才能使声音传入大脑。很多老年性耳聋和药物性耳聋,都与感受细胞的功能退化直接相关。
几乎也在柯替于19世纪中期发表了关于耳蜗解剖结构的论文后不久,另一群学者也开始研究起了耳蜗的机械传导机制。在早期的耳蜗力学研究中,一位相当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是赫姆霍茨
(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1894),德国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他提出的振动学说曾在耳蜗力学研究的历史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他的观点是,耳蜗内的基底膜犹如一个个在长度方向独立的振动子,每一个振动子都具有各自的特征频率。当外界的声音信号与某个振动子的特征频率相同时,共振就发生了。在当时,该解释被很多人认同,一些早期的耳蜗力学模型也是基于该振动理论而建立的。
赫姆霍茨的理论没有被怀疑,直到1927年盖欧尔格.冯.贝凯希 (Georg
von Békésy, 1899-1972)提出了他的行波学说 (traveling
wave)。冯.贝凯希是一位出生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生物物理学家,他对耳蜗研究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早期发表了很多关于耳蜗的论文,在1960年的时候将所有研究工作进行整理,出版了一本在耳蜗研究领域著名的书,Experiments
in Hearing, (McGraw-Hill
),也因此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本书囊括了耳蜗的力学、解剖学、生理学、实验手段、电学等多个方面。虽然此后人们对耳蜗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但冯.贝凯希所提出的一些假设和手段,仍旧被许多当今的研究者提及、参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冯.贝凯希以及他的著作,是当今耳蜗研究者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现在回到冯.贝凯希的行波学说,不同于赫姆霍茨,冯.贝凯希充分考虑到了耳蜗内液体的作用,认为耳蜗是一个基本的水动力学系统,液体与固体的耦合作用不可忽略。当蹬骨传递了机械信号后,波是从耳蜗的底部逐步传递到耳蜗的顶部,在基底膜的特定部位得到放大,该传递是通过液体与基底膜的力学特性共同完成的。虽然行波学说在提出的时候也受到了不少的争议,但最终被认为是正确的。除了当时及以后的大量对于基底膜运动的直接测量观察外,近年来也有通过对耳蜗内液体压力的测量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行波学说的。目前的耳蜗力学模型,大多是基于冯.贝凯希的行波学说。
顺便提一下,耳蜗的力学机制是很多大学的物理及生物学的教师们必然会给学生讲解的。我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听到过不同的对于耳蜗机制的解释,虽然各种版本均来自名校的教授,但使用“共振”来解释的也为数不少。这个误区的存在也不能责怪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毕竟“共振”一词太深入人心:但凡对特定频率具有特定响应的系统,都喜欢用共振来解释。所以也借这个机会,替
Mr. Cochlea 澄清一些事实。
当然,耳蜗的研究到了1960年绝对没有终止,相反,学者们通过各种实验和理论分析,对耳蜗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与了解,这些认识包括解剖学的、力学的、电学的、生理学的等等。如今与耳蜗相关的研究论文依然层出不穷,我们对耳蜗乃至整个听觉系统的认识,或许仍然只是冰山一角。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