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9卷,第6期,2010年3月25日

 

本期编辑:陈文   雷冬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邮编:210098)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em.hhu.edu.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邮件列表目前由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维护,依托于江苏省力学学会信息工作部

                 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² 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受理项目公示

    ² 北京大学袁明武教授荣获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 Award奖

    ² “钱令希计算力学奖”申报工作启动

    ² 美国物理学会年度流体运动作品展获奖作品揭晓

    学术会议

    ² 有限元高性能计算暨纪念卞学鐄先生学术会议

    ² 2010全国多尺度力学研讨会会议通知

    教育教学

    ² 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报名

    招生招聘

    ²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招聘固体力学/材料力学方向博士后2名

    ² 山东科技大学招聘力学专业博士

    ² Postdoc position in tissue mechanics in the ME Departmen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²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学术期刊

    ²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Volume 58, Issue 4, Pages 447-624 (April 2010)
    ²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Volume 73, Issue 6, Pages 623-756 (2009)

    ²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Volume 53, Issue 1, Pages 1-88 (February 2010)

     ◆ 力学人物
    ² 胡海岩

     ◆ 机构介绍
    ²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网络精华

    ² 胡海岩院士:设立高等教育特区 突破教育改革瓶颈
 

 


 

=======================================================================================

     新闻报道
-------------------------------------------

 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受理项目公示

(摘自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

 

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消息: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推荐工作已经结束,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共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12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推荐项目103项(通用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701项(通用项目)。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形式审查,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推荐项目(通用项目),2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通用项目)不合格,不予受理。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形式审查合格的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122项(含所在学科评审组名称、项目名称、推荐单位、项目简介、主要完成人及学术贡献),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01项(含所在专业评审组名称、项目名称、推荐单位、主要完成人)以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681项(含所在专业评审组名称、项目名称、推荐单位、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公布。
 

附受理项目目录: http://www.nosta.gov.cn/xmfb/index.aspx?year=2010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北京大学袁明武教授荣获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 Award奖

 

2010年2月,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Mechanics,缩写为IACM)奖励委员会主席 Ted Belytschko教授发来贺信,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袁明武教授荣获IACM Award奖。
 

相关资料:  

 The IACM Award is given in recognition of outstanding and sustained contributions to the broad field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These contributions shall generally be in the form of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 which significantly adv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impacting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but special individual contributions in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nd engineering analysis that advance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shall also represent accomplishments worthy of recognition.
Past IACM Award:
1998: T. Kawai, E. Oñate, A. Samuelsson
2002: H. Mang, S. Idelsohn, S. Valliappan
2004: Y. K. Cheung, R. Ohayon
2006: B. Schrefler
2008: G. Yagawa
IACM网站链接:http://www.cimne.com/iacm/PrizeAward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钱令希计算力学奖”申报工作启动
(摘自钱令希力学奖励基金会网站)
 

为纪念钱令希院士对中国计算力学的贡献,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设立“钱令希计算力学奖”,奖励授予在计算力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国内学者。大连理工大学“钱令希力学奖励基金会”作为奖励委员会的秘书单位负责奖励工作的具体实施。


申报和评审时间表
    3月22日从“钱令希力学奖励基金会”网站发出通知;
    4月1日-4月30日, 专家推荐候选人日期;
    5月 1日-5月30日, 网上公示和评议。
    6月1日开始, 由“钱令希计算力学奖”工作人员负责梳理各种材料。
    7月 17日(星期六), 在大连理工大学开第一届评审会。
    8月24日在四川开会颁奖。
详情请见:钱令希力学奖励基金会网站 http://sail.dlut.edu.cn/qlxjslxj/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美国物理学会年度流体运动作品展获奖作品揭晓

(摘自科学网)

 

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新闻刊登了一组图片,均是美国物理学会最近举行的年度流体运动作品展获奖作品。这些获奖照片和图片呈现的景象包括泛起涟漪的肥皂膜、畸形的气泡、油滴与酒精形成的倒置酒杯形状以及冯·卡门涡街现象。
    详情请见: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2/228058.shtm?id=228058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有限元高性能计算暨纪念卞学鐄先生学术会议

2010424-25 南京河海大学) 

一、会议背景和目的

有限元法的发展及其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是上世纪力学界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如何进一步改进有限元的性能、提高计算精度与效率,始终是计算力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卞学鐄先生作为国际著名的计算力学家在发展高性能有限元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并对我国计算力学界给予了巨大的帮助。卞先生于2009年辞世,我国计算力学界同仁表示深切的怀念。

卞先生和会议承办单位河海大学有多层次的长期联系。他生前曾多次到南京河海大学访问和学术交流,是河海大学的兼职教授。卞先生也是河海大学现任校长王乘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导师。

此次学术会议将交流在有限元高性能计算方面的最新成果,并邀请卞先生的学生、曾经在卞先生指导下工作过度学者和卞先生的生前好友一起,纪念卞先生、缅怀他在高性能有限元法方面的学术成就和对我国计算力学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二、学术议题

l        高性能有限元法

l        有限元大规模计算

l        计算力学的新算法

l        高性能有限元法的工程应用

三、征文通知

准备参加此次会议的作者请将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缅怀卞先生的讲话的题目与作者联系方式尽快在会议网站上传,或用电子邮件发给会议主席姚振汉教授(demyzh@tsinghua.edu.cn)和会议秘书张建军(s-lakes@hhu.edu.cn)。由于会议在4月召开,会前只要求上传两页的中文详细摘要,全文将要求在会上确定的会后规定时间之前上传,以便编入正式出版的纪念文集。

四、重要日期

l        提交题目和表明参会意向:尽快

l        两页详细摘要截稿日期:4月10日

l        发出正式邀请信:4月11日前

l        会议日期:4月24-25日

五、会议网址

http://em.hhu.edu.cn/fem&bxh

 

 

[返回本期目录栏]

 

 

-----------------------------------------

 2010全国多尺度力学研讨会会议通知

20101022-24, 北京)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联合承办的“2010全国多尺度力学研讨会”将于20101022-24日在北京举行。结构与材料力学行为的多(跨)尺度研究是当今力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本研讨会拟就多重空间/时间尺度力学问题的基本理论、数值模拟以及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深入交流,并探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不限于):

多尺度力学基本理论

多尺度力学计算方法

多尺度力学实验方法

微纳米力学

细观力学

表面效应和尺度效应

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参加。我们诚挚的邀请国内外相关学者参加本次研讨会并作报告,共同对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进行全面的交流和讨论,以推动多尺度力学在我国的发展。

    联系人:刘彬教授,电话:010-62786194Emailliubin@tsinghua.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教育教学
-------------------------------------------

 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报名

为了提高工科类专业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的水平与质量,促进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的建设与改革,在2008年11月举办“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邀请赛”暨“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获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经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研究决定在2010年共同主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并由江苏省力学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实验教学分委员会与东南大学共同承办。
1. 主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2. 承办单位:
    江苏省力学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实验教育分委员会、东南大学
3.参赛对象:在校大学生
4.竞赛过程: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为个人赛,决赛为团体赛
5.竞赛内容:
    实验原理、基本实验、综合实验、答辩四部分(以材料力学课程实验为主)
6.竞赛形式:
    初赛两个项目
    ① 实验原理,闭卷笔试。笔试在统一时间进行。
    ② 基本实验,由各报名参赛院校根据竞赛组委会提供的基本实验题目组织学生完成。
    决赛两个项目
    ① 综合实验
    ② 答辩

详细报名通知:http://jslx.hhu.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招聘固体力学/材料力学方向博士后2名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供稿)


合作导师:魏宇杰博士
研究方向:
(1) 计算固体力学(有限元或分子动力学)
(2) 微纳米材料力学:基本力学测试和微结构表征
(3) 轻质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
(4) 非晶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模拟
(5) 生物力学中的细胞与基体间的接触问题
专业要求: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数学等。
聘用期限一般为两年。博士后任期结束,如双方同意,经力学所批准,可转为力学所正式聘任岗位。
有兴趣者请将个人简历、博士论文摘要以及两位推荐人的邮件地址和单位信息通过E-mail发送给魏宇杰博士。具体进站时间可以协商。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月工资在6000-7000元之间,所里提供单间宿舍。
魏宇杰博士的研究工作可通过网页了解:http://expert.imech.ac.cn/wei/
通信地址及邮编: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魏宇杰博士(收) 100190
电话:010-82544169(办公室)
Email:yujie_wei@lnm.imech.ac.cn 或 weiyj@alum.mit.edu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山东科技大学招聘力学专业博士

(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供稿)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需求力学专业的博士毕业生,有意者请与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陈主任联系,联系电话:13589879356 


 

[返回本期目录栏]

 

 

-------------------------------------------
 Postdoc position in tissue mechanics in the ME Departmen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I am seeking a postdoctoral candidate starting approximately June 2010 or later to design and carry-out experiments to characterize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sclera and other ocular tissues. The sclera is the largest load bearing structure of the eye. It is composed of interweaving lamellae of collagen Type I fibrils embedded in a hydrated proteoglycan matrix. Recen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scler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wo prevalent ocular diseases, glaucoma and myopia.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sclera, the underlying de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clera as they relate to the onset and progression of diseases. The duties of the position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inflation testing procedures for human and mice specimens, development of a digitial image correlation technique, and computational modeling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structural origins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healthy and diseased tissues.
        The candidate is required to have a Ph.D.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ioengineering, or a related field. Experience with conducting experiments on soft tissues or soft organic materials is desired. To apply, please e-mail a complete curriculum vitae, the names and addresses of two references, and a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 to: Prof. Vicky Nguyen Email: vicky.nguyen@jhu.edu 
 

[返回本期目录栏]

 

 

-------------------------------------------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 postdoctoral research position is available in Dr. Rugonyi’s lab in th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E) Division of the 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OHSU) in Portland, OR. We are looking for a self-motivated researcher to work full time on projects related to blood flow dynamics and biotransport. The selected candidate will have many opportunities to collaborate with the researchers in our team as well as across the university and to generate new approaches to study blood flow, biotransport and/or responses of the underlying tissue.
Candidate to be considered for this position must have: i) strong background in continuum mechanics (fluids, solids and mass transport); ii) strong background in the 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s (knowledge of immers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or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s is a plus); and iii) strong programming skills (MatLab, C/C++). PhD in a relevant field is required. Candidates must also have a demonstrated ability for independent research, strong written and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the ability to work as part of a collaborative team. Experience in cardiovascular mechanics is not required but it is preferred, however, a strong desire to apply finite element methods and computational modeling in the rapidly growing area of cardiovascular mechanics is a must.
Interested candidates should contact Dr. Rugonyi at rugonyis@ohsu.edu . Please include in the email: i) CV, ii) statement of research interests, iii) names and emails of three references, and iv) copy of one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 showing the candidate’s previous research work.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期刊
-------------------------------------------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Volume 58, Issue 4, Pages 447-624 (April 2010)

 

Micron-scale channel formation by the release and bond-back of pre-stressed thin films: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R.K. Annabattula, W.T.S. Huck, P.R. Onck

 

A new variational estimate for the effective response of hyperelastic composites

G. deBotton, G. Shmuel

 

Static and dynamic fracture of transparent nanograined alumina

A. Belenky, I. Bar-On, D. Rittel

 

A model of cell motility leading to biphasic dependence of transport speed on adhesive strength

Yuan Lin

 

A theory for species migration in a finitely strained solid with application to polymer network swelling

Fernando P. Duda, Angela C. Souza, Eliot Fried

 

Dislocation shielding of a cohesive crack

Tanmay K. Bhandakkar, Audrey C. Chng, W.A. Curtin, Huajian Gao

 

Strain gradient effects on cyclic plasticity

Christian F. Niordson, Brian Nyvang Legarth

 

Large deformation and electrochemistry of polyelectrolyte gels

Wei Hong, Xuanhe Zhao, Zhigang Suo

 

Probabilistic multiscale models and measurements of self-heating under multiaxial high cycle fatigue

M. Poncelet, C. Doudard, S. Calloch, B. Weber, F. Hild

 

A finite strain elastic–viscoplastic self-consistent model for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s

H. Wang, P.D. Wu, C.N. Tomé, Y. Huang

 

A crystal plasticity theory for latent hardening by glide twinning through dislocation transmutation and twin accommodation effects

H. El Kadiri, A.L. Oppedal

 

 

 

[返回本期目录栏]

 

-----------------------------------------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Volume 73, Issue 6, Pages 623-756 (2009)

 

Analysis of the steady motions of the tippe top

A.A. Zobova, A.V. Karapetyan

  

The influence of the inertial properties of the parts of gimbals on the dynamics of a rigid body

I.L. Antonov

 

Construction of stability regions in the three-body problem using parameter elimination

A.L. Kunitsyn

 

The stability of the equilibrium of a pendulum of variable length

L.D. Akulenko, S.V. Nesterov

 

Stability and branching of the relative equilibria of a three-link pendulum in a rapidly rotating frame of reference

A.P. Yevdokimenko

 

Double-pulse cotangential transfers between coplanar elliptic orbits

V.G. Adamyan, L.V. Adamyan, G.M. Zaimtsyan, L.T. Manandyan

 

Variational approaches to solving initial-boundary-value problems in the dynamics of linear elastic systems

G.V. Kostin, V.V. Saurin

 

Eigenfrequencies and modified eigenmodes of a rectangular plate with free edges

S.V. Bosakov

 

The equations of the perturbed motion of a rocket as a thin-walled structure with a liquid

V.A. Buzhinskii

 

Shape optimization in contact problems of the theory of elasticity with incomplete external loading data

N.V. Banichuk, S.Yu. Ivanova

 

The plane contact problem for a prestressed incompressible elastic layer

V.M. Aleksandrov, L.A. Kostyreva

 

Redistribution of finite elastic strains after the formation of inclusions. Approximate analytical solution

K.M. Zingerman, V.A. Levin

 

The compression of a thin strip of material in a superplasticity state

I.A. Kiiko

 

Solution of the plane stochastic creep boundary value problem

L.V. Kovalenko, N.N. Popov, V.P. Radchenko

 

Averaging of a finely laminated elastic medium with roughness or adhesion on the contact surfaces of the layers

I.I. Argatov

 

The evolution of the mass of a “preserved” chemical spill as it moves with the river current

S.S. Grigoryan

 

 

[返回本期目录栏]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Volume 53, Issue 1, Pages 1-88 (February 2010)

 

 

Axial compression and energy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trength thin-walled cylinders under impact load

Y.S. Tai, M.Y. Huang, H.T. Hu

 

Three-dimensional flow driven pore-crack networks in porous composites: Boltzmann Lattice method and hybrid hypersingular integrals

B.J. Zhu, Y.L. Shi

 

A rapid chemical method for improving peel strength at Cu–epoxy interfaces

R.C. Wetherhold, Z. Harry

 

Effect of rock shapes on brittle fracture using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R. Das, P.W. Cleary

 

Cracking in D6ac steel

R. Jones, S.C. Forth

 

Triaxial stress state of cylindrical openings for rocks modeled by elastoplasticity and strength criterion

X.P. Zhou, X.R. Bao, M.H. Yu, Q. Xie

 

Multiscale modeling of fracture of MgO: Sensitivity of interatomic potentials

X.P. Zhou, X.R. Bao, M.H. Yu, Q. Xie

 

Multiscale modeling of fracture of MgO: Sensitivity of interatomic potentials

J. Chen, J.D. Lee

 

A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retardation effect following a single overload

G.A. Harmai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力学人物
-----------------------------------------
 胡海岩

 

胡海岩,教授,力学专家,生于上海市。198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1992年至1994年任德国Stuttgart大学力学研究所B洪堡基金研究员,1996年至1997年任美国Duke大学客座教授。2007年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现兼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主编,《Acta Mechanica Sinica》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等5种国际期刊编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国防科学技术奖航空评审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咨询专家委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等。
 1991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授予“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机构介绍
-----------------------------------------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始建于1957年,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飞行器设计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固体力学是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设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天运输与控制,飞行器动力工程、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和工程力学6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135人,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2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511人才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实验示范教学中心2个,国防科工委研究生创新基地1个。学院教师近些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根据学校“强地、扬信、拓天”的发展战略,宇航学院将在保持现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向航天科技领域拓展,逐渐使宇航学院成为学校在航天飞行器总体技术科研与教学的主力军和面向航天科技工业服务的主窗口和合作的主渠道。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胡海岩院士:设立高等教育特区 突破教育改革瓶颈

(摘自科学时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精辟论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抓的头等大事就是推进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涉及方方面面,难度很大。我建议由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设立若干高等教育改革试验区(简称高教特区),试点加速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进而带动和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必要性

      我国教育改革正处在攻坚克难阶段,必须选择好的切入点。高等教育对整个教育起着龙头带动作用,应该成为改革的切入点。然而,我国2000多所大学所处的地区、办学水平、文化传统等差异极大,难以制定统一的改革思路。因此,有必要选择若干所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特区,作为改革切入点,进行大胆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从而带动整个教育改革。

      温总理提出: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鼓励试验,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系统改革涉及面很广,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来探索,而不是局限于学校内部管理的若干变革。因此,有必要在经济、文化条件比较适宜的省市设立高等教育特区,开展系统改革的探索。 

可行性

      目前,设立高等教育特区已具有较好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首先,人民群众热切期盼高等教育走出一条改革之路,高等教育界具有加速体制机制改革的强烈愿望。其次,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设立经济特区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探索和引领作用。这个“特”没有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而是“特”在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上,它的成功为设立高等教育特区提供了实践基础。

      正是经济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市,如今已率先开展高等教育改革,策划创建南方科技大学。这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有益探索。南方科技大学策划成立之初便有令人耳目一新之举。通过全球校长遴选,最终聘任杰出教育家朱清时委员作为创校校长。该校正在开展的学科设置、教师引进、人才培养等工作充满“特色”。最重要的是,学校实行理事会治理,探索教授治校,明确界定政府与学校、行政与学术的权力界限。我们期盼这所大学成为改革力度大,受限制约少,与国际接轨的典范,期盼设立若干这样的高教特区。 

对设立高等教育特区的思考

      高等教育特区的基本改革思路是公开遴选最优秀的教育家群体,放手让他们依法治校,创新体制机制。这项工作应选择少量省市、高校和教育家开展小范围试点,既便于操作,又避免一窝蜂,还可对不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做到“可行”、“可控”、“可比”。

      设立高等教育特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承担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办学,积极借鉴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路。

建设高等教育特区,需要调节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是调整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现行体制中,政府“办”大学,政府“管”大学。在特定历史阶段,这种模式可加速发展。但长此以往,政府对大学管得多、统得死、限得严,问题日趋严重。这种强势行政管理自然导致大学内部管理日趋“政府化”,也就是社会热议的高校“行政化”。如果政府对大学的“管”体现在人、财、物的管理权力上,则大学内部管理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分配行政化,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如果政府对于大学的“管”体现在行政指令、目标完成和评价上,则大学发展建设必然走上功利化道路。由于政府在管大学的同时“赋予”它太多的社会职能,诸如校园稳定、离退休职工养老、后勤服务等等,大学只好用政府管理社会的方式来应对。这些都是高校“行政化”的重要原因。

      对于高等教育特区,必须调整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将政府对大学的“办”与“管”和“评”有机分离。探索政府“兴办大学”,董事会“谋划大学”,教育家“建设大学”,教授“治理大学”的机制,这是绝大多数世界著名大学成功的经验。对于高等教育特区,政府应全面执行《高等教育法》,按照温总理的要求,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如取消统一的招生考试、取消专项建设、取消经常性的检查评估等,让教育家享有自主办学的权力,让教师享有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快乐。

      二是调整大学与中学的关系。现行体制中,大学与中学相对独立,分担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唯一的联系就是高考。高考日益显现出亟待改革之处,特别是相对分离的考试和招生模式使得高等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彼此缺少联系。

      对于高等教育特区,要调整大学与中小学的关系。从系统论看,优秀生源是高等教育的输入,是高中教育的输出。我们必须把握这个联系环节,将大学教育和基础教育作为一个大系统看待,改革切入点就是在高等教育特区实行新的选拔机制。南方科技大学将选拔高二优秀学生进行实验班教育就是一种有益尝试。高等教育特区应享有完全自主的招生权力,包括对招生计划、考试内容、录取条件、录取人数的自主决定,进而有效地因材施教。在这种模式带动下,部分中学将率先摆脱高考指挥棒的指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大学与中学可以加深合作,形成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顺畅衔接。

      三是调整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现行体制中,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相对较弱,以被动服务为主,引领能力不强,社会地位不高;而社会对大学缺少必要的支撑,却将过多社会责任转移到大学。例如,我国部分大学曾仿效发达国家,兴建无围墙校园,但几乎没有成功之例。究其原因,发达国家的治安、住宿、餐饮等一系列保障均是社会行为,高校与社会融合一体,且责任分明。当然,国外著名大学的社会性强更多体现在其思想库、知识库的功能上,体现在对社会的引领上,体现在社会对大学的信任上,体现在校友赞助和社会捐助上。

      设立高等教育特区,要调整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要服务社会,要传播文化,要启迪智慧,要塑造人格。大学不仅通过知识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先进的大学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应是国家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支持、帮助、捐赠、融合,为大学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力的物质保障。因此高等教育特区应实行更为宽松有效的政策,为大学赢得社会尊重和社会资助提供帮助。 

我期盼,通过设立高等教育特区,还大学以学术本色,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并以此为突破口,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该文系今年两会上,中央领导看望教育界政协委员时,作者代表众多委员所作的主题发言)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