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19卷,第6期,2012年09月25日

 

本期编辑:陈文   雷冬   师晋红   蔡伟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邮编:210098)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em.hhu.edu.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邮件列表目前由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维护,依托于江苏省力学学会信息工作部

                 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中国将推进科技评价奖励制度改革

     “万人计划”将耗时十年遴选万名国内高层次人才

     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批特别资助名单公布

     第十六届华东固体力学学术会议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

    学术会议

     中国力学大会-2013征集专题研讨会通知

     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ECCOMAS Special Interest Conference

    招生招聘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诚聘海内外杰出人才

     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材料建模与结构安全”千人计划创新团队诚邀优秀人才

     INDUSTRIAL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IN WATER MICROFILTRATION & MODELING

     Institute for Smart and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SSTI) at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Materials Service Safety (NCMS)

    学术期刊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发表还是发臭----大科学家投稿的尴尬

   ◆ 友情链接

    Fractional Derivative & Applications Express Vol4, No5, Sep.15, 2012

  “水的文摘”文摘第3卷第6期2012年09月20日

 

 

=======================================================================================

     新闻报道
-------------------------------------------

 

中国将推进科技评价奖励制度改革

(摘自中国新闻网)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要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推进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

科技奖励探索同行提名

意见提出,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建立评价专家责任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

意见提出,改革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公开提名、科学评议、实践检验、公信度高的科技奖励机制。提高奖励质量,减少数量,适当延长报奖成果的应用年限。根据不同奖项的特点完善评审标准和办法,增加评审过程透明度。探索科技奖励的同行提名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

加强科研诚信社会监督

意见要求,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强化科技人员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加强科研诚信和科学伦理的社会监督,扩大公众对科研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国家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建立科技项目诚信档案,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万人计划”将耗时十年遴选万名国内高层次人才

(摘自科学网)

 

记者9月19日从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获悉,经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委最近联合推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国家特支计划”,也称“万人计划”),准备用10年时间,面向国内分批次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介绍,“国家特支计划”是中央着眼于统筹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突出高端引领、全面推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2008年以来,为抢抓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引才机遇,中央先行实施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掀起海外人才回归报国热潮。在部署“千人计划”的同时,中央还提出要深入研究、适时制定实施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今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部署之后,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推出了“国家特支计划”。这项计划与“千人计划”并行实施、协调推进,重点为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特殊支持。

“国家特支计划”按照高端引领、梯次配置的思路,重点支持三个层次、七类人才。第一个层次是“杰出人才”,计划支持100名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科学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人才。第二个层次是“领军人才”,计划支持8000名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类别。第三个层次是“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支持2000名35周岁以下、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科研工作有重要创新前景的青年人才。

“国家特支计划”强调重点人才重点支持、特殊人才特殊培养,是一项“含金量”较高的人才支持计划。在有关部门原有支持的基础上,国家将对入选计划的重点对象提供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大致相当的“重点支持经费”,并授予“国家特殊支持人才”称号。“重点支持经费”主要用于入选者开展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同时,“国家特支计划”要求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在科研管理、事业平台、人事制度、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为入选者制定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培养支持力度。

“国家特支计划”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下设专项办负责具体实施。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五部门设立评选平台,分别负责开展三个层次、七类人才的申报和初选。为确保计划实施效果和公信力,“国家特支计划”借鉴国际国内成功经验,在遴选程序、遴选标准、评价方式以及评审专家的选择等方面,建立科学、严格的制度和办法,在实施过程中探索建立效用评价、公信调查和管理评估机制,努力把“国家特支计划”打造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品牌工程。

据介绍,“国家特支计划”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部署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为依托,三个层次、七类人才的评选已陆续启动实施。其中,“青年拔尖人才”首批评选工作已接近尾声,“杰出人才”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评选已开展前期工作,其他各类人才评选工作将于年底前取得实质性成果。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批特别资助名单公布

(摘自科学网)

      

按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北京大学杨友才等900人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批特别资助,现对获资助人员名单予以公布(军队系统62名获资助人员名单略)。

资助经费已拨付各设站单位。获资助人员和所在设站单位应按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严格资助经费的使用和监管。获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时,资助经费结余部分应收回基金会,由基金会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资助证书将于11月中旬统一邮寄至设站单位。 

 

附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批特别资助人员名单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第十六届华东固体力学学术会议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

(摘自江苏省力学学会)

 

第十六届华东固体力学学术会议于2012年9月7日-9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成功举行。本届大会由华东固体力学联络委员会和江苏省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承办、上海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协办。会议旨在为华东地区的固体力学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加强华东地区及全国力学工作者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该领域在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发展。

会议共收到来稿100余篇,经专家评审最终接受了其中的92篇。正式参会代表98名。大会设分会场6个,合计完成报告74个,其中大会报告7个,分组报告67。报告内容主要涉及固体的应力与变形、振动与声波、智能材料与结构、数值模拟与计算方法、材料与结构热应力、固体力学实验技术和其他与固体力学有关问题研究等。

大会设主会场1个、分会场3个,分别为大会邀请报告和分会场报告两部分。

9月8日和9日的上午共安排了7个大会报告,分别为:北京大学王敏中教授的“椭球夹杂:Lur’e解法与Eshelby - Mura解法的比较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申胜平教授的“Nanoscale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Theroy and its Applications”、美国西北大学教授Leon M. Keer院士的“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Eigenstrain Method to Solve Contact Problems”、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的“Mechanics of Dielectric Elastomers”、同济大学黄争鸣教授的“基于纤维和基体的原始性能计算复合材料强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倪勇教授的“衬底薄膜系统中的非线性屈曲形貌与演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征华教授的“多层结构中不规则固液界面处震声散射模拟的一种有效方法”。

9月8、9日,会议开始分会场报告。9月9日下午举行了闭幕式,本届大会主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存法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并向获得学生论文优胜奖的6位同学颁奖。下届会议主席中国科技大学何陵辉教授介绍了下届大会的时间、地点等情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协会等单位为本次会议提供了资助。另外,会议的筹备、组织工作也得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宁波大学和上海大学等多位老师和学生的大力帮助。

在会议主办方和会议发起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会议顺利完成了预定议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中国力学大会-2013征集专题研讨会通知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

 

中国力学大会是我国力学界每两年一次的综合性学术盛会,是广大力学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力学大会-2013”将于2013年8月下旬在西安举行。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与承办。

为丰富会议内容,鼓励力学学科专家发挥在本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作用,本次大会将延续往届办会模式,由有关专家、学者申请并组织所属学科领域的专题研讨会。现将本次大会征集专题研讨会的有关事项作如下说明:

 

一、大会情况简介

1. 组织形式

大会采取主会场、分会场和专题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

  主会场:由大会学术委员会约请海内外著名力学专家作力学学科前沿、综述、展望等方面的大会邀请报告;

  分会场:由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组等分支机构约请本学科领域的专题邀请报告,并经大会学术委员会审定;

  专题研讨会:由力学专家自由申请或由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组等分支机构组织专家申请,并经大会学术委员会审批。

2. 时间安排

主会场1天(含开幕式和大会邀请报告),分会场1天,专题研讨会1天,具体安排见后续通知。

3. 征稿、投稿方式

  分会场报告由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组等分支机构组织约请。

  专题研讨会报告由专题研讨会负责人组织征稿或作者自由投稿。
 

二、征集专题研讨会事项说明

1. 专题研讨会申请要求

专题研讨会议题不限,可涵盖与力学学科有关的理论研究、工程应用、学科前沿等内容。每个专题研讨会应组织12篇以上报告,报告人应来自4个以上单位。

2.奖励机制

为感谢专题研讨会负责人对大会所做的组织工作,大会将免去一位负责人的会议注册费。

3. 申请截止日期

请于2012年11月15日前将附件中的专题研讨会申请表返回至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

 

联系 人:刘洋

电    话:010-82543903,62559209

传    真:010-62559588

电子邮箱:liuyang@cstam.org.cn

地    址:北京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 100190 

 

附件1 中国力学大会-2013专题研讨会申请表.doc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

    

    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定于2012年11月11日-14日在桂林市桂林宾馆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共同承办。

 

会议时间及地点

1.会议时间:2012年11月11-14日

2.会议地点:桂林宾馆(地址:桂林市秀峰区榕湖南路14号)

 

会议住宿及交通

1.会议住宿:大会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2.住宿标准有如下两种,请在回执内注明您所选择的房间类型,我们将按收到回执的先后安排住房。

  桂林宾馆(四星级):豪华标间:380元/天;普通标间:300元/天。

  桂林安华大酒店(准四星级),距桂林宾馆步行约8分钟。标间:148元/天。

3.会议交通

入住的宾馆位于桂林市中心区域,交通较为便利。各位参会代表在抵达/离开桂林时,一般情况下,请自行解决交通问题。如遇到困难,请联系何娟琴,手机号码:18978334498,13978372500。

桂林宾馆距机场28公里,距火车站1.5公里。

1) 从机场到桂林宾馆,打的约30分钟,打的费约80元;或乘大巴到民航大厦20元,再打的到桂林宾馆约8元。

2) 从火车站到桂林宾馆,打的约10元;或乘21路到少年宫站下,步行即到。

 

注册与费用

1.注册

2012年11月11日全天(上午8:30 – 晚上20:00),12日上午8:00 - 9:00,会议组织人员将在桂林宾馆大堂,迎候各位代表,办理报到手续。

2.费用

1) 2012年10月20日之前,正式代表注册费为1000元/人,学生代表注册费为500元/人,费用包括会议期间餐费、资料费、会场费等。陪同代表注册费为500元/人,费用包括会议期间餐费及宴会。

2) 2012年10月20日之后,正式代表注册费为1100元/人,学生代表注册费为600元/人,陪同代表注册费为500元/人。

 

论文摘要与全文

1.会议将编辑《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并在注册时,发给各位代表。请将修改后的论文摘要于2012年9月30日前发送至E-mail:liujunli@cstam.org.cn。

2.论文全文的纸板,每篇请作者自带10份复印件,在注册时提交会务组,以便于会场交流。

3.论文全文的电子版,均将在中国力学学会网站上发布,请作者将全文的电子版送至E-mail:liujunli@cstam.org.cn,也可在注册时用光盘或U盘提交会务组。

 

会议交流方式

会议将安排口头报告和墙报展示两种形式交流,请代表将选择的报告形式在9月20日之前通知组委会。组委会在安排口头报告和墙报时将根据录用稿件的总体情况与代表的意见,综合考虑,做出安排,并在10月中旬通知作者。无论是口头报告还是墙报,都要求代表到会进行报告和展讲

 

大会邀请报告

贺德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关于中国风能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黄延章(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低渗透油藏开发渗流理论与技术

颜  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船舶水动力学的若干研究进展

杨国伟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列车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俊丽、陶彩军

联系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中科院力学所(邮编100190)

电  话:010-62554107;传  真:010-82543907

E-mail: ltlx2012@cstam.org.cn; liujunli@cstam.org.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ECCOMAS Special Interest Conference

 

SEECCM III

3rd South-East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12-14 June 2013 – Kos Island, Greece

An IACM Special Interest Conference email:info@seeccm2013.org, http://www.seeccm2013.org

Dear Colleague,

We are pleased to announce the 3rd South-East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SEECCM III), which will take place in the Island of

Kos, Greece, in June 12-14, 2013,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Structura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COMPDYN 2013).

Previous meetings in the SEECCM series were held in Serbia (Kragujevac) in 2006

and in Greece (Rhodes) in 2009. SEECCM conferences have become established

events in South-East Europe the field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The purpose of SEECCM III is to promote achievements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in the South-East European Region by encour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rowing field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SEECCM III aims to

act as a forum for practitioners in the field to discuss recent advances and identify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SEECCM III is one of the Special Interest Conference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on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Applied Sciences (ECCOMAS) and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IACM).

Key Date: Deadline for presenting a one page abstract is October 29, 2012.

Further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t URL: http://www.seeccm2013.org.

We kindly invite you to mark SEECCM III date in your calendar, and inform other

colleagues who might be interested in attending the conference.

We 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 and look forward to welcoming you in Kos, in

June 2013.

Sincerely,

Manolis Papadrakakis, Milos Kojic, Ismail Tuncer,

Co-Chairmen of SEECCM III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诚聘海内外杰出人才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于1956年成立,是以工程科学思想建所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钱学森、钱伟长为第一任正、副所长;郭永怀副所长曾长期主持工作,现任所长为樊菁。力学所现有在职职工480余人,在学研究生350余人。有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1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国际合作伙伴团队2个。 

近年来,力学所坚持工程科学思想,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以力学学科前沿的发展与突破为基础,加强工程技术原理创新,加强集成与验证能力,在实施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为加速研究所发展,建成国际上一流的力学研究中心和工程科学研究基地,引领我国空天科技、海洋与环境工程等领域重大工程技术的创新发展,特向海内外诚聘“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等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一、招聘专业和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力学所加强空天、海洋、环境、能源与交通等重要领域的科学创新和高新技术集成,以“微尺度力学与跨尺度关联,高温气体动力学与跨大气层飞行,微重力科学与应用,海洋与环境、能源与交通中的重大力学问题,先进制造工艺力学,生物力学与生物工程等”为主攻方向。招聘的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包括:

 

 

以下各学科相关专业

 

 

研究方向

 

流体力学

固体力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工程力学

动力学与控制

生物力学

环境力学

爆炸与冲击动力学

边缘与交叉力学

材料学

高温反应气体流动;超声速燃烧与推进技术;气动布局理论与优化;稀薄气体动力学;固体变形、损伤、破坏基本规律;多尺度复杂流动的动力学;材料和环境系统中非线性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多尺度力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高速水动力学;结构动力学与结构完整性;多相流体动力学与输运技术;水合物开采与海底地层安全;流固耦合;爆炸与冲击动力学;流域水环境;海洋环境及工程应用;工业环境污染控制;地质体力学与工程灾害;计算环境力学;应用等离子体力学;高效清洁燃烧;废弃物处理;航天动力学与控制;材料工艺力学;先进制造关键技术;其它力学前沿方向和工程-力学交叉方向等。

 

二、招聘岗位: 

1. “千人计划” 

2. “青年千人计划” 

3. “百人计划” 研究员 

4. 特聘研究员 

5. 特聘副研究员

 

三、招聘条件 

(一)千人计划 

符合国家千人计划基本条件。 

 

(二)青年千人计划 

符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基本条件。

 

(三)百人计划 

1. 年龄40周岁以下; 

2. 海外应聘的人员:获博士学位后有连续4年以上国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国内(院外)应聘的人员:在原单位应已获得研究员(教授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位; 

3. 在应聘学科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影响的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等。

 

(四)特聘研究员 

1. 年龄40周岁以下; 

2. 获博士学位后有连续4年以上国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

3. 在应聘学科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影响的论文。

 

(五)特聘副研究员 

1.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 具有博士学位,鼓励海外人才申请,同时鼓励在国内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者提出申请; 

3. 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基础,已表现出较强的竞争能力(例如已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有重要创新的论文,或掌握有重要价值的关键技术/发明专利等),或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例如博士论文内容充实、有重要创新等); 

4. 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 

以上人员需为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或自愿放弃外国国籍来华或回国定居的专家学者(“千人计划”除外),身体健康,学风正派,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受聘者须全时到位工作。

 

四、应聘后待遇: 

(一)千人计划 

按照国家“千人计划”相关管理规定执行薪资福利政策。

 

(二)青年千人计划 

国家提供的100~300万元科研费和50万元基本建设费, 研究所提供研究员岗位的薪酬福利待遇;相应的科研启动经费;基本建设费10万元;为期3年每月2000元的“百人计划”岗位津贴;提供流动公寓一套;另还可争取其它计划部门相关经费的支持。

 

(三)百人计划 

“百人计划”入选者聘为研究员,享有研究员岗位的薪酬福利待遇,研究所提供7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为期3年每月2000元的“百人计划”岗位津贴;提供流动公寓一套。海外引进人才通过“百人计划”择优支持的评审者可获260万元的科研专项经费资助,其中60万基本建设费;国内引进人才通过“百人计划”择优支持的评审者可获15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

 

(四)特聘研究员 

到岗后,提供7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及30万生活补助,其他薪酬福利待遇按力学所规定执行。

 

(五)特聘副研究员 

到岗后,提供3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及20万生活补助,薪酬福利待遇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招聘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以上各类人员,除享受其聘任类别的待遇外,研究所提供:1)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完善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公费医疗、工作餐补助等福利保障;2)年度健康体检、完善的员工职业发展和培训体系;3)按规定解决引进人员及配偶的北京户口;4)申请其他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经费支持的机会;5)丰富多彩的员工集体活动,如体育健身活动、集体疗养、春节联欢等。

 

五、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含个人近期免冠照片、基本情况、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 

2、发表论著目录和引用情况及近5年代表性论著(千人、青年千人、百人、特聘研究员5篇,特聘副研究员3篇); 

3、过去研究工作的创新性总结及相关证明材料; 

4、对开展应聘研究方向科研工作的设想、计划和要求; 

5、“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申报; 

6、“百人计划”申请者需填写《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候选人推荐(自荐)表》。

 

六、联系方式 

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部门:人事教育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邮编100190) 

网站:http://www.imech.cas.cn 

联系人:王老师、吴老师 

E-mail:lxhg@imech.ac.cn 

电话:+86-10-82543841 

传真: +86-10-82543862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材料建模与结构安全”千人计划创新团队诚邀优秀人才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郭兴明教授供稿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由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创办。其主旨是创造性地综合应用现代数学和力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在理论, 计算和实验三方面的精密定量方法和工具, 基于数学建模, 性能测试和数值仿真的综合集成化探讨研究工程技术中的根本性问题及其有效可靠基础和解决方案。 历经近三十年的努力, 研究所已成为应用数学和力学相关领域重要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现拥有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固体力学上海市重点学科, 设有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和“波纹管和管道力学专业委员会”, 编辑出版国际刊物“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为进一步深化学科发展和推动促进创新型研究与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肖衡教授现组建“材料建模与结构安全”创新团队。该团队主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跨学科重大前沿问题,开展在先进和智能材料多场耦合建模与关键结构和装备的服役安全分析方面的理论基础﹑实验技术和数值仿真多学科综合集成研究,特别着重于关键材料(如高温超合金,航空复合材料, 地壳板块)和关键结构(如高温发动机,飞行器, 地壳岩石圈)在复杂热力耦合过程中的强度和失效破坏安全问题。主要和中长期目标在于系统性研究材料建模和结构安全这一跨学科领域中带共性的根本性核心问题(服役过程中材料和结构性能演变弱化与疲劳,断裂,失效破坏),发展新思想新方法以期突破在建模﹑测试和计算等方面的制约瓶颈,建立有效可靠的直接工程模型,开发综合集成数值仿真计算平台,从而为解决各种重要工程技术问题提供有效可靠基础和手段。根据现阶段发展需要,诚邀下列方向优秀人才加盟:

单晶和多晶金属与合金(特别是高温超合金)的多场热耦合大变形弹塑性建模;

高聚物和生物材料的大变形弹性和非弹性模型;

地壳岩石板块的热耦合大变形流变弹塑性模型及其大尺度开裂引发地震过程的大规模数值模拟;

智能材料(记忆合金)的多场热耦合大变形非弹性建模;

关键材料在热力耦合作用下性能演变弱化及其疲劳﹑断裂﹑失效破坏分析以及集成数值仿真;

在热流和载荷交互作用下材料特性测试与表征。

以上方向岗位设置将参照上海大学有关规定,依申请人的研究水平和资历决定, 相关条件和待遇面议。计划聘任三个中级/高级岗位。在有限变形非弹性(特别是弹塑性)本构建模, 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数值计算, 热力耦合材料特性(特别是疲劳断裂)测试表征等方面有优秀研究经历者将予以优先考虑。符合条件者将推荐申报国家和上海市各级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千人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上海市千人计划,东方学者等等)。有意申请者, 请提交下列材料:

个人简历(包括学历和科研经历), 身份证或护照﹑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及获奖证书复印件, 发表的会议和期刊论文以及著作等清单,近五年三篇代表性论文的首页复印件, 工作设想等。

联系方式:尹征南博士,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延长路149号,上海

联系电话:18913168935

 

 

 

  [返回本期目录栏]

 

 

 

-------------------------------------------
INDUSTRIAL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IN WATER
MICROFILTRATION & MODELING

Purpose of position: 

A 16-months post-graduate research project is available with Trojan Technologi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London, ON. Canada. The position is part of the Trojan Research team whose focus is to execute world class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leading edg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echnologies for water treatm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project is to experimentally assess and numerically model the unsteady dynamics occurring during microfiltration of biological organisms in water.  

 

Short description of the project:

 

UV treatment is a highly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water treatment because of effective disinfection of viruses and bacteria, and minimal by-product formation. However, UV irradiation alone may not be sufficient for inactivating micron-sized organisms with cost-effective UV doses. In this case, upstream filtration combined with UV disinfection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 viable option for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 seawater treatment.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se two processe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synergistic mechanisms of biological particle removal and inactivation is needed. Thu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project are:

 

Essential skills,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Education requirements: 

 

Ph.D. degree in Engineering, Applied Science or Equivalent Area

If interested in this position, please forward your resume via our website at: www.trojanuv.com. Deadline for submission of resumes: November 30, 2012. Start date is January 1st 2013.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s are welcome.

 

 

 

[返回本期目录栏] 

 

 

-------------------------------------------
Institute for Smart and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SSTI)

at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Materials Service Safety (NCMS)     
       

NCMS (http://ncms.ustb.edu.cn/) is one of the fiv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s of China (similar to the US National Laboratories).  It i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Beijing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of 1.25 Billion REM.  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CMS will be jointly administ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an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CMS is currently under construction and will be in operation in 2014. At its full swing, NCMS will accommodate 500 researchers and supporting staffs and 2000 graduate students.  The major focus of NCMS is on the behavior and failure of materials in service under complicated and extreme environments. 

NCMS will consist of six platforms on materials testing under 1) multiphase flow environment; 2)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 mechanical-chemical multi-field coupled environment; 4) special regional environment; 5) high temperature & high pressure vapor environment; and 6) extreme/multi-factor coupled environment. It will also build simulation facilities for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simulation, and a shared database and safety assessment system.  

The testing platform for materials behavior under special regional environment is an Accelerated Pavement Testing cluster for evaluating th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of pavements under controlled temperature, moisture, raining and aging environments with advanced sensor instrumentation.   It will be the main lab for ISSTI.  ISSTI will also have other laboratories in support of its five focused research areas on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s, sensing technologies, green energy technologie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nd engineering service.

ISSTI has faculty position openings at all ranks on the five focused and related areas.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submit your personal statement, a list of five references for recommendation letters, and your detailed resume to Dr. Fengyan Sun at fysun@ustb.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期刊

-------------------------------------------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Vol. 25 No. 3 2012

Strength, plasticity, interlayer interactions and phase transition of low-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under multiple fields

Wanlin Guo, Yufeng Guo, Zhuhua Zhang, Lifeng Wang  

Coarse-grained atomist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inelastic material behavior

Liming Xiong, Youping Chen

Effective specific heats of multi-phase thermoelastic composites

Yongqiang Chen, Ruchao Huang, Zhuping Huang, Lizhi Sun

Deformation analysis and failure modelling of woven composite preform in general bias extension

Bo Zhu, Tongxi Yu, Xiaoming Tao

A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ransformation, reorientation and plastic deformation of shape memory alloys

Xianghe Peng, Bin Chen, Xiang Chen, Jun Wang, Huyi Wang

A novel approach to testing the dynamic shear response of Ti-6Al-4V

Yazhou Guo, Yulong Li

Coupling effects of void shape and void size on the growth of an elliptic void in a fiber-reinforced hyper-elastic thin plate

Jiusheng Ren, Hanhai Li, Changjun Cheng, Xuegang Yuan

Mixed modes interlaminar fracture toughness of CFRP laminates toughened with CNF interlayer

Masahiro Arai, Tatsuya Sasaki, Satoshi Hirota, Hiroaki Ito, Ning Hu, Marino Quaresimi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Mechanics of Materials Volume 55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Vol.2 No.4)

Acta Mechanica Sinica Vol.28 No.4 201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Volume 45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发表还是发臭----大科学家投稿的尴尬

(摘自科学网)

 

以论文的形式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是人类文明和科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些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而没有得到及时公开发表的科学思想和发现,过后往往得不到学术界的正式认可,有的甚至因此错失了折桂诺贝尔奖的机会。“Publish or perish”(发表还是发臭)这句俗语至今已经在西方社会流行了80年,它既道出了发表科研成果的重要性和不发表的危险性,也反映了以论文论英雄的时代带给科研工作者的压力和困境。然而发表论文有时也并非易事,不少大科学家都曾遭遇过投稿的尴尬,但他们的变通能力证明了发表才是硬道理。 

现代科学史上最出类拔萃的人物非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莫属,而他在发表论文方面其实是个幸运者。在20世纪初,德国的《物理学杂志》(Annalen der Physik)是国际顶尖的专业期刊,但它对稿件内容和作者身份却非常宽容,其退稿率也相当低,不超过百分之十。这让身在瑞士专利局的小职员爱因斯坦得以在该杂志顺利发表包括狭义相对论在内的多篇科学价值极高的学术论文,并因此成就了一位业余天才的专业梦想。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后,爱因斯坦却在美国物理学会主办的《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那里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退稿尴尬。1936年,爱因斯坦把一篇与助手内森·罗森(Nathan Rosen)合写的题为“引力波存在吗”的论文投到《物理评论》。匿名审稿人详细指出了该论文存在的问题,建议作者在发表之前做必要的修改。爱因斯坦觉得自己被怠慢了,愤怒之余马上写信给该期刊的主编约翰·泰特(John Tate),表示他拒不接受审稿人的意见并决定收回自己的稿件。后来爱因斯坦还是对这篇论文做了些许修改,纠正了几处错误,将它改投到知名度很低的《富兰克林研究所学报》(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并从此再也没有在《物理评论》上发表任何论文。虽然《物理评论》在不经意间得罪并失去了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作者,但主编泰特建立的严格匿名评审程序却保证了它日后成为世界一流的专业期刊。 

1933年底,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基于沃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的中微子假说提出了b衰变的有效理论,这是他对核物理学与粒子物理学的早期发展所做出的诸多重要贡献之一。当时费米把他的论文投给了著名的《自然》(Nature)杂志,却收到了审稿人“有关揣测与现实相距太远”的负面评价。这篇其实离现实很近、含金量极高的论文被《自然》拒绝之后,费米只好将它发表在意大利一家没有多少名气的学术期刊《研究》(La Ricerca Scientifica)上。该论文标志着弱相互作用有效理论的诞生,其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物理量就是费米常数,它刻画了强度远小于电磁力的短程弱核力的大小。平心而论,对于任何期刊和任何作者而言,总会有些审稿人不能正确判断某些来稿的重大或潜在科学价值而将它们拒之门外。费米把论文改投《研究》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历史最终证明:发表才是硬道理。 

与费米的变通态度相比,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的博士研究生乔治·茨威格(George Zweig)在投稿方面就有点一根筋了。1964年,年轻的茨威格从加州理工学院来到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开展研究工作。他在CERN完成了一篇80余页的关于强子结构的学术论文,把组成强子并携带分数电荷的基本粒子戏称作“纸牌”(aces),后者其实就是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在同一年提出的“夸克”(quarks)粒子。按照当时的规定,在CERN工作的物理学家们不得不把他们的论文优先发表在欧洲的专业期刊,而茨威格却打算把他的研究成果投稿给美国的《物理评论》。在这件事上,茨威格受到了来自CERN高层的强大压力,初出茅庐的他一气之下放弃了发表那篇日后被证明无比重要的论文,错失了一次创造历史的机会。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茨威格当初那篇论文依旧只是CERN的预印本,而他本人也早已离开了粒子物理学术界。倘若茨威格当年及时把自己的“纸牌”想法发表在欧洲物理学会主办的专业期刊上,那么他如今一定是大物理学家了。事实上,他的导师费曼后来曾经向诺贝尔奖评委会提名盖尔曼和茨威格,认为他们的夸克模型值得荣获这一最高科学奖项,但最终结果却不了了之。 

作为茨威格的挂名导师之一,盖尔曼在1964年独立地提出了核子是由夸克组成的束缚态的革命性思想。利用夸克的概念,盖尔曼能够解释强子的SU(3)对称性。由于夸克具有非常奇怪的、不易被人接受的分数电荷,行事老辣的盖尔曼并没有把他的论文投给美国物理学会主办的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当时他觉得苛刻的审稿人很可能会找借口拒绝这篇稿子。他宁愿将论文直接投给欧洲物理学会主办的《物理快报》(Physics Letters),因为后者的名气略小,所以审稿门槛也略低。结果盖尔曼的这篇标志着夸克模型正式诞生的短文在《物理快报》顺利发表了,而它也是该期刊所发表的最成功的学术论文之一。虽然盖尔曼荣获196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是由于他率先在粒子物理学中引入了SU(3)对称性,但是对于大众而言他作为夸克之父的名声却无疑更加显赫。历史再一次证明:投稿有技巧,发表才是硬道理。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