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20卷,第2期,2012年10月25日

 

本期编辑:陈文   雷冬   师晋红   蔡伟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邮编:210098)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em.hhu.edu.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邮件列表目前由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维护,依托于江苏省力学学会信息工作部

                 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2012年全国环境力学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第十三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暨钱伟长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沪成功举办

      第十届全国分析力学学术会议纪要

      中国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学术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ECCMR 2013 -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nstitutive Models for Rubber - Abstract deadline: 1 Nov 2012

     Mini-symposium “Fracture and Instabilities in Soft Materials” on ICF13

    招生招聘

     Two PhD positions in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multiscale mechanics of materials – Eindhoven, Netherlands

     Job offer for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Postdoc (2 years) for impact behaviour of 3D woven composites in structural automotive parts
    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Volume 45 (December 2012)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科研人”三载“科学网”体验:再解“钱学森”之问

   友情链接

    Fractional Derivative & Applications Express Vol5, No1, Oct.15, 2012

  “水的文摘”文摘第4卷第1期2012年10月05

 

=======================================================================================

     新闻报道
-------------------------------------------

 

  2012年全国环境力学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供稿)

 

2012年全国环境力学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于2012年9月15-18日在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新疆大学承办。会议开幕式由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买买提明?艾尼教授主持,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力学所刘青泉研究员和新疆大学副校长努尔夏提?朱马西分别致开幕辞。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大学王道增教授、清华大学崔桂香教授、兰州大学黄宁教授以及部分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环境力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与会代表围绕环境力学的学科前沿,以及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地质体环境、海洋环境、重大灾害中的力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会议共宣读了32篇学术论文,其中,清华大学方红卫教授、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林朝晖研究员、中科院力学所李世海研究员、兰州大学黄宁教授、中山大学詹杰民教授,同济大学周晅毅教授、清华大学王兵博士做了精彩的大会邀请报告。这些报告是专家们从客观角度长期科学研究的观点、经验和成果的总结,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环境力学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结果、新应用。同时,这些报告都强调了环境力学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的关系。环境力学研究必须有瞄准的实际工程应用背景,另一方面应用研究又迫切需要环境力学基础研究的指导才会取得好的研究成果并受到工程界的欢迎。与会代表普遍反映,本次会议报告充分展现了环境力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达到了学术交流的目的,并对环境力学及其前沿领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深受启发,对于今后的科学研究十分有益。

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年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汇报了专委会2012年的工作情况,并征求各位委员对专委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讨论了专业委员会今后工作。大家认为专业委员会今后应该注重推动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更好的促进我国环境力学的学科发展和科研创新,加强力学研究与环境灾害问题的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结合。专委会委员们还就发展环境力学的一些具体措施,如组建专业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项目申请以及网站宣传等进行了讨论。

此外,专业委员会决定将于2013年9月在西安举办“2013年全国环境力学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年会”。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第十三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暨钱伟长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沪成功举办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  

 

 2012年10月6-8日,由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MMM-XIII)暨钱伟长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共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170余位代表参加,其中包括两院院士7人。

“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MMM)”于26年前由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先生发起,迄今已成功举办13次,已成为我国现代数学和力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2012年适逢钱老诞辰100周年,本次会议特别安排了“纪念钱伟长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来表达对钱老的追忆和缅怀。座谈会由何友声院士、周恒院士、胡海岩院士和周哲玮教授先后主持。座谈会的气氛热烈、深沉、自由,发言者通过各自的人生经历,感怀当年钱先生对自己的教诲和提携,追思钱伟长先生的学术贡献、治学理念、教育思想和爱国情怀,充满了对钱老无限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何国威研究员主持。上海大学校长罗宏杰教授致欢迎辞,表达了对钱老的崇高敬意和对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胡海岩院士深切缅怀了钱老为我国力学事业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和投身祖国需要的爱国思想。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肖衡教授代表中青年教师,深情回忆了钱先生当年的殷切教诲。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郭兴明教授宣布大会开幕。

大会设立1个主会场、3个分会场、1个论坛(上海市力学学会青年论坛)和1个专题座谈会。大会围绕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生物力学、微纳米力学、环境力学、交通流、智能材料、有限元与有限体方法等多个传统力学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进行了深度交流和热烈讨论,展示了我国现代数学和力学界蓬勃的发展活力。

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邓小刚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郭照立教授、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肖衡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何国威教授、同济大学仲政教授、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张田忠教授、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叶友达研究员等8人受邀做了大会报告。

翟婉明院士介绍了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与工程应用,邓小刚教授介绍了一类新的高阶混合型加权紧致非线性格式的构造,郭照立教授介绍了两相格子Boltzmann模型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肖衡教授介绍了大变形弹塑性的核心问题和疑难,何国威教授介绍了Large-eddy simulation for biolocomtion at large Reynolds numbers using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仲政教授介绍了多孔压电驻极体的理论建模与分析,张田忠教授介绍了纳米力学中的新现象及其建模,叶友达研究员介绍了高速高空机动飞行器的动稳定性。

本次会议基本涵盖了应用数学和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相关等领域的学者、工程师、在校研究生等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我国应用数学和力学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将促进其在相关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第十届全国分析力学学术会议纪要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

 

2012年10月5-8日,由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商丘师范学院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分析力学学术会议”在商丘师范学院召开。会议旨在展示与交流我国分析力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近两年的研究成果,扩大分析力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分析力学的未来发展。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60余名代表参会。

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分析力学学科组组长、辽东学院校长郭永新教授主持开幕式,商丘师范学院校长曹奎教授到会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光临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徐鉴教授代表专业委员会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分析力学学科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分析力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并对分析力学的学科发展、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科研立项及学术活动等诸多事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北京理工大学梅凤翔教授代表老一辈专家讲话,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分析力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期望与建议。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刘延柱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杨绍普教授、上海大学陈立群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琪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邓子辰教授、北京大学刘才山教授、浙江师范大学赵晓华教授、韶关学院刘荣万教授、青岛大学潘振宽教授、苏州科技学院张毅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戈新生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罗绍凯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史东华教授。

大会报告有梅凤翔教授的“分析动力学的三个问题研究进展”、杨绍普教授的“对分析力学与其它学科交叉的思考”、陈立群教授的“运动连续体非线性振动近期研究若干进展”、王琪教授的“含驱动约束非光滑多体系统的数值计算方法”、刘才山教授的“滚动摩阻中的尺度效应”、邓子辰教授的“碳纳米管动力学系统的辛算法”、丁光涛教授的“关于变分法逆问题研究的若干进展和建议”以及赵晓华教授的“广义哈密顿系统及相关系统地数学结构”。此外,尚玫、薛纭、郑春龙、张素英、郑世旺等15位专家和研究生做了高水平的专题学术报告。

会议期间,郭永新教授主持召开了分析力学未来发展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徐鉴教授、王琪教授、刘才山教授、陈立群教授、丁光涛教授和张毅教授集中对如何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注重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分析力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年轻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部分青年学者代表也就如何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今后要不断开拓新领域、探索新方法,进一步发展分析力学的理论体系,积极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发现和解决相关交叉学科和工程科学中的分析力学问题,不仅要做理论研究,还要发展分析力学的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同时还要在生命科学、高新技术及其它相关工程学科的研究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会议拟定,第十一届全国分析力学学术会议于2014年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由苏州科技学院承办。会议对商丘师范学院给予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慷慨资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为会议做出热情周到服务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国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摘自中国科学网)

 

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和教育部于日前印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每年奖励4.5万名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1万名,硕士研究生3.5万名。

办法明确,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额向基础学科和国家亟需的学科(专业)倾斜。

办法指出,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所有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全日制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

办法强调,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工作,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法规,杜绝弄虚作假。基层单位评审委员会确定本单位获奖学生名单后,应在本基层单位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提交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进行审定,审定结果在高等学校全范围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办法要求,高等学校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当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高等学校应将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情况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并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办法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有关中央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资金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并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财政部、教育部委托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加强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日常管理。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第十六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

 

“第十六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将于2012 年11 月2-5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本届会议旨在提供一个广泛的学术与技术交流平台,活跃学术氛围,促进学科交流,推动我国疲劳与断裂研究领域学术与应用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目前已收到论文摘要近200 篇。现发布第二轮通知,诚挚欢迎疲劳与断裂方面的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积极注册参会。

会议主题

疲劳与断裂的力学基础理论和方法

材料疲劳与断裂的物理机制

复杂环境下的材料失效与破坏分析

典型材料与结构的破坏理论研究

疲劳与断裂理论的典型工程应用

会议日期

2012 年11 月2 日 全天报到

2012 年11 月3-4 日 全天会议

2012 年11 月5 日上午 参观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故乡—集美

会议报到地点

厦门大学逸夫楼大堂 (11 月2 日9:00-20:00)

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二楼大厅(11 月3 日8:00-11:00)

会议注册

网址http://210.34.0.148/s/114/t/351/p/2/c/6667/list.jspy,请在该网址

下载注册表,填好后发送到组委会邮箱fjtzcl@xmu.edu.cn。

会议注册费

注册类型   10月15 日及以前   10月15 日以后

正式代表   1400 元    1500 元

学生代表(凭有效学生证)   900 元   1000 元

家属等陪同人员   900 元   1000 元

汇款账户

单位名称:厦门大学

开户银行:中行厦大支行

账 号:428658381176

由于厦门大学账户每日交易很多,请务必在汇款留言中注明“材院会务费”及相关注册代表的姓名,汇款后务必将转账汇款信息或收据扫描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组委会邮箱fjtzcl@xmu.edu.cn,以便及时确认付款。

会议住宿

请登录会议网站http://210.34.0.148/s/114/t/351/p/2/c/5593/list.jspy查询并预订提供会议协议价的酒店。会议代表也可自行联系并预订会议网站提供的厦门大学周边的经济快捷酒店和其它酒店。

交通指南

厦门市的公共交通较方便,故本次会议不安排接站。乘火车者请从厦门火车站(起点站)乘1 路或21 路公交车到厦大终点站下车,从厦门大学大南校门(该门毗邻南普陀寺庙,也称旧校门)进入,直走约40-60 米右边便是逸夫楼,乘火车者也可从火车站坐出租车到厦门大学大南校门(车费约15-20 元)。乘飞机者可直接从机场乘出租车经成功大道从厦门大学大南校门入校,白天车费约为45-50 元,夜间(23:00 后)约为55-60 元。乘飞机者也可乘37 路(机场到火车站)或27 路(机场到轮渡)公交车到火车站或轮渡,然后换乘任何到厦大或者厦大西村的车。轮渡到厦大西村有2 路、531 路公交车。此外,乘飞机者也可搭乘机场巴士到火车站对面的梧村汽车站(每人6 元,但需等够7-8 人才会发车),然后换乘任何到厦大或者厦大西村的车。

会后考察

有意参加11 月5 日上午集美考察的参会代表需在注册时注明,非参会人员参加考察需要收取135 元/人,并在报到当日交给报到处。 

有意参加自费会后考察者需在注册时注明,并在会议报到当天缴交费用。拟参加金门考察人员需要提前办理相关手续(详见网站)。 

会务联系人

张 飒(厦门大学)

Email:fjtzcl@xmu.edu.cn 电话: 18959287701

程序、摘要联系人:

崔元庆(同济大学)

Email:cuiyq@tongji.edu.cn 电话: 15900410921

王东东(厦门大学)

Email:ddwang@xmu.edu.cn 电话: 18959281362

会后旅游联系人:

李海霞(厦门大学)

Email:hopeangell@gmail.com 电话: 13215925879


        

 

 [返回本期目录栏]

 

 


-----------------------------------------

 

ECCMR 2013 -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nstitutive Models for Rubber - Abstract deadline: 1 Nov 2012
  
  

The 8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nstitutive Models for Rubbers (ECCMR VIII) will be held at Tecnun/CEIT (San Sebastian, Spain) between June 25th and June 28th, 2013.

ECCMR is the premier rubber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event worldwide, in a series of biennial conferences. The previous seven conferences (Vienna 1999, Hannover 2001, London 2003, Stockholm 2005, Paris 2007, Dresden 2009 and Dublin 2011) were highly successful and attracte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articipants for a wide variety of disciplines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 in the field of rubber technology.

The conference is aimed at bringing together specialists in research across all disciplines associated with elastomers and provides the opportunity to discuss advances in rubber mechanics. The conference topics cover all aspects of rubber technology, such u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Mini-symposium “Fracture and Instabilities in Soft Materials” on ICF13
  
 

We are organizing a mini-symposium, "Fracture and Instabilities in Soft Materials", on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acture, which will be held during June 16-21, 2013 in Beijing, China. We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submit an abstract on your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in related areas. The deadline for abstract submission has now been extended to October 31, 2012.  Instructions on abstract submission can be found at http://www.icf13.org/. The conference anouncement is at http://www.icf13.org/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2/08/final0830.pdf.

Please submit your abstract to the mini-symposium no.12
- Fracture and Instabilities in Soft Materials.

Mini-symposium description:

Soft materials are materials that deform easily under mechanical or multi-physics loads. Examples of soft materials are engineering materials such as polymers, foams, gels, granular materials, liquids, and colloids, as well as biological tissues. Many of these materials are active: they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stimuli in the form of large deforma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these materials increasingly demand mechanical reliability in addition to the active properties. 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n the failure mechanisms of soft material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instability phenomena, damage, and fracture, has become an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topic. This mini symposium aims at bringing together researchers working on mechanics of soft materials to exchange recent advances and to inspire new ideas. Researchers are invited to present their recent work on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topics:

 

Wei Hong
Department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Iowa State University

 

Oscar Lopez-Pamies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Two PhD positions in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multiscale mechanics of materials – Eindhoven, Netherlands

 

Our Mechanics of Materials Group at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etherlands, in association with Materials innovation institute M2i, has two openings for talented PhD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multiscale mechanics of materials. They are part of a project on multiscale hygro-mechanics of paper. The industrial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is in inkjet-printing. One opening is on experimental characterisation and the other on multiscale computational modelling.

For exceptionally suited young doctors we may consider changing the positions into PostDoc positions.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via the following links, via which candidates may also directly apply. Remaining questions may be directed to me (R.H.J.Peerlings@tue.nl).

http://www.m2i-careers.nl/job-opportunities/jobDetails/Eindhoven/52/PhD-...

http://www.m2i-careers.nl/job-opportunities/jobDetails/Eindhoven/53/PhD-...

 

 

 

  [返回本期目录栏]

 

 

 

-------------------------------------------

Job offer for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The project consists of developing new computational and modeling tools to address solid-multiphase fluid coupled problems using Isogeometric Analysis.

1-year contract. Renewable one more year

Annual gross allowance: From 20000 to 30000 Eur depending on the candidate's qualifications.

To apply, send your CV and a Cover Letter to 

hgomez@udc.es

The deadline to apply is December, 1st, but the candidates are encouraged to apply as soon as possible.

 

 

 

  [返回本期目录栏]

 

 

 

-------------------------------------------

 

Postdoc (2 years) for impact behaviour of 3D woven composites in structural automotive parts

 

The postdoc vacancy is for experimental testing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of impact on 3D woven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Our research group is partner in the European FP7 project 3DLightTrans "Large sca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 high-performance lightweight 3D multifunctional composites" (http://www.3d-lighttrans.com/). Key industrial partners are Fiat, Bentley, Federal Mogul, Van de Wiele,...

Textile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 (TRPC) hold the promise for enhanced products featuring superior properties, such as light weight and high strength, with comparatively low material costs. This promising potential is nevertheless hindered by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to enable low-cost manufacturing of mass products with sufficient quality. The goal of the 3D-LightTrans project is to create a highly flexible manufacturing chain for low cost production of integral large scale 3D TRPC parts, based on innovative approaches for the individual processes and its integration in the complete supply chain. This will enable to shift TRPCs from its current position in cost intensive, small series niche markets -like aeronautics-, to broadly extended mass product applications not only in transportation, but also in health, energy, leisure and other key sectors.

The task of our research group is to test and simulate the impact behaviour of 3D woven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which are innovative materials and their impact behaviour is not really known. The focus is on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and large-scale demonstrators will be realized and tested by the end of the project.

This study is a combined experimental/numerical study. Experience with experimental (dynamic) testing and a strong background in numerical modelling and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is really necessary. As it is the objective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ies in the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code ABAQUS, experience with ABAQUS and Python scripting is certainly an advantage.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on the website of our research group (http://www.composites.ugent.be/PhD_job_vacancies_PhD_job_positions_compo...).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期刊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Volume 45, Pages 1-116 (December 2012)

Fractal study on collective evolution of short fatigue cracks under complex stress conditions

Lu Wang, Zheng Wang, Weiyun Xie, Xigeng Song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behavior in embrittled austenitic–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J.K. Sahu, U. Krupp, H.-J. Christ

 

A macrostructural model for simulating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roughness and plasticity induced fatigue crack closure

J. Crapps, S.R. Daniewicz

 

Fatigue predictions of welded joints and the effective notch stress concept

Jaap Schijve

 

Fast time-scale average for a mesoscopic high cycle fatigue criterion

 Stefano Bosia, Andrei Constantinescu

 

Application of Kriging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in power electronic module wire bond structure reliability under various amplitude loading

Pushparajah Rajaguru, Hua Lu, Chris Bailey

 

Surface and subsurface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characteristic depths and proposal of stress indexes

C. Santus, M. Beghini, I. Bartilotta, M. Facchini

 

Semi-empirical life model of a cantilevered beam subject to random vibration

Mark Paulus, Abhijit Dasgupta

 

Gigacycle fatigue initiation mechanism in Armco iron

C. Wang, D. Wagner, Q.Y. Wang, C. Bathias

 

Crack propagation in rails under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loading conditions based on material forces

Jim Brouzoulis, Magnus Ekh

 

Thermo-mechanical FE model with memory effect for 304L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presenting microstructure gradient

A. Le Pécheur, F. Curtit, M. Clavel, J.M. Stephan, C. Rey, Ph. Bompard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Mechanics of Materials Volume 55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Vol.2 No.5)

Acta Mechanica Sinica Vol.28 No.4 2012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Volume 61 Issue 1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科研人”三载“科学网”体验:再解“钱学森”之问

(摘自科学网)

似乎记得,那是在2010年的某个时候,这一次,偶然机会从同事那儿听说,有“科学网”这块地方。略微想起,也是在2010年的某个时候,这一次,偶然机会希望去“科学网”看看,惊奇一问:“科学网”究竟是个什么地方?好像没忘,还是在2010年的某个时候,这一次,偶然机会来到了“科学网”,直接进入了“论文”板块,“科研人”原本一颗“求学”的心,似乎注定,需从“论文”这里导航。2010年,看似平淡,却有些不平凡,感谢刹那的三个“这一次”,从“似乎记得”到“略微想起”再到“好像没忘”,让我与“科学网”导出了一段难得的“求学”之缘。

带着2010年的平淡和不平凡,轻轻的,步入了2011年。这一年,不知为何,发现自己,偶尔才腾出时间,悠悠去“科学网”踏踏青,或许那时,在您眼里,还只算是匆匆过客。这一年,也不知为何,发觉自己,此刻和“科学网”一起的日子,甚是简单,或许那时,在您眼里,大家仍只是“相识”而未“相知”。这一年,还不知为何,发掘自己,学会了在QQ空间抒发情感,却不晓得“科学网”的“博客”板块,“科研人”原本一颗“求知”的心,似乎注定,需从“博客”这里启航。2011年,看似平凡,却有些不平淡,感激刹那的三次“这一年”,从“发现自己”到“发觉自己”再到“发掘自己”,让我与“科学网”启发了一段难得的“求知”之分。

带着2011年的平凡和不平淡,悄悄的,迈进了2012年。这一刻,突然感知, “科学网”上的内容如此广博,除了“论文”和“博客”,还有“人才”、“科普”和“小白鼠”,等等,很多。这一刻,突然感想,“科学网”上的观点如此开放,有正面也有负面,有支持也有反对,有整体也有局部,有包容也有放弃,等等,不少。这一刻,突然感发,阅读着“科学网”上的内容和观点,思想变得豁达,心胸也不断开阔,内在感悟要求自己尝试“科学网”上“开博”,“科研人”原本一颗“求真”的心,似乎注定,需从“开博”这里远航。2012年,看似平淡中有不平凡,平凡中也有不平淡,感恩刹那的三载“这一刻”,从“突然感知”到“突然感想”再到“突然感发”,让我与“科学网”远离了一段难得的“求真”之憾。

“海内外知识界的心灵驿站,教科文工作者的情感家园”,这是“科学网博客”的潜在呐喊,也是“科学网博客”的意义归宿,或许,这更是“科研人”抒发自我、交流思想的特色平台。“关于博客,偶尔写写,随意看看,交流思想,共同提高;关于点击,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关于加精,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潮起潮落尽随它;关于评论,对事不对人,尊重自重保重。”或许,这就是,作为一个具有三载“科学网”体验“科研人”对 “科学网博客”的一点认同。来到“科学网”,从“求学之心”到“求知之心”,从“求知之心”再到“求真之心”,若还能从“学而知而真”之“心”通达“真而善而美”之“悟”,或许,在未来,这正是“科学网”上“科研人”致力追求的“美好人生”吧。

“科学网”含有“科学”,“科研人”需要“科学”,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或许,这也应该是“科学网”和“科研人”都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曾读过“科学网”上一篇博文《科学与经验》”,仔细思量,“科学”,简而言之,或许就是:人类对认识自然世界各种现象的经验解释和总结”。不难发现,从“自然”这个属性来看,任何“科学”都必孕育于“自然”之中,源于自然的“科学”将不会随着“人类意志”的转移而发生变化,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也只不过是“自然世界”借“人类”之手阶段性地“鼓励”一下“人类自己”而已;但是,从“人类”发现“科学”这个角度来讲,“科学”又必将受到“人类自身成长、思维发展能力”上的限制,只能算是“人类某阶段认识自然世界的经验总结”,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也不过是“人类自己”借“诺贝尔”之名阶段性地“激励”一下“人类自己”罢了。可见,当今的“科学”与“人类的经验”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换句话说:站在人类自身的角度看,“科学与经验原本就是一体”。既然如此,便不难理解,“人文”和“数理”的东西,其实,都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对于“科研人”来讲,“人文科学”和“数理科学”究竟孰重孰轻?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希望提到在“科学网”上读到的一篇博文《“新教育”成功了吗?---兼论如何评价教育》。看了这篇博文,就做了一点阅读总结:所谓“新教育”更多的偏向于“人文科学”,而当前的教育则更多的偏向于“数理科学”,或许,这也正是“新教育”提出的意义所在。其实,这两种教育自身并没有错,对于“人文科学”来讲,重在让人“修心养性”,而对于“数理科学”来说,则重在“强脑拓能”,准确说,教育能两者兼顾,或许最好。一个健全的人,既应该有她“柔美”的一面,也应该有他“阳刚”的一面,就好比一棵“参天大树”,既需“风来摇曳柔美之姿”,也需“雨来挺拔阳刚之势”;换句话说,一个健全的人,既需要有“数理科学”追求的“真”,也需要有“人文科学”追求的“善”,两者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了“美”。“有真有善有美”的教育,何乐而不为?

似乎有一种观点,他们认为:中国过去的教育重在“人文科学”,也正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从而导致了“国家当前的科技实力还不够强大”。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将“科技实力的发展状况”归结于“人文科学的教育”,确实不应当。在中国的古代,还是存在很多伟大的“科学”,或者说“科技”,“四大发明”不就是明证吗?独具特色的“中医中药”也算是吧!还有经典智慧的“儒释道”文化。何其多!其实,“人文科学”的教育与“国家科技”的发展并不冲突,“人文科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恰恰能够大力推动“国家科技”的强大。有人说,建国初期(毛时代)国家重大科技的突破,如“两弹一星”,应特别感谢那“艰苦的岁月”,是“艰苦的岁月”造就了一批“真正的人才”,仔细想想,还真是有些道理。在那个时代,“人才”是什么?“人才”就是一个“健全的人、爱国的人”,似乎在他们身体里到处都散发着中国优秀的“人文气息”,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这些“人才”都期望及时回到自己的国家,建设美好家园。在今天,国家逐渐变得富裕,反而出现了“国家的科技实力不够强大”,确实值得思索,紧接着,便有了那著名的、激昂的“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其实,目前“国家科技实力还不够强大”的真正原因,除了“先天基础的一些差距和国外的技术封锁”外,主要还是:国人在国际化的大市场背景下,自身过多缺失了优秀的“人文科学”气息,以及过多的受到了不完善体制下所造成社会风气“一切都朝钱看”的不良影响。国人笨吗?不笨,国人很勤劳也很聪明,新中国60多年的科技发展已经大大缩小了与西方国家200多年科技进步间的差距;只是,或许,国人的智慧还没有完全得以释放和利用,从而没有尽快让这种科技差距变得更小。那么,在当前的形势下,究竟应该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换句话说,“人才究竟应该怎样培养?”其实,前面的描述已经给了许多暗示,在这里,再适当作些强调。一个健全的人,最终能否成长为真正的“人才”,除了他“先天的身体基础和一些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或许需归功于他“后天的一些关键阶段在某一领域投入的专注程度,以及所有这些阶段领域内那种专注程度投入的总和”。由此可见,当今社会最需要给“人才”的是“有能让他们专注成长的土壤”,具体来说,就在于看“培养人才的土壤是否健康、是否宽松、是否自由、是否协调”。

“幼儿园时,为了孩子的教育,似乎父母就开始了默默去给老师送礼”,这种土壤肯定不健康,难以想象“还能够培养出健全的人才”。“年轻老师为了竞争某个人才基金项目,最后都到了采取一切手段去压迫对方的发展,甚至发展成团队之斗”,这种土壤既不健康,也不宽松,难以想象“还能够让人才快速地发展”。“年轻老师申请到了自己的基金项目,然而却没有合适的学生去帮忙执行,或者说有学生执行但不能自主地让学生执行”,这种土壤不自由,难以想象“还能够让人才顺利地成长”。“培养的人才,当走入社会时并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岗位,或者说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这种土壤不协调,难以想象“还能够让培养的人才为国家做出最大的贡献”。其实,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更直接一点,就在于“领导应该如何给人才规划钱”;就好比一场战争的胜负,关键也“在于人”,有先进武器而无先进文化武装的军队不战即败,有先进文化而无先进武器武装的军队即战难败。

为什么那样说“在于人”?都知道,自从有了商品交换,便开始有了“钱”,于是,人类一系列包含“钱”的行为就产生了,主要有“造钱,挣钱,花钱,省钱,要钱,送钱”。在这里,不妨从国家层面上讨论一下这些行为的含义。关于“造钱”,这是国家行为,需要权威,“在国内适当造钱,保证国内人民有定量的钱,同时,让国内造的钱流通国外,保证国外人民储存这钱,或许,这就是最简单也最复杂的强国经济”。关于“挣钱”,则主要是国民行为,应大力普及,“应该保证这个国家的国民都能够通过合情合理合法的渠道挣到够用的钱,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所有国民为了维护最基本生存生活权利而对钱的需求”。关于“花钱”,也主要是国民行为,自发自愿,“但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在保证国民具有“花钱”能力的条件下,也需常鼓励国民一定要适当花钱,只挣钱不花钱、只花钱不挣钱,都是要不得,经济不能活、国不能强”。关于“省钱”,还主要是国民行为,个人意愿,“在花钱的同时,国家应该积极倡导国民适当省钱,省钱实际上就是在为国家节约资源”。关于“要钱”,有些是国家行为,更多的则是国民行为,“或许,国家向国民适当地要钱,是为了让国民在未来能更好地赚钱,但应该尽量杜绝国民向国民要钱,让要钱变成挣钱”。关于“送钱”,仍主要是国民行为,地下交易,“国家应该加强教育和法律监督,防止送钱于未然”。以上描述,最终或许可总结为一句话,就是“适当造钱,多多挣钱,鼓励花钱,倡导省钱,杜绝要钱,防止送钱”。仔细想想,国家是如此,对于单位的人才培养来说,不更是如此吗?如果处处都是“要钱”和“送钱”,很难想象人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各级领导应该科学公平合理地给人才规划好钱,重点着眼国内,适时放眼国际”,足已,又何患“有人不成才”。

“科学网”有一博文《唐僧为什么不授权给孙悟空》,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详细解读了“在取经过程中,唐僧为什么当领导?唐僧为什么不授权给孙悟空?”等问题。在这里,如果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层面上去回答,其实可以描述得更简单,概括为四个字足已:德、能、忍、威。“德”排第一,佛家出身,观世音点化,必然会时时“以众生利益为重”,更不用说成功教化提升几大徒弟。“能”为第二,佛经悟世,看透人生,何况还一“咒”在手,就是那“上能通天、下能穿地”的孙悟空,了于脑海,修炼不够则不能放权,据此,悟空也不得不诚服于他;“忍”居第三,盘膝诵经,定中有慧,慧阔心胸,又怎能怕那“妖魔鬼怪、艰难困苦”,终可巧妙化之;“威”在最后,一曲“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德有能有忍”,以换天下太平,又岂能“不威”。一个多么有意义的问题,一个多么有魔幻的解答。各级培养人才的相关领导,如果都能向唐僧学习,相信在很快的将来,那著名的、激昂的“钱学森之问”,终将得到完美的解答。

特别说明,花了一天的时间,写出此文,正值当前工作单位喜迎“60年校庆之际”,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友”,但求也能做出一点切实的贡献。但愿以此文,真诚祝贺:单位的发展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人才的培养能有一个更广阔的前景,如飞龙上天,又如蛟龙潜海!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