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20卷,第5期,2012年12月10日

 

本期编辑:陈文   雷冬   师晋红   蔡伟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邮编:210098)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em.hhu.edu.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邮件列表目前由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维护,依托于江苏省力学学会信息工作部

                 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2012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申报工作开始

      教育部公布2012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

      第四批“青年千人计划”人选公示

      2012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公示

      2013年中国博士后基金申请指南发布

      中国科技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第六

     学术会议

     第十届国际热应力大会

     IUTAM专题研讨会——“材料与结构冲击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将于2013年5月在西安举办

     The Zienkiewicz Medal and £1000 Prize

     The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Advanced Problems in Mechanics”

     Fundamentals of Fracture - Symposium at DPG2013

     招生招聘

     MIT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DNA nanotechnology

     PhD Position in the area of dynamic behavior of materials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ostdoc posi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Louvain (Belgium)
    学术期刊

    力 学 学 报 2012年 42卷 第5期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基础科学创新不是抓出来的

   友情链接

   Fractional Derivative & Applications Express Vol5, No4, Nov.30, 2012

  “水的文摘”文摘第4卷第420121120

 

=======================================================================================

     新闻报道
-------------------------------------------

 

  2012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申报工作开始

(摘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网)

 

   

    根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教人〔2011〕10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现就做好2012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人选申报条件
    (一)特聘教授人选条件
    1.截至2012年1月1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人选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66年1月1日后出生),人文社会科学类人选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56年1月1日后出生)。
    2.一般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海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
    3.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创新性、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领导和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
    4.恪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拼搏奉献精神。
    5.聘期内全职在受聘高校工作。应在签订聘任合同后一年内全职到岗工作。
    (二)讲座教授人选条件
    1.在海外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教授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2.学术造诣高深,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
    3.诚实守信、学风严谨、乐于奉献、崇尚科学精神。
    4.聘期内每年在受聘高校工作2个月以上。应在签订聘任合同后一年内到岗工作。
    (三)国防科技组人选,应长期从事国防科学技术研究,承担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取得重要成果,为国防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四)已获国家“千人计划”支持的不在本计划支持之列,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除外。
二、申报工作要求
    1.合理设置招聘岗位。高校应按照《实施办法》有关要求,从学校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实际出发,合理设置长江学者招聘岗位,并明确每个岗位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岗位设置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配合“2011计划”的实施,加强协同创新,与实施国家教育、科技和人才规划结合,与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结合,与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结合,与重点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结合,避免同一岗位多人同时申报。
    2.严格审核把关。本次申报不限名额。高校要按照《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明确招聘遴选程序,严把人选质量条件,切实做到好中选优、宁缺毋滥。高校应组织相关专家或校学术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遴选,择优推荐。高校应对推荐人选申报材料、学术道德和政治倾向情况进行严格审核,学校党委应对所有推荐人选研究提出意见,严格掌握人选的政治标准。高校应将候选人申报材料在校内公示一周,对公示期间反映的异议,学校要认真组织调查,有关异议材料及调查结论随申报材料一并报送。
    3.鼓励人才合理流动。高校要着眼于优秀人才总量的增长,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直接招聘、师生传承、学术交流、专家推荐、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等多种渠道,从校外(海外)招聘长江学者。各高校推荐的特聘教授人选中,直接从校外(海外)招聘或近三年回国的人选应不少于20%。为支持中西部地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东部地区高校不得到中西部地区高校招聘特聘教授,支持东部地区高校优秀人才到中西部地区高校应聘特聘教授;支持高校招聘特聘教授与援疆、援藏以及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等工作相结合。
    4.关于保密要求。高校报送相关材料时,若涉及保密信息,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的有关规定审核把关,妥善做好保密技术处理,并在学校报送公文中说明。
三、申报程序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按照隶属关系,组织指导本地区、本系统所属高校人选推荐工作,归口向我司申报。
    2.部直属高校直接向我司申报。
四、材料报送要求
    1.申报材料分为书面材料和电子材料。书面材料包括正式公文、推荐人选情况汇总表、候选人推荐表、附件材料及其他相关材料等;电子材料包括候选人推荐表和附件材料。(具体内容见附件2)
    2.各有关部门、部直属高校于2013年1月18日前,将候选人电子材料上传至长江学者申报管理系统;于2013年1月25日前,将书面材料和电子材料(刻盘)报送至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803室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基金处,邮编:100080)
    3.长江学者申报软件及相关信息请通过“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网站(www.changjiang.edu.cn)下载、查询。
    4.联系方式:
    1)教育部人事司人才与专家工作处
    联 系 人:孙赵君
    联系电话:010-66096829,66096573(传真)
    电子邮箱:changjiang@moe.edu.cn
    2)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基金处
    联 系 人:刘昕民 张剑飞
    联系电话:010-62514684,62519573
    电子邮箱:changjiang@cutech.edu.cn
    3)技术支持
    联 系 人:桑丽华
    联系电话:010-62603728
    电子邮箱:sanglh@cernet.com
    附件:
    12012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学科分组
    2
2012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申报材料要求



教育部人事司
2012年11月26日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教育部公布2012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

(摘自教育部网站)

 

   201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在同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评出拟授奖项目,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教育部批准,现予以公布:
   全部授奖项目:307项 一等:108项 二等:199项
   其中 自然科学奖:106项 一等: 36项 二等: 70项
      技术发明奖: 54项 一等: 26项 二等: 28项
      科技进步奖:142项 一等: 44项 二等: 98项
      推广类: 5项 一等: 2项 二等: 3项

附件:2012高校科研优秀成果获奖名单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第四批“青年千人计划”人选公示

(摘自千人计划网)

   根据《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的规定,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组织实施了第四批“青年千人计划”申报评审工作。经初审、通信评审、面试评审,共有185名人选通过评审,现予以公示.

附件:第四批“青年千人计划”人选名单  

 

 

 

[返回本期目录栏]               

 

-------------------------------------------

 

2012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公示

(摘自教育部网站)

  根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名单予以公示。

附件: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名单

 

 

 

[返回本期目录栏]               

 

-------------------------------------------

 

 

 

 

 

2013年中国博士后基金申请指南发布

(摘自科学网)

   

   为提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工作效率,便于各博士后设站单位管理人员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了解基金资助政策,进一步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资助原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近日印发了《2013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请指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将不再就每批次资助工作单独发文。

   附件:
2013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请指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国科技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第六

(摘自科学网)
 

 12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2年至2012年(截至2012年11月1日)中国科技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第六位,比上一年度统计时提升1位。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51次,比上年度统计时提高了4.8%。
   2002年至2012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总量为102.26万篇,排在世界第二位。其中2011年我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论文共14.36万篇,并且42927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高于其所在学科被引用次数的均值,即2011年我国论文总数的29.8%为“表现不俗”的论文,该比例较2010年的19.7%上升了10.1个百分点。
   此外,2012年统计结果中还包括其他“被引用次数”的指标。比如表示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被称为“高被引用论文”,在2002—2012这10年段中这一类论文的数量比2011年统计时上升1位,目前排在世界五位,占世界份额的7.3%。还有被引用次数排在各学科前1‰的“热点论文”数量,也比2011年统计时上升1位,排在世界第四位。
   发布统计结果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科学网博客)表示,目前我国科技论文不仅数量在增长,“被引用次数”的增加还代表质量和影响力都在逐年提高。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第十届国际热应力大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存法教授供稿)
 

 

第十届国际热应力大会将于2013年5月31日—6月4日在南京举办(http://ts2013.nuaa.edu.cn/ )。该会为IUTAM下属的系列会议之一,每2年在亚、欧、美3大洲轮流举办一次,本届为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

附件:
会议通知下载


        

 [返回本期目录栏]

 

 


-----------------------------------------

 

 

 

IUTAM专题研讨会——“材料与结构冲击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将于2013年5月在西安举办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简称为IUTAM)专题研讨会——“材料与结构冲击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将于2013年5月6日至10日在西安举办。此次研讨会由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李玉龙教授(“结构力学行为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与法国LMT-Cachan实验室赵涵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千人计划”专家)联合向IUTAM申请并担任会议主席,预计将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挪威、日本、新加坡、印度、南非、巴西等国家40余名代表参会。
        会议将汇聚海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交流材料与结构冲击动力学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主题包括:冲击试验中的场变量的光学测量技术;冲击试验中的红外及其它温度测量技术;多冲击试验中的多轴加载技术;测试与仿真技术间的相互补充与推进。
        IUTAM是国际力学界最为权威的学术组织,除了每四年组织的“世界力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缩写为ICTAM)”外,还从当前国际力学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中遴选出若干小型的高级别学术研讨会列入IUTAM的年度学术研讨会序列(每两年审批一次)。
        在IUTAM学术研讨会举办权获得批准后,其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也须报IUTAM执委会审批。参加IUTAM学术研讨会的学者均由会议学术委员会与组织委员会从国际学术界从事相关主题研究的前沿学者中邀请,人数一般控制在40人左右。申请举办这类国际学术会议的竞争十分激烈,一方面需要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国际一流学者的推荐与参会,另外还需要申办单位在其主题领域做出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近10年来,中国学者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多次承办IUTAM专题研讨会,如北京大学王仁院士、清华大学杨卫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海岩院士、浙江大学朱位秋院士等以各自研究领域的优势赢得IUTAM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权,并出任会议主席,一方面体现了IUTAM对中国力学学科发展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中国力学界参与IUTAM学术活动的积极性。
        此次西北工业大学成功申请IUTAM专题研讨会并获成功将促进该研究领域内国内外专家的相互交流。


        

 [返回本期目录栏]

 

 


-----------------------------------------

The Zienkiewicz Medal and £1000 Prize
  


        The Zienkiewicz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Prize was introduced in 1998 following a donation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in memory of Professor Olgierd Cecil Zienkiewicz (1921–2009) CBE DSc FRS FREng of the Institute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Wales, Swansea.
        The prize (£1000 and medal) is awarded biennially to a post-graduate researcher under the age of 40 who submits the paper that contributes most to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The next prize will be awarded in 2012.
        Papers must either be submitted in a form suitable for publication or already have been published after 30 June 2010 in one of the following journal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odelling: Electronic Networks, Devices and Fields
or in the ICE Proceedings.
        All papers must be submitted with a covering letter from the competitor's supervisor or head of the department. The letter should indicate willingness to allow the prize to be awarded to the competitor as a single author,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multiple authorship. If papers are submitted which have been written by more than one author, the part written by the competitor should be clearly indicated.
        Papers shall be deemed to be in a form suitable for publication if they adhere to the ‘Author's guideline’ for the appropriate journal. These are issued by Thomas Telford Ltd. and John Wiley & Sons Ltd. Competitors should refer to the guidelines for their chosen journal and submit their paper in the preferred format.
        The Judging Panel will be chaired by Professor R. W. Lewis of Swansea University and will comprise at least one representative nominat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and another nominated by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The prize will be presented at an awards ceremony in 2013.
        Papers should be submitted to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by 31 December 2012 for consideration by the Judging Panel in early 2013.
        Papers should be addressed to:
        Rose Marney (Zienkiewicz Prize)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One Great George Street
        Westminster
        London SW1P 3A, U.K.
        E-mail: rose.marney@ice.org.uk
        Details :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nme.3272/full


 

 

 [返回本期目录栏]

 

 


-----------------------------------------

 

 

 

The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Advanced Problems in Mechanics”
  


        The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 Conference is the 41th in a series of annual summer schools held by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Conference is organized by the Institute for Problem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IPME RAS) under the patronage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RA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meeting is to gather specialists from different branches of mechanics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cross-fertilisation of ideas.
        The list of problems under investigation is not limited to question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ut includes practically all advanced problems in mechanics,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name of the conference.  The main attention is given to problems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mechanics and other research areas, which stimulates the investigation in such domains as micro- and nanomechanics, material science, physics of solid states, molecular physics, astrophysics and many others. The conference “Advanced Problems in Mechanics” helps us to maintain the existing contacts and to establish new ones between foreign and Russian scientists.
        Please find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ferece here http://apm-conf.spb.ru/index.php


 

 

 [返回本期目录栏]

 

 


-----------------------------------------

 

 

Fundamentals of Fracture - Symposium at DPG2013
  

Dear colleagues,
            We are organizing a symposium titled "Fundamentals of Fracture" at the 2013 Spring Meeting of the German Physical Society, taking place in Regensburg, Germany.
            The aim of thi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s to bring together specialists from the fields of solid state physics, materials science, continuum mechanics, statistical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to discuss the latest scientific developments related to fundamental mechanisms and physics of fracture.
            On behalf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we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ymposium. Your participation and that of your co-workers will be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success of this meeting. Please feel free to distribute this announcement to your colleagues and students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fracture, and excuse any cross-posting.
            If you would like to contribute to this symposium, please register your abstract at http://regensburg13.dpg-tagungen.de/anmeldung/index.html?lang=en& before December 1st.

        We hope to see you in Regensburg!
        Kind Regards,
        The symposium organizers,
        Erik Bitzek  Sandra Korte   Peter Gumbsch
        fundfracture@ww.uni-erlangen.de
        http://tinyurl.com/fundfracture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MIT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DNA nanotechnology

 

 

The Laboratory for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physics at MIT (http://lcbb.mit.edu/) is seeking a highly motivated recent PhD graduate with expertise in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deally in the area of beam theory, with a keen interest in applying this knowledge to molecular modeling of DNA-based nanostructures. The candidate must have excellent written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skills, PhD-level training i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a strong record of publishing archival journal articles.
        To submit your application, please e-mail your CV plus two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by December 20th to:

 Prof. Mark Bathe
        mark.bathe@mit.edu

 

 

  [返回本期目录栏]

 

 

 

-------------------------------------------

 

PhD Position in the area of dynamic behavior of materials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We have a graduate research assistant position to be filled as soon as possible. Please contact Dr. Kidane if you are looking for a PhD position in the area of dynamic behavior of materials. Applicant should have a master degree in the area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 science or related subject.
        Email: kidanea@cec.sc.edu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返回本期目录栏]

 

 

 

-------------------------------------------

 

Postdoc posi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Louvain (Belgium)

 

Modelling of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polycrystalline graphite in a nuclear reactor environment
        Job opening on January 1st 2013 within the division of Applied Mechanics of the institute of Mechanics, Materials and Civil Engineering at UCLouvain.
        (http://sites.uclouvain.be/immc/institut/actus/job/offre_12-08.html)

When exposed to thermal cycles and fast neutron irradiation, polycrystalline components made of highly anisotropic graphite crystals develop huge internal stresses that are partly relaxed by creep or by microcracking. This, in turn, modifies both the macroscopic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and the irradiation-induced dimensional changes.
        Some of the questions raised during the maintenance of nuclear reactor components and the design of new plants cannot be addressed using existing empirical laws. These laws should hence be replaced by a reliable, physically‐sound model that relates microstructure and bulk graphite properties.
        In order to pursue its collaboration with the National Nuclear Laboratory (NNL, UK), the division of applied mechanics at University of Louvain (UCL, Belgium) hires a postdoctoral fellow experienced in one or several of the following fields:
        ‐ fracture mechanics
        ‐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with user‐defined material law/cohesive elements
        ‐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 nuclear graphite
        ‐ crystal plasticity theory / creep
        Contact : Pr Laurent Delannay (Laurent.Delannay@uclouvain.be)
        (One year contract – Pleasant campus 25km from Brussel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力 学 学 报

(2012年 42卷 第5期)

研究论文

爆轰波与激波对撞爆轰状态演化机理研究

戴旭刚, 张德良, 胡宗民, 姜宗林 

跨声速机翼阵风减缓研究

张慰, 张伟伟, 全景阁, 叶正寅   

圆柱体双自由度涡激振动轨迹的模型试验

康庄, 贾鲁生  

大普朗特数大液桥浮力-热毛细对流地面实验

吴勇强, 段俐, 李永强, 康琦    

页岩气在超低渗介质中的渗流行为

姚同玉, 黄延章, 李继山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C型交织区交通流特性 

江金胜, 董力耘  

弱不连续问题扩展有限元法的数值精度研究 

江守燕, 杜成斌

层状地基任意形状刚性基础动力响应求解 

林皋, 韩泽军, 李建波  

地下结构多尺度动力分析方法 

禹海涛, 袁勇  

频率约束的三维连续体结构动力拓扑优化设计 

叶红玲, 沈静娴, 隋允康 

车轨系统随机响应周期性拟稳态分析 

张有为, 项盼, 赵岩, 林家浩 

漂浮基柔性空间机器人的鲁棒控制及振动抑制 

谢立敏, 陈力

 

研究简报  

一种孔隙介质力学模型及在水泥基材料的应用 

阚晋, 王建祥  

外伸梁离散系统模态的若干定性性质 

王其申, 章礼华, 王大钧 

利用小行星视线矢量的火星探测光学自主导航研究 

崔文, 宝音贺西, 李俊峰 

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深空轨道全局优化设计

张仁勇, 罗建军, 程潏, 唐歌实, 曹静, 苏二龙, 冯晶琅  

基于大鼠背部视窗显微观测的微血管网的三维重建

母立众, 唐元梁, 贺缨, 王进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力学进展   2012425

力学与实践   2012 34 5

工程力学    2012S1

固体力学学报  2012 33 5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基础科学创新不是抓出来的

 

(摘自武际可教授博客)

 

在人类历史上,权力和金钱是能够驱使人们为之效力而建造奇迹的两样东西。
  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到中国秦始皇的兵马俑和长城,近代的登月工程、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三峡大坝,众多令人激动不已永留史册的雄伟工程,都是权力引导、组织和驱使的业绩。
  早在汉初,晁错就认识到“民趋利如水走下”。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得更直白:“给予人们正确的环境,那么他们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可以提高全民的福利。”随着近代专利制度和各种物质刺激举措的实施,每年数以万计的各类专利技术的发明,引领汽车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等部门飞速发展,在改善人类交通、通讯、娱乐和衣食住等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制造了很多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亿万富翁。
  然而,作为一个奇怪现象,在人类历史上,那些重要的基础科学的发明,却既不是权力导演的成就,也不是追逐金钱利益的猎物,而是发明者自由思考和不懈探求的结果。这几乎没有什么例外。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惠更斯的光的波动说、孟德尔的豌豆遗传实验、达尔文的进化论、普朗克的量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近年来数学上费马大定理和庞加莱猜想的证明等等,都是这样。
  企图依靠政府权力的组织和引导,以达到科学突破的例子,莫如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他在上台演说中信誓旦旦地宣称要攻克癌症,之后通过了一系列措施,导致国会通过了《国家癌症条例》。尼克松发表《癌症宣言》,又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癌症研究,使癌症领域的论文累计大大超过百万篇之多,然而,迄今美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却比当年上升了70%。所以人们说,美国研究癌症的人员从这项计划中获益,大大超过癌症患者得到的好处。而有实效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却和这项计划关系不大。
科学能不能计划,这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尼克松而外,在全世界相信依靠权力的计划、引导和组织会导致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突破的人并不在少数。以我国为例,对科研经费分配有权威的人们一定要把项目经费分为重点和非重点,还要设特大重点,把科学突破上的希望之宝押在重点和特大重点之上。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设置了许多攻关项目,对这些特大重点或攻关项目的支持动辄以数百万以至数千万计,这个宝押得实在太大了。这还不算,在学校和研究单位还特意设置了名目繁多的重点人,把科学创新押在重点人身上。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有些管理者误以为抓基础科学的创新和抓产值一样,越抓得紧,会开得越多,给下面的条条框框越多,重点越多,创新就越多,给下面的工作人员压力越大就越有创新的回报。而且还有没完没了的报表,弄得基层研究人员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这实在是我们科学事业的不幸。
这还不算,人们还寄希望于“利益驱动”的机制来驱使科研人员创新,为此搞了许多新名堂,把研究人员的工资和他发表的论文数挂上了钩,以为研究人员为了获得较高的工资,就会很努力地去搞研究,成果自然会滚滚而来。
  愿望都是良好的,然而播种下良好愿望的龙种,收获的却是大量的垃圾论文和学术泡沫以及屡屡见诸媒体的剽窃、抄袭和一稿多投等等劣质跳蚤。
  事实上,许多著名学者早就认识到真正的科学是无法计划的,权力的驱使在这里是无效的。例如爱因斯坦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能够把已经做出的发现的应用组织起来,但是不能把发现的本身组织起来。只有自由的个人才能够做出发现。”并且告诫人们:“科学史表明,伟大的科学成就并不是通过组织和计划取得的;新思想发源于某一个人的心中。因此,学者个人的研究自由是科学进步的首要条件。”
  科学的非营利原则,说明想援引利益驱动的办法去推进科学的繁荣也是无效的。基础科学和技术不同,技术是可以用它创造的市场效益来衡量其重要程度的。因而利益驱动原则对于技术的发展能够起推动作用,但是对基础科学无效。爱因斯坦也曾说:“金钱只能唤起自私自利之心,并且不可抗拒地会招致种种弊端。”那种以发表文章数来计量科学家的“绩效“的做法,只会培养研究人员蝇营狗苟、追逐利益之心,它和人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实在是对科学事业无益而有害。
  我国廖山涛院士,因为微分动力系统稳定性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但是廖先生却一点也没有受权力和利益这两根指挥棒的影响。为了躲避没完没了的报表,廖先生从不申请科学基金。廖先生常说“只有小文章没有小杂志”,所以他发表文章从不挑选什么SCI的杂志,而只发表在国内的或校内的杂志上。然而他的研究成果却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真正突破性的贡献。
  廖先生的经历有力地说明爱因斯坦看法的正确性。基础科学的创新,不是抓出来的,而是冒出来的。只有在宽松、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下才能够“冒”出来。哪里“抓”创新的力度越大,也就是权力介入科学事业越多,哪里就越没有创新;相反,哪里除了保证研究人员生活上的必要条件而外,实行“无为而治”,哪里便说不定倒会“冒”出创新来。历史上类似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伟大创新都不是抓出来的,而是“冒”出来的。这就是通常说的,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职责,就是要营造这种民主和自由的环境。那么,什么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自由环境呢?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就是:每个人要有言论自由,包括发表的自由和教学自由;每个人在必要的劳动之外还要有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自由。这两种自由,他称之为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和一般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还需要一种内心的自由,这就是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要有自由地独立思考的精神。像苏联把计算机的发明当做唯心主义来批判、吹捧所谓李森科学说而压制不同学派。像我国在相当一个时期,不允许计量经济学、社会学发展,强使许多学有专长的专家转行,生物学的摩尔根遗传学遭到批判不允许研究和教学,乃至在“文革”中愚蠢到批判相对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总结的沉痛的历史教训。
  其次,应当给每一个研究人员提供无后顾之忧的生活条件,即没有住房和吃饭等生活上的困难。
  在以上两重外在自由得以满足的条件下,科学研究人员有没有创新,创新冒不冒得出来,就主要取决于他们自己的素质了。他们对已有成果的掌握的好坏,他们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心理影响的深浅,都会严重影响他们是不是能够做出新的研究成果。这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研究人员的内心的自由。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