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34卷,第3期,2016年5月10日

 

编辑组:http://em.hhu.edu.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em.hhu.edu.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邮件列表目前由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维护,依托于江苏省力学学会信息工作部 江苏泰斯特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协办

                 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第二批“万人计划”人选开始推荐

      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公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年资助项目超4万项

      中国内地5所高校跻身世界大学声誉排名百强

     学术会议

      “微尺度多相流动及界面效应高级讲习班”第一轮通知

      第十三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第十一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第一轮(征稿)通知

    招生招聘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Nano/Micro Scale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s of Oxidation,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PhD opportunity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Postdoctoral positions on Predictive Simulations at Purdue University     

    学术期刊

     《固体力学学报》2016年37卷第2期

     《计算机辅助工程》2016年第25卷第2期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谈谈长度的量测单位

   友情链接

   Fractional Derivative & Applications Express Vol. 19, No. 1, Apr. 15, 2016

     “水的文摘”文摘第18卷第3201655

 

 

=======================================================================================

新闻报道
 

-------------------------------------------

 

第二批“万人计划”人选开始推荐


  (摘自科技部网站)

     

根据《关于印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通知》(中组发〔2012〕12号)要求,按照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工作安排,现就关于做好第二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推荐准备工作通知如下。
一、拟推荐人选

第二批“万人计划”推荐名单拟从2013年、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中产生。具体名单详见附件。

拟推荐人选需按要求更新申报材料,供评议使用。
二、材料填报

拟推荐人选登陆信息填报系统(网址:http://wanren.italents.cn/)更新原相关申报材料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学术获奖、专利授权、标准制定、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报告等情况;依托单位和联系方式变更、企业经营现状等内容需重点说明。
三、材料报送要求及时间

依托单位和推荐单位需认真审核拟推荐人选的材料,加盖推荐单位公章(一式两份),请推荐单位于2016年5月9日前将材料汇总后一并邮寄或送到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公示

 

(摘自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网站)

 

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现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月4日至5月10日。
  

附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军队系统拟资助人员名单略)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年资助项目超4万项

 

(摘自科学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章制度建设新闻发布会日前在京举行。今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立30周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杨卫院士表示,30年来科学基金管理不断走向规范化、法治化,目前已基本建成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为核心的科学基金规章制度体系,为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持续发展、保障源头创新供给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央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2016年,科学基金预算经费已达248亿元,年资助项目数超过4万项。杨卫指出,要实现资助体量宏大的科学基金管理、保持科学基金的良好声誉,没有法治建设是不可想象的。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国内地5所高校跻身世界大学声誉排名百强

 

(摘自新华社网站)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4日晚公布2016年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中国内地5所高校跻身百强。

这5所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在第18位和第21位,是中国高校首次位列20强前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于71至80组别,浙江大学位于81至90组别。

进入百强的中国香港高校包括香港大学(第45位)和排在71至80组别的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中国台湾进入百强的高校是台湾大学,位于81至90组别。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负责大学排名的编辑菲尔•贝蒂说:“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高等教育方面投入更多,同时还在进行改革,这使得中国高校在世界舞台上更具竞争力。”

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前十名被英美高校包揽,其中美国8所、英国2所,排名从高到低分别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

今年,美国高校仍然是排行榜上的“大户”,有43所进入百强;英国有10所高校进入百强,但其中7所高校名次较去年有所下滑。

进入百强的亚洲高校共有18所,除了中国的9所,还有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高校,其中日本东京大学领跑亚洲高校,位居榜单第12位。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微尺度多相流动及界面效应高级讲习班”第一轮通知

 

为了进一步推动微流动及界面效应领域的研究,促进流体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培养该领域高水平研究的青年队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将于2016年7月22日-2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微尺度多相流动及界面效应高级讲习班"。讲习班将邀请多位本领域知名专家就多相流动力学、界面流动实验与测试、微流控芯片技术、多相界面数值模拟新方法以及移动接触线动力学等前沿研究内容和最新研究动态做专题报告,应邀专家及报告主题附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承办本次讲习班,集中讲课地点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校区。报到时间为2016年7月21日,正式讲课时间为2016年7月22日-25日,共计4天。本次讲习班不收取会务费,承办方提供授课期间的中晚餐,并资助部分参会学员的住宿费(如需申请资助,请在回执中申明,会务组将根据报名先后、单位平衡及研究生优先的原则确定资助名单)。参会人员的往返路费自理。

为了便于会务安排,请有意参会人员务必于2016年5月20日之前将报名表返回给联系人。参会确认通知将在2016年6月20日之前发给与会人员。

热忱欢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参加。本次讲习班详细信息及更新请关注:http://www.droplet.ustc.edu.cn.

负责人:詹世革、张攀峰、丁航

联系人:高鹏(会务) gaopeng@ustc.edu.cn 18256966862

伍艳玲(报名) yanlwu@ustc.edu.cn 18235861633

司廷 (报名)tsi@ustc.edu.cn 138659720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2016年4月20日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第十三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中国 西安 2016年10月23-26日)

  

由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陕西省能源化工过程强化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和理学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将于 2016 年 10 月 23 日至 10 月 26 日在西安举行,这将是中国流变学专家学者学术交流的盛会。会议内容涉及流变学学科各研究领域,除交流我国流变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外,还将评选和颁发第五届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及第九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我们热忱地欢迎八方来宾汇聚美丽的古城西安,回顾近年来中国流变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共商未来中国流变学发展大计。


会议主题

A. 本构模型与本构理论

B. 多相/多组分体系流变学

C. 工业流变学

D. 电-磁流变学

E. 岩土、地质与石油流变学

F. 食品、医药与生物流变学

G. 天然材料及其加工流变学

H. 聚合物及其加工流变学

I. 流变学与教育
 

会议征文要求

1. 凡内容符合主题范围、未在国内外正式刊物或其它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可应征。

2. 参会代表在 2016 年 7 月 1 日以前提供符合会议要求的论文(A4纸 4 页),格式按会议组委会提供的格式模板,该模板可以在会议网站下载。会议将编印全文论文集。

3. 论文统一投递电子邮箱:rheology2016@mail.xjtu.edu.cn

4. 第十三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对会议征文将邀请同行学者经过评审后录用。会议网址:http://Rheology2016.xjtu.edu.cn
 

重要日期

第一轮通知: 2016 年 04 月 15 日

论文提交最后时间:2016 年 07 月 01 日

论文录用通知时间:2016 年 08 月 01 日

会议注册最后时间:2016 年 08 月 31 日
 

会议日程

2016 年 10 月 23 日 全天报到

2016 年 10 月 24 ~ 25 日 学术交流

2016 年 10 月 26 日 会议闭幕、颁奖及实验室参观
 

联系方式及地址

联系人:张永海(论文)zyh002@mail.xjtu.edu.cn

楠(论文)tu.nan@foxmail.com

方嘉宾(论文)jiabinfang@mail.xjtu.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第十一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第一轮(征稿)通知

  

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第十一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计划于2016年11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与太原理工大学力学学院共同承办。本次会议旨在交流爆炸力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的新进展,以便更好地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根据2015年8月上海力学大会期间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的讨论决定,拟从本次全国爆炸力学会议期间评选和颁发爆炸力学优秀青年学者(年龄40岁以下)和优秀论文奖。望广大从事爆炸力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科技工作者以及研究生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
 

一、征文范围和内容

1. 爆炸驱动与冲击加载技术

2. 应力波传播与效应

3. 材料本构关系与动态断裂

4. 爆炸冲击效应及其应用

5. 爆轰学与钝感高威力炸药

6. 结构动态响应与安全防护

7. 碰撞动力学与冲击吸能

8. 爆炸加工与爆破工程

9. 爆炸冲击实验与诊断技术

10. 爆炸与冲击问题多尺度高性能计算

11. 爆炸安全理论与技术

12. 其它爆炸力学问题
 

二、征文要求

1. 凡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过的论文均可投稿,论文的保密审查由作者本单位自行处理,会议不再作保密审查,作者本人应对此负全部责任。

2. 会议要求直接提交论文全文,来稿请用word文档编排,具体格式见附件。

3. 请将稿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会议专用邮箱,投稿截止日期为2016年8月30日。请在稿件首页右上角注明专题代号和作者电话Email地址等联系方式。

所有来稿均交由会议学术委员会审稿,并出版会议论文集。

三、投稿联系方式

联系人:孟令怡(18588891349)

     王 炯(13926459861)

     姚小虎(020-87111137,13610133684)

     王志华(13099078467)

传 真:020-87114460 E-mail: bzlxhy2016@126.com

联系地址: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工程力学系,510640


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力学学院
2016年5月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Nano/Micro Scale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s of Oxidation,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A postdoc position is available in Nano/Micro Scale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s of Oxidation,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This position is in Prof. Zaeem's research group (http://web.mst.edu/~aslezaeemm/), in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Candidates should have a Ph.D.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lid-state physics, or applied mathematics. A background in phase field modeling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is desired.
 

Please send your CV to Prof. Zaeem by email (zaeem@mst.edu); your CV should include GPA of your BS, MS and PhD, a publication list, and a reference list.
 


 

  [返回本期目录栏]

 

-------------------------------------------

PhD opportunity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This project is part of a larger effort aiming at desig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high strain rate tests of materials based on modern ultra-high speed deformation imaging and inverse identification. This project is partly funded by the US Air Force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FOSR) who have an interest in high strain rate behaviour of carbon fibre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 The selected candidate will join a group of half a dozen researchers working on similar topics as part of the Photodyn project (www.photodyn.org). The research is both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and of a very exploratory nature. This requires candidates with curiosity, enthusiasm and a strong background in solid mechanics to work at the cutting edge of the current knowledge in this area.

Please contact me at f.pierron@soton.ac.uk with copies of transcripts and a CV. Note that funding is secured for EU/UK student only, though exceptional overseas students may be considered. The post starts on Sept. 26th 2016, though this may be flexible. Candidates are advised to apply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post will be filled as soon as a suitable candidate is identified.
 

 

  [返回本期目录栏]

 

 

-------------------------------------------

 

Postdoctoral positions on Predictive Simulations at Purdue University

 

 

Purdue University is seeking applications from outstanding candidates to fill several Postdoctoral Scholar positions to work on atomistic and continuum simulation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at extreme conditions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will join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including modelers and experimentalists working at Purdue,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and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efforts will involve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new methods for atomistic and mesoscale simulations on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platforms for predictions with quantified and minimized uncertainties against in-house experiments. Topics of interest include: large-scale atomistic and continuum simulations of shock-induced chemistry in high-energy density materials, role of defects, interfaces and surfaces on hot-spot formation, non-statistical chemistry, fracture mechanics and plasticity. Researchers will be part of the c-PRIMED center, headquartered at Discovery Park in Purdue University and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interact with a wide range of experimentalists and theoreticians in academia, industry and national labs and contribute to nanoHUB.
 

Qualifications: Candidates should have earned a PhD in Physics, Chemistry, Materials 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r a related field.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will have experience in atomistic simulations (ab initio electronic structure, molecular dynamics), mesoscale simulations (e.g. dislocation dynamics, phase fields or level sets) or continuum mechanics simulations (e.g. finite elements, fracture mechanics, plasticity). Experience with high-performance scientific computing is desirable. A strong background in one or several of these fields is desirable: atomistic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physics, plasticity and fracture.
Application process: Applicants must provide a detailed resume including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qualifications; they should also include the names of three potential references. Applications from women and minorities are strongly encouraged. Applicants should submit the application materials electronically to:
 

Prof. Alejandro Strachan. Email: strachan@purdue.edu
Prof. Marisol Koslowski: Email: marisol@purdue.edu
 

Evaluation of candidates will begin immediately, and will continue until the position is filled.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期刊

-------------------------------------------

《固体力学学报》

201637卷第2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王琳供稿)

 

 

可延展结构的设计及力学研究新进展

常若非,张一慧,宋吉舟

 

扫描探针声学显微技术研究进展

周锡龙,李法新,付际

 

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力磁耦合行为的唯象模型研究

龚臣成,万永平

 

相对吸湿度对尼龙类材料单轴棘轮行为的影响

陈佳,康国政,陈开卷,卢福聪,蒋晗

 

超高速撞击厚靶过程的能量分配研究

唐恩凌,徐名扬,张庆明,王猛,相升海,夏瑾,刘淑华,贺丽萍,韩雅菲,张立佼,吴尽,张爽,袁健飞

 

基于各向异性修正偶应力理论的Reddy型层合板的自由振动

贺丹,杨万里,陈万吉

 

基于主动学习Kriging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黄晓旭,陈建桥

 

对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合理模型的再探讨

彭细荣,隋允康

 

[返回本期目录栏]

 

-------------------------------------------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6年第25卷第2期

(《计算机辅助工程》编辑部供稿)

 

工程数值仿真与CAE算法 

位移法浅水波方程的解及其特性

姚征,钟万勰

 

浅水动边界问题的位移法模拟

吴锋,钟万勰

 

某地铁车体静强度分析及试验验证

李娅娜,张宇婷,韩肖

 

不同地铁车轮结构几何参数下踏面制动热负荷分析

张琪,王玉光,周小江,温泽峰,金学松

 

铁路货车轴箱密封窗骨架冲压工艺优化

白山虎,陈明丹

 

含孔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程家林,龙舒畅,姚小虎,张晓晴

 

模拟加速方法的设计和验证

喻延福,杨志刚,贾青,Ivan Dobrev

 

基于CAE仿真和矩阵标定的汽车零部件载荷测试方法

程凯,孟凡亮,张关良,吴泽勋

 

窄方腔软湍流热对流中角涡的三维发卡状 流动结构

包芸,张义招,徐炜

 

基于FLUENT的两种油气分离器分离效率分析

吴昊

 

可翻滚移动空间四面体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任露洋,张淑杰,蒋骏,彭福军

 

热镀锌钢板表面锌波纹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马龙威,陈瀚

 

改进的无单元Galerkin方法在机场复合道面中的应用

彭妙娟,席伟成


应用技术与技巧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31

吴一帆,俞晓强

 

行业动态与访谈

“无网格粒子类方法进展与应用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工程力学》  2016年33卷4期

应用数学和力学 》 2016年37卷5期

计算力学学报 》 2016年33卷2期

力学学报 》 2016年48卷2期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谈谈长度的量测单位

   (摘自科学网武际可博客)      

人们对长度和距离的测量,有很长的历史。

从世界的范围内来看,度量衡的统一是人类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要贸易买卖,政府为了征税就需要把度量统一。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实行度量衡统一的国家。从公元前359年在秦国的商鞅变法开始,就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法令。后来秦国统一了全国,更执行“车同轨、书同文”和全国统一度量单位的政策。

原来规定的基本长度单位是尺,大致上就是一般人从手腕到胳膊肘的长度。至今人们还把手臂外侧的这段骨头称为尺骨。在秦朝时大致标准尺是现今23厘米的长度。话虽这么说,在实际生活中,长度的量度还是很混乱的。用于表征长度的其他单位就有如下一些:

拃 读zha,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的长度,例如说一拃长。

庹 读tuo,成人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例如说两庹长。

还有:五尺曰墨,六尺曰步,七尺曰仞,八尺曰寻,十尺曰丈,一百五十丈曰里,等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活动和交往的扩大,需要在更大的范围统一度量衡的标准。一种理想的单位制,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基本单位要准确客观;二是进级比较科学。中国统一的长度计量标准虽然很早,但还不科学,除了基本单位尺之外,还有拃、庹等非标准的基本单位流行,另外进级很不科学,有墨、步、仞、寻、丈、里等不规则的进级。已经流行了很长历史的英制长度,也不方便,基本单位是英尺外还有码,进位又是十二进级制,与数字的十进位不统一,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比较科学的单位制,后来便历史地落在了法国肩上了。18世纪末,当时法国具有产生新的度量标准的客观条件。一是,当时法国的度量标准非常乱,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长度单位,即使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单位,人们早就渴望改革,制定统一的长度标准,但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政府的权威不够或者政府并没有把这个问题提到应当足够重视的程度;二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新政府对度量单位的改革比较重视,并立即着手改革;三是十八世纪末法国涌现了一批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新政府把这项改革委托这些科学家,能够使新的单位制牢固地建立在新发展的科学的基础上。

1790年5月8日,在国民议会上宣布进行度量衡的改革,并且委托法国科学院来确定如何规定单位为好。科学院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处理这个问题。委员会的成员有数学家与力学家拉格朗日、力学家与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1743-1794)、测量仪器设计家德波达(Jean-Charles de Borda ,1733-1799)、科学院秘书德孔多塞(Marquis de Condorset,1743-1794)等人组成,并由拉格朗日担任委员会的主席。

委员会做的第一件事是由拉格朗日提出充分的根据建议采用十进制作为标准单位的等级划分,并且反驳了其他反对意见。委员会于1790年10月27日决定把度量衡单位都定为十进制,这样就使度量单位的进制与长期形成的数的十进制相一致为计算这些量带来极大的方便。。

委员会的第二件事是讨论长度与质量的单位,决定采用从赤道到北极的一千万分之一为米,米的百分之一为厘米,以一立方分米的纯水为质量的基本单位。法国国民议会于1791年3月30日通过了这个提案。这些基本单位的制定原则一定是以自然界客观存在的量为基准。之后法国科学院很多专家都投入了测量与确定标准量的工作。

所以采用从赤道到北极的千万分之一为米,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从十五、十六世纪,世界航海事业的快速发展,有一种和航海关系很密切的长度单位变得非常普及,这就是海里。一海里大约是地球上的大圆角度一分所对应的长度。这对于航海非常方便,只要测量星空,与原来的位置差多少度多少分,便可以直接得到走了多少距离。新的长度单位,也要体现这种航海的要求,便把大圆的四分之一,即赤道到北极的长度分为一千万分之一。当时委员会计划把直角的角度从90°改变为100°,可惜后者没有实现,如果那样的话,沿大圆航行1°就恰好是100公里。岂不很方便了。

进一步的要求就是测量地球子午线的长度了。天文学家约瑟夫•德朗布尔和安德烈•梅尚坚决地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他们约定从巴黎出发,背向而行,共同完成从敦刻尔克到巴黎,再到巴塞罗那这一段地球子午线的测量工作。博学多才的德朗布尔从巴黎向北走;细致认真的梅尚从巴黎往南走。一旦两人到达各自目的地——敦刻尔克和巴塞罗那,就开始测量彼此间距离。最后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计算,以得出1米的长度是多少。不过,当时的法兰西,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狂热中,社会十分混乱。所以,两位科学家常常冒被追捕的危险。在巴黎郊外,德朗布尔多次躲开狂热人群的追捕,有几次差点被送上断头台。在法兰西与西班牙的激烈交战中,梅尚曾被当作法国密探遭到拘禁。

经过7年的跋涉,德朗布尔和梅尚终于在法国南部要塞卡尔卡松会合。他们带着勘测资料返回巴黎时,拿破仑•波拿巴已成为法兰西新统治者,政局也恢复平静。所以,巴黎群众能够像迎接英雄一样欢迎他们。崇尚科学的拿破仑也给予他们极高评价:“胜利如过眼烟云,但是这项成就会永存于世。”设在巴黎国际科学委员会,还用纯铂制成一根1米长的金属棒来纪念两位科学家的探险活动。

委员会还决定,法国从1812年颁布施行“米制”,并于1837年在全国强制推行,使米制率先在法国扎根。1875年,也就是米制诞生后80年,国际度量衡委员会在巴黎开会。法、德、美、俄等17国政府代表共同签署了《米制公约》,同意成立国际度量衡局。并公认米制是在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一项最伟大的科学事业,确定米为标准国际长度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遗憾的是,从事测量工作的天文学家出现了小小失误,导致1米的长度比定义中的长度缩短了0.02毫米。后来,人们通过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从地球极点到赤道的经线长为10,002,290米,不是梅尚测量的10,000,000米,就是说长度标准单位1米比规定的长度短了0.02毫米。著名科普作家肯•奥尔德曾在《万物的尺度》中披露说,梅尚返回巴黎以后,发现他的测量有错误,因为在两个夏季里,他在同一地方的测量结果不能吻合。这一失误产生的负罪感一直纠缠着梅尚,使梅尚日夜不宁、精神几乎濒临崩溃。为修正错误,他再次赴野外测量,结果因患疟疾死于途中。[1][4]

1799年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铂杆(platinummetre bar),以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为1米,并交法国档案局保管,所以也称为“档案米”.这就是最早的米定义.由于档案米的变形情况严重,于是,1872年放弃了“档案米”的米定义,而以铂依合金(90%的铂和10%的铱)制造的米原器作为长度的单位.米原器是根据“档案米”的长度制造的,当时共制出了31只,截面近似呈X形,把档案米的长度以两条宽度为6~8微米的刻线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面)上.1889年在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上,把经国际计量局鉴定的第6号米原器(31只米原器中在0℃时最接近档案米的长度的一只)选作国际米原器,并作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长度基准器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的地下室中,其余的尺子作为副尺分发给与会各国.规定在周围空气温度为0℃时,米原器两端中间刻线之间的距离为1米.1927年第七届国际计量大会又对米定义作了严格的规定,除温度要求外,还提出了米原器须保存在1标准大气压下,并对其放置方法作出了具体规定.

但是使用米原器作为米的客观标准也存在很多缺点,如材料变形;测量精度不高(只能达0.1μm).很难满足计量学和其他精密测量的需要.另外,万一米原器损坏,复制将无所依据,特别是复制品很难保证与原器完全一致,给各国使用带来了困难.因此,采用自然量值作为单位基准器的设想一直为人们所向往.20世纪50年代,随着同位素光谱光源的发展.发现了宽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谱线,加上干涉技术的成功,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不易毁坏的自然标准,即以光波波长作为长度单位的自然基准.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对米的定义作了如下更改:“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这一自然基准,性能稳定,没有变形问题,容易复现,而且具有很高的复现精度.我国于1963年也建立了氪-86同位素长度基准.米的定义更改后,国际米原器仍按原规定保存在国际计量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70年代以来,对时间和光速的测定,都达到了很高的精确度.因此,1983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又通过了米的新定义:“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这样,基于光谱线波长的米的定义就被新的米定义所替代了.

采用国际单位,能够使本国比较快地和国际科学、工商业接轨。是一个国家向全世界开放的一个标志。我国光绪34年(1908年),清政府拟订划一度量衡制和推行章程。商请国际权度局制造铂铱合金原器和镍钢合金副原器,次年制成运回中国。1928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度量衡法,规定采用“万国公制”为标准制,并暂设辅制“市用制”作为过渡,即1公尺为3市尺,1公升为1市升,1 公斤为2市斤。改革后的市制适应民众习惯,又与公制换算简便,逐渐为民众接受,1949年后,市用制通行全国。1984年,国务院发布命令,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同时选用一些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当时考虑习惯对中药方剂还保留采用市用制,至1979年一月一日中药的方剂计量也开始使用公制。自1991 年1月1日起, 法定单位制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计量单位。

迄今为止在世界224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部分都采用国际单位制,只有美国、缅甸和利比里亚三个国家,他们还坚持使用英制而拒绝使用公制。后两个国家可能是由于习惯问题,而美国则由于自己认为是科技、工业、教育的老大,也拒绝使用。

不过美国也为此付出了代价,除了大量的单位换算给教学和交换带来不方便之外,还造成巨大的损失。1999年,美国宇航局“火星气候探测者”号发现它距离火星比科学家预测的近了60英里左右。这不是因为时空关系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在“火星气候探测者”号开发中出现了两种单位的冲突。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在计算中采用的是公制单位(如米和厘米等),但提供导航软件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工程师在研究中采用的却是英尺、英寸等英制单位。结果,由于运行轨道总不稳定,耗资8000万英镑建造的“火星气候探测者”号最终撞向火星表面报销。

参考文献
[1] 法国定义“米”作为基本长度单位,http://www.lssdjt.com/3/25/FaGuoDingYi-Mi-ZuoWeiJiBenChangDuDanWei.html
[2] http://www.baike.com/wiki/米[长度单位]
[3] 武际可,力学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4] (美)肯•奥尔德,万物之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