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43卷,第2期,2018年7月25日

 

编辑组:http://em.hhu.edu.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em.hhu.edu.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em.hhu.edu.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

                 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第四届中国力学科学技术奖初评通过项目公示

      2018年冲击动力学未来发展趋势研讨会暨《爆炸与冲击》编委会会议纪要

      李克强:创新体制机制 更大释放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学术会议

      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The Four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of Granular Materials (CMGM-2018)

    招生招聘

      PhD Studentship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PhD opening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rced

      PhD Position i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学术期刊

     计算机辅助工程

     力学与实践

     力学学报

   部分期刊目录

    计算力学学报2018,2)

  应用数学和力学2018,39,4 

   ◆ 网络精华

    练就内功“造船”出海——中国科协聚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

新闻报道
 

-------------------------------------------

 

第四届中国力学科学技术奖初评通过项目公示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第四届中国力学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共有4项自然科学奖项目和3项科技进步奖项目通过初评。现将有关项目在中国力学学会网站公布。

 

1. 第四届中国力学自然科学奖初评通过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1

复杂约束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郭旭、阎军、程耿东

2

复杂流动相互干扰机理及其应用

王晋军、张攀峰、冯立好

3

高强合金超高周疲劳裂纹萌生特征区机理与模型

洪友士、孙成奇

4

桥联模型

黄争鸣

 

2. 第四届中国力学科技进步奖初评通过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1

飞机典型结构抗鸟撞设计、分析及试验验证技术

李玉龙、刘军、索涛

2

船舶三维声弹性理论及应用技术

邹明松、吴有生、祁立波

3

基于同步辐射的内部变形演化在线表征理论、技术与仪器

许峰、胡小方

 

 

 

 

2018年冲击动力学未来发展趋势研讨会暨《爆炸与冲击》编委会会议纪要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冲击动力学专业组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与黑龙江省力学学会承办的“2018年冲击动力学未来发展趋势研讨会暨《爆炸与冲击》编委会议,于2018119日至21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主要由冲击动力学专业组全体专家和《爆炸与冲击》期刊编委会部分专家成员共计30余人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庞宝君教授代表会议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会议由冲击动力学专业组组长、《爆炸与冲击》副主编赵剑衡研究员、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汤铁钢研究员、哈工大庞宝君教授和宁波大学周风华教授共同主持。

会议分两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是全体与会专家就冲击动力学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讨。会议邀请了五位专家进行主旨报告,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庞宝君教授的《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响应与航天器防护设计》、宁波大学周风华教授的《桥梁防船撞技术研发与应用》、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贺红亮研究员的《第十二届全国爆炸力学会议关于爆炸力学军民融合论坛筹备的建议》、南京理工大学陆明教授的《军民融合超高含能材料离子型全氮材料研究进展》和陆军工程大学王明洋教授的《岩石中的(超)高速侵彻机理基本问题》。报告后全体与会专家就报告内容进行了研讨,针对报告中相关研究方向、未来发展趋势和热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一些好的发展建议和意见。同时全体专家认为,爆炸力与冲击动力学相关研究领域,是典型的天然的军民融合示范,建议国内各研究单位加强合作与研究成果的应用。

第二阶段是《爆炸与冲击》期刊编委会会议,全体与会人员参加了此阶段会议。会上,期刊编辑曾月蓉就期刊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向全体与会人员进行了报告。针对报告内容,期刊编委会成员和其他与会专家就如何将《爆炸与冲击》期刊办得更好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和意见,并达成共识:《爆炸与冲击》期刊是国内爆炸力学领域学者的唯一专业性期刊,我们全体从业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份期刊办得更好。

 

 

李克强:创新体制机制 更大释放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摘自科学网)

 

“政府要积极引导,大力推动,努力在全社会培育养成一种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的时代氛围。”李克强总理在4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

当天会议决定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的现金奖励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使创新成果更好服务发展和民生。李克强表示,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激励,有利于更大激发创新活力,提升经济竞争力,促进民生改善。

总理说:“我们推动科技创新,不仅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更重要的是创新体制机制,更大释放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李克强总理始终强调通过创新体制机制,逐步改善提高科技人员待遇,更大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20164月,他在北京大学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时说,基础数学科研经费中人头费比例还不到30%,其余经费只能用来购买设备,但大家都知道,基础数学关键中的关键要靠数学家个人的大脑。必须要创新体制机制,逐步提高科研人员费用比例。只有把科技中的力量充分释放出来,才能更大激励创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总理说。

在同年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强调,要改革薪酬分配制度,让科技人员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成果,“合理合法地富起来”。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他说,“要‘面子’和‘里子’一起做,真正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

418日,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落实好科技人员股权奖励递延纳税优惠政策的同时,对因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的现金奖励给予税收优惠。对依法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科技人员,通过科研与技术开发所创造的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生物医药新品种等职务创新成果,采取转让、许可方式进行成果转化的,在相关单位取得转化收入后三年内发放的现金奖励,减半计入科技人员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李克强强调,要通过减轻税收负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速。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会议

-----------------------------------------

 

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20181025日至28日 杭州)

 

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定于20181025日至28日在杭州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和浙江省力学学会共同承办。

1.征文须知

凡未正式发表的在流体力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学术思想、探索与发现、研究进展和成果等均可以论文形式投稿。与国防研究有关的论文,其保密性由论文作者自行负责,须经作者所在单位审核。论文计量单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的有关规定。

请于2018430日前,将不超过一页A4纸的论文摘要发送到以下电子邮箱:cstam_fluid18@163.com。摘要经审核后,将及时通知作者录用结果。被录用的论文应于2018731日前提交全文。大会分会场报告按流体力学专委会各专业组划分,请与会者在投递摘要和全文的时候,在电子邮件中注明摘要和论文投稿的专业组(分会场)名称。各个专业组的名称请参见第2节中的表格。

本次会议将评选“优秀论文”,参评论文须满足如下条件:

1)第一作者年龄不超过35岁;

2)作者须提交全文并到会宣讲论文;

3)论文为未发表过的科研成果;

请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的作者在提交论文全文时,在电子邮件中除了注明论文投稿的专业组外,同时声明“本论文参与优秀论文评选”,并且简述参评理由。获奖者将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学术委员会颁发证书和奖品。

论文摘要和全文的模板可以从本次大会官方网站下载:www.fluid2018.org

2.会议交流方式

会议交流设为三个部分。组织形式见下表:

1  大会报告 流体力学专委会

2 分会场报告 流体力学专委会各专业组

3 专题研讨会 由各专业委员会根据投稿情况确定

 

流体力学专委会专业组设置见下表:

1 湍流与稳定性

2 多相流体力学

3 非牛顿流体力学

4 水动力学

5 高温气体动力学

6 渗流力学

7 工业流体力学

8 实验流体力学

9 计算流体力学

10 微纳尺度流动

11 磁流体力学

3.重要时间节点

论文摘要截止:2018430

论文录用通知:2018531

论文全文截止:2018731

4.大会地址和网站

会议地址: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小剧场

官方网址:www.fluid2018.org

 

 

 

The Four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of Granular Materials (CMGM-2018)

 (201876—8日,厦门)

 

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由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专业组主办,华侨大学脆性材料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CMGM-2018)将于201876日至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

本次会议将以“基础与应用相融合,促进颗粒计算力学发展”为主题,聚焦基于颗粒的计算方法、软件和工程应用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本次会议旨在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通过对当前颗粒计算力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交流,凝炼颗粒力学中新的研究方向,确定相应的关键力学问题,推动颗粒计算力学在基础理论、数值方法和工程应用中的发展,有力促进颗粒力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促进颗粒计算力学领域年轻学者特别是研究生的成长,本次会议将继续评选优秀学生论文,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欢迎国内外从事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踊跃参加!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专业组

承办单位:华侨大学脆性材料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地点:福建省厦门华侨大学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会议时间:2018768

会议网站:http://www.cmgm-china.org

 

研讨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颗粒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

MS01颗粒材料基本物理力学特征

MS02颗粒流与交通流

MS03颗粒材料流固耦合问题

MS04颗粒材料相变特征及本构模型

2.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的数值方法

MS05离散元方法

MS06颗粒材料的宏细观力学模型

MS07颗粒材料的高性能数值计算及软件平台

MS08材料破坏的数值分析

MS09非连续变形分析(DDA)及应用

MS10基于粒子的计算方法

3.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的工程应用及试验验证

MS11环境灾害中的离散元方法

MS12机械工程中的离散元方法

MS13岩土及土木工程中的颗粒力学

MS14农业及其他工程领域中的离散元方法

MS15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的试验验证

 

重要日期:

1.会议通知:20178月,发布会议通知

2.摘要提交:201851日 前

3.全文提交:2018615日 前

4.会议注册:201851日 起

5.论文集出版:2018年《颗粒材料计算力学进展与应用》

6.会议时间:201876 (星期五) 报到;201877~8日 会议

 

投稿方式:

可通过以下任一方式进行论文投稿。

通过会议网站(http://www.cmgm2018.cn ),网上投稿;

通过电子邮件投稿(discrete2018@126.com )

本次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将评选优秀学生论文35名,会议闭幕式上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参评人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 在读研究生;(2) 提交的学术论文为第一作者;(3) 会上宣读论文。

 

联系方式:

谭援强 华侨大学

E-mail:tanyq@hqu.edu.cn

电话:18064519135

季顺迎 大连理工大学

E-mailjisy@dlut.edu.cn,mech@dlut.edu.cn

电话:0411-84708683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PhD Studentship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Description: Outstanding applications are invited to join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UCL as part of an EPSRC industrial CASE (iCASE) PhD studentship. The PhD project is being jointly supervised by Professor Ian Eames and Dr Emad Moeendarbary from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 and Dr Alireza Azarbadegan from BP plc (British multinational oil and gas company).

Project Brief: Pressure pulsation generated by pumps and compressors introduces periodic internal loading on piping systems that can generate pipe displacement. Significant pipe vibrations can build up which may lead to fatigue failure. The pressure pulse generation, propagation and structural response from the piping network are non-linear and 3D.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will be to determine, assess and devise the best available tools for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of the real complex piping structure. The objectives are to analyse and compare all available models against the same test case and apply the best practical modelling technique and compare with published experimental data sets. The final outcome of the work will be a set of engineering tools for fatigue analysis of piping systems in pulsation service.

Eligibility

Application Process

Eligible applicants should contact Dr. Emad Moeendarbary (e.moeendarbary@ucl.ac.uk) enclosing a cover letter (including the names and contact details of two referees), one-page research statement and two pages CV. The shortlisted candidates will be notified for an interview and required to formally apply online through UCL website.

 

 

PhD opening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rced

 

We have openings for grad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rced to develop and use atomistic simulations to investigate surface and interface phenomena. Specific research focuses will depend on the applicant’s background, but may includ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teractions and reactions between metallic surfaces and various industrially-relevant liquid adsorbates and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coupled stresses in determining the size of the contact between nanoscale bodies. Applicants must have obtained a degree (BS/M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physics, chemistry or a related field. Please contact Dr. Ashlie Martini at amartini@ucmerced.edu for more information.

 

 

PhD Position i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Job Description: Ph.D. students will work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degradation mechanisms i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materials using in situ stress and strain measurement techniques.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action,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material performance will be characterized in various of battery and fuel cell systems. Continuum based mathematical model will be derived in order to optimize material properties. New advanced materials with desired properties for next generation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devices will be developed by utilizing material based strategies. Detailed project descriptions and planning will be undertaken directly with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Research and teaching assistantships are available to qualified applicants.

Our Offer: The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t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is seeking exceptionally talented and motivated students to join our young and ambitious research team. Ph.D. positions area available in the area of advanced batteries (e.g. Li-Sulfur, Li-Oxygen and Na-Ion), fuel cells (e.g. solid-oxide fuel cells) and other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related areas. Ph.D. students will develop exceptional skills and expertise in the areas of electrochemistry, defect chemistry, mechanics of materials, and material fabrication during their studies. The selected candidates will present their work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such as AlCHE and ECS. They will also have opportunities to closely work with collaborators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Iowa State University, and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How to Apply: Interested candidates should send their CV to amee.osu@gmail.com by addressing Dr. Özgür Çapraz.

About PI: Dr. Özgür Çapraz graduated from 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 with a bachelor degree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2010. He received his Ph.D. degree in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with 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inor from Iowa State University in 2014. Then, he continued his academic career 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in the Beckman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Dr. Çapraz is recently awarded to Assistant Professorship position in the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t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his studies, please visit www.ocapraz.com.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8年第27卷第1

 

参数化白车身结构轻量化多目标优化

王传青,董传林,马亮

客车在不同侧风下的受力情况及安全性评价

余凤梅,朱晖,杨志刚

客车空气弹簧悬架边界条件模拟与试验验证

赵文涛,任旭东,温雯

 

《力学与实践》

2018401

 

高温环境下结构模态试验技术

于开平, 白云鹤, 赵锐, 周昊天

某轻型卡车悬架系统减振器最优阻尼匹配

李韶华, 赵俊武, 张志达

基于能量释放率的界面断裂实验分析方法

王硕, 张铮

 

《力学学报》

2018,502

激波主导流动下壁板的热气动弹性稳定性理论分析

叶柳青, 叶正寅

体涡发生器对轴对称高超声速进气道激波振荡 流动的影响实验

高文智,李祝飞,曾亿山,杨基明

高超声速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直接数值模拟研究

童福林, 李欣, 于长平, 李新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计算力学学报2018,2

应用数学和力学2018,39,4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练就内功“造船”出海——中国科协聚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摘自新华网)

 

“这是中国科协的头号工程。”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日前接连主持三场调研会,与科技期刊主编、学会与出版机构负责人深度座谈,聚力推进一流期刊建设。

怀进鹏提出,世界一流学会与一流期刊建设是中国科技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在新时代高起点上,要做好品牌化、国际化和平台化,打造科技高峰和学术高地。

高水平期刊少,优秀论文“借船出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期刊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17年底,国内科技期刊总量达5020种,居世界第三位。

大不等于强。2016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近30万篇。论文发表需求与科技期刊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数千种科技期刊中,英文科技期刊仅313种,占比不足7%,远低于德国53.09%、日本38.3%的比例。在SCI划分的176个学科中,我国有一半学科的英文期刊仍为空白,不少新兴、交叉学科的优秀成果只能“借船出海”。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宋军坦言,我国科技期刊与世界一流期刊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对前沿问题、重大科学问题把控力不够,国际影响力较弱,论文质量、出版能力和管理水平与论文大国地位不相匹配。一方面因为我国科技期刊起步较晚;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多是“小作坊”式运作,出版分散,未形成较大规模的现代期刊出版集群,传播和服务能力普遍较弱。

“绝大多数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必须以购买数据库或单篇付费的方式才能获取。高额订阅费阻碍了我国公共经费资助的科研成果在国内的传播和转化。”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薛勇彪说,这里深层次的隐忧关乎国家信息安全。

面对“中国人写论文--中国人付费在国际期刊发表--中国人再花钱买电子版”的桎梏,打造一流科技期刊的中国品牌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一流期刊,科技“硬实力”与国家“软实力”

建设世界一流期刊关系我国科技创新的首发权和在世界科技界的话语权。《中国科学:化学(英文版)》主编万立骏院士认为,确立我国的大国地位,亟须保护原始创新的知识产权,打造学界公认的公正、权威、高水平的一流期刊。

《中国物理快报》主编朱邦芬院士认为,中国向世界科技强国和创新中心进军,必须拥有一批能在全世界起到主导和引领作用的科技期刊。

“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科技‘硬实力’与国家‘软实力’的标志。”《细胞研究》主编裴钢院士说。科技期刊不仅是记录和传播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

此外,与会者谈到,当前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着难以突破的“玻璃天花板”--现有的科技评价体系盲目崇拜国外,过度看重影响因子指标。对SCI期刊过度推崇,对期刊量化指标的关注超过了对成果本身价值的关心。这影响了国内期刊的质量提升和良性发展。

《中国科学·材料科学(英文版)》主编李亚栋院士表示,国内科技期刊与有上百年发展史的国外权威期刊不可同日而语,后者作为“百年老店”有独到的传播渠道和受众。但近年来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远超亚太地区其他国家,既要树立信心,又要虚心学习国际先进的办刊经验。

 

科学评价,苦练内功“造船”出海

截至2016年底,我国大陆179种SCI期刊中,仅有13种期刊未与国际出版商合作。“借船出海”在一定历史时期加速了中国优秀论文“走出去”。但在新时代新起点,中国人需要自己办出像CNS(《细胞》《自然》《科学》)那样的顶级期刊。

如何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让中国优秀论文充满底气地搭乘“中国”号期刊巨轮扬帆远航?专家们谈需求提建议。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首先要培育中国科技界自身的认同感,打破‘唯SCI论’建立新的评价导向和机制,推动国内优秀中文期刊与SCI期刊同质等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副主编汤广福院士说。

裴钢表示,要对标世界一流科学研究,多发表原创性成果,特别是国内首创的原始性、突破性创新。这些成果将引领世界科技发展,也必将成为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打造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关键。

《植物学报(英文版)》主编刘春明、《分子细胞生物学报(英文版)》主编吴家睿等结合期刊发展的探索和经验,提出吸引国际一流学者进入编委会、加强期刊数字平台建设、创新期刊传播方式、推进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促进科技期刊出版业态变革等发展建议。

专家们认为,好期刊不能一味靠国家“输血”,要苦练内功自备“造血”机能,重视经营运作提升服务,形成商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良性互动。

“加强学术诚信建设,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基石。”朱邦芬说,诚信是学术期刊立足的根本,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做好诚信建设应成为共识。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