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43卷,第3期,2018年8月10日

 

编辑组:http://jsstam.org.cn/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jsstam.org.cn/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

                 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关于公布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暨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

      第15届全国实验力学大会隆重召开

      第十四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在大连圆满召开

     

    学术会议

      2018 年第一届全国软物质力学大会第一轮通知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Tribology (ICoBT2018)

      ICCM2018

 

    招生招聘

      Funded PhD Project/Research Engineer Opportunities with Synopsys (Biomechanics and Simulation)
     PhD studentship in modelling of soft membranes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学术期刊

     《计算机辅助工程》

  《力学学报》

   部分期刊目录

    力学季刊2018年39卷2期

    力学与实践2018年40卷3期

   ◆ 网络精华

    “珠峰计划”重提 基础研究何往  

 

=======================================================================================

新闻报道
 

-------------------------------------------

 

关于公布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2018年3月1日至3月20日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接收项目申请214867项,经初步审查和复审后共受理211462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以及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面上项目18947项、重点项目701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0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767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102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937项、部分联合基金项目(NSAF联合基金、天文联合基金、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民航联合研究基金和钢铁联合研究基金)26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86项,合计41250项。其余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人员及申请人可于8月16日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查询相关申请项目评审结果。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向相关依托单位寄发纸质批准资助项目通知,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向申请人发送申请项目批准资助通知、不予资助通知及专家评审意见。 申请人如对不予资助决定有异议,并有明确的理由,可向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相关注意事项详见附件。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暨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

(江苏省力学学会供稿)

 

8月19日至23日,中国计算力学大会暨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大会在江苏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主办,河海大学和江苏省力学学会承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计算力学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章青教授主持,河海大学校长徐辉教授致欢迎词,国际计算力学协会主席廖荣锦教授、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庄茁教授、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协会主席郑耀教授分别发表讲话。

开幕式期间还进行了第五届钱令希计算力学奖和第六届ICACM奖的颁奖仪式。 我国计算力学事业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钟万勰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崔俊芝院士,国际计算力学学会主席、美国西北大学廖荣锦教授,欧洲科学院、欧洲科学与艺术院、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张传增院士等17位国内外知名计算力学专家受邀作大会报告。在68个不同专题的分会场上,一大批计算力学学者围绕各自的研究成果及前沿进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学术报告精彩生动,提问踊跃,互动积极,会议现场学术氛围浓郁。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是我国力学界每两年一次的综合性学术盛会,是广大力学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迄今已办十余届。

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协会成立于2007 年,目前已举办五届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大会。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计算力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加强了力学前沿研究的交叉和渗透,对凝聚世界华人计算力学工作者,提高中国计算力学工作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中的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15届全国实验力学大会隆重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

 

2018年8月7日,第15届全国实验力学大会在辽宁葫芦岛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共同主办,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承办,近20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参与协办。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校的600余名国内知名实验力学专家学者参加。伍小平、杨卫、胡海岩、于起峰四位院士莅临本次大会。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马少鹏教授主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梁冰致辞并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力学处处长詹世革在讲话中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导向、项目分类评审管理试点方案、分类评审机制以及财政拨款等情况。第10届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龚兴龙在发言中表示,全国实验力学大会旨在促进实验力学同行的学术交流,展示最新的实验测试方法、技术与仪器,同时推进实验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拓展实验力学在科学前沿、工程技术及国防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杨卫院士在总结发言中展望了中国力学发展的光明前景,他表示,今天中国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力学大国,正在建设力学强国,力学的希望在于青年,力学的希望在于实验,而实验力学的希望在于开放。他建议实验力学的青年学者要打破学科、实验手段以及研究领域之间的界限,以更广阔的视野进行发展。他动员全国力学科技工作者勇攀世界科技前沿、努力奋斗,同时要有追求和担当,把个人的学术追求融入到祖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中,努力建设世界力学强国、世界科技强国。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特邀的4位专家王海斗、赵阳升、赵维谦、冯雪分别作了题为《再制造产品的寿命预测与服役安全验证》《固流热化学耦合实验及资源与能源开采工程研究》《激光差动共焦成像/检测新原理及其仪器化研究进展》《类皮肤柔性传感器件及在线测量》的主题报告,与会四位院士分别就感兴趣的话题与报告人进行互动交流。

会议设置9个分会场分别围绕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实验力学与学科前沿交叉、实验力学与国家重大需求等9个领域进行学术交流。 全国实验力学大会每3年举行一次,旨在促进实验力学同行的学术交流,展示最新的实验测试技术与仪器,同时推进实验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拓展实验力学在科学前沿、工程技术及国防工业等领域中的应用。

 

 

 

 

第十四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在大连圆满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第十四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于2008年8月6日至7日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共有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的160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郑晓静院士担任会议主席,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黄宁教授和大连理工大学季顺迎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开幕式由季顺迎教授主持。黄宁教授首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专家表示欢迎,并对会议组委会的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表示感谢,希望环境力学会议能够积极搭建学术交流、信息传播和成果展示的良好平台,为相关学者进行近距离交流国内环境力学的前沿进展和最新成果创造条件。开幕式上,上海大学王道增教授对我国环境力学学科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研究现状做了总结,对投入到环境力学领域研究的青年学者寄予了殷切希望。

本届会议从力学视角对我国环境问题进行了系统研讨和探索,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环境力学学术研讨聚焦于大气环境、水环境、极地环境、岩土地质、自然生态、多孔颗粒材料等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对环境力学中的基础理论、试验技术、现场监测、计算方法、软件研发和工程应用等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本届会议进行了8个大会报告,报告主题包括了当前环境力学在大气、河流、极地等领域的前沿发展和面临挑战。为增强本届会议的国际性,本届会议还特别邀请了英国Surrey大学的崔亮博士和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院的张延成博士做了两场精彩的邀请报告。本届会议设有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水环境力学、环境岩土力学、多孔介质与颗粒材料力学、极地海洋环境与工程等15个分会场,共有分会场报告96个。各专题研讨会上参会代表们对各研究领域中的新发现、新方法等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提高了对环境力学专业研究的认识。

本届会议期间,黄宁教授主持召开了环境力学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讨论了专业组的发展和下届会议组织事宜。为激励环境力学领域青年学者,特别是研究生的成长,会议学术委员会评选了优秀学生论文和青年学者优秀报告。来自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新疆大学等科研院所的6名同学和8位青年学者分别获得了优秀学生论文奖和青年学者优秀报告奖。 本届会议通过对当前环境力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交流,凝练了环境力学研究中的新方向,确定了相应的关键力学问题,推动了环境力学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的发展。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会议

-----------------------------------------

 

2018 年第一届全国软物质力学大会第一轮通知

(2018年11月18-20日 浙江杭州)

 

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软物质力学工作组 承办单位: 浙江大学 浙江省软体机器人与智能器件研究重点实验室 支持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 浙江省力学学会 软物质力学是新时代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中蕴含着许多尚未解决的基础力学问题,同时软物质力学的深入研究也产生了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开辟了许多新的工程应用。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力学学科以及相关学科已有大量研究人员从事与软物质力学有关的研究,近年来在柔性电子、介电高弹体、水凝胶、液晶高弹体、生长失稳、表面效应、组织力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软物质力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或发展新的力学理论体系、计算方法和实验手段,这对学术交流和组织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中国力学学会于 2018 年 5 月正式批准设立“软物质力学工作组”,为推动国内软物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 经中国力学学会软物质力学工作组决定并报请中国力学学会批准,“第一届全国软物质力学大会”将于 2018 年 11 月 18 日至 20 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期 3 天。18 日注册报到,19-20 日以国际著名的戈登研究系列会议的形式,通过大会邀请报告、壁报展示及研讨、青年学者论坛等活动,为我国软物质力学的发展提供交流与合作平台,凝聚相关方向的研究力量,促进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推动软物质力学基础科学问题到实际工程应用的全链条研究。 诚挚邀请广大从事软物质力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莅临本届盛会!

一、学术议题 会议将邀请约 20 位国内外著名学者进行大会邀请报告,介绍软物质力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主要进展,探讨软物质力学的发展方向,展望软物质力学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围绕大会邀请报告,会议将组织参会者进行壁报展示并交互研讨,壁报主题如下:S01 柔性电子;S02 介电高弹体;S03 水凝胶;S04 液晶高弹体;S05 形状记忆聚合物;S06 生长失稳和表界面效应;S07 生物组织力学与仿生力学;S08新型软材料、柔性结构和智能器件;S09 软体机器人。会议将设立专门委员会评选优秀壁报。

二、重要时间节点 第一轮会议通知:2018 年 8 月 20 日 开通会议网站、注册及住宿预订:2018 年 9 月 10 日 壁报摘要投稿截稿时间:2018 年 10 月 10 日 壁报摘要录用通知时间: 2018 年 10 月 25 日 会议现场注册时间:2018 年 11 月 18 日

三、会议联系人 主题及壁报投稿联系人: 贾铮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电话:18667013705 邮箱:zheng.jia@zju.edu.cn 会务联系人: 黎亚丽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电话:13777865957 邮箱:yali@zju.edu.cn 第一届全国软物质力学大会组织委员会 浙江大学 2018 年 8 月 20 日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Tribology (ICoBT2018)

(Wed, 2018-08-22 07:18 - MMcA2)

 

The programme for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Tribology (ICoBT 2018) to be held 26-29 September 2018 in Montreal, Canada is now available to view and download. The aim of the ICoBT meetings is to bring together researchers from across the scientific, clinical and engineering spectrum, to promote communication across the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new work in one meeting focused solely on Biotribology. The programme includes: - An excellent line-up of invited speakers, including Joshua Jacobs (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USA) who will be giving our Plenary Lecture on Wear and Corrosion of Total Joint Replacement: Clinical Ramifications - Contributed oral presentations and posters - Best Student Poster Award: to recognise outstanding posters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 Industrial Challenges in Biotribology session: featuring short talks from industry speakers focusing on key research questions and future challenges in their technical areas - Conference dinner and an exhibition, and excellent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 Visit the conference website for full details and to register: https://www.elsevier.com/biotribology-conference

 

 

 

2018ICCM2018

August 6th-10th, Rome, Italy)

 

The conference series originated in Singapore in 2004 by Professor GR Liu, followed by ICCM2007 in Hiroshima, Japan, ICCM2010 in Zhangjiajie, China, ICCM2012 in Gold Coast, Australia, ICCM2014 at Cambridge, England, ICCM2015 at Auckland, New Zealand, ICCM2016 at Berkeley, USA, and ICCM2017 at Guilin, China.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ethods is being scheduled in August 6th-10th 2018 at Rome, Italy. ICCM2018 will be organized by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Italy. Warmes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This site is constantly changing, because we are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the conference. You may bookmark this site.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Funded PhD Project/Research Engineer Opportunities with Synopsys

(Biomechanics and Simulation)

 

1) PhD Project / Research Engineer Synopsys Inc Exeter, England, United Kingdom/Cardiff, Wales, United Kingdom Synopsys NE Ltd (https://www.synopsys.com/simpleware.html) 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an Early Stage Researcher position (Doctoral Candidate) as part of the Rapid Biomechanics and Simulation for Personalized Clinical Design (RAINBOW) MCSA European Training Network. RAINBOW is funded under the European Union’s Horizon 2020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ogram. The post holder will be employed on a fixed term (36-month contract) and be principally based at the Synopsys-Simpleware offices in Exeter UK but will also be enrolled as a full time graduate student at Cardiff University (http://www.cardiff.ac.uk/) undertaking research towards a PhD degree award. The candidate will be expected to spend periods of time in Cardiff as well as with other partners in the consortium. Read more and apply: https://www.linkedin.com/jobs/view/755835607/ 2) PhD Project / Research Engineer Synopsys Inc Exeter, England, United Kingdom/University of Luxembourg, Luxembourg Synopsys NE Ltd (https://www.synopsys.com/simpleware.html) 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an Early Stage Researcher position (Doctoral Candidate) as part of the Rapid Biomechanics and Simulation for Personalized Clinical Design (RAINBOW) MCSA European Training Network. RAINBOW is funded under the European Union’s Horizon 2020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ogram. The post holder will be employed on a fixed term (36-month contract) and be principally based at the Synopsys-Simpleware offices in Exeter UK but will also be enrolled as a full time graduate stud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Luxembourg (https://wwwen.uni.lu/) undertaking research towards a PhD degree award. The candidate will be expected to spend periods of time in Luxembourg as well as with other partners in the consortium. Read more and apply: https://www.linkedin.com/jobs/view/755834914/

 

 

PhD studentship in modelling of soft membranes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A fully-funded PhD studentship is available in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Description: The project aims to predict the behaviour of soft membranes for lightweight structures in extreme conditions. In particular, a major task will be to develop a reliable method to assess the (visco)elastoplastic transition in inflatable thin films constituted of different structural materials. Mathematical modell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will be employed to establish nonlinear constitutive relations and evaluate systems performances under a wide range of thermal and mechanical loading conditions. A variety of experimental tests will be designed and conducted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ject to characterise and validate the material and the structural responses. Further details can be found in the attached document. Value of award: Full tuition fees and a tax-free stipend up to £17,500 per annum for three years. The scholarship is for UK/EU and International candidates. Person Specification: Applicants must have a UK-equivalent first degree in solid mechanics, structural/mechanical/materials engineering or a related discipline. Experience with material and structural modelling, experimental characteris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is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Excellent organisational, 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are essential. Application Process: Eligible applicants should first contact Dr F. Bosi (f.bosi@ucl.ac.uk) enclosing a CV (including the names and contact details of two referees), the transcript of results (listing all subjects taken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grades/marks), and a cover letter stating how the project meets your research interests. The position is open until filled with start date by mutual agreement.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8年27卷第3期

 

地铁车辆辅助变流器柜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邓勇,于兰峰,邓星,肖泽平

地铁列车车内低频结构噪声仿真

刘国漪,孙文静,周劲松

基于BS EN 15085标准的焊缝质量评估方法

王剑,孙畅,马纪军

 

《力学学报》

2018, 50 (4)

 

基于气液相界面捕捉的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

王昭, 严红

高温气体热化学反应的DSMC微观模型分析

杨超, 孙泉华

单窄条控制件对横向振荡柱体尾流 2P模式 旋涡脱落的改变

曹梦圆, 金华斌, 邵传平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力学季刊2018年39卷2期

力学与实践2018年40卷3期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珠峰计划”重提 基础研究何往

(摘自中国科学报)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在高等学校建成一批引领世界学术发展的创新高地,在一批重要领域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学科,培养出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为建成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其实,早在2009年,直面“钱学森之问”,教育部就出台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当时,这个计划也被称为“珠峰计划”。可以说,它是现在这个“珠峰计划”的试点版本,在十几所重点高校中铺开。

本期,本报深度探讨两个“珠峰计划”,希望能让读者对其中异同及其背后所反映的我国基础研究有一个更加清晰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探秘 教育部此时重提“珠峰计划”是出于何种考虑?与2009年推出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相比有何不同?具体又反映出哪些问题?

基础研究薄弱的迫切需求

周光礼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曾经有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也称“珠峰计划”,如今提出“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这两者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试图回答“钱学森之问”,目的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计划;后者产生于中美贸易摩擦后,力图缩小我国与美国在基础科学上的差距,旨在建设科技强国,是科研计划,也是人才会聚计划。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延续、深化,最终目的都是攀登世界科学最高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如今的“珠峰计划”可以理解为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计划。在“珠峰计划”中提出的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时间节点,与“双一流”,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提出的三个时间节点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世界科技创新中心。 目前,全球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欧洲大陆模式,以法国、德国为代表;一种是盎格鲁—北美模式,以英国、美国为代表。欧洲大陆模式强调由国家力量主导学术发展,正因如此,欧洲大陆国家一般拥有庞大的科学院系统。盎格鲁—北美模式则强调学术上的自由探索,让科技创新自发生长,一般由NGO组织出台研究报告引导科技创新。

我国效仿的是欧洲大陆模式,重视科技发展中的政府行为。这种做法短期内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尤其是对知识积累薄弱的领域,更能起到弥补短板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盎格鲁—北美模式更具生命力。最近500年来,世界科学中心以80年为周期发生转移,先后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转移到美国,但美国科学的兴隆期已经突破了80年周期,甚至超过了100年。从长远来看,确有一些研究不可规划。

“珠峰计划”中大量鼓励自由探索、好奇心驱动的研究,显然也注意到了它的重要性。但从整体上来看,它还是借助政府的推动,实现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这与我国近40年来对基础研究不重视、重术轻学有关系。忽视基础将永远落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不搞研发或用于研发的经费过少,绝大多数依靠海外购买。只有少数实力雄厚、有远见的企业才会投资上游、中游,绝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投资的都是下游能够快速见到效益的项目。那么,整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就缺少了重要一环。

基础研究可能没有回报,就只能由政府来组织。我国的研发经费每年投入高校的不到10%,但SCI论文、科学技术成果奖大部分由高校获得,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高校产出的效益更高。同时,人才是第一资源,而只有大学才能储备、培养大量人才。实际上,“珠峰计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力图在平台、研究方向以及重大的科研产出上有大突破;另一方面通过计划,发挥高校人才蓄水池的作用,我国希望通过努力先变成世界科技次中心,而要成为世界科技次中心,首先要变成世界人才次中心。

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战略布局 马陆亭 |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发展部主任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与“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是两个计划。实际上,不断出台计划、项目,与我国实行“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的预算体制有关。项目支出反映了这一阶段政府力图加强的事情。而且,项目支出是阶段性的,就像“211工程”“985工程”成为历史,“双一流”成为了现在时。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出访中都特别强调第四次科技革命。科技支撑经济,最终一切竞争都体现在科技上。没有抓住科技革命可能永远落后,抓住了才有可能实现平起平坐,甚至变轨超车。实际上,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攻击主要是知识产权保护。如今我国经济体量到了一定程度,光靠学习、引进难以为继。日本从前也是拿来主义、技术立国,到后来变为科学技术立国,意识到了一定程度要实现原创。中国未来的道路也是这样。

“珠峰计划”与“双一流”应该是同步的。珠峰计划的关注点在于基础学科,不是“乱撒胡椒面”,而是定位为高端研发。不是简单的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而是希望有带动性、突破性的基础学科前沿。设计者心中所想的是,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寻找创新资源,因此配套 “前沿科技中心建设”,并与“双一流”协同发展。“双一流”强调扶新、扶特、扶需、扶优。所谓“扶新”,关注的正是现在也许不特别强,可一旦新型产业出现就能牢牢抓住,特别是能引领新型产业的学科。

当然,科学未来具有不可预知的一面。我国已有一些学科位于世界前端,面向世界前端要有创新点,因此提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蕴含了国家的迫切需要。“计划”都是有目标的,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时限是与“两步走”相对应的。我注意到它的用词是“一批”,而不是量化的限定词。并不是有意愿就能计划出来的,设计者对于趋势性的提法实际上是可以做到的。虽然有一批前端学科,但与他国的差距仍是我们的目标。高明的科学家对前端会有所判断、校正,所谓培养大师并不是选定了100个大师,其他人就进不来。

回过头来看高校。目前,高校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相对薄弱。事实上,它是最适合搞基础研究的一类群体。高校面大量广、学科综合,最易产生交叉成果;并且,不断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后备人才。高校的创新活动十足,过去也许不适合大工程、大项目,但现在一些高校的集约能力也很强。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创新,国家需要革命性创新。随着贸易摩擦日渐激烈,这个时候强调基础研究,而且是最高端的“珠峰计划”,实际上就是一种战略布局。 现状 无论是2009年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还是今年的《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所关注的都是基础研究。那么到目前为止,我国基础研究到底发展到了什么阶段?瓶颈在哪里?未来究竟怎样才能培养出一流的科学家?

培养一流科学家应重视原创与工作系统性 喻海良 | 中南大学教授 “技术”与“科学”在国内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被混为一谈的,很多人以为“技术”做好了,就等于“科学”做好了。然而,“技术”与“科学”是不一样的,对于“技术”,人们重视的是现在就能够“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对于“基础科学”而言,希望的是揭示具体问题的内在机制,通过掌握这些机制,从而可以很容易地为“未来技术”升级打下基础。一个国家发展如果只重视“技术”而不重视“基础研究”,在“低端仿制”的年代里是可以做出一些产品,然而,产品的进一步升级、改造就困难重重。 通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某些特定领域的基础研究应该说处于世界顶级水平,比如量子通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领域都站在世界的前沿。但是,同样还有很多领域我们现在处于国际追跑阶段,比如高端航空航天材料、电子芯片等领域,由于基础研究没能够跟上,技术就不可能发展到“顶级水平”,这些年依然处于被动地位。

当然,这些年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卡脖子”技术的问题,因而,国家对于基础研究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已经走出了“研究不如购买,购买不如租赁”的荒唐逻辑。 培养一流的科学家,不能够只看发表多少篇学术论文,而应该强调他们的工作是否具有国际原创性或者国内首创,与此同时,更应该重视研究的系统性。否则,国内有很多科研人员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什么领域热就跟风作什么研究,到头来,东一块,西一块,即使拼凑都很难自成体系,这样的研究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科学家。因而,个人认为重视原创、重视工作系统性是培养一流科学家的关键所在。 基础研究瓶颈在于师资 陈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就计算机学科来说,我国的基础研究问题还是很严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是计算机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

但从目前来看,国内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的主要是国防科大、中科院计算机所、清华大学等部分科研院校的老师,而大部分高校则没有合适的相关师资力量。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尽管已经有一些国产操作系统,但缺乏大量的用户支持;编译器也一样,通常使用到的C、C++等编程语言的编译器也来自于国外;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国内虽然有,不过使用者相对较少。所以,计算机基础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理论上,计算机应该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但实际上,绝大部分高校更多关注的是软件与应用方面,在基础理论和硬件方面课程却很少。比如,很多学校计算机专业数学基础课“离散数学”、硬件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以及“编译原理”等并不开设,这就导致部分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变成了纯粹的应用专业。 以小见大,通过对计算机学科的分析,我认为,我国基础研究最核心的瓶颈问题在于缺乏相关师资力量。

以计算机学科为例,很多高校缺少作基础研究的老师,尤其是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为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出了一项改革,即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其核心思想是将来让学生不仅会用计算机,还要知道计算机到底是如何工作的,从而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系统能力。 但是,计算机基础研究的开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表现在现有的评价标准上。

基础研究不同于其他研究,很难在短期内作出高水平的成果,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酝酿和坚持。但现在的评价体系是,每年年底都要评价老师的全年工作量,比如发表了多少篇论文、申请了多少项目等。在这种评价体系下,老师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完成每年的工作量,而不是按照兴趣或国家重大需求去作一些研究。因此,他们也就很难尽心尽力地去作基础研究。 我认为,在基础研究师资力量不足的背后,是目前高校评估机制的不健全在“作祟”。

当然,我国也在不断进行相关改革,比如今年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不久前又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不管是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还是针对基础研究的“珠峰计划”,有了顶层设计,如何落地就变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首先就要培养出一流的教师,然后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作出一些原创性的基础研究,而不是跟随性的研究。没有一流的师资,所有顶层设计都是空想。 思辨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顶层设计的方式来规划人才培养自是无可厚非,但针对这一计划,是否还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地方?

时限是把双刃剑,制度文化配套建设是重点

侯定凯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在我看来,此次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中,“本世纪中叶”这个时间的限制值得思考,它虽然是基于深厚的社会发展背景所提出的,但也隐藏着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在中国,但凡社会发展规划,一般总会设定时限、目标、战略等。有些规划为期较短(如一年),有些则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远。有时,决策者会将规划与特定的历史时间节点联系起来,赋予规划以更多的社会和历史意义,如千禧年、建国百年等。而针对我国教育领域的规划又通常会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如五年规划)对接。

当然,时限本是规划的题中之义。对教育计划设定相应的规划时限和目标,可能更便于对相关部门机构进行激励、协调和问责。但是凡事皆有两面,时限的规划背后相应的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问题通常会出在两个方面:一是确立规划时间节点的依据因素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各项社会事业虽然都需要协调,但是其自身的特点、运行机制和发展节奏是不可忽略的。过于将局部规划与整体社会发展规划捆绑,以求得“协调一致”,结果往往容易导致规划或保守或激进,最后可能事与愿违。另一个问题是,时限导向的发展规划,会导致赶“工期”现象,从而造成发展的“重量轻质”。到时,我们会发现,某些外显的指标可能实现了,但背后的文化、制度建设依然滞后。 因此,我认为规划不应该只提目标,更要有相应、细致的制度设计。

在教育领域,一流人才的聚集地,也一定有最具包容度和宽松度的制度。特别是对于我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来说,宽容的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基础研究的发展不是规定一个时间段就可以马上发展起来的,它有赖于学者强烈的内在兴趣和身心投入,需要一代代研究者成果的积累,从量变达到质变。 那么何为具有包容度和宽松度的制度环境呢?从一些细节上看,可以是针对“冷门”学科或者难以在国际刊物发文的学科,在项目资助和成果认定政策上予以一定的倾斜;又或是选拔具有学术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的学者做带头人,营造良好的学术工作“小气候”;建立起与基础研究发展规律相匹配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等。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要创建与规划相适应、更具激励作用的文化环境。一是树立“底线管理”的观念,除了国家法律明确禁止触碰的底线,应该允许广大学者勇于探索、试误,并完善学术仲裁制度,恰当处理基础研究中出现的各类争议和纠纷,减少非学术因素对研究工作的人为干扰。二是树立“服务至上”思想,为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获取研究数据、展开学术交流和合作、获得学术成果认定和职业发展机会提供更多便利。

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还应注重学术梯队和后备军的培养,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招生、人才招聘等环节,为更多年轻人立志从事基础研究提供优惠政策。同时建议在国家层面确立一批跨学科基础研究的重大项目,久久为功,并积极探索跨学科基础研究的评价制度。 教育主管部门应发挥“打基础”作用 唐安国 |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 关于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我认为有其可取之处,但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此次教育部在制定“珠峰计划”时,避免了规定过于细化的问题,仅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和发展目标等,从这个层面来说,该计划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对于做任何事来说,“计划”都是必不可少的,但问题在于,计划是不能过于细化的,要尽量避免过于刚性的问题出现。这就好比我们出门旅行,首先会制定一个行程计划,但是在旅行时,肯定会有很多变动因素出现。因此,在最初制定计划时,就必须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除此之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认清,其自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究竟要发挥怎样的作用。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想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培养真正的人才,其难度是相当大的。从2009年提出“珠峰计划”到现在,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时,不难发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而教育部门如何将这一部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值得我们思考。 在我看来,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人才培养上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这就如同盖一座大楼,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的应该是地基建设,尽管基础对于整个大楼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光有地基显然是不够的,还要与上层建筑组合,才能成为一栋完整的建筑。

我一直认为,优秀的人才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而是在整个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当然,学校教育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将其无限夸大,而是应该全面地看待人才培养问题。 回到制定计划的问题上,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对于人才培养而言,制定计划是正确且可取的,但就像目前政府实行的精准扶贫工作一样,我们在制定计划之初,就要精准地搞清楚相关部门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并扎扎实实地把这部分作用发挥好。此外,目标也不宜定得过高,即不应超出部门本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能力范围。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在人才培养中要注重产学研联合培养,避免出现各个部门单独作战的情况,各部门实现联合作战才是可取的。否则的话,教育部在“珠峰计划”中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便可能会很难实现。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温才妃、王之康,见习记者许悦,实习生武悦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8-08-14 第5版 大学周刊)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