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46卷,第1期,2019年4月10日

 

编辑组:http://jsstam.org.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jsstam.org.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第二十五届计算与实验科学工程国际会议(ICCES 2019)在日本东京隆重召开

     科技部关于发布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

     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术会议        

      2019 年力学机测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培训班第一轮通知

      招生招聘   

      On the duality of complex geometry and material heterogeneities in linear elastodynamics

      Multiple Ph.D. Positions focusing on real-time SHM, structural mechanics, and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学术期刊 

    《力学与实践》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爱思唯尔屡遭“分手”:榆树和葡萄藤还会好吗?

    如何走出科技评价体制的盲区

   友情链接

   

 

=======================================================================================

新闻报道
 

-------------------------------------------

  

第二十五届计算与实验科学工程国际会议(ICCES 2019)在日本东京隆重召开

(摘自江苏省力学学会网站)

 

第二十五届计算与实验科学工程国际会议(ICCES 2019)于3月24-28日在日本东京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以计算与实验科学工程为主题,大会共组织了14个Plenary Lectures,37个Semi-Plenary Lectures,15个Keynote Speeches,并举办了39场symposia,形式多样,规模盛大。

此次会议中,印度科学学院院长、ERNET项目领导人Anurag Kumar教授荣获Satya N. Atluri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郭万林教授荣获ICCES Eric Reissner奖。台湾清华大学副校长、台湾实验研究院院长的陈文华教授荣获Wei-zang Chien奖。南洋理工大学教授、Optics?and?Lasers?in?Engineering期刊副主编Kemao Qian教授荣获Kobayashi奖。在此热烈祝贺!

 

 

[返回本期目录栏]            

 

 

科技部关于发布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摘自科技部网站)

国科发基〔2019〕96号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河北省科技厅:

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8年,科技部委托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分别对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经研究,现将评估结果予以发布。

工程领域的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等11个实验室和材料领域的材料复合新技术等5个实验室为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程领域的能源清洁利用等29个实验室和材料领域的粉末冶金等13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程领域的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等3个实验室和材料领域的硅酸盐建筑材料等3个实验室为整改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下一步,将按照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工作部署,开展优化整合工作。

希望各单位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针对实验室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推动实验室建设发展。

附件: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

科 技 部

2019年3月22日

 

 

 

[返回本期目录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国科金发财〔2019〕31号

 

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按照明确责任、简化流程的原则,现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项目和资金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精简信息填报和材料报送。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时,不再需要提供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推荐意见;在站博士后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时,不再需要提供依托单位承诺函;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不再列出参与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进一步完善项目申请相关文本,简化填报内容。取消依托单位项目资金年度收支报告编制报送;依托单位决算汇总表无需报送纸质文件;继续扩大项目无纸化申请试点范围。

2.简化项目预算编制要求。编制预算时,定额补助式项目只需提供基本测算说明,不需提供明细;成本补偿式项目只需提供必要的测算过程说明。

3.精简项目过程检查。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等一般不开展过程检查,仅在必要时进行抽查;对于其他研究目标相对明确、资金体量较大的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按照相关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实施中期组织同行专家采取会议或者通讯评审方式,对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一次检查。

4.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科学基金的项目负责人,可以在不改变研究或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自行决定研究方案或技术路线。

5.赋予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其他科目预算调剂权全部下放给依托单位。设备费预算一般不予调增,确需调增的需报自然科学基金委审批;设备费调减、设备费内部预算结构调整、拟购置设备明细发生变化的,由依托单位审批,依托单位要切实履行审批职责。依托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完善管理制度,相关管理制度报自然科学基金委备案。

6.规范结题财务审计。对于成本补偿式项目,资助期满后,依托单位应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严格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结题审计指引》及相关规范,自主选择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完成结题财务审计,并作为财务验收的依据。

7.精简项目验收检查。科学基金项目中成本补偿式项目需进行结题验收,由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专家组一并完成项目和财务验收程序。

8.推进分类评审改革。基于新时代科学基金“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的资助导向,选择重点项目和部分学科面上项目试点分类申请和分类评审,分别制定相应的评审要点,遴选和资助符合科学基金资助导向的创新性项目。

9.强化四方公正性承诺制度。为弘扬科学精神,树立优良学风作风,进一步加强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强化承诺制度。申请人和参与者、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评审专家以及自然科学基金委全体工作人员均需签署维护科学基金公正性的相关承诺,杜绝各种干扰评审工作的不端行为。对于发现和收到的涉及违背承诺的违纪违规线索和举报,将按照管理权限移交相关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10.突出代表性成果和项目实施效果评价。为使评审专家更加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申请人与参与者简历中所列代表性论著数目上限由10篇减少为5篇,论著之外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术奖励数目由原来不设上限改为设置上限为10项。

加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绩效管理。分类设置绩效指标体系,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开展项目绩效评价,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重大原创性和科学价值、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支撑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效果、代表性论文等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以国际国内同行评议为主,年终决算时组织开展绩效自评。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后续各类型项目资助调整的重要依据。

11.避免科学基金人才项目被异化使用。科学基金人才项目不是荣誉称号,也不是“永久”的标签,有关部门和依托单位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让人才项目回归研究项目本质,避免与物质待遇挂钩,为广大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创造良好氛围。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根据中央关于科技人才计划统筹协调的有关要求出台避免科学基金人才项目与其他科技人才计划重复资助的进一步规定。

12.加强科研伦理、科技安全审查和监管。依托单位和项目申请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依托单位要建立健全科研伦理和科技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伦理审查和过程监管。科研人员要加强科研伦理和科技安全等方面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自觉接受伦理审查和监管。

13.强化依托单位主体责任。依托单位要认真履行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和规范科学基金管理;充分尊重科研自主权,保护、调动和发挥科研人员积极性;加强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管理;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科学普及与转移转化;要根据科研工作的特点,对科研需要的出差和会议按标准报销相关费用,进一步简化优化报销管理,建立科学合理、便捷高效的报销管理机制;要加快建立健全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制度,通过购买财会等专业服务,把科研人员从报表、报销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相关费用可由依托单位根据情况通过科研项目资金等渠道解决。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财政部

2019年3月28日

 

[返回本期目录栏]       

 

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摘光明日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国决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之年。日前,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组织评选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体细胞克隆猕猴、引力常数G值的测量、悟空号科学卫星重要成果等入选。此外,还有一些成果如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解析钠通道精细结构等研究也得到世界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这个活动到今年已成功举办14届,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透过近年来的十大科学进展成果可以发现,我国基础研究在重大科学前沿领域持续取得突破,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已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这些科学成果的背后,是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大幅增长:从“十二五”初期2011年的411.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118亿元,年均增长15.3%。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全面均衡的学科体系。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第九年排在世界第2位。2018年,我国高被引论文世界排名保持在第3位。材料学科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保持世界首位,化学、地学、数学、物理学等10个学科领域排名世界第2位。

基础前沿重大创新成果加速涌现,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2013年以来,基础物理领域4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取得了铁基高温超导、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原创性成果。此外,在量子、纳米、干细胞、脑图谱成像、人工生物合成、蛋白质等领域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突破。

基础研究的高水平团队不断涌现。基础研究领域涌现出高温超导、拓扑绝缘量子态、神经科学、脑成像、灵长类动物模型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团队。我国科学家获得了克利夫兰奖、维加奖等一批国际重要科技奖项。2018年最新公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我国入选482人次,比上年增长82%,位居世界第3位。

科研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建设了50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推动学科发展、孕育重大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战略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重要科技力量。“十二五”以来,我国新批准建设的科技基础设施,相当于此前建设的总和,投资额翻了两番,FAST、托卡马克、超强超短激光等一大批大科学装置成为“国之重器”,有力支撑了基础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墨子、悟空等系列科学卫星成功发射,野外台站、生物资源库馆、共享服务平台快速发展,为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提供了支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基础研究突破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周期大大缩短。但总体上看,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基础研究亟待进一步加强。

2018年1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对新时代加强基础研究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意见》的全面贯彻落实,着力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进一步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长期稳定支持青年科学家,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强化实验室原始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2019 年力学机测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培训班第一轮通知

 

 

Hangzhou, China, August 24-25, 2019

机测实验是力学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重要部分。随着近年试验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需求,机测实验技术和相关试验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了促进新的机测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力学实验教学水平,由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申报,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定于2019 年5 月10-14 日在深圳举办力学机测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培训班。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实验教学分委员会

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

一、会议主要内容

1.机测新国标的解读、研讨和思考

2.高低温试验、疲劳实验及冲击试验方法

3.新材料的力学测试方法

4.新型试验机的原理、使用与维护

5.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性实验开发成果交流与研讨

6.力学试验标准化工作

7.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赛研讨

8.高校力学实验室参观学习

二、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19年5月10日至14日

5月10日参会代表报到;

5月11-12日报告和研讨会;

5月13日力学实验室参观学习;

5月14日参会代表返程

报到和住宿地点:深圳市建设中路36 号维纳斯国际酒店(深圳公明天虹店)

三、会议费用

费用说明:差旅费、食宿费用自理

会务费:每人需缴纳资料费、培训费1400 元,由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收取并开具发票。

宾馆住宿:维纳斯国际酒店(深圳公明天虹店)

大床房:288 元(含早)

标准间:288 元(含早)

四、参会人员

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实验教学分委员会委员、各校的基础力学实验教师、基础力学实验竞赛指导教师及基础力学教师等。

确定参会人员,请于4 月20 日前将参会回执(附件1)发送至会议联系人邮箱。

五、报名方式

1.手机网上注册

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注册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PhD positions in mechanics of metamaterial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hD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 the group of Prof. Stefano Gonella. The positions are in the general area of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with emphasis on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The position ideally starts in fall 2019, although a later start date (for example, in January 2020) can be considered.

Topics of current interest are:

1) Topological metamaterials;

2) Nonlinear and soft metamaterials;

3) Tunable and programmable metastructures.

The ideal candidate is a highly motivated and creative student with background in engineering, physics or mathematics, solid foundations in mechanics, coding experience and strong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parallel to the core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research, students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conduct cutting-edge experimental work in the Wave Laboratory equipped with a 3D Laser Scanning Doppler Vibrometer.

Applicants should submit a resume (indicating names and contact of references) via email to Prof. Stefano Gonella at sgonella@umn.edu. Qualified candidates will be contacted to schedule a follow-up phone/Skype interview.

Attachment:PhD_Positions_Gonella_Minnesota.pdf

  [返回本期目录栏]

 

On the duality of complex geometry and material heterogeneities in linear elastodynamics

Draft available here

Wave interaction with curvilinear boundaries is a topic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many fields including seismology, fracture mechanics, and metamaterials. Here we present a novel procedure for 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complex geometry on wave propagation in quasi-1D structures, without integration of equations of motion, by using a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that maps the stress-free domain with curved boundaries into another stress-free domain with a flat surface. It follows that the elastic tensor and material density transform into modified quant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coustic tensor in the mapped configuration, we show it is possible to make correlations between curvilinear geometry in the reference configuration and variation in impedance in the mapped configuration. This qualitatively reveals domains of possible amplification and suppression and emergence of band gaps. In particular, we show that both valleys and hills amplify wave motion to varying degrees depending on their steepness. Furthermore, this transformation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band gaps in curved geometries. Specifically, with increased surface waviness, the contrast in the impedance in the mapped domain increases, enriching the band gap spectrum and 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lower frequency stop bands. This framework opens new opportunities for understanding wave propagation in domains with curved geometries and provides new pathways for achieving extreme properties in homogeneous materials by leveraging curvilinear geometric effects.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structures for aerospace and civil applications

modeling and measurements of structures experiencing high-rate dynamics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riction interfa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multifunctional structural materials for aerospace and civil applications

Application

All positions start fall 2019. Applicants should have a background in mechanical, civil, electrical, or aerospace engineering. Candidates with strong backgrounds in coding (Python, C+, MATLAB), mechanics, electronics, and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re encouraged to apply. Preferred applicants will have a Master of Science with published academic works. Additionally, those with U.S. citizenship or permanent residency are highly encouraged to apply. Positions are fully funded, including tuition fees and a competitive stipend. Additional funding will also be provided to support participation in conferences, workshops, and research visits to project partners. To apply, interested candidates are invited to send a detailed CV (including transcripts, honors, previous work, programming skills, publications, GRE scores, etc.)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two references to Dr. Austin Downey via email to adowney2@cec.sc.edu. Additional funding is available for exceptional students who have an engineering degree from a school in the Southeastern Conference (SEC), visit sec-engineering.org for more inform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in Columbia founded in 1801 and is the only institution in South Carolina to be classified as having ``very high research activity'' by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its highest rating. The university is also recognized for superior student experiences and is committed to developing flexible new models for college access and affordability. It has a total enrollment of 34,099 and is situated in downtown Columbia, the capital city of South Carolina.

Attachment: PhD_recruitment.pdf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力学与实践》

2019 Vol. 40, No. 1

 

坐标变换系数张量观与杂交张量概念分析

 殷雅俊

循环载荷下淤泥轻量土的细观变形机理研究

 冯永, 张盼盼, 原子然, 刘杰

基于传递函数法的大展弦比机翼阵风响应分析

 张忠源, 段静波, 路平

人工冻结黏土承载力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

 姚兆明, 刘爽, 商玉娇

流动环的力学分析

 朱海东, 高健, 庄表中

心圆轮沿斜面纯滚动至连续弹跳的动力学分析

 彭凡, 刘文洋, 方棋洪, 任毅如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实验力学

固体力学学报

Mechanics of Materials (Volume 131)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爱思唯尔屡遭“分手”:榆树和葡萄藤还会好吗?

(摘自科学网)

 

一棵枝繁叶茂的榆树上,缠绕着一枝葡萄藤,树下,一位长者右手握住藤蔓上的葡萄。这是国际科技期刊出版商爱思唯尔的徽标,榆树和葡萄藤寓意出版商与科研机构之间相互依赖、共同繁荣的亲密关系。徽标的左上方刻着拉丁文Non Solus,意思是“永不孤单”

可是,这家已有百年历史的出版商,最近却有些孤单。2月底,美国加州大学系统宣布将停止订阅由爱思唯尔出版的所有期刊。随后,挪威也传来2019年不再续签的消息。此外,爱思唯尔还面临着来自学者的抵制活动。

面对多方的抵制,爱思唯尔将何去何从?4月2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了爱思唯尔董事长池永硕。

抵制爱思唯尔的学者制作的两张“恶搞图”。为推动开放获取,2012年,美国学者发起“知识的代价”抵制活动,已有上万名科学家签名。

“正在进行新的尝试”

在谈崩的合作中,多半是科研机构希望爱思唯尔采用“阅读—发布”的模式,用以前订阅期刊的费用来获得“订阅期刊+开放获取论文发表”两种服务,但遭到爱思唯尔回绝。爱思唯尔也因此被视为开放获取的反对者。

目前国际上有两种开放获取模式。一种是“绿色开放获取”,即文章出版之后过一段时间可以开放获取,由读者付费订阅。另一种是“金色开放获取”,即文章在发表的那一刻就是对外公开的,由作者付费发表。

池永硕说,爱思唯尔并不抵触开放获取,但一些倡议者希望“立刻”从“绿色开放获取”转向“金色开放获取”,双方讨论的焦点主要在于转变的速度和方式。

“要实现快速立刻的转变,肯定会需要投入额外的大量资金。如果倡议者能够提出费用分摊的计划或者模式,我们也乐意去尝试,但是如果是希望由爱思唯尔独自去承担转变过程中所有费用的话,我们感觉这是欠妥的。”池永硕说。

不过,面对争议和摩擦,池永硕认为“合作可以重启”。“在谈判中,我们提出的一些方案并没有被接受,但是我们终究还是会回到谈判桌上。”池永硕说。

此外,池永硕告诉记者,爱思唯尔正在跟客户进行新的尝试,开展新模式的合作和实验,“我保证,你们很快就会听到我们和客户达成的一个全新合作模式”。

在中国的价格逐步上涨

1986年,爱思唯尔进入中国。近年来,爱思唯尔与中国科学院系统、中国高校及图书馆界都保持着合作关系,还与科学出版社共建了出版国际化期刊的合资公司“科爱”。

根据爱思唯尔统计,目前爱思唯尔在中国聘请了数千名科学家作为国际期刊编委会的成员,近600个中国期刊已被收录进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

池永硕表示,随着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爱思唯尔在中国的服务价格也在逐渐上涨。

不过,面对争议和摩擦,池永硕认为“合作可以重启”。“在谈判中,我们提出的一些方案并没有被接受,但是我们终究还是会回到谈判桌上。”池永硕说。

“爱思唯尔最开始进入中国时,考虑到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爱思唯尔提供了非常优惠的价格方案。双方就价格涨幅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我们的价格可能会在未来的35年里逐渐增长。”池永硕说。

他介绍,在爱思唯尔的价格梯队中,排在最上面的是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等,他们支付的价格是最高的,接下来依次是加拿大、韩国、新加坡、中国,最底下的是爱思唯尔免费提供服务的近百个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我们当初预计,到2035年至2040年,在中国的价格将上升到跟加拿大一个水平。”池永硕说。

“绿色”还是“金色”?

尽管金色开放获取的呼声很大,但池永硕认为,国际上关于金色开放获取的声音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声音,现在的现实是85%的科研作者依然是选择传统的订阅模式发表文章。

“作为出版商,爱思唯尔对于绿色和金色开放获取没有偏好,我们是根据科研人员的偏好做出决策。”池永硕说。

池永硕表示,目前两种开放获取模式都有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解决,出版方式的改变应该是逐步的,否则将造成混乱,就好比不能因为空气污染就立刻关停所有工厂一样,需要大家在选择或者舍弃一个方案的时候需要做更多的考虑。

在他看来,爱思唯尔与欧美国家科研机构的冲突明显,最根本性原因是,在欧美这些传统优势国家中,图书馆预算经费增长已经赶不上科研产出的增长。尽管爱思唯尔单篇文章的价格与其他出版商相比是最低的,但是在面临预算增长下降和需要购买更多论文这样的根本矛盾时,他们就感受到了压力,需要做出艰难的决定。

“在中国,我们听到了一些关于金色开放获取的呼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声音比较大、比较激进。但是,中国和美国都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我们非常注意倾听来自这两个国家各利益相关方的更多的讨论,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池永硕说。(完)

       [返回本期目录栏]

如何走出科技评价体制的盲区

(摘自科学网)

 

■武向平

饱受诟病的科技浮躁之风

当今基础科学研究的上空,笼罩着一片浮躁之风。

以论文数量论成败,以项目多少论业绩;把做研究变成了做论文,把做学问变成了做项目。论文之总数加上项目之总经费,堂而皇之和名正言顺地被列为科研院所和高等学府的年终考核业绩与未来规划目标。

满天飞的“帽子”虽然被多次“吐槽”,但现实却愈演愈烈,未得到有效控制:“帽子”就是职称,“帽子”就是待遇,甚至“帽子”就是通向领导岗位的灯塔。

在近年上演的人才争夺战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争取的只是戴“帽”人才的数目以提升单位考评的地位,“人才”们首选的是待遇之高低而不是科研的提升和作为。

待遇的极度不均衡:“洋”的高过“土”的,“引进”的胜过“土生”的;更甚者,坚守在祖国大地拼搏几十年的竟然不如镀金几年“归来”的更“爱国”。

于是,出国求学变成了出国镀金,只为有朝一日被祖国“引进”,其中例子多不胜数。重“引进”而轻“培养”的所谓高端人才计划正摧毁着整个科技队伍人才的基础和体系。

多少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拨款三个月就要“成果”,两年中期评估要“发现”,五年结题要“领跑”——基础研究违背了自由探索的基本规律,活生生地被“规划”出了时间表。

基础科学设施和装备的建设工程即被媒体赞扬为重大科技成果,但是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建设基础设施和装置是为了作出科学发现,设备本身并无任何科学成果可言。

有些主管部门希望在某几个领域以几亿甚至百亿元的投入,培养几个世界级科技领军人才,取得国际最高科技成就。

然而这种简单的思维模式违背着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重大前沿科学突破是一个知识积累过程,需要通过一两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不可能通过巨额投资在短期内获得,就如同中国足球不能通过每年百亿元投入来搞定世界冠军一样。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在科学知识上的积累时间和程度都还不够,近年一些领域虽然崭露头角,仍需潜心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取得原始创新的突破。

科技评价体系改革之瓶颈

在科技主导未来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科学本来就浅薄的家底加上过去二十年间华而不实的所谓迅猛增势,为科技的再创新发展背上了沉甸甸的包袱,亟待寻找原创动力。

过去几年间,一场声势浩大的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促进重大原始创新的讨论如火如荼地在多个领域展开。

化解当前基础研究的矛盾,移去阻碍基础科学发展的绊脚石,探寻基础科学研究的新路子,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基础性和根本性保障,这一系列的思考和研讨最终聚焦在了一个靶心:现行的科技评价体系是造成科技领域浮躁之风的源头,是压制科技人才创造性思维的乌云,是束缚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枷锁,是阻碍我国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

科技评价体制改革,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如今,我国科技体量的发展已经完成了最初唯数量的原始积累过程,曾经发挥了历史性推动作用的科技评价体系亟待向质的转变过渡,当初评价体系基于的单一奖惩措施已经成为继续发展的诟病。

二十年间走过来一代人,不论是习惯还是思维,不论是体制还是定位,不论是视野还是学识,都被深深地打上了这段历史的烙印。

纵观参与科技评价体制的研讨者和决策者,又几乎都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改变现行的评价体系,事实上触动着每一个践行者的心灵。

于是乎,我们都意识到了现行科技评价体系的弊端,我们都力主实施强而有力的改革,我们都寄希望一个激励创新科技机制的出台。

然而,一切都只是呼唤和呐喊,大大小小、各种形式的讨论都终结于无奈,那个期望中的科技评价体制始终没有被这么多有识之士“千呼万唤始出来”。

于是乎,职称和项目的评审,我们还在简单地计算着论文和引用的数目,甚至非近五年而不取;人才帽子的界定,我们仍然在热衷于引进“洋”博士或博士后,“土”的压根就不在考虑之列;重大科技计划的实施,我们还在数数论文和专利就可以给出从“跟跑”一跃而“领跑”世界的结论;科技论文,发表十篇《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仍抵不过一篇《自然》和《科学》,后者依旧被捧为科技期刊的“圣经”;绩效工资,简单地累计SCI论文数目加上项目总金额的提成;获得博士学位,没有SCI准不成,至于何种类型的SCI期刊早已无人问津。

去年夏季,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人才评价、项目评审和机构评估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然而,指导性的意见并未真的落实于实际的评价中,掌握生杀大权的依旧是改革开放后期二十年的专家学者,不唯论文和奖项之后的评价标准怎么制定,让目前的评价体制显得更见迷茫和无据可依。

《自然》的神圣,SCI的地位,H因子的价值,“帽子”的光环,奖项的分量,依旧显性或隐性地贯穿在目前科技的评价体系中,人们习惯了的且已根深蒂固扎根在脑海里的标准从根本上并未动摇,甚至走得更加遥远。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现行科技评价体制是制约我们创新发展的障碍,既然上下一致呼吁要对科技评价体系进行改革,那么为什么我们仍然举步维艰,难见成效?

的确,我们已经进入了科技评价体制改革的深水区,是到了反思和剖析其背后深层原因的时候了。

缺少文化自信之评价标准

我们从一些习惯了的现象说起。

在人才和奖项的评价中,面对一篇《自然》或《科学》的论文和另一篇《中国科学》或《科学通报》的文章,所有评委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前者,我们习惯了前者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我们自然地认为,《自然》或《科学》的文章是被国际公认的成果,而《中国科学》或《科学通报》的论文都是自己在家里闹着玩。

总书记号召我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今天我们真的做到了,但是却把论文发表在了国外的期刊上!

今年院士增选,强制要求十篇代表作须有一篇国内期刊的文章,实属无奈之举,但从根本上无法扭转科技论文外流的现象,这还不计用于支付版面费的大量外汇。

在各类科研的项目申请和立项中,我们常常发难:美国人都没做我们为什么要做?美国,不自觉地成了我们科技项目选择的参照门槛。我们习惯性地认为,美国人不做,外国人没有,这个项目就肯定没有立项的必要和研究的价值。

在各类人才和项目竞争中,我们总在质疑答辩人:外国人是怎么评价你的成果?外国人又是怎么引用你的论文?因为只有外国人说好,我们才敢相信是真的好。

我们不仅怀疑自己,还在怀疑我们的同胞。我们的评价标准是建立在国外特别是美国认可度的基础之上的。

相反,美国人何曾以中国科学家的引用或评价作为晋升或评奖的佐证?如果真的那样,效果可能恰恰是相反的。

我们骨子里缺少的就是那份自信,对我们自己文化的自信!

缺少文化自信之人才“帽子”

我们再来看看人才帽子的灰色利益链。

当“百人”“千人”“万人”“香江”“黄河”“长江”“泰山”“黄山”“珠峰”的人才“帽子”最后被“珠峰”封顶后,我们再要寻找更大更高更长的帽子就只能进军海外或离开地球了,也许今后还会有人发明出更加奇葩的人才帽子。

高校和科研院所需要这些人才“帽子”圈人、添财、增光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在行业评比中的竞争力和地位,真正暂时获益并随后被腐蚀了的便是帽子下面的所谓人才。

高校和科研院所需要这些人才“帽子”圈人、添财、增光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在行业评比中的竞争力和地位,真正暂时获益并随后被腐蚀了的便是帽子下面的所谓人才。

人才“帽子”后面的这个灰色利益链和对青年人才的腐蚀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过去一年间,一场方兴未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运动试图唤醒青年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学生们的良知,让青年人回归追梦科学的初心。

特别是,我们在“科学家精神”前面又增添“中国”两个字,更加寓意深刻。

我们一方面号召青年学者和学生们重温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高尚情怀,一方面又树立和宣传一批新时代忘我拼搏的楷模,试图从教育入手,激发青年学子科技报国的纯真和追求。

然而,造成人才“帽子”的信誉危机和其背后灰色利益链的真正推手并不应该全部归咎于青年俊才们今天演变的相对贪婪,也不应该极力责备需要依靠“帽子”数量提升自身地位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帽子”和个人利益挂钩,“帽子”和单位考核挂钩的背后,是文化自信的整体缺失!

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遴选“杰出青年基金”的受资助者时,并没有和任何利益挂钩。但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立即出台配套政策,给“杰青”们提升待遇、解决职称甚至住房问题。

于是,“杰青”们喜上眉梢,一顶“杰青”帽子就赢得了高人一等的尊严和远超平均值的薪资。

各单位这么做就是要用利益和荣耀留住人才,而后又可进一步赢得评估的加分。

我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至今都不敢相信,甚至没有底气去相信,我们能靠单位自身科研的实力和优质的环境留住这些戴着“帽子”的人才。

在此,我们不妨对比另一种现象:几十年以来,我们的各级政府都有评“劳模”的传统和风尚,为社会树立过无数的先进和典范。我们可曾见过“劳模”们有了荣誉就拍屁股走人的局面?我们各级政府和单位历来就没有担心过,哪怕这个人获得了国家级的“五一劳动奖章”。

其背后的原因是我们满满的自信心:任何“劳模”所在单位都深信,荣誉与集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能推荐一个“劳模”,就一定能留住这个“劳模”,尽管获奖的“劳模”们偶尔也会在待遇和地位方面有所改善。

我们都被告知,种类繁多的人才“帽子”其实都只是荣誉称号而已,和“劳模”的称号同出一辙。

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劳模”,却不能一视同仁、理性地看待人才的“帽子”?

只有当人才的“帽子”回归荣誉称号的本来面目,只有当全社会都满怀自信地学习却又不是供奉各类优秀科技人才,我们的科技人才计划才能为社会所尊重,并为科技进步带来正能量。

缺少文化自信之项目考评

我们已经习惯了一个科研项目的执行期一般为五年,考虑到财政年的滞后和准备结题验收,项目实际执行期大约四年左右。

除了繁琐的申请报告、实施方案、财务预算外,经费到账三个月左右我们就会被要求提交第一份年度进展报告,随后便是两年期要应付的中期检查,最后是五年期的结题验收。

众人皆知,三个月内要一个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出成果就是忽悠,但我们提交的年度报告真的有了成果和进展,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因为这个所谓的成果与实施的项目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两年后的中期检查,每一个项目都整齐地列出了诸多创新亮点,世界独具。五年后的项目结题,每一项目都取得了国际一流的成绩,并在该领域处于领跑(最少也是并跑)的地位。

如果这一情况属实,则通过每一个项目的实施,国人早就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全面领跑世界了,世界科技强国早就非我莫属了!

我们被要求自捧,否则主管部门不悦,没有人敢承担五年作不出成果的责任和后果,实事求是的汇报会被认定为首席科学家不作为或团队协作不得力,为了结题争优,我们不得不拔高自己所谓的发现和成绩,看不出进展或进展缓慢的项目得到后续支持的可能性为零。

我们已经无法容忍基础科学领域一个研究课题五年无进展的事实,宽容失败只是评委们和领导们脑海里曾经闪过的一个滑稽名词。

为了科技界各行各业大大小小项目的闪亮,我们不惜制造了数目众多的论文,跃至世界科技论文之老二。我们曾天真地认为,数目的增大总会引起质的变化。

然而,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的故事在科技论文上似乎永远不成立,3篇烂论文不管何时何地都永远会是3篇臭文章。

项目的考核机制让我们为世界论文数量的增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丝毫没有撬动自然科学的根基,也没有推动基础科学的进步。

2016年春节期间,引力波的发现触动了科技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们的神经。

耗时30年的一个项目且无中间结果,在中国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实施下去的,然而别人做到了,诺贝尔奖也拿到了。

我们随后也急着部署了一批引力波项目,一夜之间涌现出一大批引力波的专家学者。然而在“第一发现”已经取得的情况下再大的投入和动作,都已经失去了科学上开拓性的意义。

我们科技管理体系造就的短周期、重数量、逼成果式的项目考核机制,表面上看,是违背了自然科学探索的基本规律,而实质上却是缺乏文化自信的典型表现。

我们已经不敢放心和放手地让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回归原本的自由探索模式,我们给基础科学研究瞄准科学前沿的发现规定了时间、任务、模式,还规定了标准,我们已经缺失了对科技工作者的最基本信任和对科学探索的应有尊重。

科学探索之路的成功者,屈指可数。

大多数的科研人员用毕生的努力都未能摘取科学发现皇冠上的明珠,但却整体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信任,构成了社会对科研活动的坚实基础。容错,也是社会对科研活动的基本遵循。

相应的,自信,是科学家的独特素质,也是科学家的基本修养。社会的信任和科学家的自信,构成了自然科学探索之路并且是取得突破的基石。

当我们树立了文化的自信,我们就能理性地对待科技项目自立项、实施到考评的全过程,我们就能放开对科研人员手脚的束缚,让任何一个科研项目都回归自由探索的广阔天地,让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能跳出思想和行动禁锢的牢笼,敢于在基础科学前沿的阵地上冒风险、求真谛。

缺少文化自信之科学语言

英国用语言征服了世界,成就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今天的国际霸权地位和号召力,也影响了世界科技交流和发展的走向和趋势。

与世界政治和外交领域不同,我们已经不自觉地接受英语为唯一科学语言的默契。

在国际舞台上,为了交流我们使用英语并无可厚非,然而今天在国内的很多高等科研院所,一些学术报告被强制使用英文,以显得“高大上”,彰显和国际接轨的态势。

更甚者,即使听众没有一个外国人,也还是要保持英文交流的高傲姿态。

某科研单位曾邀请一位量子大咖作讲座,组织者为了让听众更加清晰地了解量子纠缠的物理,欲要求演讲者使用中文,竟然没有获批!

何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祖国,在自己的国土上,我们的科研活动要讲自己的母语。

我们出国从事科研活动,使用的是英文或他国的语言。今天富强起来的中国也来了很多外国的友人,我们从没有要求他们使用中文交流,相反,我们不自觉地和他们说着英文。

我们为什么从来不要求在中国长期从事科研活动的外国科研人员讲中文,而是我们退而求全?

我们立志有一天要站在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央,着眼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大潮,但语言却用的是英文,这种局面不仅是尴尬的、被动的,也是低效的。

强盛的中国应该具有让中文统治世界的雄心和壮志,当中文成为科学语言的那一天,我们才能真的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和世界科技的中心,才真的具有了我们民族的自信、文化的自信、道路的自信、制度的自信、理论的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之坚定信仰

当洋人在鸦片战争中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固步自封的国门,我们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从此崇洋媚外的基因植入了我们的身躯和灵魂,影响了我们民族一个世纪的文化和自信。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经济、政治和外交等领域已经屹立于世界之林,左右着世界发展的命脉,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我们坚守“四个自信”的必然结果和实践检验。

科技实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量子计算为技术引领的产业革命已经呼唤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停顿近乎百年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由于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朵乌云的疑难正处在伟大变革的前夜,如果我们不能突破现行科技评价体系的束缚,我们将错失引领世界科技革命的最佳机遇,丢失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窗口。

今天,结束西方长期把持和统治基础科学创新理论体系的综合实力已经具备,只要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相信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勤劳,相信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相信我们每一位同胞的爱国情怀,我们就有能力、有信心参与并引领这场自然科学的时代变革,让中国屹立在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央。 (作者系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