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46卷,第2期,2019年4月25日

 

编辑组:http://jsstam.org.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jsstam.org.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江苏大学“高端装备关键结构健康管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项目指南

     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发文为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增加新依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四类资助导向全面布局夯实创新发展的源头基础

     “第四届低维材料力学青年研讨会”在无锡举行

    学术会议

      中国力学大会-2019专题研讨会设置

      招生招聘   

      Research Assistant (PhD or Post Doc) in the field Mechanics of Adaptive Systems at Ruhr-Univesit?t Bochum, Germany

      Ph.D. Position at Villanova University, U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学术期刊 

    《计算力学学报》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科研人员谈“996工作”:我还多加0.5

    专硕十年,还是学硕的“备胎”吗

   友情链接

   

 

=======================================================================================

新闻报道
 

-------------------------------------------

  

江苏大学“高端装备关键结构健康管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项目指南

(摘自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官网)

 

本研究中心是由江苏大学“结构健康管理研究院”研究团队提出申请,经科技部批准[国科发外(2016)366号]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本中心从智能传感理论与技术、工程结构完整性评估、关键结构高性能材料应用及维护和结构健康管理工程应用四个方向开展结构健康管理理论、技术和应用的研究工作。

本中心总体目标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所涉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国家战略目标,借助于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交流之渠道,建设国际一流的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领域联合研究机构,使之成为该领域国际高端人才的汇集和培养中心,更为有效地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对提升我国结构健康管理水平的推动作用。

一、研究方向和内容

本研究中心近期主要针对以下三个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以及适应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

1.纳米尺度的智能材料

主要研究纳米尺度的智能材料的制备、力学性能测试和表征技术,以及在实际结构健康监 测领域中的应用。

2.结构诊断与评估

主要开展新型复合材料/结构非接触光学测试技术、跨尺度结构损伤检测技术、多场耦合下 工程结构完整性评估及寿命预测等领域的研究。

3.结构健康管理的数据分析和大数据管理

主要开展先进传感理论及测量技术及应用于工程结构健康管理的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本中心2019年度预设置开放课题共8个,其中重点课题3个,每个5万元,必须围绕以上三个 领域的某个方向展开研究;一般课题5个,每个3万元,不局限于以上三个领域,鼓励跨学 科申报。获准支持的课题一般期限为2年,起始时间为2019年9月,要求申请者与本研究中 心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并发表署名SCI论文1篇以上。

经费支出范围为与开放课题工作直接相关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等。

二、申请要求

项目为自由申请。开放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应为非本研究中心固定成员,明确与本研究中心 固定成员(详见http://cm.ujs.edu.cn/jgjkyjy/kydw/zzkyry.htm)的合作。申请者须填 写《江苏大学“高端装备关键结构健康管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申请表》,特别 要注意如下几种规范性要求:

1. 遵守科学道德,要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撰写申请表。避免在申请 表中出现夸大、不真实和不准确的内容,坚决反对弄虚作假;

2.申请表需签字和加盖依托单位公章,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外来语要同 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3.申请资助项目应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4.申请者应严格按照《项目指南》中对课题申请、实施的时间要求;

5.申请者应在2019年6月10日前将《申请表》一式三份纸质材料(盖章)邮寄至研究中心 合作者处签字,签字后提交至研究中心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pinyu@ujs.edu.cn,邮件标 题为“申请2019年国合基地开放课题[姓名][单位][合作者姓名]”。

三、项目管理

1.开放课题申请表由研究中心组织专业评审委员会讨论批准。

2.项目中期需提供书面进展报告;项目结题时,要提交如下项目总结:

(1)成果总结(书面附图材料1000字),做结题学术报告;

(2)结题报告:研究计划要点及执行情况概述,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国内 外学术合作交流,存在的问题、建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3.凡由本研究中心资助的以开放课题名义发表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获奖等),均 应以江苏大学为第一单位,并注明“高端装备关键结构健康管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开放课 题资助项目” (英文“Opening Fund of National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Structural Health Management of Critical Components”)。

本研究中心热忱欢迎和邀请有关领域的国内外科研人员申请与上述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课 题,特别欢迎国内外博士后人员来研究中心工作,共同推进高端装备关键结构健康管理新 技术的发展。

联系人:李品玉、张慕宇

联系电话:13815488776(李)、13572135433(张)

电子信箱:pinyu@ujs.edu.cn(李)、muyu@ujs.edu.cn(张)

通讯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邮政编码:212013

附件下载

 

 

[返回本期目录栏]            

 

 

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发文为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增加新依据

(摘自科学网)

 

“支持高校将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参与创业项目的情况作为职称评审、岗位竞聘、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续签合同等的重要依据。”4月15日,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旨在激发高校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要作用。

《意见》指出,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对于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中给予科技人员的现金奖励,符合规定条件的,可减按50%计入科技人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对给予科技人员的股权奖励,在取得时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科技人员获得分红或者转让股权时,按相关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于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或者离岗创业在国家规定时间内保留人事关系,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

据悉,近年来,为推动创新创业、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相关部门在完善科研考核评价制度、提升科研人员待遇等方面陆续出台多项文件。

 

 

[返回本期目录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四类资助导向全面布局夯实创新发展的源头基础

(摘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记者王秉阳)记者26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悉,基金委目前已确立基于“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类科学问题属性分类的资助导向。2019年将突出原始创新,切实提升培育重大原创成果的能力,夯实创新发展的源头基础。

在26日召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八届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上,国家自然基金委主任李静海表示,2019年将全面布局各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加大力度支持科研人员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继续加强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倾斜支持力度。引导鼓励并强化支持可望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创研究。

他说,突出“从0到1”原创导向,完善有利于资助原创思想的评审资助机制。探索实施推荐申请机制,支持信誉良好的专家、机构或管理人员等直接推荐项目,让有想法有能力、勇于创新的科学家能够得到支持,提升推荐人、推荐机构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做好这种推荐评审机制与科学基金评审要求的衔接,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针对“卡脖子”技术,李静海表示要面向重大需求,不断夯实创新发展的源头基础。完善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建议、咨询、立项和指南引导机制,分阶段部署一批重点方向领域。从国家发展需求出发,聚焦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卡脖子”技术,关注可能产生引领性成果的重要领域,凝练提出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

他说,要引导科学家将科学研究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强化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接,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深入化的协调机制,把国家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作为科学基金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加强与重点研发计划等其他国家科技计划的协调衔接。

 

 

 

[返回本期目录栏]       

“第四届低维材料力学青年研讨会”在无锡举行

(摘自江苏省力学学会网站)

4月12-14日,第四届低维材料力学青年研讨会在无锡隆重举行。会议由江苏省力学学会和中国力学学会微纳米力学工作组联合主办,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无锡市力学学会共同承办,江苏食品先进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本次会议旨在交流低维材料力学学科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增强青年学者间的联系与合作。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7所高校的近百余位优秀力学学者参加了会议。

大会主席、江苏省力学学会理事、江南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赵军华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张忠分别致辞。赵军华教授向支持会议的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希望各位嘉宾在短暂的三天时间里充分交流,同时互相启发,拓宽视野,交流科研新成果,提出新问题,探索新方法。顾正彪副校长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光临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向与会者介绍了近年来江南大学的发展情况以及我校力学方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成为展示科研成果,分享成功经验,推动务实合作的力学盛会。张忠研究员代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对本次力学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特邀专家学术报告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璐琪研究员作题为“范德华作用力下的二维材料力学行为研究”的学术报告,重点介绍了二维碳纳米材料的研究成果及相关实验设计;浙江大学周昊飞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玉丽教授、武汉大学刘泽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仇虎副教授、浙江大学赵沛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高阳研究员及同济大学曹国鑫教授等十五位力学专家相继针对低维材料制备及力学相关问题作了精彩的报告。学术主题报告高屋建瓴,学术视野开阔,内容充实,通过分享各自研究领域的新观点、新方向、新成果,让大家近距离接触到了学科的前沿观点。

本次研讨会重点讨论了低维纳米材料中的关键力学问题,总结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提出了对重要科学问题和学科发展的思考,同时会议促进了青年力学科研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营造浓郁的科学研究和学术研讨氛围,研讨会产生了良好效果。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会议

-----------------------------------------

 

中国力学大会-2019专题研讨会设置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固体力学领域专题研讨会

MS01复合材料及结构损伤与破坏

负责人:黄争鸣、徐吉峰

负责人单位:同济大学、商飞北京研究院

联系人:马强1527591221@qq.com

MS02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分析

负责人:付绍云、杨庆生

负责人单位:重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联系人:李元庆yqli@cqu.edu.cn

MS03多功能复合材料及结构

负责人:吴林志、马力

负责人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联系人:杨金水yangjinshui@hrbeu.edu.cn

MS04混凝土类复合材料细观破坏机理研究

负责人:杜成斌、王志华、马天宝

负责人单位:河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联系人:江守燕syjiang@hhu.edu.cn

MS05轻质多孔材料及结构的基础理论及应用

负责人:卢天健、金峰、陈常青

负责人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联系人:刘少宝shaobao_liu@126.com

MS06低维材料纳米力学

负责人:陆洋、李晓雁、张助华、江进武、张洪题、赵军华、徐志平

负责人单位: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江南大学

联系人:张洪题zhanght3@shanghaitech.edu.cn

MS07先进纳米材料的变形损伤机理与计算设计

负责人:苏煜、郭翔

负责人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

联系人:苏煜adamyusu@bit.edu.cn

MS08无序合金塑性流动与强韧化

负责人:戴兰宏、康国政、李振环、王宏涛、蒋敏强

负责人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

联系人:蒋敏强mqjiang@imech.ac.cn

MS09新型金属/合金结构材料的塑性变形和断裂失效

负责人:李晓雁、周昊飞

负责人单位: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联系人:周昊飞haofei_zhou@zju.edu.cn

MS10准晶材料中的力学问题

负责人:高阳、刘官厅、郭俊宏、李翔宇、潘尔年

负责人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美国Akron大学

联系人:高阳ygao@cau.edu.cn

MS11微纳构造材料的力学行为和设计

负责人:吴恒安、王奉超、朱银波

负责人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联系人:王奉超wangfc@ustc.edu.cn,朱银波zhuyinbo@ustc.edu.cn

MS12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负责人:蒋晗

负责人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联系人:朱忠猛zmzhu0208@foxmail.com

MS13声子晶体和声波超材料

负责人:周萧明、王毅泽

负责人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联系人:周萧明zhxming@bit.edu.cn

MS14断裂与损伤力学

负责人:冯西桥

负责人单位:清华大学

联系人:李博libome@tsinghua.edu.cn

MS15塑性力学进展

负责人:刘应华、陈建康、秦庆华

负责人单位:清华大学、宁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联系人:彭恒pengheng17@mails.tsinghua.edu.cn

MS16相变固体材料的多尺度和多场耦合力学行为

负责人:康国政

负责人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联系人:阚前华qianhuakan@foxmail.com

MS17微纳调控多场耦合力学

负责人:李江宇、申胜平、郑跃、王杰、刘运牙

负责人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湘潭大学

联系人:刘运牙yyliu@xtu.edu.cn

MS18极端条件力学

负责人:段慧玲、范海冬、丁淑蓉、万强

负责人单位: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

联系人:范海冬haidongfan8@foxmail.com

MS19力化学耦合问题研讨会

负责人:冯雪、申胜平、孟松鹤

负责人单位: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联系人:陈浩森chenhs@bit.edu.cn,郁汶山wenshan@mail.xjtu.edu.cn

MS20弹性波理论及其应用

负责人:魏培君、钱征华、周萧明

负责人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联系人:魏培君weipj@ustb.edu.cn

MS21海洋土力学与工程

负责人:高福平

负责人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人:漆文刚qiwengang@imech.ac.cn

MS22航天飞行器结构强度与动力学环境研究

负责人:李海波

负责人单位: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联系人:张忠zhangzhong8866@163.com,朱仪凡bhzhyf@163.com

MS23结构健康监测及无损检测

负责人:李法新、武湛君、裴翠祥、吕炎

负责人单位: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联系人:周立成ctlczhou@scut.edu.cn

MS24石油石化装备力学分析

负责人:刘巨保

负责人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联系人:岳欠杯zlgbb529@126.com

MS25小试样等效理论、试验方法与结构服役安全评价

负责人:蔡力勋

负责人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联系人:包陈bchxx@163.com

MS26工程中的管道和管柱力学问题

负责人:朱卫平、狄勤丰、祝效华

负责人单位:上海大学、上海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联系人:王文昌wangwenchang1982@163.com

MS27数值模拟与试验第七届灾变破坏力学的数值模拟与试验

负责人:任青文、钱向东、余天堂、黄丹、曹茂森

负责人单位:河海大学

联系人:邬萱jslxxh@163.com

MS83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

负责人:李玉龙、索涛、郭亚洲

负责人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联系人:郭亚洲guoyazhou@nwpu.edu.cn

MS84复合材料冲击动力学

负责人:李玉龙、张超、王鹏飞

负责人单位: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联系人:张超chaozhang@nwpu.edu.cn,王鹏飞pfwang5@ustc.edu.cn

MS86薄膜、涂层及界面力学

负责人:周益春、魏悦广、刘彬、陈少华、张助华、袁泉子

负责人单位:湘潭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力学所

联系人:马增胜zsma@xtu.edu.cn,王秀锋onexf@xtu.edu.cn

MS91增材制造材料的疲劳与断裂

负责人:洪友士、钱桂安、任学冲

负责人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人:钱桂安qianguian@imech.ac.cn

MS92宏-细-微观尺度关联的多尺度建模与计算

负责人:崔俊芝、韩非、关晓飞、向美珍、杨自豪

负责人单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

联系人:向美珍xiang_meizhen@iapcm.ac.cn

流体力学领域专题研讨会

MS28全国湍流与流动稳定性学术会议-2019

负责人:许春晓

负责人单位:清华大学

联系人:黄伟希hwx@tsinghua.edu.cn

MS29计算流体力学

负责人:赵宁

负责人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联系人:吕宏强hongqiang.lu@nuaa.edu.cn

MS30实验流体力学

负责人:康琦

负责人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人:段俐duanli@imech.ac.cn

MS31水动力学

负责人:邵雪明、卢东强、彭晓星、王本龙

负责人单位:浙江大学、上海大学、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联系人:张凌新zhanglingxin@zju.edu.cn

MS32湍流控制与大数据分析

负责人:姜楠

负责人单位:天津大学

联系人:唐湛棋zhanqitang@tju.edu.cn

MS33流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负责人:夏智勋、罗振兵

负责人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联系人:王林wanglin-科研人员谈“996工作”:我还多加0.5@126.com,邓雄badi_arg@126.com

MS34多尺度多场耦合渗流力学研究进展

负责人:姚军

负责人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联系人:黄朝琴huangzhqin@upc.edu.cn

MS35多相流体力学

负责人:陈斌、赵建福

负责人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力学所

联系人:余钊圣yuzhaosheng@zju.edu.cn,于明州yumingzhou1738@yahoo.com

MS36工业流体力学新进展

负责人:刘沛清

负责人单位:北航陆士嘉实验室

联系人:屈秋林qql@buaa.edu.cn

MS37CFD软件自主化进展及前景

负责人:黎作武

负责人单位:国家CFD实验室

联系人:赫新13980137036

MS38磁流体力学

负责人:倪明玖、任忠鸣、牛小东、黄护林

负责人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大学、汕头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联系人:潘君华15510037710

MS39对流

负责人:夏克青、郗恒东、周全、黄仕迪

负责人单位:南方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大学

联系人:郗恒东hengdongxi@nwpu.edu.cn

MS40多孔介质微观渗流力学及应用

负责人:刘先贵、徐鹏、蔡建超

负责人单位: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中国计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联系人:徐鹏xupeng@cjlu.edu.cn

MS41多相流计算方法与应用

负责人:许爱国、田保林、于明州、邓小龙、仲峰泉

负责人单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计量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人:仲峰泉fzhong@imech.ac.cn

MS42微重力多相热流体动力学

负责人:赵建福、苗建印

负责人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热控技术实验室

联系人:杜王芳duwangfang@imech.ac.cn

MS43微纳尺度流动及交叉应用

负责人:胡国庆、胡国辉、刘赵淼、朱庆勇

负责人单位: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山大学

联系人:郑旭zhengxu@lnm.imech.ac.cn

MS44激波动力学与复杂流动

负责人:罗喜胜、董刚、滕宏辉

负责人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联系人:滕宏辉hhteng@bit.edu.cn

MS45交通流与数据科学

负责人:张鹏、姜锐、董力耘

负责人单位: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上海大学

联系人:董力耘dly@shu.edu.cn

MS46界面不稳定性及湍流混合

负责人:田保林、罗喜胜、肖左利、薛琨

负责人单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联系人:张又升zhang_yousheng@iapcm.ac.cn

MS47界面与移动接触线现象

负责人:陈效鹏、李凯、孙超、邓巍巍

负责人单位: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联系人:袁泉子yuanquanzi@lnm.imech.ac.cn

MS48气液固界面流固耦合力学

负责人:段慧玲、孙超、丁航

负责人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联系人:吕鹏宇lvpy@pku.edu.cn

MS49浸没边界方法及应用

负责人:黄伟希、田方宝

负责人单位:清华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堪培拉分校

联系人:黄伟希hwx@tsinghua.edu.cn

MS50Boltzmann方程输运理论及应用研究

负责人:李志辉、徐昆

负责人单位: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香港科技大学

联系人:彭傲平pengaoping@163.com

MS51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与仿生技术

负责人:余永亮

负责人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联系人:余永亮ylyu@ucas.ac.cn

MS82风洞试验技术研究

负责人:林麒

负责人单位:厦门大学

联系人:王晓光xgwang@xmu.edu.cn

MS89流体力学的人工智能方法

负责人:李惠、夏振华、肖恒

负责人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联系人:赖马树金laimashujin@hit.edu.cn

动力学与控制领域专题研讨会

MS52多体系统动力学

负责人:刘才山

负责人单位:北京大学

联系人:田强tianqiang_hust@aliyun.com

MS53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负责人:蔡国平

负责人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联系人:刘晓峰peterliuxiaofeng@163.com

MS54结构非线性动力学与振动控制和利用

负责人:李凤明、景兴建

负责人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联系人:刘春川liuchunchuan@hrbeu.edu.cn,宋智广z.g.song@hrbeu.edu.cn

MS55科学与工程中的不确定性量化与随机动力学

负责人:许勇、杨迪雄、宦荣华、彭勇波、金肖玲

负责人单位: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

联系人:许勇hsux3@nwpu.edu.cn,金肖玲xiaolingjin@zju.edu.cn

MS56时滞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负责人:王在华、徐鉴、张丽、张舒、陈龙祥

负责人单位:陆军工程大学、同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联系人:张丽zhangli@nuaa.edu.cn

MS57第四届分数阶动力学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

负责人:孙洪广、申永军、李常品

负责人单位:河海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上海大学

联系人:孙洪广shg@hhu.edu.cn

交叉及其他领域专题研讨会

MS58可延展柔性电子器件力学

负责人:冯雪、吕朝锋、宋吉舟、张一慧、马寅佶

负责人单位: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MS59实验力学先进测量方法、技术与应用

负责人:李喜德、亢一澜、龚兴龙

负责人单位: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联系人:仇巍Qiuwei@tju.edu.cn

MS60冲击波物理与化学

负责人:陈鹏万、陈军、郑贤旭

负责人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联系人:周强zqpcgm@bit.edu.cn

MS61地下煤气化动力学研究

负责人:刘曰武、韩军

负责人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石油煤层气公司

联系人:高大鹏15321905917

MS62航空发动机里的力学问题

负责人:严红

负责人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联系人:陈福振chenfuzhen@nwpu.edu.cn

MS63面向复杂工程设计的力学问题

负责人:侯文彬、王琥、左文杰、彭勇、龙腾、贺冠强

负责人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玉liyu_hnu@hnu.edu.cn

MS64飞机气动弹性

负责人:杨超

负责人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联系人:万志强wzq@buaa.edu.cn

MS65非局部近场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负责人:章青、黄丹

负责人单位:河海大学

联系人:顾鑫guxinlx1010@gmail.com,邬萱jslxxh@163.com

MS66自主CAE软件进展

负责人:田荣、刘青凯、陈飙松

负责人单位:中物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

联系人:张宏婷zhang_hongting@iapcm.ac.cn

MS67面向CAD/CAE集成的等几何分析方法

负责人:余天堂

负责人单位:河海大学

联系人:尹硕辉yinsh2016@163.com

MS68不确定性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

负责人:邱志平

负责人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联系人:王磊leiwang_beijing@buaa.edu.cn

MS69结构拓扑优化ICM方法的本体和扩展

负责人:叶红玲、彭细荣

负责人单位:北京工业大学、湖南城市学院

联系人:叶红玲yehongl@bjut.edu.cn

MS70面向增材制造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力学

负责人:刘书田

负责人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联系人:张永存yczhang@dlut.edu.cn

MS71颗粒材料计算力学及工程应用

负责人:孙其诚、季顺迎、王等明

负责人单位: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

联系人:季顺迎jisy@dlut.edu.cn

MS72边界元法与降维方法专题研讨会

负责人:姚振汉、高效伟、周焕林

负责人单位: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联系人:高效伟xwgao@dlut.edu.cn

MS73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模型验证与确认(V&V)

负责人:莫军、张树道

负责人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联系人:刘信恩liuxe@caep.cn

MS74裂隙岩石力学与工程:理性化本构与精细化模拟

负责人:朱其志

负责人单位:河海大学

联系人:朱其志qizhi_zhu@163.com

负责人:郑晓静、刘俊丽 MS75力学期刊创新发展研讨会

负责人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力学学会秘书处

联系人:刘俊丽liujunli@cstam.org.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Research Assistant (PhD or Post Doc) in the field Mechanics of Adaptive Systems at Ruhr-Univesit?t Bochum, Germany

 

The Research Group Mechanics of Adaptive Systems at the Ruhr University Bochum (RUB) announces the available post for a

Research Assistant (PhD candidate or Post Doc)

with 39,83 working hours per week (work rate 100%), start date: as soon as possible, employment duration 3 years

Tasks: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s of Adaptive Systems

*Research will be conducted on the interface between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lgorithms for the design and control of adaptive structures (mainly piezoelectric). Testing will be carried out on laboratory setups including adaptive structures in order to validate and improve a new design and control methodology

*Control system setup and calibration via measurements; implementation of control algorithms; structural and actuation layout optimization for the synthesis of optimal adaptive structures.

Requirements:

*Candidates with outstanding engineering or PhD degree in the broad area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mechanics and computation. A strong background in one of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is required: structural mechanics, control systems, structural dynamics,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Knowledge of Matlab is required.

*Previous experience with Labview or dSPACE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software as well as programming skills in Matlab/Python/C++ are preferred.

*The candidate should be able to work independently and within a team.

*Strong skills in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are essential. German language skills are of advantage.

Salary in accordance with a limited working contract according to TV-L.

Interested candidates should submit their application exclusively per e-mail to Prof. Dr.-Ing. Tamara Nestorovi?:?mas@rub.de

and enclose

1.full CV – mandatory

2.motivation letter – mandatory

3.Diploma and full list of credits and grades of both BSc and MSc degrees and PhD if available (as well as their transcription to English if possible) – mandatory

4.proof of English proficiency (TOEFL, IELTS, …) – if available

5.two reference letters – if available

6.an English version of MSc or PhD thesis, or of a recent publication or assignment or any other a track of previous research activities – if available

Application deadline:?15.04.2019

For german version of the announcement

see:https://www.stellenwerk-bochum.de/jobboerse/wissenschaftl-mitarbeiterin-doc-postdoc-position-mfd-3-jahre-3983-stdwoche-bo-2019-02-25-236851

  [返回本期目录栏]

 

Ph.D. Position at Villanova University, U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 Ph.D. position is available at Villanov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o conduct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b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lows. Financial support for tuition and stipend will be provided. The candidate is expected to start in fall 2019.

The candidate must have previous FORTRAN programming experience and familiar with Linux commands. Previous in-house cod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s strongly preferred.

Qualifications?and Skills:

1. Strong programming skills using Fortran

2. Strong knowledge of fluid mechanics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3. A thesis-based Master’s degree is preferred

4. GPA above 3.0 out of 4.0

5. GRE Quantitative section >=160

6. TOEFL>=85 or IELTS>=7 for foreign students

How to Apply:

To apply, please send the following application materials to Dr. Chengyu Li

(chengyu.li@villanova.edu).

?1. Curriculum vitae

2. Transcripts from all previous institutions (official or unofficial)

3. GRE score

?4.TOEFL or IELTS? score (for international applicants only)

?5. An animation or still figures to demonstrate your previous simulation results are strongly preferred. Also, please includ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your contributions to this work.

For details regarding Dr. Li’s research, please visit?https://www.chengyuli.net/.

Villanova University is a private research university that was founded in 1842. The university is located 12 miles from Philadelphia, and within a 2-hour drive from New York City. U.S. News & World Report ranks Villanova as tied for the 49th best National University in the U.S. for 2019. Please refer to the following website for more details.

http://www1.villanova.edu/university.html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计算力学学报》

2019年第二期

 

求解含缺陷一维周期结构动力响应的高效算法

 梁希强,高强,姚伟岸

基于多重子域代理模型的结构可靠性分析

 赵维涛,吴广,祁武超

人行荷载下梁式结构振动分析的DQ-IQ混合法

 张琼,南娜娜,朱前坤,杜永峰.

薄壁件加工系统动态响应分析

  农胜隆,高尚晗,娄玉印

等热流密度加热垂直下降液膜的研究

 王萌,刘杰斌,姜胜耀,段日强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力学进展2018年第48期

力学与实践2018年第40卷5期

Acta Mechanica Sinica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科研人员谈“996工作”:我还多加0.5

(摘自中国科学报网站)

 

最近,关于“996工作制”的讨论热火朝天。

“996工作制”是指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这种说法源自加班现象严重的互联网行业。程序员们甚至发起了“今天996,明天ICU”的反击战。

对此,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称,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京东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则表示,自己还能做到8116+8(周一到周六早8点工作到晚11点,周日工作8个小时)。

不过,两人的表态很快引起很大争议。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高强度的工作也是家常便饭。

教学、科研、项目以及各种烦琐的日常工作,经常让科研人员忙得团团转。别说996,就连711(早11点到晚11点、每周工作7天)都很常见。

早在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贤文等人便通过监测施普林格上科技论文的下载情况,分析了各国科学家的工作时间。

结论是:1)科学家基本上没有周末;2)美国、德国、中国科学家的周末工作强度分别是平时的68%、64%、77%;3)科学家基本上不分上下班。

2016年,《自然》杂志对12869名读者进行的调查显示,约40%的人一周工作超过60小时,每周工作时间超过80小时的人占近10%。

不过,很多人从事科学研究,更多的是出于兴趣,因此在忙碌的同时也享受着高强度工作带来的成就和满足。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曾在科学网博客上表示,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这是一条真理。实际上,无论社会上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

“研究生阶段后期,我的刻苦在实验室是出了名的。

在纽约做博士后时期则是我这辈子最苦的两年,每天晚上做实验到半夜3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来睡觉时常常已是4点以后;但每天早晨8点都会被窗外纽约第一大道上的汽车喧闹声吵醒,9点左右又回到实验室开始了新的一天。每天三餐都在实验室,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3点和晚上9、10点。这样的生活节奏持续11天,从周一到第二个星期的周五,周五晚上做灰狗长途汽车回到巴尔地摩的家里,周末两天每天睡上近十个小时,弥补过去11天严重缺失的睡眠。周一早晨再开始下一个11天的奋斗”。

那么,对于高强度的工作以及“996”,科研人员是如何看待的?

01

姬扬(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

主动的996是美德,被动的996是恶俗

对于“996工作制”的看法,两句话足矣:主动的996是个人选择,可能是美德;被动的996是仗势欺人,肯定是恶俗。

这同样适用于学术界。科研也是一种社会活动或者说社会劳动,只是劳动的具体方式有差别。

02

喻海良(中南大学教授):

不是足够拼,迟早会被落下

大学青年教师,特别是自己一个人起步发展,一方面需要认真教授本科生课程,一方面需要争取科研项目、养活团队,一方面需要撰写学术论文专利,如果不是足够拼,迟早会被落下的。我个人觉得996工作制不是很多啊。

03

李明阳(南京林业大学博导):

已经记不清上次进电影院是在哪一年

何止996?博导也一样。适逢变革年代,专业要调整、课程要改革、水课变金科,慕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使人精疲力竭。

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博士生及留学生教学,劳心费力。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生小论文、学位论文、期刊评审论文、各种奖项评审、学术讲座,占去了全部业余时间。完成在研课题、酝酿申报课题、评审课题,还不算揪心,头疼的是日益攀升、一年一度的绩效考核。论文、课题、绩效,成了生活的全部内容。

刚过50岁,头发白了、腰驼了、眼花了。记不清上次进电影院是在哪一年,多年前购买的美国大片因为久未观看,光碟已经读不出来了。

04

隋易(化名,华侨大学青年教师):

我的工作时间算是996.5

据我所知,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是实行996工作制,这显然违反了《劳动法》,但其已经成为业内的通行规则,处于弱势的员工只能默默承受。

尽管高校专任教师没有坐班,当然更没有所谓的996工作制,但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其工作时间可能更长,青椒群体尤甚。

以我自己为例,我工作的时间可以算是996.5,正常的周末也就休息0.5天,假期休息的时间也不多。之所以主动加班,是因为生活所迫。总之,违背个人意愿实行996工作制,是违法行为,不应提倡,更不应该成为业内通行规则。

05

冯米(化名,北京某高校青年教师):

感觉每天都在备课,不知道科研该怎么办

身为青椒,感觉太累了!太剥削人了!

为了备两堂45分钟的课,曾经花了整整一个周末和周一3天时间。今年每周都有4节课,感觉每天都在备课,节假日都没法休息。不知道我的科研该怎么办?

06

蔡宁(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

重新返校读博,就是为了摆脱996魔咒

20年前,我硕士毕业后,曾经当过5年程序员。当时在公司上班,虽然没有996那么夸张,但风格类似。周围同事从来不按时下班。自己不多呆两个小时,都不好意思走。

我认为这种模式会严重损害人的创造性,所以仅对低端重复劳动才可能提高生产率。坐一天班,人的激情、兴致、意志力全都消磨殆尽,多耗时间都是在磨洋工,做样子。日子一久,整个人变得麻木了。因此,我义无反顾地重返校园攻读博士学位,就为了摆脱996魔咒!

科研工作是十分复杂的高端脑力劳动,绝不能简单套用“耗时间”模式。优秀的科研状态,我认为重在一个“养”字,需要浸淫在充实健康的物质和精神素材中慢慢滋养,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提高修养。

所以,要避免过度疲劳,尤其避免忧虑情绪。做科研工作,时间安排必须弹性,要多留出一些时间来思考。有些科研人员看似慢节奏甚至有点懒散,但成果却很多;有些人看似紧紧张张,反而没有高质量成果。这个辩证道理,用两句成语概况,就是“欲速则不达”和“磨刀不误砍柴工”。

07

刘洋(计算机科学博士,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

每个读博过来的人都有这种重压状态

最近提出996的企业主要是脑力劳动密集的互联网企业,简单的提高工时和工作强度,不一定能提升企业的产能。另一方面,在一些体力劳动相对密集的制造业,倒是有因为产出要求增加,工作时间相当长的企业,但人家是按加班工时付出了薪酬。所以一些互联网企业提出996,这种策略更多可以理解为经济压力下的变相裁员、逃避责任或者制造危机感;更多是一种姿态的表达。

科研工作者做的也是脑力密集的工作,可能存在长期不分时间地点的工作;但科研体系中除了少数团队个别强制要求坐班打卡,大部分倒是相对自由。

我读博时,忙的时候7×24,也有相对轻松点的时候。当时肯定是忙碌、辛苦、有压力的,每个读过来的人都有这种重压状态。现在回想,就不会觉得那么难过了,也是一段值得回忆、不断进步的经历。

       [返回本期目录栏]

专硕十年,还是学硕的“备胎”吗

(摘自中国科学报网站))

 

春天来了,2019年的硕士研究生招录工作结束了,延续了一个冬天的“考研大战”也已尘埃落定。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专硕(专业型硕士的简称,我国的硕士学位包括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两种)如今已经走过了10年。

从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当时,专硕在研究生学位中所占的比例从10%上升到近一半。那时,教育部计划到2015年将使二者比例达到1∶1。如今,我国的硕士研究生中,专业硕士占比达到56%,这是2009年以来专业硕士规模首次超过学术型硕士。

然而,在专硕强势进入研究生教育的10年中,大学生对它的看法和争议一直存在。有的学生认为,专硕是学硕的“备胎”,当自己考不上名校学硕的研究生时,专硕便成为进入名校的另一条途径。也有同学认为,专硕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实践和应用,一定会在就业市场上得到更大的优势。

除了“性价比”,他们为何选择专硕?

专硕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了。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7年专业型研究生总量42.5万人,专业硕士占比99.3%,达到40.2万人。硕士研究生中,专业硕士占比达到56%,2009年以来专业硕士规模首次超过学术型硕士。调查显示,大学生报考专业型硕士的意愿更强烈,达到56%。考生选择专业硕士的首要原因是可以获得更多专业技能,其次是由于难度低于学硕而选择专业硕士,第三是因为学制时间短。

“专硕的‘性价比’比较高。”

李广力是这样认为的。

这位如今在兰州大学就读新闻与传播专硕二年级的学生表示:“学硕是3年,写论文的时间更长一些,要是以后想读博的话,可能会有一些学术帮助。保研的时候我也报的学硕,但是后来被调剂成专硕。读完之后,我发现是一样的,像上课内容、毕业要求、就业方向等方面,专硕没哪样比学硕档次低。”

“我要在两年时间和学硕完成差不多的课程,还有半年实习,还要完成我的论文,这样看来专硕的两年时间性价比更高一些。”李广力说。

除了“性价比”,在如今就业压力大的环境下,不少大学生看重了专硕针对就业的培养模式。

2016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3%的受访者身边有在读或已毕业的专硕。更喜欢实践和应用(54.7%)、专硕比学硕更有利于就业(53.0%),这两项是受访者认为攻读专硕的两个主因。专硕比学硕录取门槛低(32.9%)、被调剂成专业硕士(25.9%)和能有机会读研就行(22.5%),也是受访者认为学生选择报考专硕的原因。

“我认为,专硕和学硕在培养上除了学制和学费,基本没有什么区别。”方宇如今在中国传媒大学就读专硕二年级,他表示:“专硕实习要求更高一些,需要6月实习。相比来说,专硕时间短一些,而课又差不多,时间上有优势。我有一种想尽快完成学业、踏入社会的愿望,就业招聘的时候没有人会问你是学硕还是专硕。”

专硕是学硕的“缩减版”?

都说是学硕的“备胎”,但专硕生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

方宇在两年的专硕学习中感到有不少压力。“我们和学硕的基本课程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专硕和学硕一起上。只是同样的课程,因为我们是两年毕业,所以被压缩在了一年之内完成。现在我们就是第一学年课程紧,第二学年要实习、写论文、准备答辩,还要找工作。”方宇说。

让方宇感到困惑的是,专硕的两年,不仅要求他们具备实践能力,还要练出很高的学术水平。他认为,很多学校尚未找到专硕的培养定位,所以两种培养机制没有本质区别,“老师和学生都迷茫。其实两种机制下,学生无论是时间还是学习的目标、未来的职业规划都有差异,但是学校却把专硕和学硕一样培养”。

来自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专硕学生李勇也表示,专硕的两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自己想做出一些科研成果,但步入社会在即,职场所需的技能自己还未掌握,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让他很苦恼:“在校期间的努力方向经常会摇摆,一方面是觉得应该从研究方法、学科理论等方面有所进步,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另一方面,职场所需的各种能力还差很多,时间又紧张,也不敢放。现在我是两边顾,但两边都没弄好。”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感觉才刚开学,就要毕业,对跨专业的我来说,学到的东西比较有限,很多应该掌握的方面都必须作出取舍。”李勇说。

在记者的调查中,不少学生都觉得三年两年的研究生没啥差别,然而,不少教育界人士却不这么认为。

“现在的专硕在人才培养上有一个问题,就是‘两头不靠’。”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胡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胡娟指出,专硕和学硕在人才培养上应当有分工,专硕要培养的是高级的专业型人才。“这些年专硕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一些学校把专硕当作了学硕的‘缩减版’,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没有做得那么明确和清晰。由于学校在过往的人才培养上缺乏经验,对于如何产学结合,让专硕更好地与职业岗位匹配等方面,有的学校、有的专业做的不够好。”

专硕的未来往何处去?

从就业市场的反馈来看,专硕的表现十分亮眼。去年年底,一份《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中提到,“江苏省专业学位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比学术学位毕业硕士研究生高0.33%。毕业研究生平均月薪为6343元,增幅达10%;而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平均月薪比学术学位毕业研究生高出约5%。”

那么,学生对于自己专硕的选择评价如何?

今年4月发表在《研究生教育研究》的一篇名为《研究生如何评价其导师和院校?——2017年全国毕业研究生调查结果分析》的文献在分析来自70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0444份针对专业硕士的问卷后得出,专业硕士的总体学业满意感指数在博士、学术硕士、专业硕士三者中最低,为77.88%。博士为83.42%,学术硕士为79.31%。

文章指出,专业硕士对课程教学表示满意的比例偏低。71.23%的人对“专业课授课教师对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表示满意;67.26%的人对“专业课授课教师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程度”表示满意;59.79%的人对“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在专业课中的比例”表示满意;66.21%的人对“专业课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帮助程度”表示满意。

如今,不少学生反映,专硕虽然是实践至上的培养模式,但在毕业方式上往往只能选择毕业论文一种模式。和学硕几乎一样的毕业方式让不少研究生感到自己上了一个“假专硕”。那么在当下的大学“严出时代”,专硕如何在兼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下把好质量关?

对此,胡娟表示:“从专硕的人才培养质量上来看,目前有两方面问题。一是学术性上,有的专硕对于学术性的要求是下降的,但是在下降过程中,由于缺乏全盘、系统考虑,导致专硕课程系统性差。二是学校在设立面向实践的一些新的课程时,不是太有经验。”

另外,胡娟表示,在评价专硕人才培养质量上,不能照搬学硕的评价标准,应结合专业实际,建立出论文以外的不同的评价标准。

从宏观来看,胡娟认为,专业硕士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我们的硕士人才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这确实值得思考,因为大部分的硕士生毕业就直接就业了,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所谓‘博士的过渡阶段’,所以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学术硕士。而专硕是面向行业培养人才、划分专业的。专硕是更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因此我看好它的发展前景”。

胡娟强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专硕的人才培养方面,除了要特别强调它的实践性以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理论思维。

“我们培养的专硕不光是专业性人才,而且是高层次的。这个‘高层次’是指有理论思维的人才,他们应该能在日常工作中突破具体的实践,通过抽象分析,发现和寻找客观规律的,应该是可以推动和带动自己这个行业的创新和改革发展的。因此专硕和高职、应用型本科不一样,在强调实践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培养学科基础和理论基础,否则他们就不叫硕士了。”胡娟说。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