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46卷,第3期,2019年5月10日

 

编辑组:http://jsstam.org.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jsstam.org.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在传承与创新中谋求期刊发展——《力学与实践》创刊40周年座谈会纪要

     第十五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在白俄罗斯举行

     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初审结果的通告

     “力学与工程–数值计算和数据分析”2019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

     学术会议        

      第九届计算力学国际学术研讨会(CCM 2019)

      招生招聘   

      On the duality of complex geometry and material heterogeneities in linear elastodynamics

      Multiple Ph.D. Positions focusing on real-time SHM, structural mechanics, and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学术期刊 

    《实验力学》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基金委立项资助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友情链接

   

 

=======================================================================================

新闻报道
 

-------------------------------------------

  

在传承与创新中谋求期刊发展——《力学与实践》创刊40周年座谈会纪要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

 

2019年4月20日,《力学与实践》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中国力学学会相关领导,《力学与实践》历任主编、编委,部分作者及读者等代表出席了会议,共同探讨期刊未来的发展之路。

开幕式由主编李俊峰教授主持,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汤亚南女士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魏宇杰研究员分别致辞。汤秘书长对《力学与实践》创刊4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她指出在历届编委会的努力下,《力学与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形成了“科普”和“教育”独树一帜的特色,表示中国力学学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力学与实践》的发展,希望期刊坚持特色,继续提升影响力,为力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魏所长强调“实践”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力学与实践》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并表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今后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力学与实践》。

座谈会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对《力学与实践》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主题发言和自由讨论。

第一部分由副主编叶志明教授主持。由主编李俊峰教授详细介绍了期刊历任主编、特色栏目沿革及现阶段情况、期刊获奖情况和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跟参会嘉宾一起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

第二部分由历任主编、副主编等进行主题发言,由副主编唐少强教授主持。

第三届主编武际可教授指出《力学与实践》作为综合性的刊物,是力学界“兜底”的杂志,责任重大,力学界的什么事都管,鉴于此,他建议期刊每年年底应该有一篇类似力学年鉴性质的的资料性文章,归纳力学界重要信息,建立力学界自己的数据库。

第六届主编王振东教授进行了“传承与接力”的主题发言。他说期刊创刊40年来,已有不少优质的“教育”文章,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也举办了十几届,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出版教育和竞赛方面的图书。另外,期刊以往发表了许多精彩的科普文章,要用公众号来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章内容,这对于大家深入了解力学学科、提高力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七届副主编王敏中教授特意去北大图书馆查阅了1979年《力学与实践》创刊号,并将它带到了座谈会现场分享给大家观阅,让大家重温了珍贵的回忆。王教授结合自己推荐学生在《力学与实践》发表文章的经历,提出要特别重视学生这个群体,让他们有兴趣参与进来。

第四、五、六届副主编孙学伟教授回忆了自己加入《力学与实践》编委会的过程,以及组织第一届力学竞赛的不易。他希望能推动力学竞赛列为奥林匹克竞赛,以扩大力学学科的地位和影响力。他指出期刊文章应紧扣热点,利用热点扩大力学的影响,让公众了解力学。他希望期刊能坚持特色,扩大读者群,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文章宣传。

余寿文教授讲到自己作为作者和读者与《力学与实践》的渊源,期望期刊今后弘扬特色,与时俱进。针对 “工程技术人员”这一读者群,他希望期刊能将力学和工程实践更紧密地结合,通过关注并发布与工程紧密相关奖项中的力学问题,将力学在重点、前沿工程中的应用展现给读者。鉴于期刊特色,他建议联合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及产学研工作委员会组约专题稿件。最后,他提到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期刊宣传,引导读者群更好地学习提升。

第八、九届副主编王克仁教授希望《力学与实践》能拓宽刊载文章的范围,覆盖各力学交叉学科,成为力学界与非力学界交流的重要工具,增强刊物的生命力。

原学会办公室主任、原《力学与实践》编辑部主任张志新编审回忆了《力学与实践》创刊的缘起及创刊后为期刊更好地发展做出的几次栏目及文章的调整,他希望今后加强约稿,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

《力学与实践》退休老编辑代表王家瑶女士深情回忆了在技术落后年代办刊的有苦有甜的日子,正因为那段艰辛与充实,成就了自己的成长,成为心中不悔的岁月。

副主编叶志明教授进行了“传承中坚持、坚持中创新”的主题发言。他回顾说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即发表在《力学与实践》上,之后他系统梳理了自己与《力学与实践》结缘36年以来发表的23篇文章,并对栏目发展提出建议:专题综述栏目文章应兼顾科普,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影响力;应用研究栏目应鼓励应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鼓励跨学科文章,鼓励创新的做法;教育研究栏目可通过发表一部分宏观教育文章加强综合性、引领性。

副主编周宏伟教授特别感谢《力学与实践》对他教学工作的引领和帮助,表示会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推动《力学与实践》中力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

第三部分为自由讨论,由副主编周宏伟教授主持,与会老师围绕“薪火相传,思想碰撞,更好办刊”各抒己见,热烈交流,为期刊发展提出建议,丰富了期刊的发展思路,为编委会开展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参考。

 

 

 

[返回本期目录栏]       

 

第十五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在白俄罗斯举行

(摘自江苏省力学学会网站)

 

4月15-18日,第十五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在白罗斯国立交通大学举行。共有来自俄罗斯、白罗斯、波兰、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中国等国家39所高校150名大学生参加竞赛。经过首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的选拨,来自河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中国6所高校共18名选手参加了此次竞赛。

竞赛分个人理论赛和团队头脑风暴赛两个阶段,分别设立个人奖和团队奖,并按照个人理论赛前3名同学成绩之和计算学校团体奖。经过激烈角逐,6所中国高校的同学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个人理论赛金牌1枚(共5枚)、银牌4枚(共11枚)、铜牌10枚(共25枚);获得团队头脑风暴赛一等奖2项(共4项)、二等奖1项(共3项)、三等奖2项(共8项);最终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并列第3,东南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列第6、第8,获得4项团体二等奖,兰州大学、河海大学获团体三等奖。

 

[返回本期目录栏]       

 

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初审结果的通告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在2019年度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共接收各类型项目240711项。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关于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自然科学基金委对项目申请进行了初审。

为经初审,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受理项目申请236890项,不予受理项目申请3821项。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纸质初审结果通知发至各依托单位,以电子邮件形式通知不予受理项目的申请人。依托单位可登陆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查询本单位项目申请受理情况。申请人如对不予受理决定有疑问,可向相关科学部咨询;如对不予受理决定有异议,可在2019年5月20日前向相关科学部提出复审申请。有关复审申请程序和要求详见附件。

附件: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予受理项目复审申请与审查工作程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

2019年4月29日

 

[返回本期目录栏]       

 

“力学与工程–数值计算和数据分析”2019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随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值模拟在工程设计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给工程数值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给力学工作者在各种重大工程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平台。边界元法等数值方法也在坚持不懈地发挥其独特优势,力求在工程应用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在边界元等领域已经成为国际上十分重要的主力军之一。为此,“力学与工程–数值计算和数据分析”2019学术会议于2019年4月19-21日在北京市召开,会议交流了边界元法等数值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和数值分析技术在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方面的新进展,为研究者和工程界提供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承办,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协办。河北工业大学胡宁教授任会议主席。会议于2019年4月20日上午开幕,中国农业大学王福军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辞,祝贺本次会议的隆重召开。

大会报告有:清华大学姚振汉教授的“高精度/高性能边界元法的基本思想和研究进展”,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程宏达教授的“Numerical Solution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Strong vs. Weak Formulation, Global vs. Local Interpolation, and Mesh vs. Meshless”,合肥工业大学牛忠荣教授的“两相材料V形切口和裂纹结构应力场的扩展边界元分析”,郑州大学赵明皞教授的“压电半导体断裂分析的压电-导体迭代边界元方法”,大连理工大学高效伟教授的“BEM-EDM coupled analysis of multi-scale problems”,台湾海洋大学陈正宗教授的“回首台湾边界元四十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海波教授的“基于边界元的声学和声振优化研究进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征华教授的“瑞利波传播模拟的修正边界元方法研究”,北京大学陈璞教授的“施工模拟的回顾”,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邹明松研究员的“海洋信道环境中结构声辐射的简单源分析方法”,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文丕华教授的“Application of finite integration method: large deformations and tapered beam”,厦门大学王东东教授的“结构超收敛振动分析:有限元法、等几何分析与无网格法”,河海大学傅卓佳教授的“球壳结构声振耦合响应分析的奇异边界法-有限元耦合模型”,合肥工业大学周焕林教授的“非傅里叶热传导问题的微分转换双重互易边界元法”,长江大学周志宏教授的“力学在降低页岩气开采成本中的应用”,西南科技大学袁卫锋研究员的“宏观超滑表面的工程设计”,中国农业大学王福军教授的“力学在大型输水泵站设计中的应用”,湖南大学张见明教授的“完全无缝的CAD/CAE一体化软件研发进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丽滨教授的“渐进损伤方法研究进展及其在复合材料结构分析中的应用”,以及清华大学王海涛教授的“我国高温气冷堆进展与重要结构安全问题”。大会报告精彩纷呈,会后讨论热烈,参会代表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新思想。

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科研院所和数据、信息、技术产业单位的97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会议顺利完成了全部预定议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第九届计算力学国际学术研讨会(CCM 2019)

 

 

Hangzhou, China, August 24-25, 2019

大会时间:2019年8月20-22日

大会地点:中国西安

在线投稿链接:

http://www.wsaugust.org/RegistrationSubmission/default.aspx?ConferenceID=1135

邮箱投稿:wsaugust@126.com

录用通知:论文投稿后1周左右

会议简介

CCM 2019旨在为业内专家学者分享技术进步和业务经验,聚焦计算力学的前沿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会议将集聚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学者及业界专家,展示他们在计算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活动进展。

投稿须知:

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

论文排版格式以及投稿方式详见网站说明。

审稿流程:本次会议采用先投稿,先送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审稿周期约1周。

大会咨询

联系人:杨老师

邮箱:wsaugust@126.com

QQ: 3025797047

电话:+86 156 2908 5792

本次会议征稿主题但不限于:

Fluid Mechanics

Aerodynamics

Boundary Layers and Transition

Buoyant Flows

Complex Fluids

Environmental Flows

Fluid-Solid Coupling

Free Boundary Flows

High-speed and Chemically Reacting Flows

Microfluidics

Multiphase Flows

Newtonian & Non-Newtonian Flows

Reactive & Combustion Flows

Rock Mechanics

Basic Property

Constitutive Rel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Rock Engineering

Stability and Risk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The Test of Rock Dynamic Parameters

Solid Mechanics

Biomechanics

Boundary Element Methods

Contact Mechanics and Tribology

Material Mechanics

Structural Dynamic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PhD positions in mechanics of metamaterial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hD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 the group of Prof. Stefano Gonella. The positions are in the general area of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with emphasis on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The position ideally starts in fall 2019, although a later start date (for example, in January 2020) can be considered.

Topics of current interest are:

1) Topological metamaterials;

2) Nonlinear and soft metamaterials;

3) Tunable and programmable metastructures.

The ideal candidate is a highly motivated and creative student with background in engineering, physics or mathematics, solid foundations in mechanics, coding experience and strong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parallel to the core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research, students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conduct cutting-edge experimental work in the Wave Laboratory equipped with a 3D Laser Scanning Doppler Vibrometer.

Applicants should submit a resume (indicating names and contact of references) via email to Prof. Stefano Gonella at sgonella@umn.edu. Qualified candidates will be contacted to schedule a follow-up phone/Skype interview.

Attachment:PhD_Positions_Gonella_Minnesota.pdf

  [返回本期目录栏]

 

On the duality of complex geometry and material heterogeneities in linear elastodynamics

Draft available here

Wave interaction with curvilinear boundaries is a topic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many fields including seismology, fracture mechanics, and metamaterials. Here we present a novel procedure for 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complex geometry on wave propagation in quasi-1D structures, without integration of equations of motion, by using a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that maps the stress-free domain with curved boundaries into another stress-free domain with a flat surface. It follows that the elastic tensor and material density transform into modified quant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coustic tensor in the mapped configuration, we show it is possible to make correlations between curvilinear geometry in the reference configuration and variation in impedance in the mapped configuration. This qualitatively reveals domains of possible amplification and suppression and emergence of band gaps. In particular, we show that both valleys and hills amplify wave motion to varying degrees depending on their steepness. Furthermore, this transformation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band gaps in curved geometries. Specifically, with increased surface waviness, the contrast in the impedance in the mapped domain increases, enriching the band gap spectrum and 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lower frequency stop bands. This framework opens new opportunities for understanding wave propagation in domains with curved geometries and provides new pathways for achieving extreme properties in homogeneous materials by leveraging curvilinear geometric effects.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structures for aerospace and civil applications

modeling and measurements of structures experiencing high-rate dynamics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riction interfa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multifunctional structural materials for aerospace and civil applications

Application

All positions start fall 2019. Applicants should have a background in mechanical, civil, electrical, or aerospace engineering. Candidates with strong backgrounds in coding (Python, C+, MATLAB), mechanics, electronics, and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re encouraged to apply. Preferred applicants will have a Master of Science with published academic works. Additionally, those with U.S. citizenship or permanent residency are highly encouraged to apply. Positions are fully funded, including tuition fees and a competitive stipend. Additional funding will also be provided to support participation in conferences, workshops, and research visits to project partners. To apply, interested candidates are invited to send a detailed CV (including transcripts, honors, previous work, programming skills, publications, GRE scores, etc.)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two references to Dr. Austin Downey via email to adowney2@cec.sc.edu. Additional funding is available for exceptional students who have an engineering degree from a school in the Southeastern Conference (SEC), visit sec-engineering.org for more inform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in Columbia founded in 1801 and is the only institution in South Carolina to be classified as having ``very high research activity'' by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its highest rating. The university is also recognized for superior student experiences and is committed to developing flexible new models for college access and affordability. It has a total enrollment of 34,099 and is situated in downtown Columbia, the capital city of South Carolina.

Attachment: PhD_recruitment.pdf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实验力学》

2019年第34卷第2期

 

基于透射电镜晶格图像数字云纹的应变测量方法

 高智逊,马路路,邢华丹,赵煜乘,仇巍*

压剪复合加载下聚丙烯屈服行为的实验研究

 郑航*,唐志平

用平均速度剖面法测量湍流边界层壁面摩擦速度的对比研究

 王康俊,白建侠,唐湛棋,姜楠*

多点式高速红外测温系统研制

 陈浩森*,郭亚洲,朱盛鑫,李玉龙,方岱宁

再生大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梁裂缝开展机理研究

 李静*,王亚林,赵致俊,王昌,刘力搏,刘晨

粗骨料取代下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率敏性研究

 董海龙,彭有开*,骆开静,薛东朝,宋伟鹏,葛宇光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工程力学

固体力学学报

Mechanics of Materials (Volume 131)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基金委立项资助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摘自科学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19年第3期应急管理项目《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突破路径研究》申请说明
 
一、项目类型和意义说明
 
为了对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管理问题快速做出反应,及时为党和政府高层决策提供科学分析和政策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别设立了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该项目主要资助在已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上,运用规范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开展关于国家宏观管理及发展战略中急需解决的重要和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以及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的研究。应急管理项目每年启动3-5期,资助若干方向的研究。
 
根据学部对于应急管理项目的一贯指导思想,应急管理项目应从“探讨理论基础、评介国外经验、完善总体框架、分析实施难点”四个方面对政府决策进行支持性研究;研究成果要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可行性;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应当是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法律上允许、操作上可执行、进度上可实现、政治上能为有关各方所接受,以尽量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研究方法要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和实际数据/资料/案例的支撑,切忌空洞的讨论和没有实证根据的结论。应急管理项目的承担者应当是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具有深厚学术成果和数据/资料/案例的积累、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成果的专家。
 
应急管理项目实行滚动立项,全年接受项目建议。欢迎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和国家宏观管理部门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具体的项目建议。项目建议书应针对立项课题的国家现实需求、迫切性与必要性、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和政策效果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观点、证据和建议,并对国内现有研究基础和研究队伍进行分析。
 
二、2019年第3期应急管理项目《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突破路径研究》申请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中美经贸摩擦爆发以来,我国科技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以及高端制造装备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的问题日益凸显。随着世界格局进入大调整、大变革的新阶段,出现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全面竞争态势,我国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政治经济环境,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最大隐患,必须要把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作为重中之中,从根本上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解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越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例如顶层设计不完善、体制机制不顺畅、制度政策不健全、组织模式不高效、科研布局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清晰等,造成科技创新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工程轻基础、重集成轻部件、重引进应用轻消化吸收”等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短板。
 
为助力我国尽快摆脱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困境、面向未来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本项目将系统研究我国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体制机制、组织模式与创新政策,包括“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国际比较、创新能力与形势研判分析、技术突破的组织模式与路径研究、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等。为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特设应急管理项目,专门研究相关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一)我国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体制机制、组织模式与政策研究(总课题)
 
以习近平有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研究新时代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破解的新需求、新目标与新任务,构建系统完备的政策制度体系,本总课题主要内容包括:(1)我国对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历史经验及借鉴,当前总体战略认识、现状、问题、目标和具体策略;(2)我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路线图研究;(3)解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体制机制研究;(4)解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组织模式与路径;(5)解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政策建议。
 
  (二)科技发达国家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路径研究及典型案例分析(子课题1
 
世界科技发达国家在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上有很多成功经验和做法。本子课题遴选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典型国家和地区,从横向与纵向、竞争与合作等多个角度,分析其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特别是后发国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成功赶超的共同做法,归纳总结体制机制、组织模式、创新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及启示,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本子课题主要内容包括:(1)科技发达国家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路径研究;(2)科技发达国家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典型案例剖析;(3)“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的国际比较研究;(4)“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自主创新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5)对我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
 
  (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与形势研判分析(子课题2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科学评价,是指导相关政策制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重要举措。本子课题重点分析关键核心技术的技术属性与内涵特征,研究我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能力与形势跟踪、监测和研判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评价模型与方法,从而客观判断我国重点领域技术供给能力,为形成“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清单提供参照。本子课题主要内容包括:(1)“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能力与形势的评价指标体系与统计体系;(2)“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能力与形势的评价模型与方法;(3)“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能力的评估实证研究;(4)若干“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动态监测研究。
 
  (四)“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技术突破的组织模式与路径研究(子课题3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必须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新型创新组织模式,加快实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技术突破和自主可控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针对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突破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路径和组织模式,本子课题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政府以及其他各类创新主体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功能作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自主可控发展的总体思路架构研究;(2)“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技术突破的组织模式研究;(3)“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技术突破的关键路径研究;(4)“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技术突破的组织模式与路径的实证研究。
 
  (五)“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子课题4
 
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革命,统筹军民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突出抓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对于推进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突破我国关键“卡脖子”技术问题,有效增强国防综合实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具有重大意义。本子课题主要内容包括:(1)面向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军民重大研发任务联合论证、统一部署、协同实施的创新机制研究;(2)“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军民科技成果相互转化体系的加速构建研究;(3)军民科技人才流动机制研究;(4)军民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研究。
 
  (六)“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技术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子课题5
 
要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本子课题综合分析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自身的发展条件,针对当前我国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时所面临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研究具体的应对措施。本子课题主要内容包括:(1)我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技术创新战略规划;(2)我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科技创新攻关体制构建;(3)我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机制;(4)我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研究;(5)我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三、申请者资格与申请书撰写
 
1、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尚未结题的人员,不得作为主持人或参与人申请此次应急管理项目。
 
2、应急管理项目定位于政策研究,强调应用管理理论和规范方法,运用有效的数据支撑,加强与实际管理部门的结合,在长期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项目指南中的研究专题,快速提出科学、可靠的研究结论和可行的政策建议。申请者一般应有扎实的实际背景资料和数据基础,在相关科学问题研究领域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或政府部门委托的相关课题,并在申请书中予以明示。
 
3、申请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基础和条件,针对本期应急管理项目主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突破路径研究》中的各研究专题,选择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方向,设计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在研究内容中应明确说明本课题与其它相关课题之间的关系,加强各课题之间的合作。
 
4、申请书的撰写必须突出政策研究的特色,在提出政策建议、产生政策影响、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提出明确目标,同时说明支撑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理论方法和数据来源。
 
5、拟申请项目的专家到基金委网站在线填写2019年度申请书,申请代码选填“G04”,资助类别选填“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填“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填“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正文部分按照面上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
 
四、申请注意事项
 
1、本期应急管理项目鼓励研究者与实际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联合申请开展研究,申请人和所有参与人员必须加盖所在单位公章。
 
2、鼓励并优先资助团队整体申请应急管理项目。要求申请者将本应急管理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来申请,其中包含1个总课题和5个子课题,并分别提交项目总体申请书和各子课题申请书。总负责人需在申请书中介绍子课题分工情况,并附上“整体申请项目承诺函”子课题无需提供承诺函。对不能组织团队整体申请,但在本期《申请指南》中某一课题确有研究优势的单份申请也有可能获得资助,该申请获准立项后申请者将归入整个项目团队。
 
3、管理科学部将采取项目总负责人承担本项目研究的形式,由总负责人组织团队进行研究。基金委接受申请书后将组织预评审,并对通过预评审的项目团队发出答辩通知。接到答辩通知后,总负责人须本人到场参加答辩,不按时参加答辩者视为自动放弃申请。经评审组专家评议,管理科学部计划择优资助一个团队(评审组专家可能会择优组合团队)。每个子课题资助直接经费不超过16万元,总课题资助直接经费不超过24万元。
 
4、研究期限为10-12个月(2019年6月—2020年5月),项目启动6个月后进行中期检查与阶段成果的交流。应急管理项目的研究成果最终体现为政策建议报告、媒体报道、研究报告、专著及学术论文等形式。应急管理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将以政策报告作为评价的重点,最终形成的研究报告应围绕所形成的政策报告进行撰写,具体内容应包括:提出的政策报告或建议,支撑政策结论和建议的理论、方法、数据、逻辑等。
 
五、申请程序和时间安排
 
1、申请人务必在2019520日—2019523期间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isisn.nsfc.gov.cn/)提交电子申请书;各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应当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201952316时)前确认形成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并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2、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版申请书,并统一报送经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一份),以及由依托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依托单位加盖公章的依托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和申请项目清单。材料不完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不予接收。
 
依托单位可将纸质申请材料直接送达或邮寄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快递方式邮寄,以免延误申请,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申请材料”。
 
3、申请人或依托单位应当将最终PDF版本申请书(以“依托单位名称+申请人姓名”命名)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发送至应急管理项目专用电子信箱:yjyj@nsfc.gov.cn(请在主题栏注明依托单位名称和申请人姓名)。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将组织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和差额遴选,计划在6月上旬组织召开答辩评审会,通过评审决定资助的项目将在6月中旬通知申请人,未获得资助的课题不再另行通知。
 
六、联系我们
 
1、申请书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材料接收工作组联系方式如下: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
 
邮  编:100085;
 
联系电话:010-62328591。
 
2、本期应急管理项目咨询方式:
 
联 系 人:任之光、苗成林;
 
电  话:010-62326972、010-62326660;
 
电子信箱:yjyj@nsfc.gov.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三处;
 
邮  编:100085。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