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48卷,第2期,2019年10月25日
编辑组:http://jsstam.org.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jsstam.org.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 新闻报道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皇家学会、英国医学科学院人才项目指南
中国力学学会2019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第十一届理事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第十一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六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和第十四届全国分析力学联合学术会议在长沙召开
◆ 学术会议
2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 招生招聘Faculty position in Mechanics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at Brown University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
网络精华
◆ 友情链接
=======================================================================================
新闻报道
-------------------------------------------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皇家学会、英国医学科学院人才项目指南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
为推动中英长期实质性合作研究,促进中英两国科研人才与科研团队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英国皇家学会(RS)、英国医学科学院(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拟联合资助中英人才项目(英方项目名称为: Newton Advanced Fellowship,即“牛顿高级学者基金”),资助我国青年学者与英国合作者之间的交流互访与合作研究活动。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
自然科学与医学,包括物理、化学、数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与医学。
(二)资助强度
1.自然科学领域:中方对获批准项目的资助强度为直接经费不超过30万元/项,其中包括研究经费和用于资助中方研究人员开展交流活动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国外生活费和其他与交流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
2.医学领域:中方对获批准项目的资助强度为直接经费不超过50万元/项,其中包括研究经费和用于资助中方研究人员开展交流活动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国外生活费和其他与交流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
3.英国皇家学会与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资助自然科学领域人才项目,英国医学科学院与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资助医学领域人才项目。英方对获批准项目的资助强度为每年不超过3.7万英镑/项,其中包括中方申请人的工资增补费、研究支持经费、培训费和国际合作交流费用等,详情请见英方项目指南。
(三)申报要求
1. 自然科学领域项目资助期限为2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医学领域项目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申请人在每年年末应提交项目进展报告,项目执行期结束后应提交结题报告。
2. 中方申请人须与英方合作者共同申请该项目,且英方合作者应符合RS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英方项目指南请见:
https://royalsociety.org/grants-schemes-awards/grants/newton-advanced-fellowships
https://acmedsci.ac.uk/grants-and-schemes/grant-schemes/newton-advanced-fellowships
二、申请条件
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正在承担或承担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申请人获得博士学位(或取得同等研究资质)的时间不早于2002年(即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研究工作时间不超过18年),能够使用英语开展研究工作。
3. 关于申请资格的详细说明请见《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限项申请规定
1. 本项目不计入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3项的范围。
2.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四、申请注意事项
申请人需同时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英国皇家学会(RS)提交申请,具体要求如下:
(一)NSFC具体要求
1.申请书采取在线方式撰写。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2. 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isisn.nsfc.gov.cn/),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中文申请书”)。具体步骤是:
(1)选择“项目负责人”用户组登录系统,进入后点击“项目申请”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
(2)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
(3)点击“组织间合作研究(组织间合作协议项目)”右侧的“填写申请”,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RS(中英人才基金)”,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正在承担或承担过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后即进入中文申请书填写界面。
3. 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科教〔2016〕19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国科金发财〔2019〕31号)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
4. 申请材料要求。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下载并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
附件材料包括:
(1)英文申请书(即RS申请系统生成的申请书,详见下文RS申请流程)。
(2)申请人与英方合作者就合作内容、经费支付及知识产权等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撰写说明及参考范本见附件1)。
5.申请人应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版本号的一致。
(二)RS具体要求
1.在线填报英文申请书路径。
中方申请人须注册并登陆Flexi-Grant?电子项目申请系统(https://grants.royalsociety.org/),在线填报英文申请书,具体填报要求请参见英方项目指南。
2.除在线提交英文申请书外,RS还对申请人有如下要求。
(1)在Flexi-Grant?系统中提交中英双方申请人所在院系负责人(head of department)的电子邮件地址,提醒所在院系负责人查收Flexi-Grant?系统发送的确认邮件并表示支持该申请。
(2)在Flexi-Grant?系统中提交2名评审专家(nominated referee)的电子邮件地址,其中至少1名应在英国工作。注意评审专家的提名应遵守评审回避原则。
(3)申请书在线提交后,须经英方依托单位登录Flexi-Grant?系统审核确认。提交并审核确认的截止时间为2019年11月12日15:00(英国时间)。
(三)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对申请人申报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
(四)项目申请接收
1.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北京时间2019年11月14日16时)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
2.纸质申请书接收日期为2019年11月7日至14日。经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可直接送达或邮寄至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时间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快递方式邮寄,以免延误申请。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联系方式如下。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
邮编:100085
联系电话:010-62328591
五、结果公布
2020年2月网上公布审批结果,获批准的合作项目自2020年3月开始执行。
六、项目联系人
(一)中方联系人:申 洁
电话:010-62327017
电邮:shenjie@nsfc.gov.cn
中方申请人在线填写申请书过程中如遇到技术问题,可联系我委ISIS系统技术支持。
电话:010-62317474
(二)英方联系方式:
Email: newtonadvancedfellowships@royalsociety.org
电话:+44 20 7451 229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际合作局
2019年10月10日
中国力学学会2019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第十一届理事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中国力学学会2019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第十一届理事会扩大会议于2019年10月1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44位会员代表和特邀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议主要内容包括:总结第十届理事会工作,选举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一届监事会,大会学术报告,各省市力学学会交流会。
大会开幕式由郑晓静副理事长主持。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书记处书记宋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孟庆国,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杨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宋军书记对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认可,并对学会今后工作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他指出,中国力学学会是中国科协所属210家全国学会的优秀代表,学会在以杨卫院士为理事长的第十届理事会的带领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党建促群建、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品牌、提升国际力学界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积极举荐优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会工作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强调,中国力学学会要把握大势,发挥学术共同体的独特优势,在重大前沿性、颠覆性、“卡脖子”等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社团;二是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学术引领力和文化传播力;三是深化对外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四是坚持会员为本,努力建设温馨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孟庆国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力学学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相互支持与合作,建立了长效联系机制,取得了很多进展,希望彼此凝心聚力,共同为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开幕式最后,杨卫理事长代表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向各位代表以及长期以来给与中国力学学会关心、帮助和支持的各有关单位和同仁表示了衷心感谢,他期待与会代表在紧张的一天会期里,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共谋学会发展蓝图。
开幕式后,杨卫理事长代表第十届理事会做工作报告,对理事会五年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本届理事会在中国科协的指导和帮助下,在支撑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广大力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力学学会对标世界一流学会,以“加强力学领域科技资源集成,激发力学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主动承担政府转移职能工作,引导力学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设面向国际的一流科技社团”为目标,团结全国力学科技工作者,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圆满完成理事会任期目标。工作报告分为十个部分,分别从学会党建、组织建设、智库建设、学术交流、期刊建设、对外交流、科普工作、力学教育、人才举荐和获得表彰等方面总结了学会工作。五年来,中国力学学会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学会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学会运作水平;推进学会智库建设,引领力学学科发展;秉承老一辈科学家班会理念,围绕学术开展活动;加强期刊质量建设,推动英文期刊走向国际;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事务,提升国际影响力;举办品牌科普活动,努力培育科学文化;加强力学教育工作,重视青年人才培养;积极开展人才举荐工作,推进学会奖励体系建设。在第十届理事会和全体力学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学会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2015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2017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2015年荣获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一类优秀科技社团,2019年入选中国科协“世界一流学会建设”二类建设学会。
杨亚政秘书长代表第十届理事会做财务工作报告,向与会代表汇报了五年来财务收支情况和审计结论。根据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对第十届理事会任期内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情况进行审计做出的结论,中国力学学会在第十届各理事任职期间,学会资金充足,资产状况良好,项目发展多元化,社会影响显著增强,较好的完成了学会理事会赋予的各项职能,较好的完成了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
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十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力学学会章程》和维持会费标准不变的决议。
随后,杨卫理事长主持了第十一届理事会和第一届监事会选举工作。他向大会报告了第十一届理事会和第一届监事会选举工作说明,会员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和第一届监事会监事。
下午,戴兰宏副理事长主持了第一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监事长、副监事长。监事长由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担任,副监事长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魏炳忱担任。
翟婉明副理事长主持了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和理事长、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当选为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陈十一、戴兰宏、冯西桥、郭旭、何国威、曲绍兴、魏悦广、杨绍普、郑晓静当选为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聘任北京理工大学杨亚政为秘书长。
会议最后,新当选的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方岱宁发表讲话,他向第十届理事会全体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表示,作为新一任理事长深感责任重大,对学会今后工作谈了几点基本想法,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发挥好政治上把关、工作上明确、业务上指导的作用;二是既往传承老一辈科学家办会理念,发扬学会优良传统,做好学会各项工作;三是发扬开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克服不足,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努力为力学学会开创新局面、助力我国力学事业发展作出新的应有贡献。
第一届监事会名单
监 事 长:胡海岩
副监事长:魏炳忱
监 事:(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伟球、韩杰才、胡海岩、李振环、汪越胜、魏炳忱、武战伟、周哲玮、庄 茁
第十一届理事会名单
理事长:方岱宁
副理事长:(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十一、戴兰宏、冯西桥、郭 旭、何国威、曲绍兴、魏悦广、杨绍普、郑晓静
秘书长:杨亚政
常务理事:(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十一、戴兰宏、丁 千、段慧玲、方岱宁、冯西桥、郭 旭、郭万林、郭兴明、韩 旭、何国威、姜宗林、康国政、李俊峰、刘占芳、卢天健、孟 光、孟庆国、孟松鹤、秦 伟、曲绍兴、沈 清、孙侠生、汤立群、唐志共、王 彪、王本龙、王记增、王晋军、王清远、王铁军、魏宇杰、魏悦广、吴林志、邢永明 徐 鉴、许 峰、颜 开、杨绍普、杨亚政、张卫红、赵跃宇、郑晓静
理事:(按姓氏拼音排序)
蔡国平、蔡元奇、岑 松、陈 云、陈昌萍、陈浩森、陈金龙、陈少华、陈十一、陈迎春、戴宏亮、戴兰宏、邓子辰、丁 千、丁克勤、杜建科、段慧玲、段梦兰、樊会涛、范 文、范学领、方岱宁、冯 雪、冯青松、冯西桥、高 峰 高存法、龚兴龙、郭 然、郭 旭、郭万林、郭兴明、韩 旭、郝圣旺、何国威、何建国、何陵辉、何天虎、胡 衡、胡 宁、胡少伟、胡元太、黄 宁、黄建亮、黄克服、黄志龙、姜 楠、姜宗林、康国政、亢 战、孔德文、赖远明、李 锋、李 刚、李 霆、李 岩 、李炳奇、李海滨、李剑敏、李俊峰、李林安、李朋洲、李术才、李喜德 、李志强、林建忠、凌 祥、刘 锋、刘 坤、刘才山、刘建林、刘金喜、占芳、龙连春、卢天健、卢文波、陆新征、罗文波、罗喜胜、罗亚中、马 力、马宏伟、马少鹏、马云东、孟 光、孟庆国、孟松鹤、倪明玖、齐颖新、钱 劲、钱向东、秦 伟、曲绍兴、邵国建、申胜平、沈 清、宋固全、宋吉舟、宋远红、苏海东、孙侠生、谭云亮 汤立群、唐洪武、唐少强、唐新军、唐志共、万志强、王 彪、王 博、王 成、王 璠、王 琳、王本龙、王东东、王记增、王建国、王建祥、王晋军、王清远、王省哲、王铁军、王振清、王志华、魏宇杰、魏悦广、吴林志、邢永明 、徐 丰、徐 鉴、许 峰、许春晓、颜 开、杨 超、杨春和、杨国伟、杨绿峰、杨绍普、杨亚平、杨亚政、姚伟岸、姚小虎、袁 鸿、袁锐波、詹杰民、张 怀、张 伟、张 毅、张建辉、张劲军、张俊乾、张攀峰、张田忠、张卫红、张兴义、张正平、章 青、章定国、赵 冰、赵 军、赵 宁、赵丽滨、赵亚溥、赵跃宇、郑 宏、郑锡涛、郑晓静、仲 政、周宏伟、周焕林、周济福、周慎杰、周益春、朱 睿、朱卫平、卓卫东
第十一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六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和第十四届全国分析力学联合学术会议在长沙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2019年9月20日-23日,“第十一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六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和第十四届全国分析力学联合学术会议”在长沙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多体动力学专业组和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专业组联合主办,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和湖南省宇航学会承办。胡海岩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国防科技大学罗亚中教授负责会议承办工作。
共有来自全国六十多个单位的300余名代表参会,其中高校教师及科研院所人员130余人,研究生160余人。与会代表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胡海岩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国防科技大学于起峰院士等3名院士,以及多名航天型号总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该领域一大批优秀学者。开幕式由航天动力学与控制专业组组长清华大学王天舒教授主持,大会主席胡海岩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徐鉴教授分别致辞,国防科技大学黎湘副校长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
本次会议共设特邀报告9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国防科技大学于起峰院士、南非科学院院士孙博华教授、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Dmitry V. Zenkov教授、长征七号总设计师范瑞祥研究员、同济大学徐鉴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张云清教授、清华大学赵治华副教授、国防科技大学罗亚中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围绕国家重大工程进展和力学前沿理论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在各自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本次会议共收录188篇论文摘要和71 篇论文全文,在10 个分会场进行专题了交流研讨。会议收录的论文将由中国力学学会出版正式摘要集(CSTAM2019-A69)和论文集(CSTAM2019-P69)。
会议期间,多体动力学专业组、航天动力学与控制专业组和分析力学专业组的委员们针对学科发展和青年学者的成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讨论决定下一届会议由辽宁大学于2021年承办。会议最后一日,60余名参会代表参观了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空天图像测量与视觉导航研究中心、微纳卫星工程中心、航天系统动力学与仿真技术实验室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空气弹性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固耦合力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由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以下简称气动中心高速所)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于2019年7月30日至31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期间同时召开了两个专委会工作会议。
会议收到论文和详细摘要共计173篇,会议论文集收录了58篇全文发表论文和详细摘要95篇,并制作了电子论文集。会议文集将在会后发往学会、有关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部门和有关领导、专家。
来自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工程热物理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贵州理工学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心、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空气动力研究院、飞机强度研究所、成飞、西飞、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通飞研究院、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院、北京研究发展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部、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四院四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五院、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47个单位共计248名代表参加,包括多位飞行器设计领域的资深强度总设计师、资深教授等专家学者。这是我国空气弹性专业最高水平的盛会,创造了收集论文最多、参会代表最多、会议规模最大的历史纪录。
学术交流大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来宾介绍和致辞,由空气弹性力学专业委员会吕计男秘书长主持,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空气弹性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白葵所长、中国力学学会流固耦合力学委员会主任杨超教授分别致开幕词,表达了专委会对承办单位及全体会务组成员的真诚感谢。气动中心高速所吴勇航所长作为本次会议承办方代表发言,代表高速所对各相关单位和各位代表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对空气弹性/流固耦合学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表示崇高敬意。
第二阶段为大会报告阶段,大会报告由中国军事科学院首席专家、气动中心高速所路波研究员主持,大会邀请了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颤振室赵东强主任、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白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杨国伟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超教授、气动中心高速所卢奇正研究员等5位专家分别就《一飞院气动弹性专业发展历程》、《智能可变形飞行器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高速列车流固耦合问题研究》、《大柔性飞机的气动弹性探索与试验》、《气动中心高速所颤振试验技术发展回顾(1965~1995)》做了精彩的大会学术报告。卢奇正研究员不顾85岁高龄和长途的舟车劳顿之苦,讲述了气动中心高速所在1965~1995年间,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新中国自己的高速风洞气动弹性试验平台,有力推动了我国飞行武器型号的研发进程。最后,《气体物理》编辑部伍超华主任介绍了杂志简况以及对气动弹性学术研究的支持和期待。
第三阶段为分组交流,分五个分会场进行,共交流论文115篇。与会代表围绕近年来试验技术、数值模拟、主动控制、优化设计等气动弹性和流固耦合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及新成就进行了充分交流。经过各组推荐、专委会讨论,会议共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
会议期间同时召开了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第七届空气弹性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和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流固耦合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由白葵研究员和杨超教授主持,回顾了两委一年来的工作进展以及本次大会的筹备情况,对未来两年的学术交流工作进行了讨论与安排,向第七届空气弹性力学专业委员会新增委员颁发了聘书。
-------------------------------------------
========================================================================
学术会议
-----------------------------------------
2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摘自ICTAM网站)
Milano will have the privilege of hosting the 2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25th ICTAM) from 23 to 28 August 2020. This edition will follow the 24th ICTAM held in Montreal in August 2016.
ICTAM congresses are organiz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IUTAM) and gather every four years the mechanics community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ese are unique occasions to discuss of science, strengthen relationships, create new contacts and gain a direct experience of the new progresses in mechanics and of the continuously growing field of applications of this ever-green discipline.
The 25th ICTAM will be hosted in the Milano Congressi (MiCo) center, located nearby the brand new neighborhood of Milano called CityLife, which comprises a large shopping district, three new tall buildings designed by the renowned archistars Zaha Hadid, Arata Isozaki and Daniel Libeskind, a public park and several luxury residential buildings. MiCo is not far from the town center and is optimally served by underground and surface public transports. Numerous hotel rooms and dormitories have been secured within walking distance or few minutes public transport from MiCo.
Participation in the 25th ICTAM will allow you to enjoy the high quality scientific program that will be setup by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Committee and to strengthen ties with old friends and colleagues, while establishing new connections for your research. Milano will offer you the richness of an invaluable historical heritage, famous nightlife and shopping and a great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region around Milano with daily tours and the center-north of Italy with pre and post congress tours. You will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reach world-wide known historical towns like Venice, Florence, Rome, wonderful sea-side villages like Le cinque Terre and Portofino, and natural wonders like Alpine Monte Bianco or Monte Rosa and Maggiore, Como and Garda lakes.
The Organization of 25th ICTAM in Milano will be supported by AIMETA, the Italian Associ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in collaboration with Politecnico di Milano and Università di Pavia, which provide the highly experienced and motivated Local Organizing Committee. 2020 will also be a special year for ICTAM in Italy, since this will be the second time an ICTAM Congress will be organized in our Country, 60 years after the 10th ICTAM, held in Stresa in 1960.
On behalf of the Local Organizing Committee and of the IUTAM Congress Committee, I would like to let you have my warmest invitation to join us in Milano for the 25th ICTAM.
Mark your agenda today! We look forward to welcoming you in Milano from 23 to 28 August 2020.
Alberto Corigliano
President 25th ICTAM
==========================================================================
招生招聘
-------------------------------------------
PhD position in Computational Fracture Mechanics of porous media a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job
imperial college
phd
fractur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pplications are invited for a PhD scholarship a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The work will be conducted in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with the student being supervised by Dr Emilio Martínez Pa?eda (main supervisor), Prof Catherine O'Sullivan (Imperial College) and Prof Norman Fleck FRS FREng(University of Cambridge).
The project aims at developing new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micromechanics-based models for rocks and porous media. More details of the project are given here: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i61INqCK3XlHCawvWu-eQyzNPF22Huam/view
The position is only open for UK applicants. Interested applicants should e-mail e.martinez-paneda@imperial.ac.uk before December 15 with a cover letter and a CV, including their grades. Only those applicants with a First Class Degree (or an expected First Class Degree) will be considered.
Faculty position in Mechanics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at Brown University
job
tenure track faculty position
Mechanics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Brown University
Tenure-track faculty position in the Mechanics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at Brown University
The School of Engineering at Brown University 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a tenure-track faculty position in the Mechanics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group. We are seeking candidates with outstanding research record and strong commitment to teaching. We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scholars who demonstrate commitment to promoting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We encourage applications from candidates interested in expanding the boundaries of experimental and/or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to solve a broad range of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mechanics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micro and meso-scale 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mechanics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mechanics of biological and soft materials, mechanics of scale bridging in emergent behavior of solids across broad length scales.
The School of Engineering at Brown University offers a collaborative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nvironment without departmental boundaries. State-of-the-art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and campus-wide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re facilitated through the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and Nanoscale Innovation (IMNI). The newly constructe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fers exceptionally high-quality lab space.
Although the search is aimed at hiring at the rank of assistant professor, mid-career candidates will also be considered for a tenured position. Applicants should hold a Ph.D. (or expect to receive a Ph.D. before the job start date) in Engineering or a related discipline and are expected to demonstrate the ability to initiate and sustain a strong research program and to teach effectively at the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levels.
All application materials should be submitted online through https://apply.interfolio.com/69526, and include a complete curriculum vitae, a statement of research interests and a discussion of teaching interests. For those applying at assistant professor level (without tenure), letters from thre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quested (the letters should be uploaded by the referee at http://apply.interfolio.com/69526). For senior hires (with tenure),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five referees should be provided (the search committee may contact those references directly). Applications should be submitted by November 15, 2019 to receive full consideration, although applications submitted after that date will be reviewed, as time permits, until the position is filled.
Brown University is committed to fostering a diverse and inclusive academic global community. As an Equal Opportunity Affirmative Action employer, Brown considers applicants for employment without regard to, and does not discriminate on the basis of, gender, race, protected veteran status, disability, or any other legally protected status.
-------------------------------------------
==========================================================================
学术期刊
-------------------------------------------
2019年 40卷10期
杨锋,郭然
白巧梅,丁生虎
田耀宗,蹇开林
基于Schwarz-Christoffel变换的圆形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研究
崔建斌,姬安召,熊贵明
王晋宝,童焯煜,何博,许光映
-------------------------------------------
========================================================================
网络精华
-----------------------------------------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摘自中科学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教育教学管理
1.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激励学生刻苦学习。高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要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合理增加学生阅读量和体育锻炼时间,以适当方式纳入考核成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
3.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避免随意化、碎片化,坚决杜绝因人设课。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严格课堂教学管理,严守教学纪律,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4.推动高水平教材编写使用。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教材建设,落实高校在教材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健全教材管理体制机制,明确教材工作部门。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鼓励支持高水平专家学者编写既符合国家需要又体现个人学术专长的高水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
5.改进实习运行机制。推动健全大学生实习法律制度,完善各类用人单位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制度保障。充分考虑高校教学和实习单位工作实际,优化实习过程管理,强化实习导师职责,提升实习效果。加大对学生实习工作支持力度,鼓励高校为学生投保实习活动全过程责任保险,支持建设一批共享型实习基地。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一批对区域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
6.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各个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强化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建好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和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持续推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高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整体水平,办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7.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强化科研育人功能,推动高校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加大科研实践平台建设力度,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更大范围开放共享,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统筹规范科技竞赛和竞赛证书管理,引导学生理性参加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效果。
8.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加强高校党委对学生工作的领导,健全学生组织思政工作体系,坚持严格管理与精心爱护相结合。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和诚信管理,严格校规校纪刚性约束。配齐建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积极探索从时代楷模、改革先锋、道德模范、业务骨干等群体中选聘校外辅导员。积极推动高校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配齐配强学业导师、心理辅导教师、校医等,建设师生交流活动专门场所。
9.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科学确定课堂问答、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作业测评、阶段性测试等过程考核比重。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科学合理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严格全过程管理,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落实学士学位管理办法,健全学士学位管理制度,严格学士学位标准和授权管理,严把学位授予关。
二、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
10.完善学分制。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和数量,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支持高校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推进模块化课程建设与管理,丰富优质课程资源,为学生选择学分创造条件。支持高校建立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加强校际学分互认与转化实践,以学分积累作为学生毕业标准。完善学分标准体系,严格学分质量要求,建立学业预警、淘汰机制。学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修满毕业要求的学分,应准予毕业;未修满学分,可根据学校修业年限延长学习时间,通过缴费注册继续学习。支持高校按照一定比例对特别优秀的学士学位获得者予以表彰,并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或奖励证书。
11.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推动本科高校形成招生计划、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高校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引领带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做强主干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坚决淘汰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专业。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促进各专业领域创新发展。完善本科专业类国家标准,推动质量标准提档升级。
12.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推行辅修专业制度,支持学有余力的全日制本科学生辅修其它本科专业。高校应研究制定本校辅修专业目录,辅修专业应与主修专业归属不同的专业类。原则上,辅修专业学生的遴选不晚于第二学年起始时间。辅修专业应参照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确定辅修课程体系、学分标准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要结合学校定位和辅修专业特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形成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要建立健全与主辅修制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联动机制。对没有取得主修学士学位的学生不得授予辅修学士学位。辅修学士学位在主修学士学位证书中予以注明,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
13.开展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支持符合条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多样化发展机会。试点须报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后,通过高考招收学生。试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所依托的学科专业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且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试点人才培养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充分反映两个专业的课程要求、学分标准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不得变相降低要求。高校要推进试点项目与现有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本科毕业并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只发放一本学位证书,所授两个学位应在证书中予以注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得开展授予双学士学位工作。
14.稳妥推进跨校联合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实施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发挥不同特色高校优势,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该项目须报合作高校所在地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该项目相关高校均应具有该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通过高考招收学生。课程要求、学分标准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不得低于联合培养单位各自的相关标准。实施高校要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联合学士学位证书由本科生招生入学时学籍所在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颁发,联合培养单位可在证书上予以注明,不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得开展授予联合学士学位工作。
15.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完善专业认证制度,有序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本科专业三级认证工作。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院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全链条多维度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合格评估。要把评估、认证等结果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改进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决策参考。高校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把其作为推动大学不断前行、不断超越的内生动力,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加快形成以学校为主体,教育部门为主导,行业部门、学术组织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三、引导教师潜心育人
16.完善高校教师评聘制度。高校可根据需要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加大聘用具有其它高校学习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力度。出台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推行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准聘与长聘相结合,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高校教师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开展多点教学并获得报酬。引导高校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开展兼职教师岗前培训,为符合条件的兼职教师、急需紧缺人才申报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出台实验技术系列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优化高校实验系列队伍结构。
17.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高校要以院系为单位,加强教研室、课程模块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供必需的场地、经费和人员保障,选聘高水平教授担任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支持高校组建校企、校地、校校联合的协同育人中心,打造校内外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要把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放在与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制定专门培养培训计划,为其职务晋升创造有利政策环境。
18.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体系。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探索实行学分管理,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加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以提升教学能力为目的,开展岗前和在岗专业科目培训。推进高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立高校中青年教师国内外访学、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制度。完善校企、校社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岗(工作站)机制,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岗位。鼓励高校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设立荣誉证书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19.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考核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明确各类教师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课时要求。切实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让教授到教学一线,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把教授为本科生的授课学时纳入学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教师日常指导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展演以及开展“传帮带”等工作,计入教育教学工作量,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20.建立健全助教岗位制度。助教岗位承担课堂教辅、组织讨论、批改作业试卷、辅导答疑、协助实习实践等教学辅助任务,主要由没有教学经历的新入职教师、研究生、优秀高年级本科生等担任。高校应建立健全助教岗位制度,完善选拔、培训、评价、激励和反馈的全流程助教岗位管理制度。新入职教师承担的助教工作应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应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中予以优先考虑。加强对担任助教工作学生的岗前培训和规范管理,合理确定补贴标准,提供必要条件保障,确保教学工作质量。
四、加强组织保障
21.加强党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地方党委教育工作部门、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加强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导。高校党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要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题研究部署,高校主要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广大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党建和思政、教学和科研一线,切实把走进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落到实处。高校的人员、经费、物质资源要聚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形成全员、全方位支持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22.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区域实际,明确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总体目标、重点内容、创新举措、评价考核和保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配套,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投入力度。要进一步落实高校建设主体责任和办学自主权,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强内部统筹,着力解决建设难点和堵点问题。要加强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督导检查,加大典型做法的总结宣传力度,推动形成狠抓落实、勇于创新、注重实效的工作局面。
教育部
2019年9月29日
2018年中国创新指数为212.0 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摘自中科学网)
中新网10月24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24日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创新指数达212.0,比上年增长8.6%。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邓永旭对此解读称,此增幅为2005年开始测算以来的最高;在四个创新分领域的21个指标中,有20个指标指数比上年有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18年中国创新指数首次突破200,达到212.0(以200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8.6%,较2005年实现翻番。分领域看,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比上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测算结果表明,2018年,中国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创新成效逐步显现,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关于创新环境指数。2018年中国创新环境指数为225.8,比上年增长10.9%,增速较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该领域5个评价指标指数全部实现增长,其中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所占比重指数大幅提升,增速达到42.9%,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的比重指数继续保持回升态势,增长4.4%。
关于创新投入指数。2018年创新投入指数为194.1,比上年增长6.0%,增速较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该领域的6个评价指标指数全部实现增长,其中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指数增长较快,增速为12.0%;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指数和基础研究人员人均经费指数均实现稳步提升,增速分别为8.2%和6.3%。
关于创新产出指数。2018年创新产出指数达264.1,比上年增长11.7%,增速较上年加快5.8个百分点,在四个分领域中居第一位。该领域的5个评价指标指数四升一降,其中每万名R&D人员专利授权数指数和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数均突破400,分别达到423.9和419.3,在全部评价指标指数中继续领跑;每百家企业商标拥有量指数增长33.0%,增速较上年进一步加快;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指数下降22.0%,是全部评价指标指数中唯一出现下降的指标。
关于创新成效指数。2018年中国创新成效指数为164.1,比上年增长4.0%,增速较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5个评价指标指数全部实现增长,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指数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8.9%和6.5%;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的比重指数小幅增长0.8%,增速有所回落。
数据发布后,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邓永旭就此数据进行了解读。邓永旭表示,从测算结果看,2018年中国创新指数首次突破200,达到212.0,比上年增长8.6%,增幅为2005年开始测算以来的最高。
同时,在四个创新分领域的21个指标中,有20个指标指数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占比、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万名R&D人员专利授权数、百家企业商标拥有量及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等5个指标指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中国创新指数的走势表明,2018年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分领域指数值达225.8,比上年增长10.9%
财政科技支出力度加大。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是中国科技活动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018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达95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地方财政科技支出57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所占比重为60.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与当年国家财政支出之比创2015年以来的新高,为4.31%,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
加计扣除减免新政策成效显著。近年来,中国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实施提高扣减比例和扩大企业范围的新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受惠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3.5万家,比上年增长43.9%;其中中小型企业为3.2万家,比上年增长47.6%。从减免税额看,受惠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881.5亿元,比上年增长54.7%;其中中小型企业为458.4亿元,比上年增长48.6%。
二、创新投入力度加大,分领域指数值为194.1,比上年增长6.0%
研发投入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中国R&D人员全时当量达438.1万人年,比上年增长8.6%,保持全球第一;每万人口中的R&D人员全时当量为31.4人年,增长8.2%。全年R&D经费投入达196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投入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与GDP之比)为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中国R&D投入强度已经超过2017年欧盟15国2.13%的平均水平,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逐年缩小。
基础研究逐渐得到加强。2018年,体现探索性、前瞻性和原创性的基础研究经费首次突破千亿大关,为10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高等学校和政府属研究机构的基础研究经费分别为589.9亿元和42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和10.1%。2018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为5.5%,与上年持平。按基础研究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35.8万元,比上年增长6.3%。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2018年,中国企业R&D经费达到152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达到12954.8亿元,比上年增长7.8%。企业R&D经费对全社会R&D经费增长的贡献为75.9%,拉动全社会R&D经费增长9.0个百分点。2018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6.1万家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所占比重为43.0%,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
三、创新产出较快提升,分领域指数值达264.1,比上年增长11.7%
创新产出硕果累累。2018年,中国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为233.5万件,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达34.6万件,比上年增长5.8%。2018年,中国共发表科技论文184万篇,增长8.2%。截至2018年底,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注册商标47.2万件,比上年增长13.3%,企业品牌建设不断推进。
技术市场快速发展。2018年,中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为17697.4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增速比上年加快14.1个百分点;按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平均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为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增速比上年加快14.4个百分点。技术交易额不断创出新高,表明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呈加速发展态势。
四、创新成效继续增强,分领域指数值为164.1,比上年增长4.0%
新产品销售占比再创新高。2018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5.9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80.7%。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23.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占比创2005年以来的新高。在实现产品创新的2.5万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67.0%的企业推出了对于国内市场全新或有重大改进的产品,这其中有43.0%的企业推出了对于国际市场全新或有重大改进的产品,创新对产品结构调整的作用更趋明显。
高技术产品出口较快增长。2018年,各部门各地区积极贯彻落实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以计算机通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达743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8%,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继续提升。
能耗水平继续下降。科技创新有力促进了绿色发展。据初步核算,201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6.4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3%;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9.0%,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2.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1%,实现全年下降目标。
虽然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但仍面临前瞻性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与挑战,仍需通过持续积累研发人财物投入、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等方式磨练并跑领跑的耐力和爆发力。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