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49卷,第6期,2020年3月25日
编辑组:http://jsstam.org.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jsstam.org.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 新闻报道
◆ 学术会议
关于“IUTAM 复杂流动与软物质界面力学国际研讨会”延期召开的通知
Postdoc Position in Soft Electronics and Robotics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hD position, Composite Material Modelling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
网络精华
◆ 友情链接
=======================================================================================
新闻报道
-------------------------------------------
(摘自科学网)
3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院机关会见了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黄卫一行,就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相关工作进行了沟通交流。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树深参加会见。
会见中,黄卫高度肯定了中科院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优异成绩,中科院主管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总数的30.8%,主管国家研究中心占总数的58%。近五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1项,其中一等奖占全国的50%。近五年评选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31项研究成果由中科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占总数的62%。
黄卫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有36年历史,需要对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方向布局进行梳理、调整,也应在一些重要学科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现有单个实验室的人员规模普遍偏小,紧密结合国家需求的工作、协同创新工作需要加强,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方面,将结合区域发展、行业发展需要,通过产学研结合等形式,新建一批具有规模优势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白春礼对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方案表示高度肯定和赞同。他指出,该方案紧扣主题,条例清晰,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既提出了重组的思路和办法,又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有所创新。在重组思路上,方案对构建新的体系结构、完善学科布局、存量优化整合等提出了明确意见;同时明确了在一些重点学科以及重大紧迫战略需求领域方向上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提出建设具有规模优势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等重组措施,该方案可操作、可落实。方案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的创新,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实验室的科研能力,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进一步体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
白春礼对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方案提出建议:一是在方案中应充分肯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取得的成就,指出在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的挑战;二是建议此项工作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做好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重点、优势互补,并与科学中心、科创中心形成良性互动,理顺体制机制;三是针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问题,建议在传染病领域基础研究方面做好长远规划布局,并搭建好基础和临床应用之间的桥梁。
会见中,双方还研讨了其他问题。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9-2021年度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有关要求,中国力学学会于2019年12月20日发出《中国力学学会关于启动“第五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通知》,截止到2020年1月5日共收到55份有效申报材料。随后,全体常务理事投票选出参加现场答辩的候选人。2020年3月7日,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评审会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曲绍兴教授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并主持了会议。会议邀请了力学相关学科方向的7位专家担任评委,来自8个院校的8位青年候选人参加了现场答辩。中国力学学会监事会副监事长魏炳忱研究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对答辩、评议、投票和计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
评审会议采取个人申述10分钟和专家提问5分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个人陈述阶段,候选人详细介绍个人科研经历,展示代表性学术成果,描述在研项目规划和工作目标,展现所在单位支撑能力等。专家们认真听取候选人的陈述报告,对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并就研究内容的深度、难度、应用前景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经专家不记名投票,评选出4位青年人才上报科协。其余被推荐的候选人将进入我会青年科技人才储备库,为今后开展青年托举人才工程储备人才。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按照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中国力学学会自2019年12月20日组织开展“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候选人选拔工作。截止2020年1月5日,共收到55位有效候选人的推荐材料。根据《中国力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管理办法》,由常务理事会通过通讯的方式进行了投票,遴选出拟参加复评(现场答辩)的8名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2020年3月7日下午,评审专家组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对候选人进行了现场评审。经过无记名投票,最终推荐李营等4名候选人入围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支持名单。现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7天。公示期为2020年3月12日—2020年3月18日,对于公示人员如有异议,请以署名方式将有关材料直接寄送中国力学学会秘书处(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力学学会,邮编:100190 ,电话:010-62559588,邮箱:office@cstam.org.cn)。
-------------------------------------------
========================================================================
学术会议
-----------------------------------------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尊敬的专家、学者: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加强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促进各国各界开放合作,是让科技为人类社会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途径。第21届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拟定于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重庆召开, 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承办、日本流体动力系统学会、燕山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吉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行业协会等协办,并已纳入2020年中国力学学会(国家优秀一级学会)官方学术活动计划。
本次会议主题为“绿色创新 协同发展”,将邀请机电液领域海内外多名著名专家学者作精彩的大会主题报告以及分论坛报告,同期将开展圆桌论坛、专家与企业对接 交流会、青年学者沙龙、编委会、大讲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持续汇聚国内外流体传 动及控制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优秀人才参与,对领域内热点话题、核心技术、行业应用等方面内容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深入交流和探讨,打造中国流体动力与机电 控制领域学、研、产、政紧密结合的前沿交流平台,促进国内外机电液领域科技成果转 化及技术创新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集成与共享,更好地引导和推动装备制造 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在此,诚挚地邀请您出席本次会议,携手同行,广聚智源策略,促进相生共赢!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10月30日报到,10月31日—11月1日正式会议,11月2日离会)
二、会议地点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巴南区红光大道69号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
三、注册缴费
会议委托重庆理工大期刊社有限公司代收会议费并开具发票。
1. 会议注册
即日起开放注册,报名注册采用线上注册,网址详见: http://2020.icfpmce.com/cn
2. 收费标准
会议收取注册费学生代表1500元/人(早鸟票:1200元),普通代表2200元/人(早鸟票:1800元),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2000元/人(早鸟票: 1600元),2020年6月30日前注册缴费享受早鸟票优惠,食宿费用自理。
3. 缴纳方式银行转账:
开户名称:重庆理工大期刊社有限公司,账号:108840610626;
开户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前进路支行,转账时请务必备注:2020 流体会议+ 姓名+单位,发票现场领取。
四、会议报到及酒店住宿
重庆华商国际会议中心(重庆市南岸区五公里学府大道33号) 标/单间:338元/间
会务组将按照参会代表在网上填写的住宿信息安排住宿日期及房型,请尽快完成信息填写。
五、联系方式
会务组联系人:何杰玲,李俊
联系电话:023-62561425 18502352669(微信)电子邮箱:icfpmce@126.com
会议网站:http://2020.icfpmce.com/cn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第二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简称NCCM-21)将于2020年7月29日-8月1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共同主办,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现将会议具体信息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本届会议主题为“复合材料:绿色,高质,更高效”。
二、会议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0年7月29日-8月1日
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香格里拉酒店
三、组织机构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承办单位: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大会荣誉主席:杜善义、张立同
大会主席:徐惠彬、陈祥宝
大会副主席:马朝利、方岱宁、侯晓、曹正华
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邢丽英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申胜平、冯志海、李宏运、张博明、杨旭
学术委员会委员:王俊山、包建文、仲政、刘松平、吴林志、张大海、张佐光、张明习、张宝艳、周恒、赵龙、成来飞、解维华、廖子龙
组织委员会
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姚俊臣
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叶金蕊、田铁兵、汤亚南、张庆茂、张铁钧、孟凡君
组织委员会委员:马兴运、王新庆、仝凌云、李敏(男)、李敏(女)、余策、果立成、罗云烽、周冬冬、庞宝琳、郑晓玲、赵峥、姜军、郭安儒、曹亚君、雷红帅
注:以上均按姓氏笔画排序
四、征文范围
根据复合材料相关领域研发和应用的热点,结合本次大会的主题,确定本次会议的征文范围及编号如下:
专题方向:
1.金属基复合材料;
2.陶瓷基及碳基复合材料;
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4.复合材料增强体;
5.复合材料结构制造工艺与装备;
6.功能与纳米复合材料;
7.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与无损检测;
8.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9.航空复合材料。
五、本次会议支持刊物
大会出版会议论文摘要集电子版及会议论文集电子版,其中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将推荐到权威期刊,支持期刊如下:
《复合材料学报》《力学与实践》《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宇航学报》《航空学报》《航空材料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Composites Communication》。
六、会议征文要求及注意事项
1. 本次会议不单独征集论文摘要,只接受文章全文(全文内容包含摘要),大会学术委员会将通过论文全文进行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墙报的分配。
2. 凡符合主题、未在国内外正式刊物或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可应征,论文应观点明确、内容新颖、主题突出、文字简练、图表规范,论文字数限7000字以内。
3. 论文请通过会议网站(http://www.nccm2020.com)的投稿系统提交,全文接收的截止日期为2020年4月30日。欢迎全国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和应用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踊跃投稿,欢迎全国从事相关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踊跃参会。
七、会务组联系方式
1.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李艳亮
联系电话:01056515758 18911985551
2. 中国航空学会
联系人:安向阳
联系电话:010-84924386 15101542615
关于“IUTAM 复杂流动与软物质界面力学国际研讨会”延期召开的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受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经会议组委会讨论决定,计划于2020年6月21-24日召开的 “IUTAM 复杂流动与软物质界面力学国际研讨会”将延期至2021年6月21-24日召开。
我们对因会议延期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抱歉,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
招生招聘
-------------------------------------------
Postdoc Position in Soft Electronics and Robotics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The Laboratory for Soft Machines & Electronics (www.caogroup.org) at the MSU has one postdoc associate opening in the areas of soft materials and machines. The research work is expected to be highly multi-disciplinary, and the specific topics include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Soft robotics, Artificial skins; Energy harvesters, Wearable Electronics, Machine Learning, etc. This position is available immediately. The review of applications will begin immediately when application materials are received and will continue until the position is filled.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send your CV and three references to Dr. Changyong Cao (ccao@msu.edu) for consideration.
Qualifications:
Applicants for the Postdoc position must hold a Ph.D.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Robotics, Materials Scienc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hysics or a related field. Candidates with strong background in soft robotic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3D/4D printing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deformable/wearable electronics,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and machine learning are especially encouraged to apply. Experience in design, modeling, manufacturing, and rapid prototyping of soft robotics is highly desirable. Skills in using ABAQUS, COMSOL and SolidWorks is a plus, but not required. Candidates should demonstrate a good record of publication, experience of proposal development, and ability of guidance postgraduates and undergraduates in research programs.
PhD position, Composite Material Modelling
Brief. One full-time PhD positions on "Manufacturing and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Natural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Woven/Non-woven)" is available.
Minimum Requirements. High GPA and two first-author publications.
Location. Griffith University, Gold Coast Campus, Australia.
Funding. Full funding is available for eligible candidates.
Contact. Please send your CV to z.javanbakht at Griffith.edu.au. If eligible, candidates would be contacted by the end of March 2020.
Note. No post-doc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at this time.
-------------------------------------------
==========================================================================
学术期刊
-------------------------------------------
2020年 第42卷 第1期
岳曾元
张慊, 乔丹, 唐少强,
刘晏铭, 武迪,
姚仰平, 陈伟, 陈含,
高子璐, 荣传新, 唐彬.
-------------------------------------------
========================================================================
网络精华
-----------------------------------------
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透视原始创新
(摘自科学网)
原始创新,是“从0到1”的突破,常常意味着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因此,人们更热衷于“1到N”的技术应用和提升,用技术集成回避关键技术问题的研发,有时候更是回避那些“卡脖子”技术背后的科学问题,不敢“碰硬”。但实际上,科技发展没有“从0到1”的突破是不行的。
近日,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等5部门联合制定《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中国科学报》特别推出“寻找‘从0到1’的密钥——关于原始创新的启示”系列报道,通过剖析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创新案例,试图找出原始创新背后的逻辑,分析目前我国原始创新所面临的各方阻力,以期获得启示和思考。
中国现代科学事业从民国初年起步,至今不过一百余年。20世纪上半叶,由于内忧外患,科学事业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科学事业得到党和政府的空前重视而迅速发展,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1956年,国家首次颁发科学奖金,当时的评选范围为新中国建立以来取得的科学成果,获得一等奖的三项成果至今被公认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科学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注意,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美国化学会等专业学会,在美国科学促进会1960年年会期间举办了一次新中国科学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科学的快速进步非常值得重视。事实上,随着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两弹一星”、胰岛素合成等重大成果相继完成,与20世纪上半期相比,中国科学可以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遗憾的是,十年动乱打乱了中国科学前进的步伐。而国家科学奖的评选则早在第一次评选后就中止了。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拨乱反正,中国科学事业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国家重建了科技奖励制度,追认1956年第一届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为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于1982年评选出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其中一等奖包括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研究、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等9项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的重大成果。1987年第三届一等奖成果达到了空前的11项。然而此后每两年一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出现了多次空缺,包括1991、1995年空缺,1999~2001年连续三届空缺(1999年后改为每年评选一次),以及2004、2005、2007、2008、2010~2012年空缺。
一般而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果具有较高的原创性。1993年的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称:“在科学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能推动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或者对经济建设有重大的影响,学术上为国际首创或者领先的研究成果,可评为一等奖。”这个标准就是要求较高的原创性。事实上,一等奖成果中不乏经过历史检验的、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如首届华罗庚的“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被丘成桐教授称为中国现代数学家能够超越西方或与之并驾齐驱的三项成果之一,丘成桐认为华罗庚这一成果比西方至少早了10年;邹承鲁的胰岛素分子A链和B链的拆合以及“蛋白质功能基团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等工作,也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因此,我们不妨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成果来检视我国科学原始创新能力。
十几年前,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连续多届空缺,曾引起科学界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原始创新在于积累,一般新中国成立20年左右就会出现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其实从历史看,我国的原创成果出现得比较早,遗憾的是被政治运动打断了。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更加重视科学技术,可是为什么到了上世纪末我国原始创新出现了低落的局面?除了十年动乱造成的人才断层的影响之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科技体制改革一度也产生了偏差,如本来就不高的科研经费进一步削减,造成了新的人才流失和学科发展波折,许多领域的学术积累再度深受影响,教训十分深刻。
随着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和1998年以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这一局面迅速扭转。20多年来,国家的科技投入稳步增长,科技条件建设彻底改观,优秀科学家的待遇大幅提高,重大科技产出的数量大幅增长,质量也稳步提升。我国科技人员的国际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数都位居世界第二,2018年高被引论文占世界份额已居世界第3位。但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获奖情况看,虽然自2013年来不再空缺,但数量并不多,个别获奖成果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而不少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很突出,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中国科学发展的拦路虎。
21世纪初,由于一等奖连续空缺而引发原始创新问题讨论之后,国家部署了一系列重大科技专项,一些重要科教单位也部署了许多重大科研项目,都试图通过增加重点投入来引导产出重大成果。确实,其中一些重大项目也产出了若干获得包括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内国际重要奖项的成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始创新不足的现实。这种模式还可能存在过于重视硬件条件,而忽视了体制机制层面深化改革的问题。投入的增加,在成果的产出数量上可以立竿见影,但原始创新的根本重在发挥优秀科学家的个人作用,追求卓越。
从历史来看,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以国家任务为导向的产出比例较高,而自由研究成果占比较少。恰恰是某些任务导向性的重要成果往往在原创性上存在争议。从世界科技史上来看,绝大多数重要的原始创新并不是规划得来的。科学家的创造性不但需要国家民族使命感的激发,还依赖于他们对于科学的热爱和自主探索,这就需要科学共同体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我国在科学共同体的建设和科教机构的治理制度方面还有不少问题有待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果的一些典型案例剖析,相信会启发人们对我国原始创新有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促进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从而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大幅提升中国科学的原始创新能力。
高校做科研,望向更远处
(摘自科学网))
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
目前,我国高校在前沿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同时积极落地转化、服务民生发展。多元的学科背景、完善的人才梯队、丰富的研究资源,使得高校在科研创新中具备独特的竞争力,能够紧盯未来科技趋势,攀登一个又一个科研高峰。
移动信息通信与安全、超循环气动热力、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高能量物质……这些基础前沿领域,一直备受科学界关注。近日,教育部在7所高校立项建设前沿科学中心,旨在打造相关前沿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中心和人才摇篮,在国际取得领跑地位。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主体,我国高校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既要瞄准前沿领域,也要关切社会民生
中科院院士、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崔铁军已经深耕电磁场和微波技术领域30年。他的团队于2014年率先提出用数字编码来表征超材料的新思想,在物理空间上叠加了数字空间,用不同数字编码排列控制电磁波走向,诞生了世界首个现场可编程超材料。
在崔铁军看来,高校科研应始终聚焦前沿领域,围绕国家战略、重大工程开展工作。近年来,高校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2018年,全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为5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高校对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的贡献率为51.1%,发挥着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在前沿领域成果丰硕。在今年揭晓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从通用项目获奖情况来看,授奖项目共239项,144所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奖198项,占授奖总数的82.8%;91所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59项,占授奖总数的66.5%。
除了引领科技发展方向,高校也在服务和响应民生关切。随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机器人科研开始与助老工程相结合。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宋爱国教授的团队与假肢厂合作,在传统假肢基础上增加了力觉、触觉等传感器,研发出灵巧的机械手。此后,团队又陆续研发了拥有电子皮肤的柔性触觉机械手,拓展了康复机器人的认知训练功能,并正在研制传染病生物安全检测机器人。
此外,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梨的高效育种、月季栽培和运销、微细矿物颗粒的资源回收利用等项目,也都反映出高校科研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国计民生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高校科研也要敏锐捕捉、与时俱进。”宋爱国坦言,服务社会民生要瞄准关键核心,再高大上的研究理念也必须落地,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利用多元研究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这些年,许多南京市民发现,扬尘污染问题在逐步得到缓解。这离不开“智慧工地”建设:在南京市900多个大型工地上,装配式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可以对工人是否戴安全帽、有无人员抽烟、大气污染指数等实时监控。这背后,是东南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相关团队在保驾护航。
传感器何时安装、地下管线如何铺设、无人车线路怎样规划?要让科学研究与现实需求实现“握手”,需要科研应用管理各方面人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庆教授说:“智慧城市建设面对的是复杂的城市系统,从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行管理,涉及众多学科、不同领域。”他认为,高校位于科研创新链条的最上游,不仅要与中游、下游的研究机构、企业等科研和应用主体紧密配合,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科背景多元、人才梯队完善、研究资源丰富的优势,让学科交叉、跨界融合成为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2018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要求各高校在实现创新引领中,开展系统、深入的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研究。不久前,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意见时,也强调深化人工智能与基础科学、信息科学、医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东南大学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谢芃认为,交叉融合的学科资源,使国内高校在发展前沿领域过程中,人才结构更多样,获得学术支持也更为灵活。他所在的研究院,就有来自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等10多个学科领域的学者,时常在最前沿的研究领域碰撞出火花;两届研究生团队也来自多个本科院系,已在程序开发、数据分析、图像识别等工作中挑起大梁、形成创造力,在教学相长中推动学术进步。
眺望未来发展趋势,指引当下科研方向
2018年底,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新闻发布会在东南大学召开。按照惯例,关于科技发展和趋势等问题通常由一些权威的研究机构或学术组织来发布,由一所大学独立发布并不多见。
这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都是科技前沿热点,包括数字“克隆”人、6G移动通信先期研究、信息超材料、分子铁电材料、网络群体智能等。
东南大学副校长丁辉介绍,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并提出这些科学技术问题,旨在使科学研究更加聚焦国际科学前沿,形成支撑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引领性技术,做有前瞻性的科学研究。
“铁电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在航天、信息、能源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如声控开关、体温焊枪、B超探头等。”“分子铁电材料”的建议人、该校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熊仁根介绍,无机—有机分子铁电材料可以安装在心脏中,利用心跳形成的能量持续工作,实现对健康监测;也可以利用塑性相变产生大的熵值,用于不需要气体压缩来制冷的固体制冷空调中。
1920年,法国人瓦拉塞克在罗谢尔盐中发现最早的铁电效应,揭开了研究铁电材料的序幕。100年后的今天再回望这段历史,熊仁根感慨万千:“高校搞科研创新,不仅要立足当前,更应该着眼长远。”
未来目标也为当下科研指引方向。发布会上,熊仁根制定了团队科研的远景目标:从基础科学研究,到材料技术开发,到应用探索,全链条一体化推动分子铁电材料的发展,保持我国在国际研究的领先地位。一年多过去,当时的目标在逐步实现:团队有了高水平学术论文、更多的学界话语权、世界领先的成果应用。“用未来指导当下,我们增添了动力,也增加了信心。”熊仁根说。
“在明晰定位、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学校科研创新产生了积极的成果,在量子信息、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丁辉介绍,2019年,东南大学牵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项目304项,科研到款总经费超过28.3亿元,授权国内外专利1802项,位居全国前列。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