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0卷,第4期,2020年5月25日

 

编辑组:http://jsstam.org.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jsstam.org.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自然科学基金委会同有关部门关于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通知

     关于“轻量化材料与结构吸能特性国际研讨会”延期召开的通知

     四川大学蒋文涛教授发表“COVID-19疫情中的生物力学问题”综述文章

    学术会议

      16th U.S. National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招生招聘   

      PhD Position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é Gustave Eiffel, Fr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 Research Assistant/Associate in Mechanics of Multilattices (Theory)

    学术期刊 

    《工程力学》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科技部: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17万亿元 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

    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友情链接

   

 

=======================================================================================

新闻报道
 

-------------------------------------------

  

自然科学基金委会同有关部门关于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通知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落实。

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中科院办公厅 工程院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

2020年4月29日

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工程加速渗透与融合,科学研究的模式不断重构,学科交叉、跨界合作、产学研协同成为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供给和支撑,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战略意义凸显。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突出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优化总体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支持方式,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特提出以下重点举措。

一、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

1. 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布局。坚持基础研究整体性思维,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为国家重大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强化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突出原始创新,强化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鼓励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制定基础研究2021—2035年的总体规划。

2. 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作用,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加强面向国家需求的项目部署力度,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优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和人才计划中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强化对目标导向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和统筹实施。

二、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3. 切实把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对“人”的支持。重点围绕优秀人才团队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在一起共同开展研究。落实科研人员在立项选题、经费使用以及资源配置的自主权,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切实保障科研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强化对承担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任务的人才和团队的激励,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学术休假制度,对科研骨干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倾斜。加快推进经费使用“包干制”的落实落地。认真落实《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安排好纯理论基础研究、对试验设备依赖程度低和实验材料耗费少的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

4. 支持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引导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扫除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制度创新,在科研模式、评价体系、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内控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平台、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推动产学研协作融通,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贯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

三、深化项目管理改革

5. 改革项目形成机制。健全基础研究任务征集机制,组织行业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科学家等共同研判科学前沿和战略发展方向,多方凝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一线的重大科学问题。提高指南开放性,简化指南内容,不限定具体技术路线,对原创性强的研究探索以指向代替指南。合理把握项目规模,避免拼凑和打包,保证竞争性和参与度。推行评审专家责任机制,强化“小同行”评审,应用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评审须增加应用和产业专家。推进评审活动国际化。优化完善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和资助机制,建立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建议“网上直通车”,全时段征集重大需求方向建议。对于具备“颠覆性、非共识、高风险”等特征的原创项目,应单独设置渠道,创新遴选方式,探索建立有别于现行项目的遴选机制。对原创性项目开通绿色评审通道。

6. 改进项目实施管理。在调整参与人员、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经费开支科目方面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自主权。实施“减表行动”,简化预算测算说明和编报表格。建立定期评估与弹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减少评估频率,可依项目自主申请开展中期评估,三年以下的项目不再进行中期评估。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全程跟踪,对实施好的项目加强滚动支持,对差的项目要及时调整。项目完成情况要客观评价,不得夸大成果水平。将科学普及作为基础研究项目考核的必要条件。稳步提升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和基地的对外开放力度。推动基础研究人才、项目等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交流和国际合作。

四、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

7. 改进基础研究评价。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基础研究评价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反映基础研究特点,实行分类评价、长周期评价,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后的深化研究、中长期创新绩效评价和成果转化的后评价工作。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高校、科研院所要严格落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

8. 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评价考核和后补助机制,深化新购仪器设备购置查重评议,强化管理单位主体责任,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推进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科技资源库(馆)。加强实验动物资源和科研用试剂的研发与应用。构建完善的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体系。

五、完善支持机制

9.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大对长期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重点团队和科研基地的稳定支持。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长期稳定开展基础研究,坚持本土培养和从外引进并举。认真落实《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重要方向,自主组织开展基础研究。重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形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跨学科领域协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稳定机制。

10. 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逐步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部省联合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共建科研基地等方式,推动地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地方财政对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积极推动与各行业设立联合基金,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科学问题。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支持社会各界设立基础研究捐赠基金。

 

 

[返回本期目录栏]            

 

 

关于“轻量化材料与结构吸能特性国际研讨会”延期召开的通知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受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经会议组委会讨论决定,计划于2020年7月5-7日召开的 “轻量化材料与结构吸能特性国际研讨会”将延期至2021年召开。

我们对因会议延期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抱歉,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力学学会

2020年5月22日

 

 

[返回本期目录栏]            

 

 

四川大学蒋文涛教授发表“COVID-19疫情中的生物力学问题”综述文章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近日,四川大学蒋文涛教授受邀在《医用生物力学》期刊发表综述文章《COVID-19疫情中的生物力学问题》,针对新冠病毒活性、气溶胶传播、呼吸性疾病对心血管疾病影响关系、公共交通和公共场所的通风方式改进、医疗器械的优化设计5个方面,用生物力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简要综述研究现状,剖析COVID-19研究中存在的生物力学问题,以此说明和展示生物力学学科在突发疫情防控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和方向。

文中综述了新冠病毒在各类环境条件下随空气流动的存活和传播规律;新冠病毒如何随气溶胶传播;公共场所(医院、超市、酒店、车站等)和公共交通(飞机、高铁、地铁和公交车等)等人员密集和流动性大区域的空气交换方式与病毒传播的相互影响关系;“口罩脸”如何避免以及口罩、负压担架、防护服等防疫装置的设计和使用等问题,其中涉及到生物力学、流体力学等力学的多类问题,值得力学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优化应用。

期刊链接

蒋文涛教授是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力学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工程力学、生物力学理论及其应用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口腔生物力学、假肢及康复中的生物力学。在疫情期间蒋教授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为学生讲授了“COVID-19与生物力学”的主题讲座,将抗击新冠疫情和力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既是一堂严谨的科学知识讲座,也是一场及时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更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使同学们获益匪浅。《医用生物力学》趁势向蒋教授约稿,蒋教授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利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完成了综述文章,启发力学工作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会议

-----------------------------------------

 

16th U.S. National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Welcome to the 16th U S National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to be held in Chicago, Illinois. We are pleased to host the congress in Chicago, which was the host city of the first U.S. National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30 years ago, in 1991.

The congress will be held at the Chicago Marriott Downtown Magnificent Mile, in the heart of the vibrant downtown community. Summer is a great time in Chicago and there are many attractions in this culturally rich city. Further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under Venue and Lodging.

The biennial congresses of the U.S.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have become major scientific events, drawing computational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worldwide from government, academia, and industry. The congress provides a forum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all over the world to discuss the latest advancemen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fields pertaining to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s.

The congress will feature plenary speakers, over 100 mini-symposia with keynote lectures and contributed talks, a student poster competition, and exhibits from various sponsors.

详情见此链接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PhD Position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é Gustave Eiffel, France

 

job

PhD Position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 new PhD position is open at the Université Gustave Eiffel, France. The project will focus on th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ground liquefaction on the behavior of homogeneous embankment under seismic loading. The technical strategy of this study will be a combined approach of 70% physical centrifuge modeling and 30% numerical modeling. The experimental study will provide important proof on the physical phenomena and essential data for numerical modeling; Being the complimentary of experimental work, the calibrated numerical model will be used to carry out parametric and case studie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work, possible remediation strategies could be proposed, which could be helpfu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mbankment-type geo-structures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

Application closing date: April 15, 2020

For more information of the PhD subject, see the link:

https://www.ifsttar.fr/offres-theses/sujet.php?num=2364&num_session=1

and in the attached PDF document.

  [返回本期目录栏]

 

Cambridge University - Research Assistant/Associate in Mechanics of Multilattices (Theory)

job

lattice material

finite element

A position exists, for a Research Assistant/Associate in the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to conduct research into Mechanics of lattice materials. The post holder will be located in Central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UK.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to invent interpenetrating lattice materials in order to design SOFT and HARD meta-materials of any given stiffness, strength and toughness. The actuation response due to seepage of a liquid through the lattice needs to be modelled by making use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within the group. Currently, lattice materials, exist in a single material on a single length scale. The challenge is to fill the intervening gaps in the lattice with a second latti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croscopic properties. The new lattices will be manufactured and tested by a collaborator within the group. There is an optimisation step of the generation of a multiphase lattice that gives any desired macroscopic stress-strain response, fracture toughness and so on.

The key responsibilities and duties are to conduct numerical research into the mechanics of lattices. The role holder is also expected to take part in collaborative work, contribute to seminars, take part in the research group's activities, publish in the open literature, and liaise with the sponsors.

The success full candidate must have obtained or be close to obtaining a PhD in Mechanics of materials, have some research experience, and a publication record. Appointment at Research Associate level is dependent on having a PhD. Those who have submitted but not yet received their PhD will be appointed at Research Assistant level, which will be amended to Research Associate once the PhD has been awarded.

Salary Ranges: Research Assistant: £26,715 - £30,942; Research Associate: £32,816 - £40,322

Fixed-term: The funds for this post are available until 31 December 2021 in the first instance. For more information and to apply clicke her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is vacancy or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please contact: Hilde Hambro, Group Administrator, email hh463@cam.ac.uk (Tel +01223 748 243).

Please quote reference NM21511 on your application and in any correspondence about this vacancy.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工程力学》

2020年第6期

 

深地能源工程热水力多场耦合效应高效模拟方法

 赵志宏, 刘桂宏, 徐浩然,

剪力墙的型式、设计理论研究进展

 郭彦林, 朱靖申,

曲线裂纹裂尖SIFs等效分析的广义参数Williams单元确定方法

 徐华, 邓鹏, 蓝淞耀, 刘祖容, 杨绿峰,

有限元法中间构形初始解预示的Laplace-Beltrami方程法

  刘永财, 陈文亮, 胡庆婉, 鲍益东,

基于三场变分原理的对偶mortar有限元法

  周墨臻, 张丙印, 张顶立, 方黄城,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力学学报2020年 第52卷 第3期

计算机辅助工程2020第年29卷第1期

Acta Mechanica Sinica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科技部: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17万亿元 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

(摘自科学网)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于子青)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今天(19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就加快创新型国家、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王志刚介绍,201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次重要检验。疫情发生后,科技部按照中央部署要求,会同国家卫健委、药监局、教育部等12个部门组成科研攻关组,设立药物研发、疫苗研发、检测试剂等10个重点工作专班,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个方向,部署83个应急攻关项目,组织动员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科研攻关格局,科技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

王志刚介绍,我国第一时间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全球科学家开展药物、疫苗、诊断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逐步深化对新冠病毒致病机制和传播规律的认识,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迅速筛选评价了氯喹、法匹拉韦、托珠单抗等有效治疗药物,以及恢复期血浆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新疗法,建立了适合不同阶段患者的治疗方案;短时间内建立形成了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相配套的检测技术体系,不断提高灵敏度和便捷化;尽一切可能加快研发进程,并行部署五条技术路线推进疫苗研究,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同时,积极推动开展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领域国际合作,及时分享我国抗疫科研成果,为全球抗疫做出积极贡献。

“过去一年,科技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在会上,王志刚介绍了2019年我国科技工作在支撑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突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加强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建设。通过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加强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涌现一批创新成果,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

二是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攻关,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集成电路实现14纳米工艺产业化,5G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全面推进。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169个高新区生产总值达12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1万家。

三是科技创新更加贴近生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成效明显,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1.15万家企业。推进重大疾病防治科技攻关,新增18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入推进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支撑。

四是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生态建设加快推进。近年来,我们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批基础性的科技制度建立起来,打通了科技、金融、产业和成果转化的通道。通过破除“四唯”倾向,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不断完善,2019年全国技术交易额达到2.2万亿,超过了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支出总额。

五是科技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深化开放合作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领域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体现。中国与主要国家进一步加强创新合作对话,围绕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生命健康等深化研发合作。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4项行动。把港澳地区打造成为科技开放合作的枢纽,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推动澳门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对外连通的重要窗口和通道。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的关键之年。王志刚强调,我国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在“六稳”“六保”“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确保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同时立足长远,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做好谋篇布局。

       [返回本期目录栏]

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摘自科学网)

 

2019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

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居世界第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

……

对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2020年是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要时间节点。上述指标的稳步提升,彰显了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党中央一系列重要论断、部署,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形成了从理论到战略再到行动的完整体系,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谈到我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的原因,5月2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首先强调了这一点。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9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2.17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6倍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2.19%,大体与欧盟的平均水平相当。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9.5%,有望在今年实现60%的目标。

“从这些数据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已有较大幅度增长,科技创新步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龙海波解释说,出现这些积极变化的原因很多,但必须在全球科技创新态势的背景下作深入思考,对比分析我国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这也体现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

在徐晓兰看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挥我国创新发展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及我国科技创新条件不断改善,也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的重要原因。

“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努力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二,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多项激励创新的重大举措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精准发力,我国吸引人才回流能力显著。这些都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优越条件之一。”徐晓兰说。

与此同时,龙海波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和科技进步贡献率较大增长的原因。他表示,从微观主体看,企业更加重视研究开发投入,将产品技术创新作为占领未来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科技型企业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逐步补齐了企业基础研究的短板。

从宏观层面看,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也发生了转换,最重要的就是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同时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也为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的高校、企业、研究院所,以及一大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这些都是支撑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的重要原因。

保持战略定力 形成系列“组合拳”

在龙海波看来,研发经费支出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研发经费支出是实现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础,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也不会有明显的科技进步。从国际经验看亦是如此,大多数科技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强度都很高,尤其是在基础研究投入上。只有持续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力度尤其是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优化研发经费支出结构,才能不断提升科技投入产出水平。

“但是,加大研发经费支出并不意味着科技进步贡献率一定会提升,往往还受到其他重要因素影响,比如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本水平,以及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等。”龙海波强调。

今年是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收官之年,相关指标能否实现?龙海波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预计到2020年底,科技进步贡献率、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等指标预期能够实现。“研发投入强度预期可能有一定困难,但这并不能‘一刀切’地说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没有实现,应当客观辩证地看待。”他说,研发投入强度除了与全社会直接投入多少有关,还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变化。

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徐晓兰建议,保持战略定力,凝聚共识,统筹创新型国家建设体系布局,形成系列“组合拳”;强化政府在规划布局和重大科研任务中的决策作用;围绕人才激励、服务等动态制定针对性政策,进一步释放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加快融入国际创新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扩大“朋友圈”,在更多领域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