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0卷,第5期,2020年6月10日

 

编辑组:http://jsstam.org.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jsstam.org.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初审结果的通告

     科技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中科院 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

     清华大学庄茁教授当选国际计算力学学会执委

     学术会议        

      ICOSSAR 2021,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Safety & Reliability

      第十二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

      招生招聘   

      Ph.D. Opening in Data-driven Multiscale Modeling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PhD Position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t Binghamton University

    学术期刊 

    《应用数学和力学》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发挥高校在科研攻关中的积极作用(治理之道)

    白皮书:以科技支撑 中国部署启动83个应急攻关项目

   友情链接

   

 

=======================================================================================

新闻报道
 

-------------------------------------------

  

 

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初审结果的通告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在2020年度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共接收各类型项目269671项。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自然科学基金委对项目申请进行了初审。

经初审,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受理项目申请267534项,不予受理项目申请2137项。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向各依托单位发送纸质初审结果通知,并以电子邮件形式通知不予受理项目的申请人。依托单位可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查询本单位项目申请受理情况。申请人如对不予受理决定有疑问,可向相关科学部咨询;如对不予受理决定有异议,可在2020年6月24日前向相关科学部提出复审申请。有关复审申请程序和要求详见附件。

附件: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予受理项目复审申请与审查工作程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

2020年6月4日

 

[返回本期目录栏]       

科技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中科院 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

(摘自科技部网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教育厅(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承担单位: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采取有力有效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部署,现就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以下简称项目承担单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科研助理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科研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鼓励项目承担单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既是促进就业稳定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与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相匹配的专业科技支撑队伍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依托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主体,按照公开、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在所承担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中,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参与科研相关工作。上述科技计划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

三、主动作为积极开发科研助理岗位。科研助理是指从事科研项目辅助研究、实验(工程)设施运行维护和实验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等工作的人员。项目承担单位应创新工作机制,采取包括签订服务协议等多种方式选聘科研助理,明确设置科研助理岗位的相关标准。项目承担单位应加强统筹,支持各级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和团队(课题组)结合承担项目和经费等情况设置科研助理岗位;鼓励经费较少的课题组联合设置科研助理岗位;鼓励国家人才计划入选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按需设置科研助理岗位。各单位要增强选聘科研助理工作的开放性,积极吸纳外部毕业生,不得设置仅招录本校(所)毕业生等限制条件。

四、进一步明确科研助理经费开支的相关管理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可结合自身情况,按规定从科研项目经费等渠道开支科研助理的相关经费支出。科研项目经费中,“劳务费”科目及结余资金均可按照有关规定用于科研助理的劳务性报酬和社会保险补助等支出。对于新立项项目,应结合科研助理的聘用情况认真测算经费需求,据实列支;在研项目如需调整预算,可由项目承担单位按规定调整。鼓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现有经费渠道,配套专门资金为科研助理岗位提供长期稳定支持。

五、加强对科研助理岗位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项目承担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本单位的实际签订服务协议等,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及服务期限等内容,并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参照本单位同级同类岗位确定科研助理薪酬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规定,为科研助理办理参加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高校毕业生在担任科研助理期间,其户口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其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项目单位不具备人事档案管理条件的,档案可参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规定转递至项目单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服务协议期满,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签协议,其户口和档案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就业后工龄与科研助理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六、建立完善项目承担单位科研助理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项目承担单位应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深化单位内部科研管理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能进能出、流动顺畅的科研助理队伍。加强科研助理岗位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提升科研助理能力水平、服务质量,拓宽成长空间,完善科研助理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对参与涉密科研项目的科研助理,严格落实各项保密工作要求,确保安全。

七、做好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各部门、各地区要切实履行职责,组织本部门、本地区所属项目承担单位认真做好落实工作。中央级科研院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头骨干企业等要发挥带头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主动作为,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双一流”建设高校设置科研助理岗位及实聘人数将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各地区可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本通知精神,提出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基金等)项目承担单位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具体落实意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落实好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工作。各单位自行组织的科研项目可参照本通知要求开展落实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工作。

各部门、各地区要加强跟踪指导,定期掌握本部门、本地区项目承担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情况,研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有力推进政策落实落地。请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及时向科技部报送工作进展情况,于2020年6月15日前报送具体落实计划,于2020年8月31日、12月31日前报送落实进展情况(具体格式见附件)。

科技部联系人:席梦佳 联系电话:010-58881671

教育部联系人:王骁 联系电话:010-66096298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系人:范淼 联系电话:010-84202538

附件:×××关于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落实计划及落实进展情况报告(模板)

科技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中科院 自然科学基金委

2020年5月27日

 

 

 

[返回本期目录栏]       

 

清华大学庄茁教授当选国际计算力学学会执委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计算力学学会(IACM)执委增选中,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庄茁教授当选国际计算力学学会执委(IACM, EC),任期:2020年-2026年。

国际计算力学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Mechanics,简称IACM)最早可追溯到1981年4月,由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R.H. Gallagher、J.T. Oden和O.C. Zienkiewicz三位计算力学领域的科学家发起的一次学术会议。1984年,IACM成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的关联组织。该组织旨在推动计算力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促进计算力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组织各领域中计算力学成果交流,提供传播计算力学有关知识的咨询和集会,每两年举办一届世界计算力学大会(WCCM)。

1988年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以团体会员名义加入该组织。2004年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6届世界计算力学大会暨亚太计算力学大会(WCCMVI), 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人参加了此次盛会。中国学者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将提升我国在国际力学界的话语权,北京大学袁明武教授曾担任IACM执委。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ICOSSAR 2021,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Safety & Reliability

21-25 June 2021,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Safety, reliability, performance,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and infrastructure systems continue to provide emergent and key challenges to infrastructure risk management due to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such as earthquakes, hurricanes and tropical cyclones, tsunamis, terrorist attacks, and industrial accidents involving aviation and energy production), the infrastructure crisis and climate change. In addressing these problems, th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uncertainties are unavoidable. The society can no longer afford to ignore congested roads, deficient bridges, aging dams, broken levees and water mains, among others. Furthermore, the importance of costs associated with managing existing structures, civil infrastructure and engineering systems in an era of finite resources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Decisions regarding requirements for design, continued service, rehabilitation or replacement, and management of risk should be based on optimization under uncertainty so as to balance conflicting requirements such as cost and performance.

For the five decades,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Safety and Reliability (ICOSSAR) orga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tructural Safety and Reliability (IASSAR) has provided a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share the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information on structural safety, reliability and risk-informed decision-making among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e first ICOSSAR was held in 1969 in Washington, D.C., USA. Since 1977, it has been successfully held every four years at several venues in Europe, USA and Japan, and has attracted many engineers in academia, industry, government and private practice. Previous ICOSSARs have been held in Washington, D.C., USA (1969), Munich, Germany (1977), Trondheim, Norway (1981), Kobe, Japan (1985), San Francisco, USA (1989), lnnsbruck, Austria (1993), Kyoto, Japan (1997), Newport Beach, USA (2001), Rome, Italy (2005), Osaka, Japan (2009), New York, USA (2013) and Vienna, Austria (2017).

The ICOSSAR 2021 will be held in Shanghai, which is the economic center of China. This conference aims to bring together engineers, scientists, educators,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to creat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of safety, risk and reliability of structures and systems in the following fields: civi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erospace engineering; marine/offshore engineering; industrial engineering; nuclear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urban planning; computer sciences; geo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We very much hope that ICOSSAR2021 will provide all attendees with ample opportunities to exchange ideas and learn from one another about new concepts in structural safety and reliability.

Topics:

Both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uncertainty, safety, risk and reliability of structures and systems in civil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erospace engineering, marine/offshore engineering, industrial engineering, nuclear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urban planning, computer sciences, geo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will be addresse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are particularly welcome.

The list of conference topics includes (but is certainly not limited to):

*Aeronautical and Aerospace Structur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Decision-Making

*Applied Probability

*Bayesian Methods

*Big-Data Supported Reliability Assessment

*Biomechanics and Bioengineering

*Bridges, Buildings and Industrial Facilities

*Climate Change

*Computational Methods

*Computational Stochastic Mechanics

*Damage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Data-Driven Modeling

*Deterioration Model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Fatigue and Fracture

*Flood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Fuzzy and Interval Analys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Based Risk Analysi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Geomechanics

*Geostatistics

*Hazards Analysis

*Human Factors

*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Assurance

*Insurance, Reinsurance, and Management of Risk

*Life Cycle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Cost

*Life Extension

*Lifeline Risk Assessment

*Loads and Load Combinations

*Loss Analysis

*Machine Learning-Based Risk Analysis

*Materials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Systems

*Multicriteria Optimization

*Nuclear Structures

*Offshore and Marine Structures

*Optimization under Uncertainty

*Passive and Active Structural Control

*Performance-Based Engineering

*Probabilistic Materials Analysis

*Probabilistic Risk Analysis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Random Vibration (linear and nonlinear)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and Regulations

*Reliability-Based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Reliability Theory

*Resilience of Structures, Networks and Communities

*Risk Analysis and Risk-Informed Decision Making

*Risk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Simulation Methods

*Social Science / Urban Planning

*Statistical Design Analysis

*Stochastic Finite Elements

*Stochastic Fracture Mechanics

*Stochastic Processes and Field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tructural Systems

*Sustainability under Global Warming

*System Identification

*System ReliabilityTransportation Systems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Wind Engineering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the conference website: http://www.icossar2021.org/

 [返回本期目录栏]

 

 

第十二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

2020年10月23-25日,重庆

 

 

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是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十二年来分别在天津(2008年)、武汉(2010年)、成都(2012年)、兰州(2014年)、福州(2016年)、宜昌(2018年)成功举办了第六届~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会议内容涉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中的随机振动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问题。

随机振动与随机动力学研究工程结构或其它动力系统在随机动力作用下的响应分析、损伤控制与可靠度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振动、结构动力稳定性、结构动力损伤与疲劳破坏、结构随机最优控制与可靠性分析等主要内容。目前,随机振动与随机动力学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通过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的融合与发展,随机振动与随机动力学在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乃至信息与通讯工程和生命科学等领域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

第十二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将于2020年10月23日~25日在“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励颐拓软件有限公司具体承办,并由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随机动力学学组等单位参与协办。会议将通过主题交流与讨论,展示随机振动和随机动力学理论与应用的新成果与新进展。

热忱欢迎从事随机振动、随机动力学等研究与应用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研究生和相关工程企业代表与会交流,以期推动我国随机振动和随机动力学研究在理论、试验与实践方面的发展。

一、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重庆励颐拓软件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随机动力学学组

工程可靠性与随机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

二、学术委员会

主 任:陈建兵

副主任:徐 伟 李永乐 苏 成 雷 鹰 姜 潮 吕大刚 黄志龙

秘书长:彭勇波

委 员:(按姓氏拼音排列)

陈奎孚 陈建兵 陈林聪 陈朝晖 陈启东 陈新中 戴鸿哲

邓茂林 杜永峰 杜思义 段元锋 范文亮 冯志强 傅继阳

甘春标 顾水涛 何 军 洪 灵 华旭刚 黄 斌 黄志龙

黄国庆 霍林生 姜绍飞 姜 潮 蒋 瑜 靳艳飞 雷 敏

雷 鹰 李 杰 李永乐 李春祥 李 钢 李佼瑞 梁建文

刘保国 刘先斌 刘晓波 刘章军 刘 宇 刘中华 吕大刚

马 娟 马少娟 彭勇波 邱志平 戎海武 苏 成 孙建桥

孙中奎 谭 平 王柏生 王 强 王丹生 王 浩 王树青

王晓军 王新刚 王秀瑾 吴志强 吴玖荣 吴子燕 韦 凯

向 俊 肖仪清 徐 伟 徐 斌 徐亚洲 许 勇 杨绿峰

杨 成 杨迪雄 杨庆山 伊廷华 应祖光 张亚辉 张义民

三、组织委员会

主 席:黄国庆 彭勇波

副主席:顾水涛 范文亮 陈朝晖

秘书长:顾水涛 范文亮

委 员:曹 晖 胡?高 贾传果 刘红军 刘 敏 彭留留 王 奇

王宇航 汪之松 阳 洋 李志豪 刘瑞莉 朱 超 别 鑫

彭梦瑶 申 念 袁 酊 叶彦鹏 赵晨旭 张润泽

四、会议主题

*随机动力作用及其模型化

*随机振动基础理论及其进展

*线性与非线性随机动力学

*随机参数结构分析

*工程结构动力损伤与疲劳破坏分析

*结构动力稳定性与随机分叉

*工程结构与工程系统可靠度分析

*结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

*结构随机最优控制与优化设计

*风工程中的概率方法

*地震工程中的概率方法

*环境振动与智能结构

*车致振动随机动力学

*轨道交通随机动力学

*海洋工程随机动力学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支持下的随机动力学

*随机振动与随机动力学的工程应用

*随机振动与随机动力学的其它方面

*不确定性分析与量化的其它方面

*随机振动教育

五、朱位秋学术讲座及大会特邀报告

最新的信息请关注会议官方网站:

http://civilsjzd.cqu.edu.cn

六、重要日期

摘要提交截止(延期):2020年5月30日

全文提交截止:2020年5月30日

录 用 通 知 :2020年6月30日

会议早期注册:2020年7月30日

会议报到注册:2020年10月23日

会 议 召 开 :2020年10月23日-25日

七、会议地点

会议地点:中国重庆 科苑戴斯酒店

会议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重大广场

八、投稿及论文出版

投稿论文须是原创作品,未在其它期刊发表或出版,文中不涉及保密内容,避免一稿多投现象。摘要及论文全文的格式模板将随本号通知附上。摘要和论文全文的格式请严格按照模板要求撰写。

经版面审查及学术评审后,符合录用条件的论文,大会组委会将发出录用通知书,大会将所有论文的摘要编辑成集,供大会期间参会人员交流,同时将摘要集以及论文全文的电子版以U盘形式交流。论文全文不出版,不影响论文会后向其它期刊投稿。

大会将从参会宣读论文中遴选若干优秀论文,推荐到《振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及《固体力学学报》正刊发表。《振动工程学报》和《振动与冲击》是美国Ei-Compendex数据库等收录的核心期刊,《固体力学学报》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摘要及论文全文投递采用电子邮件,投稿专用邮箱:sjzd2020@cqu.edu.cn。

特别说明:论文全文投稿自愿。若参与优秀论文(优秀青年学者论文或优秀研究生论文)评选或希望参与遴选推荐到上述期刊发表,则必须投稿全文。若不参与上述评选或遴选,则可不投递全文,只需投递摘要即可。

九、优秀论文评选

大会将从参会宣读论文中评选两篇优秀青年学者论文、四篇优秀研究生论文,对优秀论文获得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并给予适当奖励。

十、会议费用

早期注册费用正式代表1800元/人、学生代表1000元/人,7月30日之后注册费用正式代表2000元/人,学生代表1200元/人(学生须持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包含会议场所、会议论文摘要集印刷等费用。经评审在刊物上正式发表的论文按刊物规定由编辑部收取版面费。会议注册费用说明详见附件2。

会议期间食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十一、住宿安排

下榻酒店:本次会议在重庆科苑戴斯酒店(开会地点)以及筑园酒店预留部分房间,可在参会回执(见附件1)中说明预定需求,其他酒店可自行预定。

十二、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 83 号 重庆大学(B区)土木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400045

联系人及电话:

彭梦瑶(重庆大学) 17830803019

顾水涛(重庆大学) 13815873647

范文亮(重庆大学) 15178817816

黄国庆(重庆大学) 15086887906

邮箱:sjzd2020@cqu.edu.cn

请参会人员加入本次会议专用QQ 交流群:808219959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Ph.D. Opening in Data-driven Multiscale Modeling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Funded Ph.D.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in Dr. Liu's group (https://xinliugroup.weebly.com) in the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 Systems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UTA). The students will also work with the Institute for Predictive Performance Methodology (IPPM)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Research Institute (UTARI). Self-motivated individuals who have research experience in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are strongly encouraged to apply for the Ph.D. positions.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In addition, experiences in programming (fortran, c++, python) are highly desired. Admission requirements can be found at https://www.uta.edu/admissions/apply. Interested applicants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Dr. Liu (xin.liu@uta.edu) with an up-to-date CV and transcript. This position is available starting Fall 2020 or Spring 2021.

  [返回本期目录栏]

 

PhD Position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t Binghamton University

We are inviting motivated, talented students to apply a PhD opening fully funded by NIH starting Fall 2020 or Spring 2021. The project is focused on the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membrane mechanics for understanding vesicle formation in bacteria. The student will work in a multidisciplinary group with experimental microbiologists and mechanical engineers. Candidates with a background in mechanics and biophysics/biochemistry are encouraged to apply. Strong programming skills in C/C++ and experience with all-atom or coarse-grained molecular dynamics are preferred. Strong publication record and excellent research training will hav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terested candidates are encouraged to contact Dr. Xin Yong directly. This position will remain open until filled.

The Soft Matter and Interfacial Phenomena Lab (SaIL) at Binghamton University (http://bingweb.binghamton.edu/~xyong/) focuses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ransport and interfacial phenomena in synthetic and biological soft materials, includes but not limited to colloidal assembly, polymer gels, bacterial membranes, and biofilms. The research findings from the group have been published in highly regarded journals like Nano Lett., ACS Nano, Angew. Chemie Int. Ed.,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Macromolecules, J. Biol. Chem., etc.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20年第41卷

 

水下爆炸冲击作用下悬浮隧道响应参数分析

 罗刚,张玉龙,潘少康,贾航航,刘畅

海洋立管双模态动力学分岔分析

 孙云卿,吴志强,章国齐,王远岑

脉动气流对竖直平板降膜蒸发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钟音,凌长明,谢公南

角度-距离复合变换法消除边界积分方程近奇异性

 周枫林,谢贵重,张见明,李落星

年龄结构、接触模式和接种对手足口病传播机制的影响

 周峰,祝光湖,唐甜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固体力学学报

工程力学

计算力学学报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发挥高校在科研攻关中的积极作用(治理之道)

(摘自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统一领导、协同推进科研攻关,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高校是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结合点,在科技研发、项目攻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工业大学紧紧围绕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发展方向,在疫情防控中积极作为、加强科技创新,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国家和人民需要为方向。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这要求我们在科研方向选择、科研项目设立等方面围绕科教兴国、科技惠民,从国家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科研攻关使创新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人类对其源头、传播途径、致病机理、诊疗方案等的认识和研判需要一个过程。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迫切需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北京工业大学立足自身特点,第一时间设立专项资助、简化申报程序、鼓励跨领域联合研究,现已遴选出涉及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疫情预测等多个领域的项目,努力对疫情防控有所贡献。

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综合多学科力量加快科研攻关,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力争早日取得突破,尽快拿出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高校学科门类丰富,拥有一支学术思想活跃的创新人才和专家队伍。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组织相比,高校在开展多学科交叉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确立需求导向,推进科研组织模式改革,探索交叉学科发展。同时,加强与其他创新主体协同发展,以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原始创新,走出一条以促进科教融合为主线、以推动开放协同为突破口的发展之路,为多学科综合协同攻关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为了推动经济社会更平衡更充分发展、让人民共享更多科技创新成果,高校需要在加强科研攻关的基础上,加快构建从科学研究到实验开发再到应用推广的创新链,努力将攻关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近年来,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逐步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在有关方面协调下发挥积极作用。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北京工业大学与有关高校组成联合专家组,围绕科学防治这一目标,一方面加强科研攻关,致力于尽快掌握病毒情况;另一方面积极预防和避免次生性灾害,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还承办了抗击新冠肺炎应用技术线上发布会,吸引相关科技企业、投融资机构、科技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参会,经过推介洽谈,使更多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产品,直接服务于疫情防控及相关领域,加快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进程。

       [返回本期目录栏]

白皮书:以科技支撑 中国部署启动83个应急攻关项目

(摘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记者胡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日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围绕“可溯、可诊、可治、可防、可控”,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5大主攻方向,组织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加速推进科技研发和应用,部署启动83个应急攻关项目。

白皮书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目前,已有4种灭活疫苗和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总体研发进度与国外持平,部分技术路线进展处于国际领先。

白皮书说,坚持科研攻关和临床救治、防控实践相结合,中国推动磷酸氯喹、恢复期血浆、托珠单抗和中医药方剂、中成药等10种药物或治疗手段进入诊疗方案,获得4项临床批件,形成5项指导意见或专家共识。

此外,中国还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防控。白皮书指出,中国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疫情趋势研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努力找到每一个感染者、穷尽式地追踪密切接触者并进行隔离。通过5G视频实时对话平台,偏远山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团队可以与几千公里之外的高级别专家实时互动交流。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