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2卷,第3期,2020年11月10日

 

编辑组: http://jsstam.org.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jsstam.org.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成立交叉科学部

     2020年爆轰前沿与热点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第十三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会议纪要

     学术会议        

      2020年全国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招生招聘   

      Postdoc in Mechanics/Tribology and/or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Postdoctoral Position: Computational Modelling of Magneto-Active Polymers

    学术期刊 

    《力学学报》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要为新一代科创人才“仰望星空”创造环境

    李萌:新一代科学家要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友情链接

    

 

=======================================================================================

新闻报道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成立交叉科学部

(摘自澎湃新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机构设置”一栏近日更新显示,在数学物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医学科学部8个传统学部之外,已新设立了交叉科学部。

截至10月30日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交叉科学部一栏尚未公布详细信息。

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10月20日发布的职务任免通知显示,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9月8日党组会议研究决定:陈拥军同志任交叉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免去其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职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副部级事业单位,由科学技术部管理。科学技术部负责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依法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和监督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依法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对独立运行,负责资助计划、项目设置和评审、立项、监督等组织实施工作。

今年10月21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曾强调,科技部将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摆在整个国家科技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

在此之前,交叉学科已于今年8月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在此之前,我国共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3个学科门类。

报道称,国家新设交叉学科门类具有双重原因:一是基于知识生产的需要。交叉学科相对于过往边界划分明确的单一学科而言,因可以提供更多元的理论基础和视角,更容易产生创造性成果。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尖端、前沿的研究越需要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而基于交叉学科的思维和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二是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高校里,设立和调整学科,归根结底还在于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发生了变化,需要高校及时作出反应。因此,国家新设交叉学科门类也是从政策的角度来引导高校调整学科布局,进而通过学科育人,培养出社会所急需的专门人才。

 

[返回本期目录栏]        

2020年爆轰前沿与热点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协同中心、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承办的“2020年爆轰前沿与热点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0月15日-18日在甘肃省酒泉市顺利召开。来自火箭军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化工材料研究所、总体工程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北大学,江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十几家科研院所及高校四十多位爆轰物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爆轰专业组组长北京理工大学刘彦教授主持,会议重点围绕爆轰物理发展前沿、爆轰物理在实验诊断技术、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了专题报告。

会议期间召开了爆轰专业组会议,刘彦作了爆轰学科发展规划报告,专业组委员针对学科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细致讨论。此次研讨会,一方面加强了国内同行单位在爆轰领域的学术交流,及时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及进展,另一方面明确了爆轰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规划,为爆轰学科的未来发展确立了方向。

[返回本期目录栏]        

 

第十三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会议纪要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

第十三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于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成都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主办,由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承办。会议收到论文140篇,其中,大会特邀报告5篇,分会场邀请报告20篇,参会人数260余人,论文第一作者涉及70个单位,其中41个高校单位、18个研究院所单位和11个企业单位。本次大会克服了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大会特邀报告采用线上报告与线下报告结合的方式举行,并向全国视频直播,当日在线收播人数达12000余人。

会议开幕式由本次大会主席、西南交通大学蔡力勋教授主持,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姚发明教授、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俊才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康国政教授、大会主赞助商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温仲元先生致辞祝贺。

MTS专委会主任委员、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孙俊才主持了第一阶段大会特邀报告。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吕坚院士首先作了题目为“先进材料多尺度实验力学”大会报告。吕坚院士结合团队开展的工作,针对宏观到纳观不同尺度材料试验及实验力学与计算力学结合的方法,以及预应力(残余应力)的多种试验方法作了综合介绍,在材料制备、试验与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吕院士团队都做出了引领国际的杰出工作。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涂善东院士报告题目为 “如何多快好省测评高温强度?—高通量小试样测试方法”。涂院士的报告从一叶知秋的哲学问题开始,认为许多时候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高通量环境下,无法获得足够的材料加工出合适的传统试样完成试验,能否用小试样或无试样(压入)试验,以微见著地等效为大试样或结构性能?从历史脉络看,材料基本力学性能测试向小试样和无试样测试发展已成为人们新的追求。涂院士着重介绍了简支梁、悬臂梁、圆环、小冲杆小试样蠕变试验和蠕变裂纹扩展的小试样的等效问题的创新研究进展。

大会特邀报告的第二阶段由MTS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帅健主持,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张卫华、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教授张书彦、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张哲峰分别作了题为“未来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残余应力三维表征技术方法及其应用”和“金属玻璃断裂机制与强度理论探索”的大会特邀报告。张卫华教授全面介绍了中国和德法日美高铁的发展现状及高铁发展的目标,特别就西南交通大学引领的高温超导磁悬浮和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高铁的研究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展望。张书彦教授介绍了自己应中国中子散裂源重大科学装置需要创建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的背景和利用中子散列源测量材料与结构残余应力的应力工程,着重介绍了结合计算力学的残余应力轮廓法。张哲峰研究员介绍了自2001年在德国做洪堡学者期间发现金属玻璃拉伸断口角度差异问题并经过18年坚持不懈的追踪研究,针对脆性材料如何发展出具有普适性的统一强度理论的原创过程和心路历程。

大会报告十分精彩,分会场报告也精彩纷呈,交流分为5个专题:损伤、断裂与疲劳,材料毫微测试与力学等效,材料与材料力学行为,工程材料与结构试验及评价和先进检测技术与试验机。清华大学教授施惠基,MTS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帅健、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关凯书、山东大学教授王威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李翔宇、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刘昌奎等20位专家作了分会场邀请报告。分会场报告人中涌现了一批青年才俊,他们的报告受到了代表们的热烈欢迎,代表们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全国学术盛会,进行了充分、热烈的交流,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本次大会的交流内容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比往届会议有较大拓展,从传统的材料与结构力学性能的宏观试验拓展到毫微(纳)观力学试验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从均质材料与结构试验拓展到先进梯度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的试验理论、技术与方法,从传统的材料试验机技术拓展到DIC光测、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等先进测试技术,从多尺度试验室试样的试验技术拓展到在役结构的局部力学性能微损与缺陷无损测试技术。

在大会期间,召开了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参会委员21名。会议在孙俊才主任委员的主持下,宣布了中国力学学会批准的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新一届委员名单。第六届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建国做了工作报告。委员会对王建国为主任委员的第六届委员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蔡力勋教授主持的第十三届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忱祝贺,对第七届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包陈以及会务组细致周到的会议服务表示衷心感谢,委员会赞扬了各位新委员在会议交流和分会场主持中的认真表现。会议讨论了今后的工作计划、青年委员人选及下一届学术大会的承办单位。最后,孙俊才主任委员向王建国和蔡力勋教授颁发了第七届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证书,向新委员们颁发了委员证书。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2020年全国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全国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会议目的是交流研讨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方面的建设成果和改革经验。会议每2年举办一次,自2010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过5届,对于提高力学实验教学水平、推动力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以及新技术新产品在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申报,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定于2020年12月11-13日在南京举办2020年全国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将继续交流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开展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赛的总结和研讨。同时,2020年是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力学类)的申报年,会议还将组织一流“实验金课”的案例分享。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河海大学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江苏省力学学会

一、会议主要内容

1. 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性实验开发成果交流与研讨

2.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赛总结与研讨

3.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案例分享与研讨

二、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0年12月18日至20日

12月18日 参会代表报到

12月19-20日 报告会、研讨会

会议地点: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会议中心(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

报到和住宿地点:江苏翠屏山宾馆(南京市江宁区天元西路 168 号)

住宿标准:大床房、标准间均为380元/间。

三、会议费用

会 务 费:800元/人,由江苏省力学学会代收,并开具发票。会议期间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四、参会人员

各校基础力学实验竞赛指导教师、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教师、教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等。

五、报名方式

请参会人员于11月30日前填写参会回执发送至会议联系人邮箱。

六、会务联系人

雷冬:电话13813815449;邮箱 leidong@hhu.edu.cn

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2020年10月30日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Postdoc in Mechanics/Tribology and/or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Specifically, the post requires expert knowledge in experimental and/or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of materials and/or tribology (or triboelectricity and electro-adhesion). Topics which can be pursued in the project include the mechanics and tribology of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structured adhesive joints, electro-adhesion, contact stiffness and friction. The exact focus will depend on the candidate’s background. Candidates who have worked on fabricating, testing or modelling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either mechanics or electronic aspects) are also welcomed.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will also be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formulation and submission of research publications and research proposals as well as help manage and direct this complex and challenging project as opportunities allow. The candidate will work with an experienced team at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 including Dr Daniel Mulvihill, Prof Nikolaj Gadegaard and Prof Ravinder Dahiya. The candidate will be able to work in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spanning three research groups: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Research Group (MMRG), Biological Interfaces at Glasgow Group (BIG) and the Bendable Electronics and Sensing Group (BEST). The post is for 1 year in the first instance with possibility of extension.

Candidates are invited with experience in: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modelling of materials (e.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or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in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or tribology and/or fabrication and testing of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Knowledge/qualifications in any of: solid mechanics/tribology/friction/contact mechanics/surface metrology/bonded adhesive joints and triboelectric or electro-mechanics problems. Candidates with backgrounds i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d energy harvesters are also welcome.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will also be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formulation and submission of research publications and research proposals as well as help manage and direct this complex and challenging project as opportunities allow.

Apply here:

https://my.corehr.com/pls/uogrecruit/erq_search_package.search_form?p_co...

(Search by selecting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Select by college' leaving all other catagories as 'all')

Closing date: 8th Dec 2020

  [返回本期目录栏]

Postdoctoral Position: Computational Modelling of Magneto-Active Polymers

Overall description of the project: 4D-BIOMAP is a multidisciplinary project, recently funded by the 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that aims at providing cutting-edge solutions to modul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ll’s/tissue’s substrate remotely. This mechanical stimula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on biological structures leading to alterations in functional responses,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activation of growth or healing processes. To overcome the current limitations preventing advance in this field, we will develop novel 4D printed structures based on magneto-active polymers. These structures will enable for remote magneto-mechanical stimulation of biological structures and (reversible) evolution of their mechanical surrounding simulating relevant pathological processes. To this end, we will combine experimental,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ologies to be implemented by a highly multidisciplinary work team.

Role of PostDoc2 in the project: The postdoc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conducting the following research activities:

• Develop finite element (FE) frameworks to simulate nonlinear magneto-mechanical problems.

•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onstitutive models into the FE codes.

• Develop FE frameworks to simulate mechan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n biological systems.

• Help at designing the experimental activities providing computational support.

• Help at supervising PhD and MSc students.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will join the newly created Lab for Smart Materials and Mechanobiological Systems, within the Department of Continuum Mechanics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 (Spain). More details in attached file.

Interested candidates, please email Dr. Daniel Garcia-Gonzalez: danigarc@ing.uc3m.e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力学学报》

2020年第52卷5期

 

超弹性材料本构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彭向峰, 李录贤

磁-电-弹性半空间在轴对称热载荷作用下的三维问题研究

 胡克强, 高存法, 仲政, Chen Zengtao

考虑应变率的广义压电热弹理论及其应用

 李吉伟, 何天虎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激波风洞智能测力系统研究

 汪运鹏, 杨瑞鑫, 聂少军, 姜宗林

Mindlin 矩形微板的热弹性阻尼解析解

 马航空, 周晨阳, 李世荣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工程力学

力学与实践

Structural Durability & Health Monitoring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 精华

-----------------------------------------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要为新一代科创人才“仰望星空”创造环境

(摘自摘自中国新闻网)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科技创新也应打造‘双循环’格局,即要以‘我’为主,坚持自主创新,同时绝不排斥与国际的交流合作,”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指出:“只要教育、科技稳步发展,建立起科创的‘青藏高原’,出现原始创新的‘珠峰’将是自然而然的事。”
 
身为上海交通大学(下称“上海交大”)常务副校长的丁奎岭认为,中国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创新的一极,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出科学领域“未来的大师”。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正是依靠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创新贡献实现迅猛发展。当前,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唯有在原始创新上实现突破,才能真正成为科技强国,”丁奎岭说,因此,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新一代青年,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格外重要。
 
何谓“未来的大师”?在丁奎岭看来,即是能为某一科学领域发展,甚至为人们认知世界、改造世界“扣动扳机”的人。
 
他以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举例:“早在1954年,《北京中医》上就刊登了青蒿提取物治愈疟疾的文章,但那是个‘黑匣子’,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有效。屠呦呦成功提取了青蒿素,验证了其抗疟活性,并通过合作进一步明确了其分子结构和药理活性,由此发展出的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以原始创新触发人类进步,这就是大师级的贡献。”
 
如何培养这样的创新人才?丁奎岭认为,关键是尊重和培养学生以兴趣为驱动进行学习和探索。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选择专业的出发点并不是热爱,可能受到社会环境影响选择热门高薪领域,这是各个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都有的现象。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希望学生能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学科领域。”丁奎岭说。
 
营造兴趣为导向的专业选择氛围,高校首先应该打破学科界限。“上海交大正在规划设立‘未来技术学院’,探索面向原始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丁奎岭透露,“未来技术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希望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让学生能够仰望星空,尽情发挥想象力。”
 
进一步地,高校还应打造宽容失败的环境。“我们要改变凡事追求成功率的思路,允许创新失败,否则各类人才就很难大胆地去进行尝试,”丁奎岭说。
 
这还涉及到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现在很多高校仍然非常关注论文数量、专利数量、博士后经历等‘硬指标’考核评价条件,只有通过考核,才能得到经费支持。这是我们需要着力改善的,”丁奎岭说,“我们要放眼未来,把目光瞄向人才的创新思想、发展潜力,而不是仅看过去的成绩。”
 
“如果某一天,高校师生有了好的创意就能够得到有力的支持,去实现他们的奇思妙想,创新就真正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文化。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原始创新就一定会不断涌现。”丁奎岭说。
 
他指出,随着国家在基础研究、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不断投入,创新驱动的理念已经开始普遍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
 
以上海为例,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正在汇集各方合力,形成越来越显著的协同效应。
 
“一是形成了一批影响力遍及全国的独角兽企业;二是正在成为创业者的乐园和热土;三是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诞生了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丁奎岭说,高校在其中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面向国家未来的发展需求,高校还应在未来人才的价值引领上下更大功夫。
 
“上海交大百年历史,涌现出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或坚持破解基础科学难题,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翘楚;或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做出巨大贡献,”丁奎岭说,“我们要通过价值观引领,将这些科学精神在年轻一代学生中传承下去。”(完)
 
 

 

 
       [返回本期目录栏]

李萌:新一代科学家要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摘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在6日举行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时代的科学创造、技术发明和科学家精神,新一代科学家要向老一代科学家学习,在学术上超越、在精神上继承和弘扬,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科技创新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座谈会上,人民英雄、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中国科学院院士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科院国家天文台“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研究员、“蛟龙”号载人深潜团队代表李艳青高级工程师、CAP1400第三代核电科研团队代表陈煜、登海种业科研团队代表陶旭东及媒体代表等,共同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良好学风作风”进行交流座谈。

李萌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界有义务担当这一责任”。

同时,该《建议》还提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要完成好五中全会规划的各项战略任务,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支撑和引领。科技部始终把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作风建设摆在整个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方面加强正面引领;另一方面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塑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李萌表示,新时代要有新时代的科学创造、技术发明,也要有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我们要把老一代科学家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并在内涵上深度上不断拓展。老一代科学家不应当成为后人不可逾越的巅峰,而应当是我们向更高巅峰迈进的重要里程碑式的台阶。新一代科学家要在学术上超越他们,在精神上继承和弘扬他们,创造属于新时代更加辉煌的科学家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科技创新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弘扬科学家精神座谈会上,“科学家精神丛书”第2册《创新篇》也正式发布。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