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2卷,第6期,2020年12月25日

 

编辑组:http://jsstam.org.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jsstam.org.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第15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在重庆召开

     中国力学学会第111次青年学术沙龙活动在杭州召开

     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学术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第15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应用研讨会

      招生招聘   

      PhD and MSc Positions at McGill University in Mechanics of Architected Metamaterials

      RA and Postdoc position in Computational Mechanobiology at Penn State

    学术期刊 

    《工程力学》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教育部:高校科研要有真发现,解决真问题

    教育部:2016至2019年留学生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

   友情链接

   

 

=======================================================================================

新闻报道
 

-------------------------------------------

  

第15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在重庆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第15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于2020年12月4-7日在重庆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重庆大学主办,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139家单位的38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和摘要218篇。会议期间共有大会报告8个,专题分会场6个,邀请报告29个,分会场报告160个,海报37个。

会议开幕式由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磁流变研究中心主任余淼教授主持。重庆大学党委常委、明炬副校长致欢迎辞,大会组委会主席、流变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张劲军教授致开幕辞,光电工程学院院长郭永彩教授亦向参会代表介绍了重庆大学磁流变研究中心在光学平台主动致稳、弱刚性零件超精密加工等前沿领域和关键技术等方向取得的突出成果。

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吴爱祥教授、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劲军教授、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德才教授、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原主任许元泽教授等8位学界知名专家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做大会专题报告。

本次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共分为理论-模拟-测试技术、聚合物及其加工流变学、电-磁-光流变学、石油与矿业流变学、岩石岩土流变学、多相多组体系流变学等6个专题分会场进行讨论,代表们积极分享两年来在流变学领域取得的成果,来自四川大学年高84的吴宗周老先生亦到会并做分会场报告。本次学术会议学术讨论气氛热烈,代表们踊跃发言、积极交流,充分展示了近两年来我国流变学界取得的长足进步和不俗表现。

大会授予北京科技大学吴爱祥教授第七届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研究所卢宇源博士、重庆大学綦松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孙广宇博士第十一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大会亦评选出优秀论文奖及优秀墙报奖。大会决定第16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由福州工程学院彭响方教授团队承办。

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11月,30余年来,在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的指导下,已先后举办了15届全国学术会议,通过流变学界的学术交流、推动了我国流变学的研究和应用发展,拓宽了流变学在经济和工业化方面的发展领域。流变学学术会议已成为全国流变学学者专家交流的桥梁和重要平台。

 

 

[返回本期目录栏]            

 

 

中国力学学会第111次青年学术沙龙活动在杭州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2020年12月14日,中国力学学会第111次青年学术沙龙活动在杭州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钱塘科技创新中心、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60位力学科研工作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沙龙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玉丽教授主持。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汤亚南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冯雪教授分别致辞。他们对积极参加沙龙活动的青年人才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希望通过青年沙龙促进力学青年学者的相互了解与科研合作,进一步推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

本次活动共邀请了11位专家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少鹏教授、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陈颖助理研究员、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付浩然副研究员、浙江大学宋吉舟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李锐教授主持。

北京理工大学胡更开教授应邀做题目为《基于静电力除尘机理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介绍驻波电帘的除尘机理,揭示颗粒碰撞电荷转移、运动模式和除尘效率与工作电压、工作频率以及电极周期常数的变化规律。北京理工大学陈少华教授应邀做题目为《固液微颗粒定向输运的功能表面设计与表征》的学术报告,报告针对非均匀应变场、非均匀力场、非均匀磁场、表面浸润梯度场中的固体与液体微颗粒,开展了微颗粒自发运动的力学机理、影响自发输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有效调控微颗粒定向输运技术的研究,进一步设计了相应的微输运机械、纳米钟、纳米筛、微型行走机器人及集水功能表面,研究内容为功能化表面及微型功能器件的研究提供了力学理论及设计新思路。清华大学张一慧教授应邀做题目为《非常规网状软材料力学》的学术报告,报告围绕力学驱动的非常规网状软材料的设计与制造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受生物体胶原组织微观构造启发而建立的仿生软材料设计;在周期性网状材料中引入任意曲线微结构和复合微结构的多级点阵设计概念,建立基于多级点阵的软质力学超材料的非线性变形理论及设计方法,制备出具有超大负溶胀、各向异性负溶胀、热致纯剪切等非常规性质的网状超材料,还实现了材料泊松比在-1到1范围内的精确调控及大变形各向同性的性质;所发展的网状软材料在医用支架、生医器件等领域的应用。中国力学学会青年托举人才、浙江大学李铁风教授应邀做题目为《智能软材料的力学建模与机器人系统设计》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由电驱动人工肌肉及智能水凝胶为材料基础,通过力学建模指导新型器件与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例举深海软体机器鱼、水凝胶驱动器件等几类软体系统,分析其中的系统设计与相关力学问题,并探索其在实际任务中的应用。中国力学学会青年托举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卢同庆教授应邀做题目为《韧性水凝胶的疲劳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近些年课题组在韧性水凝胶疲劳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第一代、第二代韧性水凝胶的疲劳性能研究、韧性水凝胶的疲劳机理分析以及抗疲劳水凝胶的设计方法。北京大学易新特聘研究员应邀做题目为《受限细长柔杆在弹性空间内的非线性力学行为》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针对弹性细长杆—生物囊泡这类由一维杆件和二维膜壳构成的组合弹性结构,创建了描述该系统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框架,针对受限开口和闭口细长柔杆,考察柔杆的弹性性能与长度对系统力学行为和构型演化的影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实验室王鹏飞研究员应邀做题目为《智能驱动材料与可变结构技术》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面向通信、导航、遥感等多功能一体化应用需求,按照“硬件通用化、动态可重构、功能自定义”的思路,开展一体化、轻量化、智能化的可变构型载荷结构设计,实现物理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在轨自主可重构能力,尤其针对未来卫星在体积、重量、功耗、成本等方面的苛刻约束,基于高度可控的新型智能驱动材料和柔性传感技术,并结合刚柔复合设计、多稳态结构设计、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3D/4D打印等手段,开展可编程、可组装、可重构且具有自感知能力的空间智能结构技术研究,支撑未来空间智能可重构平台及载荷技术发展。浙江大学贾铮教授应邀做题目为《具有优异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离子导体》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两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离子导体(1.疏水型离子液体凝胶;2.全固态离子导电共聚物),并探讨其力学性能、增强增韧机理、导电性能、和可加工性(3D打印)等特性,报告还将介绍多种基于以上两种离子导体的离子器件(ionotronic devices),包括应变传感器、离子皮肤、纳米摩擦发电机等,展示离子导体在软体机器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中国力学学会青年托举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徐光魁教授应邀做题目为《A unified self-similar hierarchical model for cell rheology》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针对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动态载荷下都表现出普遍的标度律流变学行为,他们提出了一个细胞多级结构模型来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骨架的基本结构力学响应,模拟结果证实该模型可以再现细胞流变学的所有标度律特征,以及细胞在静态或预应力荷载下的应力硬化现象,并发展了一个自相似多级模型,能够捕捉蠕变柔度随时间的标度律特性或复模量随频率的标度律特性。北京航空航天李宇航副教授应邀做题目为《基于人体生物特性的柔性器件力/热舒适性与安全性设计理论研究》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考虑人体生物特性下柔性器件-人体皮肤组织集成系统的传热与热力耦合理论模型,基于神经动力学研究器件对人体舒适性影响,并针对电子器件短路等快速升温问题提出高效散热基体设计方法,为柔性器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本次沙龙报告内容丰富多彩,现场提问、交流积极热烈,通充分交流了力学多个方向的最新进展,促进力学青年学者的相互了解与科研合作,共享新思想、激发新思维。

 

 

 

[返回本期目录栏]       

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摘自教育部网站)

 

教人〔2020〕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部内有关司局、有关直属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切实扭转高校“唯帽子”倾向,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我部制定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各部门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宣传解读,帮助广大人才充分知晓和正确理解《意见》,营造贯彻落实的良好氛围。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当前工作中不符合《意见》要求的地方,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立行立改逐项抓好落实。整改方案应于2020年12月31日前报我部人事司备案。严格对照《意见》要求,全面梳理有关制度文件,抓紧修订完善,建立长效机制。要结合实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开展工作,注重经验总结,并于2021年6月30日前将《意见》落实情况和经验做法报我部人事司。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所属高校按照要求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落实过程中有关意见建议,请及时报我部。

教育部

2020年11月30日

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树立正确人才观,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激励和引导高校人才队伍坚守初心使命、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现就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理解人才称号内涵。人才称号是在人才计划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人才的入选标识,是对人才阶段性学术成就、贡献和影响力的充分肯定,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获得者不享有学术特权。授予和使用人才称号的目的是赋予人才荣誉、使命和责任,为广大人才树立成长标杆,激励和引导人才强化使命担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正确看待人才与人才称号的关系。人才称号获得者是优秀人才的代表,是高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平等看待各类人才。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监督、流动机制,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不将高层次人才等同于人才称号获得者,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不单纯以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评价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扭转以“帽子”为牵引建设人才队伍的不良倾向。

三、正确认识人才称号获得者的使命责任。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第一身份是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师德师风规范,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优秀拔尖人才中发挥突出作用。要坚持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努力在建设科教强国和文化强国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供支撑。要强化价值引领,坚守精神追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努力成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典范。

四、推进人才计划改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强化人才计划的战略性、系统性、基础性建设,将人才计划实施的重心转移到激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履行特定岗位职责、作出创新性贡献上来。要精简教育领域各类人才计划,对原有人才计划进行优化整合,层次相近、措施相似、力度相当的不再重复设置,原则上不再新设。在相同层次人才计划实施中,高校要避免重复推荐人选,同一人才在计划支持期内只能获得一项。要认真检视正在实施的人才计划,明确计划定位,完善管理制度,强化依法管理,将政治立场、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材编写、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团队建设等要求综合纳入人选参评条件和考核内容,避免出现仅授予人才称号、给予待遇但缺乏有效管理考核的现象。要对人才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实施成效不佳、重复支持、没有实质性支持举措的要及时终止。

六、规范人才招聘和引进工作。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学校定位、学科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制定人才队伍中长期发展规划,精准提出人才招聘和引进岗位需求,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延揽人才,不将人才称号作为硬性指标,不针对人才称号获得者发布“明码标价”的招聘广告。要统筹用好国内外人才资源,不将国(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作为人才招聘引进的限制性条件。严格依照法律政策规定和合同约定招揽和引进人才,不得招揽在支持期内的高层次人才,禁止采取“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流动手续”或另建人事档案的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全职人才。人才成果严格按照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东北地区挖人才。要合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前期培养投入补偿机制。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与学校签订长期服务合同,为实施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七、大力培养支持各类人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坚持分类施策,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提供应有的支持,搭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发展平台。高校要将国家人才计划与本校实际紧密结合,统筹考虑人才称号获得者和其他高层次人才,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对在支持期内的人才称号获得者,要按照政策和合同约定落实配套的条件保障;对其他人才,要健全针对性、普惠性支持措施,原则上不设置年龄、资历等非学术性门槛,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大对青年优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力度,基于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创新需要和人才发展潜力,提供长期稳定、丰富多元的支持。

八、改进评估、评价和评审方法。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要坚持对师资队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将人才称号和数量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减少评价结果与学术资源配置直接挂钩。人才评价、职称评聘等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放在首位,突出教育教学成效,基于学术水平、实际贡献、发展潜力和现实表现等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和考核周期,优化评价标准和方式,合理运用综合评价、分类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科学开展评价,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各类学科基地评估、学位点申报、项目评审、评奖评优,要结合实际建立与其特点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得将是否获得人才称号或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作为限制性条件或评价的重要内容,有关申报书中不设置填写人才称号相关栏目。

九、坚持正确的收入分配导向。高校要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精神和物质激励结合、岗位职责和收入水平匹配,根据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合理确定收入水平,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等物质利益简单挂钩。对高层次人才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探索建立当期和长期相结合的支付方式,建立人才薪酬待遇与其履职年限、长期贡献相匹配的机制,引导高层次人才长期稳定服务。要统筹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收入分配水平,消除引进人才和非引进人才、有称号人才和其他人才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十、净化人才称号使用外部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宣传各类人才取得的业绩和贡献,不得以获得人才称号作为宣传重点,不发布关于人才称号的各类名单、统计、排行,不引用和宣传其他机构以人才称号为主要指标撰写的报告、编制的排行。不得将科研项目(基地、平台)负责人、项目评审专家、高被引论文作者、学术组织负责人等作为人才称号加以使用、宣传。

十一、加强人才称号使用监督。高校要强化主体责任,把规范人才称号使用作为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自评自查,听取校内各层次人才意见建议。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人才称号规范使用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工作的监督范围,加强对人才称号规范使用情况的监督指导。要定期对项目、人才、学科、基地等评估评价活动中涉及人才称号简单量化的做法进行清理,及时纠偏纠错,违规使用人才称号问题严重的,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责令限期整改。

十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高校党委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决扭转“唯帽子”倾向,把规范使用人才称号落实到人才工作各环节。要建立人才引进把关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完善把关程序,拓宽把关渠道,加强对人才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观点、廉洁自律、现实表现等的全面把关。要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组织开展培训、国情研修等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人才的联系服务,积极为人才安家落户、子女就学、享受健康医疗服务等创造条件。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会议

-----------------------------------------

 

第十三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是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分会)主办、在我国生物力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系列学术会议,每三年举办一次。该系列学术会议对我国生物力学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促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相关交叉领域的合作和发展。 “第十三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 将于2021年8月7日至1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由贵州医科大学承办。

会议将以大会邀请报告、分会场主题报告、一般报告和墙报等形式交流我国生物力学和力学生物学等相关研究领域最新成果。会议论文摘要将以《医用生物力学》杂志增刊的形式汇编发表。会议拟分别进行优秀会议论文(青年学者、研究生)和优秀墙报评选。

一、征文范围、论文摘要投稿方式与格式

会议征集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各领域近三年的最新研究论文。请欲参会的作者登陆会议网站:http://bi.gmc.edu.cn/cbmc2021,先下载“会议论文摘要模板”,按照模板要求撰写摘要,再根据提示流程进行投稿;作者也可以将按模板撰写的论文摘要以附件形式发送至会议信箱投稿:cbmc2021@qq.com。所有会议论文摘要经大会学术委员会审稿决定其在会议的交流形式,并向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出录用通知,即大会第二轮(报到)通知。

二、重要时间节点

论文摘要投稿截止时间:2021年5月15日;论文摘要录用通知发送时间:2021年6月15日。

三、会议联系方式

贵州医科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王玉林老师(会务,Tel: 13984369695; e-mail: 185760063@qq.com),王赟老师(学术,Tel: 13885019948; e-mail: 1102739357@qq.com);太原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李晓娜老师(Tel: 13803417943; e-mail: lixiaona@tyut.edu.c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郑丽沙老师(Tel:13810000338/10-82314878; e-mail: lishazheng@buaa.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第15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应用研讨会

15th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 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2021 年 4 月 16 日~4 月 19 日, 河南郑州

第一轮征文通知

会议论文为英文/Papers should be submitted in English

发起组织/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中国力学学会/The Chinese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中国声学学会/The Acoustic Society of China

IEEE UFFC 分会/IEEE UFFC

会议承办单位/Conference Hosting

河南理工大学/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一、会议主题

压电理论和声波理论的深入研究为各类声波器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坚实基础,也为学术交流和与快速发展的压电器件行业的互动创造了崭新的机会。随着压电理论研究上的日趋活跃、压电器件产业的多元化和快速繁荣,我们将面临更多来自于产业界实际技术难题的学术交流方面的需求。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应用研讨会在连续举办十四届的基础上,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声学学会和 IEEE-UFFC 分会将于 2021 年 4 月 16 日-4 月 19 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第十五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应用研讨会,主要议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 压电理论(包括微纳米压电理论)/Theory of Piezoelectricity;

(2) 声波理论(表面波、体波等)/Bulk and Surface Acoustic Waves;

(3) 压电器件的设计与分析/Design and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Devices;

(4) 压电器件的加工与制造技术(包括微纳米材料与器件的制造技 术)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Piezoelectric Devices;

(5) 压电、铁电材料及薄膜/Piezoelectric Materials, Ferroelectric Materials and Thin Film;

(6) 压电半导体/Piezoelectric Semiconductor;

(7) 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Piezotronics and Piezo-phototronics;

(8) 电、磁、热、弹多场耦合弹性波/Electrical, Magnetic, Thermal, Elastic Multi-field Coupled Elastic Waves;

(9) 复合材料及功能梯度材料中的弹性波/Elastic Waves in Composites and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10) 超声技术/Ultrasonics;

(11) 振荡器、滤波器的设计与制造/Oscillatorsand Filters;

(12) 传感器、执行器、俘能器等/Sensors, Actuators and Energy Harvesters;

(13) 超声成像、给药、治疗技术/Ultrasound Imaging, Drug Delivery and Therapy;

(14) 医用超声波及换能器/Medical Ultrasound and Transducer .

我们热情邀请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参加会议并交流研究成果,更欢迎来自压电器件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和领导来交流产业界的实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战略,共同探讨如何促进压电行业的产学研的密切结合。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会,会议期间将进行优秀学生论文评选,将为优秀论文的作者颁发证书和奖励。

二、会议形式

(1) 专家邀请报告;

(2) 分会场主题报告;

(3) 学生竞赛报告;

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会务组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组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参会人员进行网络会议。

三、重要时间

论文摘要投稿截止日期

202131

录用通知发送日期

2021310

全文投稿截止日期

2021419

学生竞赛全文投稿截止日期

202141

会议召开日期

2021416日-19

四、会议注册

1、缴费标准

202141日之前

202141日之后

正式代表

2000元/人

2500元/人

学生代表

1200元/人

1500元/人

参会代表住宿由承办单位安排,费用自理

2、缴费方式

见第二轮通知。(注:由于疫情影响,此次会议可能有多轮通知)

五、会议安排

会议地点:河南省黄河迎宾馆(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迎宾路 1 号,电话:0371-66778088)

住宿酒店(会议协议价、含双早):

酒店名称

楼号

房间类型

房价

河南省黄河迎宾馆

九号楼(五星)

大床房

490元/间.天

标准间

490元/间.天

十号楼(四星)

大床房

390元/间.天

标准间

390元/间.天

备注:会务组已预留部分房间,建议各位代表尽快预定。学生代表可选择两人合住,请选择标准间,并在参会回执的备注信息栏填写合住信息,如与河南理工大学张同学合住,如果没有指定的合住者,会务组将自行分配。酒店附近也有快捷酒店,请有需要的参会代表自行预定。

六、参会及投稿联系信息

投稿方式见会议网址:http://spawda15th.hpu.edu.cn/ →会员中心→摘要提交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张博---电话:15225867910;Email: bozhanghpu@163.com

禹建功---电话:13693919651;Email: jiangongyu@126.com

会议邮箱:spawda@hpu.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PhD and MSc Positions at McGill University in Mechanics of Architected Metamaterials

 

One PhD and one MSc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for Fall 2021 in Advanced Multifunctional and Multiphysics Metamaterials Lab (AM3L) in the Department of Bioresource Engineering of McGill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topic is on the area of Mechanics of Architected Metamaterials.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multiscale modelling along with 3D printing and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will be conducted for nonlinear and multiphysics analysis of rationally-designed architected materials. The candidates will work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Dr. Hamid Akbarzadeh at McGill University.

Required qualifications for the position are:

1. Strong background on Advanced mechanics of materials, Computational multiscale mechanics, Instability analysis, Cellular solids, and Architected metamaterials.

2. Proficiency in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using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packages such as ANSYS/ABAQUS and COMSOL is a must.

3. Experience with Metamaterials design, Multiscale homogenization, Plasticity, and Instability of plates and shells is an asset.

4. Excellent programing skills using MATLAB and Python/C.

5. Good publication records in well-respect journals.

6. Proficiency in English and high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GPA for admission to McGill University.

Interested candidates should send their Cover letter (emphasizing on their prior experience on the aforementioned topics), CV, and two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to Dr. Hamid Akbarzadeh (hamid.akbarzadeh@mcgill.ca).

Web: https://www.mcgill.ca/bioeng/faculty-and-staff/abdolhamid-akbarzadeh-shafaroudi

Short-listed candidates might be asked to provide further information. Selected applicants should submit their complete application to the Bioresourc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McGill University by February 15.

  [返回本期目录栏]

 

RA and Postdoc position in Computational Mechanobiology at Penn State

A research assistant (RA graduate student) position and a postdoc position are immediately available at penn State in the area of computational mechanobiology. These positions will be jointly advised by Profs. Daniel Cosgrove (biochemistry) and Sulin Zhang (mechanics), and will closely collaobrate with experimetnal groups in the CSLF (DoE EFRI center) at Penn State. Interested students with solid background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re welcome to apply.

To apply, please send emails to Prof. Sulin Zhang at suz10@psu.edu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工程力学》

2020年第12期

 

变截面变曲率梁振型的有限元超收敛拼片恢复解和网格自适应分析

 王永亮,

基于键基近场动力学理论的单裂纹圆孔板冲击破坏研究

  刘宁, 胡梦凡, 周飞,

芯筒式双法兰刚性连接平面及减震框架试验对比分析

 张爱林, 王庆博, 张艳霞, 上官广浩, 刘安然,

WCFT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黄育琪, 郝际平, 樊春雷, 薛强, 王立军, 孙晓岭, 刘瀚超,

P波斜入射下非基岩场地中核岛结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

 赵密, 王鑫, 钟紫蓝, 杜修力,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固体力学学报2020年第41卷第6期

计算力学学报2020第6期

Acta Mechanica Sinica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教育部:高校科研要有真发现,解决真问题

(摘自科技日报)

 

“我们要推动高等学校科技工作转型发展,从数量积累转向质量提升。”12月3日,在介绍“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时,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坦言,对标新时代的新需求,对标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任务的要求,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还需转学风,提质量。

回归科学研究的初心

转学风,就要进一步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回归科学研究的初心,脚踏实地、潜心学问,消除学术泡沫,自觉抵制急功近利。“我们希望真正做到基础研究要真有发现,技术创新要真解决问题,成果转化要真有效果。”

在政策方面,则进一步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今年高校科技工作的一号文和二号文,分别关注专利质量和破除“SCI至上”。提高专利质量,是要挤专利水分,促成果转化,提升专利转化率。破除“SCI至上”,是要打造新的创新文化和新的价值追求,倡导潜心学问、水到渠成的科研生态文化。

“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雷朝滋说,要强化红线意识,对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高压态势,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要加强对科学道德、学术不端、科技伦理的理论研究,完善科研诚信制度建设。

在提质量上,则要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公关。

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肩上责任重大。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雷朝滋指出,为推动基础研究,教育部着眼于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采取“两手抓”的策略:一方面大力推进自由探索,充分发挥高等学校自由宽松、人才济济、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特别是发挥源源不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创新生力军的优势,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加强有组织科研,在一些关乎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关键学科领域,有组织地进行布局。

打造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高地

2018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在“双一流”学科里布局建设一批前沿科研中心,聚焦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短板,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建成高校基础研究领域的大团队、大平台,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战略力量,目前已经布局了14个前沿科学中心,包括脑科学、量子科学、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

此外,高校自身也在积极推进前沿科学实验室的建设,提升前沿科技领域实验室的研究层次和规模。

“基础研究走到今天,没有手段和条件上的突破,原始创新是非常艰难的,所以我们必须在研究手段、研究条件上下功夫,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雷朝滋说,高校牵头建设的1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全部开工建设。此外,教育部还加强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创新能力建设,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数学中心、前沿物理中心和生命科学中心,打造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地;积极推进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提升高校开展基础研究的能力,建设一批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和科技资源平台。

“我们希望高等学校今后要求科研人员,不要什么好干就干什么,什么容易干就干什么,什么容易出成果就做什么。那样做数字好看,但实际支撑不足。”雷朝滋说,他们希望通过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的实体化建设,通过科研人员的潜心学问、扎实工作,真正提升创新质量效果。

       [返回本期目录栏]

教育部:2016至2019年留学生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

(摘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22日介绍,2016年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

教育部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刘锦从八个方面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情况,具体如下:

——完善顶层设计,形成整体牵引力

今年5月出台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突出“加快”和“扩大”,强调“提质”和“增效”,体现了教育对外开放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主动作为。同时,教育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四点一线一面”加快布局,打造教育对外开放的新高地。2019年,教育部、海南省出台《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全速推进,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

前不久,教育部、广东省出台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同时,长三角地区、雄安新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蓝图也在加紧谋划。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也加快了开放步伐,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落户贵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覆盖东三省和7个中西部省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进一步形成。

——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力

“十三五”时期,按照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教育对外开放领域着力加大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来华留学聚焦提高质量。出台《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中国政府奖学金工作管理办法》,规范高校接受国际学生的资格条件,来华留学质量规范与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结构不断优化。这有个数字,2019年,来华留学生的学历生比例达到54.6%,比2016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出国留学聚焦完善服务。打造“平安留学”服务体系,健全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留学服务的科学化、信息化、人性化水平稳步提高。合作办学聚焦提升活力。改革中外合作办学准入审批制度,在上海试行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备案制,在包括海南、福建、广东、浙江、重庆、河南等6省市试点实施部省联合审批制。“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共审批和备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580个,其中本科以上356个。截至2020年底,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332个,其中本科以上1230个。外事管理聚焦简政放权。授予“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定的外事审批权,为高校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提供更大的自主性和便利性。

——聚焦“一带一路”,提升全球行动力

2016年7月,教育部出台《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2017年5月,“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纳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2019年在我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比达54.1%。同年,中国与俄罗斯双向留学交流人员规模突破10万人,提前一年实现两国元首确定的目标。两国元首确定的10万人目标原来确定的是2020年达到这个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国新签11份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已累计覆盖54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赴境外办学稳步推进,发布《高等学校赴境外办学指南》,加快“鲁班工坊”建设,启动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建设试点。今年9月1日,迪拜中国国际学校作为首批试点正式开学。

——推进全球治理,扩大中国影响力

“十三五”期间,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减贫国际合作,一方面,通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合作,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和质量提升项目、儿童早期教育与发展项目,为国内教育脱贫攻坚助力;另一方面,积极分享我国教育脱贫经验做法,为教育减贫国际合作赋能。我国高校和职业院校在“一带一路”、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了大量管理和技能人才,并与世界银行等机构合作帮助东非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支柱性产业的学科骨干。

人才培养始终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发力点。2016年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与此同时,通过引进国外高水平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国内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国内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在读学生已超过30万人,我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合作方。此外,围绕“双元制”模式深入开展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推动完善现代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深化人文交流,发挥教育亲和力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作为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秘书处,积极承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各领域签署协议133项,有力服务了外交工作大局。在人文交流框架下,各类中外青少年交流丰富多彩、与时俱进。比如,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连续举办了7届,吸引超过3.5万名两国青年积极参与,产生了近万件作品,为两国青年在创新创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语言交流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有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及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约2500万,“十三五”期间全球参加HSK(中文水平考试)、YCT(中小学中文考试)等中文水平考试的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这表明国际中文教育拥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推进港澳台教育交流,增进国家向心力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持续拓宽港澳台学生来内地(大陆)就学渠道,具备港澳台学生招生资格的院校超过400所,其中具备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院校达225所。“十三五”期间,高校共培养港澳台学生约4.5万人,持续做好在内地(大陆)高校就读的港澳台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师生双向交流方面,2016至2019年,教育部“内地与港澳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累计资助近1800个项目,惠及5.6万人次。同时内地与港澳中小学、幼儿园缔结姊妹学校累计超过2000对。经过多年实践,“华夏园丁大联欢”、“港澳教育界国庆访问团”等活动已经形成品牌。

——全力抗击疫情,展示教育系统战斗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是对教育对外开放的一场大考。疫情不仅给正常的教育合作交流按下“暂停键”,而且给跨国(境)流动的各类学生、教师的健康和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面对疫情,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驻外使领馆的教育部门迅速行动、全力应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针对在华的外国留学生、外籍教师和在内地(大陆)的港澳台师生,坚持“属地化管理、一体化推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内地(大陆)的港澳台师生零感染,在华外国留学生确诊病例已动态清零。针对海外留学人员群体,我们持续强化防疫指导,建立远程会诊机制,上线疑似症状风险自评,整合国内高校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平台,配合外交部等部门安排临时航班接回确有困难的留学人员,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此外,为缓解疫情导致的出国留学受阻问题,教育部推动94个中外合作举办的大学、机构和项目临时扩招,共录取3031人。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