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3卷,第2期,2021年1月25日

 

编辑组:http://jsstam.org.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网址:http://jsstam.org.cn/mechbrief/register.html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第十届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扩大会议暨固体力学发展机遇与前沿挑战研讨会在兰州成功召开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合作交流项目征集指南

    学术会议

      USNCCM16 - Call for abstracts (before Feb 5): Machine Learning for Solving Inverse Problems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Call for Abstracts: Mini-Symposium on Dynamic Fracture of Composites at the 2021 Mach conference

      招生招聘   

      Architected Materials PhD Position for Fall 2021

      Postdoctoral Research Associate and Graduate Student Openings in Mechanobiology and Biomechanics at UPenn

    学术期刊 

    《Capillarity》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郭永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的“两弹元勋”

    大力发展交叉学科 健全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

   友情链接

   

 

=======================================================================================

新闻报道
 

-------------------------------------------

  

第十届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扩大会议暨固体力学发展机遇与前沿挑战研讨会在兰州成功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2020年11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研究院联合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和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扩大会议暨固体力学发展机遇与前沿挑战研讨会”在兰州成功召开。作为中国力学学会新一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发起组织的第一次重大学术活动,本次会议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新时期科技工作者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新要求,以“极端使役环境条件下的固体力学”为主题,紧扣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形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审视固体力学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围绕固体力学前沿领域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卡脖子”工程技术问题,研讨推进固体力学中的新方法与新途径,以期拓展新的研究增长点、提升我国固体力学的国际影响力与解决工程中“卡脖子”问题的能力,进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固体力学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应用力学学会主席、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副主任赵红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魏悦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带头人、兰州大学湍流-颗粒研究中心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晓静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新一届与上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其下属各专业组的组长与副组长、固体力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100余位固体力学领域知名专家与杰青学者。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生诚教授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新一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研究院院长周又和教授主持。

徐生诚教授在致辞中代表兰州大学向各位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介绍了兰州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平台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情况。徐生诚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直面国家重大需求中的“卡脖子”工程技术问题与学科前沿中的核心科学问题,研讨推进固体力学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途径,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固体力学国际影响力与解决“卡脖子”问题能力的提升。

方岱宁院士在致辞中代表中国力学学会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以“极端使役环境条件下的固体力学”为主题研讨推进固体力学发展的主旨,并介绍了中国力学学会近期着力以提升学会所属期刊办刊水平、提高国家科技咨询与导引力、落实开展科技扶贫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学会内涵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方岱宁院士还强调了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作为学会所属影响力最大的专业委员会的使命与责任,希望新一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导引作用,引领广大力学工作者聚焦学科前沿与国家需求,做真正“顶天立地”的研究;二是要进一步注重人才培养,为优秀的青年力学学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与舞台,促进力学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编委会的交流合作,共同办好办强《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推动中国固体力学事业的整体发展。

孟庆国研究员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力学学科在国家科技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以及长期以来力学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能力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希望力学学科结合学科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开幕式后,会议共进行了九场大会特邀报告。赵红卫院士作了题为《粒子加速器高场超导磁体及其力学性能研究需求》的报告;方岱宁院士作了题为《编制复合材料结构力学设计与制造》的报告;魏悦广院士作了题为《新材料涌现对固体力学发展提出的挑战》的报告;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戴兰宏研究员作了题为《非晶合金的Reynolds体胀效应》的报告;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卫红教授作了题为《航宇结构轻量化高性能设计制造的优化理论方法与应用》的报告;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教授作了题为《辐照和高温条件下金属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报告;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博教授作了题为《航天新型轻质高承载结构及其高效优化设计研究进展》的报告;孟庆国研究员作了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深化改革》的报告;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张兴义教授作了题为《极端环境下超导材料力学基础实验及其进展》的报告。结合这九个大会报告的主要内容,参会专家和学者们针对固体力学学科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会报告后,参会代表举行了圆桌研讨会,就固体力学领域的前沿核心科学问题、“卡脖子”工程技术问题、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与潜在的新增长点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与思考,并集体交换了意见。新一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申胜平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并代表新一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对周又和教授团队为筹备组织本次会议所做的大量细致的工作表示感谢。魏悦广院士、郑晓静院士和孟庆国研究员全程参加了本次圆桌研讨会,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并谈了各自的体会、思考与建议。周又和教授在总结发言中首先代表新一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对所有与会专家、学者,尤其是大会特邀报告人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历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为推动中国固体力学事业发展所做出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与努力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长期以来对固体力学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广大力学同仁长期以来对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的支持致以诚挚的谢意。随后,周又和教授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工作指出在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需求中都存在大量关键性甚至是“卡脖子”的固体力学问题有待解决,希望广大固体力学工作者要坚定信心、要有使命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科技工作者的新要求,为提升中国固体力学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国民经济与国防能力建设而努力奋斗。同时,他还强调广大力学工作者在从事学科交叉研究时,一定仍要立足于力学学科,在通过解决其他学科中的力学问题促进其发展的同时,力学自身也应得到发展,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力学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持力学学科旺盛的生命力,个人也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

会议期间,新一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通报了新一届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并就今后固体力学的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征求了各位委员的意见与建议,讨论并一致通过了关于“增设波动力学专业组”的建议报告,讨论并决定由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承办、《力学与实践》期刊协办即将于2021年4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的“固体力学前沿研讨会--暨王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

此外,会议期间新一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党小组还召开了全体党员会议,党小组组长周又和教授组织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党中央对科技工作者在新时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的新要求、新使命与新担当。集体学习后,全体党员就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和“四个面向”与固体力学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勇担新时期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会议在圆满完成预定的所有议程后顺利闭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理清了新时期固体力学发展的新趋势、明确了发展的新方向,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将有效地促进我国固体力学国际影响力与解决工程中“卡脖子”问题能力的提升。

 

 

[返回本期目录栏]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合作交流项目征集指南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RF)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每年共同资助合作交流项目,其中包括人员交流、在境内举办双(多边)会议、出国(境)参加双(多)边会议三类项目。经双方协商,2021年度将共同资助合作交流项目30项,其中人员交流项目20项,在境内举办双(多边)会议及出国(境)参加双(多)边会议共10项。

一、 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

本项目资助领域为自然科学相关领域(申请代码1须选择A-H下属学科代码,并建议填写至最末一级)。

(二)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5万元/项。

(三)资助内容

对于人员交流项目,NSFC将向中方申请人提供中方科学家访问韩国的双程机票费和接待韩方科学家访华的生活费和城市间交通费;NRF将向韩方申请人提供韩方科学家访问中国的双程机票费和接待中方科学家访韩的生活费和城市间交通费。

对于在境内举办双(多边)会议及出国(境)参加双(多)边会议项目,会议地点所在国的机构(NSFC或NRF)将向申请人提供参会中、韩双方人员的食宿、城市间交通和举办会议的相关费用,包括场地租用、会议材料印制等。参会专家的国际旅费将由派出国机构(NSFC或NRF)提供。

(四)项目执行期

人员交流项目执行期为2年(从2021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在境内举办双(多边)会议及出国(境)参加双(多)边会议项目执行期为1周,执行期范围从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二、 申请资格

(一)中方申请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或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人员交流项目中方申请人须是2021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人员交流项目除外)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主要参与者需经在研项目负责人同意)。

在境内举办双(多边)会议及出国(境)参加双(多)边会议项目中方申请人须是2021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主要参与者需经在研项目负责人同意),会议主题应密切围绕所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

(二)韩方合作者应符合NRF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三)中韩双方申请人需分别向NSFC和NRF递交项目申请,对于单方提交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更多关于申请资格的说明,请见《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限项规定

(一)本项目属于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不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正在承担的项目总数限为2项”规定的限制。

(二)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NSFC与NRF合作交流项目,合计限1项。

(三)更多关于限项规定的说明,请见《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四、申报要求

(一)在线填报申请书路径

中方申请人须登录ISIS科学基金网络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egrantweb/),在线填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申请书》。

人员交流项目具体步骤是:选择“项目负责人”用户组登录系统,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点击“合作交流”右侧的“填写申请”按钮,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NRF(中韩)”,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批准号,通过资格认证后即进入具体申请书填写界面。

在境内举办双(多边)会议及出国(境)参加双(多)边会议项目具体步骤:选择“项目负责人”用户组登录系统,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点击“在华召开国际(地区)学术会议”或“出国(境)参加双(多)边学术会议(”右侧的“填写申请”按钮,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NRF(中韩)”,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符合本指南要求的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批准号,通过资格认证后即进入具体中文申请书填写界面。

(二)在线提交附件材料

除在线填写并提交中文申请书外,中方申请人须将下列材料上传至中文申请书的“附件”栏中一同提交:

1. 双方申请人须就合作内容、交流计划及知识产权等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合作交流协议(协议模板见附件1)。中方申请人在线填写申请时,须将该合作交流协议作为申请书附件提交ISIS科学基金网络系统。

2. 人员交流项目的申请人在线填写申请时,须填写NSFC-NRF协议项目专用申请简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联合资助人员交流项目申请简表》(中英文),见附件2,并以申请书附件的形式提交ISIS科学基金网络系统。

3. 在境内举办双(多边)会议及出国(境)参加双(多)边会议项目的申请人在线填写申请时,须填写NSFC-NRF协议项目专用申请简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联合资助双(多)边会议项目申请简表》(中英文),见附件3,并以申请书附件的形式提交ISIS科学基金网络系统。同时,项目申请人须提供中韩参会人员名单,中方参会人员应至少来自国内3个不同的单位,且每个参会人员均须是在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主持人或主要参加人员。申请在韩国召开的出国(境)参加双(多)边会议只要求中方组织者一人填写中文申请书。

(三)申请书填写说明

中韩双方申请书中的项目名称(英文)、双方依托单位(中英文)和双方项目负责人(默认为“中方人信息”栏目和“境外合作人员”栏目的第一人)应严格一致。

在“项目执行计划”栏目,应按照交流年度,详细列出出访及来访人员姓名、出访及来访日期和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内容。项目参与人及出访人员必须是在研基金项目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人。

项目资金预算表仅限填写序号第9项“差旅/会议/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本项目无间接费用。在“预算说明书”栏目,应按照“项目执行计划”的内容,按交流年度为出访人员的国际旅费、接待韩方科学家访华的生活费和城市间交通费以及举办会议的相关费用,包括场地租用、会议材料印制等制定详细预算。

(四)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申报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本项目纳入无纸化申请范围,依托单位完成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的逐项确认后,应于申请材料提交截止时间前通过ISIS科学基金网络系统上传本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的电子扫描件(详情请参照《关于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无需提供纸质材料。ISIS系统在线申报接收期为2021年1月15日至2021年3月2日16时

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注:请申请人严格遵照本项目指南的各项要求填报申请,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申请将不予受理。如有疑问,请致电项目联系人。

五、结果公布

资助结果预计于2021年8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门户网站国际合作栏目中公布。

六、项目联系人

中方联系人:张乐君 荣念赫

电话:010-62327780,010-62326998

Email: zhanglejun@nsfc.gov.cn

rongnh@nsfc.gov.cn

附件

1、合作交流协议书撰写说明及范本

2、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联合资助人员交流项目申请简表(中英文)

3、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联合资助资助双(多)边会议项目申请简表(中英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际合作局

2021年1月15日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会议

-----------------------------------------

 

USNCCM16 - Call for abstracts (before Feb 5): Machine Learning for Solving Inverse Problems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Dear Colleagues,

Welcome to submit your abstract to USNCCM 16 Minisymposium: Machine Learning for Solving Inverse Problems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http://16.usnccm.org/MS_325)

This minisymposium focuses on computational inverse problems using state-of-the-art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It is a highly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of great importance with appl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ncluding constitutive model calibration and advanced materials design. However, many inverse problems are known to be grand challenging due to e.g., high-dimensional feature spaces, complicated or unspecified models, limited observed data, stochasticity, and computationally intensive physical solver or simulator. Recent advances in machine learning provide alternatives owing to its several ingredients: (1) deep neural networks as a flexible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high-dimensional and complicated functions and maps, (2) generative models such as variational autoencoder and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enable to project the high dimensionality to a low-dimensional latent space, and (3) advanc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with physical constraints. It is natural to leverage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machine learning in the study of inverse problems in the context of physics.

We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research that involves inverse modeling and design problems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We invite researchers to submit work particularly in the following and related areas:

* Computational inverse modeling problems

* Advanced inverse materials design and discovery

* Stochastic inverse problems in mechanics,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 Probabilistic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 Deep learning including neural networks and generative models

* Advanc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 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 to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 Advanced statistical methods (Monte Carlo method, Bayesian inference, etc.)

Organizers:

Jiaxin Zhang,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zhangj@ornl.gov)

Ahn Tran,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Zhen Hu, University of Michigan-Dearborn

Tim Wildey,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返回本期目录栏]

 

 

Call for Abstracts: Mini-Symposium on Dynamic Fracture of Composites at the 2021 Mach conference

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to announce the mini-symposium titled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Dynamic Fracture of Composites" at the 2021 Mach conference, to be held virtually from April 7 to April 9 2021.

The Mach Conference showcases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multiscale research in materials, with an emphasis on advancing the funda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Conference website: https://machconference.org/

This particular mini-symposium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forum for researchers to present their findings and explore collaboration opportunities on various topics related to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ynamic fracture in composites at various length scales. Topics of interest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i) Strain rate dependence of failure behavior of composites (ii) Continuum scale and multi-scale dynamic fracture modeling techniques (iii) Strain rate dependent damage models or phase field models for composites (iv) Issues underlying their successful calibration,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v) Dynamic fracture mechanics based theories for composites (vi) Energy regularization schemes for objective modeling of dynamic crack branching (vii) Microbranching instabilities and damage mechanism transitions. (viii) Novel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to characterize dynamic fracture mechanisms in composites

The deadline for abstract submission is Jan. 30th, 2021. Abstracts can be submitted online at the conference website (machconference.org).

Please feel free to email me with any questions you may have at kedar.kirane@stonybrook.edu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Architected Materials PhD Position for Fall 2021

 

A PhD student is being sought to fill an opening in the Gross Materials Lab (group website: andrewjgross.com)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Research activities are focused on the design,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rchitected materials. Students must be capable coders to be considered. Prior experience configuring optical equipment and National Instruments DAQ hardware is valuable, but not required. Students interested in or having prior experience with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mechanical property testing, and 3D printing are strongly encouraged to apply.

To be considered, please e-mail your CV to Professor Andrew Gross at andrewgross@sc.edu.

  [返回本期目录栏]

 

Postdoctoral Research Associate and Graduate Student Openings in Mechanobiology and Biomechanics at UPenn

Several postdoctoral and graduate student openings with primary focus on biomechanics is available immediately in the Shenoy Research Group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e are looking for strongly motivated candidates to work on NIH supported projects on 1) cell-matrix interactions in fibrosis and cancer and 2) nuclear mechano-transduction.

The ideal candidates will have a background in solid mechanics with expertise in 1)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in particular numerical implementation of non-linear material models and 2) phase-field models. This individuals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be directly involved in complimentary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in the medical school at UPenn and our collaborators elsewhere. Professor Shenoy is the director of the $25M NS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for Engineering mechanobiology (https://cemb.upenn.edu/).

Candidates should send their CV with names of three references to Prof.Vivek Shenoy ( vshenoy@seas.upenn.edu )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Capillarity》

2020年第12期

 

Displacement behavior of methane in organic nanochannels in aqueous environment

 Jingjing Huai, Zhang Xie, Zheng Li, Gang Lou, Jun Zhang, Jianlong Kou, Hui Zhao

Applications of mercury intrusion capillary pressure for pore structures: A review

  Liang Jiao, P?l ?steb? Andersen, Junping Zhou, Jianchao Cai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固体力学学报2020年第41卷第6期

计算力学学报2021第1期

Acta Mechanica Sinica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郭永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的“两弹元勋”

(摘自光明日报)

 

1968年12月5日,一架飞机在距离北京西郊机场地面约400米处坠毁。救援人员发现了两具紧紧抱在一起、已然烧焦的尸体,他们是“两弹元勋”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

当人们费力地分开他们,一个保密公文包在两人胸口处豁然出现,完好无损。公文包里是二人至死也要护周全的、我国核事业的希望——郭永怀在青海核试验基地发现的重要数据报告。

郭永怀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的科学家。多年来,每忆及此,知情者无不泪目。

亲手烧毁十几年研究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他的科研方向横跨了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当年,他也是美国不想轻易放走的尖端科技人才。

1945年,郭永怀受聘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对跨声速理论与黏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突破“声障”实现超音速飞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也因此在国际学术界声名鹊起,成为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院的三个著名攻关课题主持人之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大洋彼岸,郭永怀激动万分,恨不得立马就飞回祖国母亲的怀抱。

1955年7月,郭永怀被聘为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受聘时他就明确表示:“我来贵校是暂时的,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就离开”,“中国是我的祖国,想走的时候就要走”。

机会终于出现了。1955年8月,中美继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后,美国政府取消了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彼时,让他加入美国国籍的来信不止。当他执意回国时,美国则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给他设置重重障碍,许多朋友也劝他不要放弃大好前程。

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归国的决心。1956年,郭永怀在回国前举行了一次野餐会,聚会上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当着所有朋友的面,将凝聚了自己十几年心血的所有研究成果和资料付之一炬。

妻子李佩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但她明白,这是为了避免被美国政府找麻烦。郭永怀安慰她:没关系,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

1956年国庆前夕,郭永怀携妻女回到阔别16年的祖国。

这一天,他们已经等了太久。

卫星、导弹、原子弹他都精通

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郭永怀时,问他有什么要求,他焦急地说:“我想尽快投入工作……”

之后,郭永怀便全力投入到组织、领导国内的力学研究与国防科研上,并承担了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副所长等职务。

谈及自己的归国初衷,郭永怀说:“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辱。”

凭借着精深的理论知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决心,郭永怀在我国卫星、导弹和原子弹技术方面均作出重大贡献:在卫星技术方面,他做了很多关于回收技术的前期开创性工作,对我国卫星、飞船安全再入大气层顺利回收作出贡献;在导弹方面,他作为超小型地空导弹技术负责人,研究了导弹飞行过程中空气离解、气动加热及导弹头烧蚀等物理现象;在原子弹方面,他负责我国原子弹工程的总体设计、引爆方式和核航弹的轻型化工作,为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谈及郭永怀的一腔报国赤诚,物理学家郑哲敏院士极为动容:“郭先生把自己当作铺路石子,把培养下一代作为自己的使命。国家的前途就是他自己的前途,别无他求。”

他确定了首颗原子弹的最佳方案

1959年,苏联撤走所有专家,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数学模型和技术资料。1960年3月的一天,钱三强找到郭永怀,请他参加国家的一项绝密任务。从此,郭永怀和中国原子弹联系到了一起。之后,郭永怀正式受命担任九院副院长。

当时,九院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原子弹的构造原理,开展原子弹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郭永怀一方面为科研人员传授爆炸力学和弹头设计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致力于结构强度、振动和冲击等方面的研究,加速建立相关实验室,组织开展一系列前期试验。

在对核装置引爆方式的采用上,郭永怀提出了“争取高的,准备低的,以先进的内瀑法为主攻研究方向”的思路。为确立核武器装置的结构设计,郭永怀提出了“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了最佳方案。此后,我国第一代核武器的研制投爆一直沿用这一方案。

1963年,核武器研制的技术骨干人员陆续迁往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那里气象变化无常,冬季寒气逼人,经常飞沙走石,最低温度零下40多摄氏度,一年中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

恶劣的条件下,郭永怀却有一个特殊的习惯——睡觉时不让警卫员铺褥子,他说:“睡在铁床上,一翻身就会硌着疼醒了,这样就不至于让自己睡过头,就能起来继续工作了。”

他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彻夜不眠。1964年10月16日下午,罗布泊一声巨响,中国第—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当所有人都欢呼雀跃时,郭永怀因为疲劳过度晕倒在了实验现场。

4年后,郭永怀再次来到罗布泊实验基地,准备我国第一颗热核武器的实验。在两弹科研工作者的辛苦攻关下,中国第一颗热核武器于1968年12月27日爆炸试验成功。这里倾注了郭永怀太多的心血,但他却永远无法看到了——在试验成功的22天前,年仅59岁的郭永怀带着在实验基地发现的重要数据文件紧急返京,因飞机失事牺牲。

他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为祖国尽忠的大孝。

       [返回本期目录栏]

大力发展交叉学科 健全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

(摘自教育部网站)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简要介绍设置“交叉学科门类”的背景及意义。

答: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叉学科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要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的学科分支和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为健全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对科技创新重大突破和重大理论创新的支撑能力,在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在学科专业目录上进行直接体现,以增强学术界、行业企业、社会公众对交叉学科的认同度,为交叉学科提供更好的发展通道和平台。

2.请简要介绍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背景及意义。

答: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通信的普及,集成电路已经从最初单纯实现电路小型化的技术方法,演变为今天所有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成为实现科技强国、产业强国的关键标志。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但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核心产品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总体仍处于中低端等问题依然存在。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作出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决定,就是要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出满足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相互叠加,国家安全形势复杂严峻。维护国家安全,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全局观念、战略思维、政治意识、能力担当的国家安全人才。《国家安全法》明确要求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既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筑国家安全人才基础、夯实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立足国情、顺应发展的必然选择,将为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奠定制度基础。

这两个学科,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理论、方法上涉及较多的现有一级学科,显示出多学科综合与交叉的突出特点,经专家充分论证,设置在交叉学科门类下。

3.请简要谈谈交叉学科设置与调整的管理机制。

答:长期以来,各方发展交叉学科的积极性比较高,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建议,但对交叉学科的内涵外延、演变规律、建设机制等缺乏统一认识,在概念上往往与跨学科研究相混淆,容易造成盲目上交叉学科的倾向。为推动交叉学科的科学有序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在研究制定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的相关办法,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交叉学科、交叉学科如何建设发展、依托交叉学科如何开展人才培养等基本问题,并在交叉学科设置条件、设置程序、学位授权与授予、质量保证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交叉学科设置与目录管理制度。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