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4卷,第6期,2021年6月25日

 

编辑组:http://jsstam.org.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信箱:mechbrief@hhu.edu.cn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进入总评候选者建议名单公示(通用领域)

     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通知

    学术会议

     第三届求积元法与工程应用研讨会通知(第一轮)

     第十六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招生招聘   

      Research Fellow position available at NTU, Singapore

      Postdoctoral Scholar: Hydrodynamic Modelling and Wave Energy Technology R&D

     ◆ 学术期刊

      《力学学报》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并非“多多益善”

    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友情链接

   

 

=======================================================================================

新闻报道
 

-------------------------------------------

  

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进入总评候选者建议名单公示(通用领域)

(摘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根据《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过物质科学与技术评审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评审组、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评审组、空间与信息科技评审组的初评,形成了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进入总评的候选者建议名单(通用领域),现通过中国科学院院网站公布(详见附件)。

自公布之日起15个自然日内为异议期。任何法人单位和个人对授奖建议名单成果的真实性、水平、创新性及影响评价等如有异议,应以书面并实名形式向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提出。

以法人单位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法人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以个人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身份证号、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凡表明真实身份、如实提出异议意见、提供必要证明材料的异议为有效异议。发展规划局将会同评审专家,对异议受理截止期前受理的有效异议进行核实处理。我们将对异议提出者予以严格保密。

E-mail:pgc2019@cashq.ac.cn

邮寄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

2021年6月18日

附件下载:2021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进入总评候选者建议名单(公示附件).pdf

 

 

[返回本期目录栏]         

 

 

 

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通知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竟赛个人赛已经顺利结束,并评选出了全国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名单稍后将在中国力学学会官网上发布敬请关注。

关于“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以下简称团体赛)的事宜,组委会计划陆续发布二轮通知,如果某些细节在通知中有变化,将按后发布的通知为准。请各有关单位注意。

第一轮通知主要明确团体赛的组队原则、参赛资格和报名时间;

第二轮通知针对入选团队在比赛中要注意或要准备的事项:明确各队报到时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通知详情见链接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会议

-----------------------------------------

 

第三届求积元法与工程应用研讨会通知(第一轮)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兰州大学、清华大学和重庆大学联合承办的第三届求积元法与工程应用研讨会将于2021年9月24日-27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欢迎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参会交流。本次会议只设置口头报告 (Oral Presentation),不设墙报交流(Poster Presentation),有意参会做报告请及时将报告摘要投稿,投稿方式及日期见会议注册链接。

一、会议时间:2021年9月24-27日(视届时疫情而定),报到:9月24日,会议:9月25日-9月26日。

二、会议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

三、会议注册:会议免收注册费,但需前往报名页面进行注册登记。会议注册链接:https://www.aconf.cn/conf_180252.html

四、食宿安排:9月25日-9月26日 中餐及晚餐由会务组统一安排;住宿可选自行安排或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五、会议组织与联络

组委会:钟宏志,黄宁,王省哲,廖旻懋

会务组联系人:潘春林 17797676462,pancl@lzu.edu.cn

六、特别提醒:已报名注册的各位专家如行程安排有变,请及时联系会务组告知。

 

 

[返回本期目录栏]         

 

 

 

第十六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2021年8月13-15日,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注册投稿官网:http://physicalmechanics2021.csp.escience.cn】

“物理力学”是钱学森先生创立的新兴学科,其核心思想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运动规律出发,预测和揭示物质的宏观性质和运动规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物理力学学科在许多领域和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影响为了更好地组织我国物理力学领域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促进我国物理力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定于2021年8月13~15日在京召开。

大会一号通知已于2021年4月25日发出,注册参会已于2021年5月1日正式开启。欢迎广大从事物理力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积极报名参加会议。

会议二轮详情见链接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Research Fellow position available at NTU, Singapore

 

We are seeking strongly motivated candidates to fill a Research Fellow posi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MAE) at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Singapore.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will work on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the area of cell mechanics, tissue morphogenesis, and bio-hybrid soft robotics. We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candidates with research experience in bioengineering, soft materials, mechanobiology and applied mechanics.

Required Qualifications:

* PhD degree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or related engineering or science discipline;

* Good experimental skills and knowledge in cell biology

* Research experience with hydrogel materials will be a great advantage

* Good publication record

* Excellent English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our lab can be found through this link: C.J. Huang Research Group @ NTU. Interested applicants should send a CV with names of three references to Prof. Huang at cjhuang@ntu.edu.sg. Only shortlisted candidates will be contacted.

 

 

[返回本期目录栏]         

 

 

 

Postdoctoral Scholar: Hydrodynamic Modelling and Wave Energy Technology R&D

We are looking for a postdoctoral fellow with a background in solid mechanics, machine learning, computational science, or relevant fields to work at the intersection of mechanics, machine learning (ML), and/or manufacturing. If the candidate has no proven record in ML, he/she should have the confidence and a track record to quickly master analytical and software tools in new fields. The postdoctoral fellow will work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He/she will be supervised by Prof. M. Khalid Jawed (Structures-Computer Interaction Laboratory of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co-advised by Prof. Vwani Roychowdhury (Complex Networks Group of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Both the groups are loca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The fellow is expected to mainta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mart Manufacturing Institute at UCLA.

Visit this url for details on how to apply: http://tinyurl.com/UCLA-Postdoc-2021

The Pacific Marine Energy Center (PMEC) at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is recruiting a post-doctoral scholar to support our cutting-edge marine energy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programs. PMEC has a number of exciting multi-disciplinary R&D projects on the go and is looking for an inquisitive, self-motivated, and passionate PostDoc to join our team.

Specifically, PMEC is recruiting a post-doc to support two new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US Navy projects to develop new found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sub-surface wave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new methodologies to upscale wave energy converter (WEC)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play a leadership role in the numerical and physical modelling (in the O.H. Hinsdale Wave Research Laboratory) of scaled WECs.

Please review the full position description, requirements, and instruction for application under About on our webstite at pmec.us.

PDF icon PMEC PostDoc Position Descriptio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计算力学学报》

2021年第53卷 第6期

 

基于高温气体效应的磁流体流动控制研究进展

 罗凯, 汪球, 李逸翔, 李进平, 赵伟

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雷诺平均湍流模型 多次修正方法

  张珍, 叶舒然, 岳杰顺, 王一伟, 黄晨光

基于数据驱动的流场控制方程的稀疏识别

  江昊, 王伯福, 卢志明

串列布置三圆柱涡激振动频谱特性研究

  涂佳黄, 胡刚, 谭潇玲, 梁经群, 张平

颗粒群碰撞搜索及CFD-DEM耦合分域 求解的推进算法研究

 刘巨保, 王明, 王雪飞, 姚利明, 杨明, 岳欠杯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固体力学学报2021年第42卷第3期

计算力学学报2021第3期

Acta Mechanica Sinica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并非“多多益善”

(摘自中国科学报)

 

从不低于20%调整至不低于50%,自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以来,各地纷纷调整对科技成果及其转化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比例。据悉,当前大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给予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比例达70%~80%,有些甚至达到90%以上。

“对科研人员以‘劳动竞赛’的模式进行‘高额奖励’,不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也不符合成果转化规律,有可能导致后续的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韩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直言。

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比例越高,效果越好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红娘”是否需要给予奖励?奖励有体制内外之分吗?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请他们来谈谈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这块“蛋糕”如何合理划分。

过高奖励可能是不利刺激

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动机是什么?2020年6月,《管理科学》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科研人员对金钱的兴趣与专利申请之间几乎没有关联。不同学科领域动机不同,例如:在生命科学中,科研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需求驱动;在工程学中,科研人员主要受到智力挑战和同行认可的推动。

长期在科研院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秋凡(化名)对此表示认同:“在与技术经纪人打交道时,科研人员并不介意谈钱,但非常介意全程只谈钱。技术经纪人与科研人员合作更多地从做好服务、促成事的角度去推动。”

他认为,对科技成果转化有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给予奖励,并将奖励比例提高至不低于50%是有必要的,而奖励的上限应该交由市场去确定。

但让秋凡担忧的是,在各地区先后调高奖励比例的背后,折射出的可能是部分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攀比”。把单纯提高奖励比例当作政策突破来宣传, 而这些大幅提高激励比例的地区并未能实现预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只有利益均衡并且有助于让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各方共赢的奖励,才能做大科技成果转化这块‘蛋糕’,也是最合理的奖励。”秋凡说。

首都医科大学产业经营与管理中心成果转化部主任郜文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光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科研团队,还有开展成果转化的服务团队。目前一些地区或单位对科研团队的奖励已超出了合理的比例,反而影响了转化效果。”

他还指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主业是教学与科研,过高的成果转化奖励不一定是激励,有可能是不利刺激,影响科研人员的工作心态。

韩军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来自中国科学院的院所单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采用的是将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的50%奖励给科研团队的办法,不仅成果转化效果很好,而且科研人员毫无“怨言”。

他建议,在今后适当的时间,应进一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把奖励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的比例确定为50%,而不是不低于50%。

“红娘”认定难、奖励难

近年来,我国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红娘”认识逐渐加深,不少地区出台的政策将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对象从科研人员扩展至“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但在政策落地时,不但对“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的认定难,而且分配奖励比例更难。

6月2日,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支持高校院所通过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或者联合地方、企业设立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中试熟化的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全资拥有的技术转移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公司等方式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

在韩军看来,在这些技术转移机构中,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的人员就属于应该被激励的“红娘”。因此,要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畅通职业发展和职称晋升通道,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技术转移教学、研究组织,开展技术转移专业学历教育,培养技术转移方向的实战性专业人才。

秋凡认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科研管理人员也应该被视为奖励对象。“科研管理的好坏是影响高校科研院所项目争取、科研水平高低和成果产出多寡的重要因素,由于科研管理人员定位不明确、人数不足和缺乏激励机制,科研管理人员很少能深度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虽然目前已经有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把“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纳入奖励范围,但秋凡发现,该奖励主要针对体制外或第三方参与人员,较少能落实到体制内的科研管理人员。

秋凡指出,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量难以衡量,贡献度不可量化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哪些科研管理人员?奖励多少合适?既然高校和科研院所搞不清楚,那就先不奖励。”

对此,秋凡认为,一方面要将提供支撑的管理部门都纳入奖励范围,这是普惠性的激励,有助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氛围;另一方面对于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是否奖励以及奖励多少,可以由被服务的科研人员来定。

另外,秋凡还指出,对于科研管理人员而言,明确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通道比现金奖励更重要。然而,我国仍有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相应的晋升通道。

他建议,未来在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制定时,一方面要提前考虑“能不能落实,谁来落实,怎样落实,何时落实,如何更好地激励落实”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给出系统解决方案。

对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郜文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还存在政策间相互冲突的现象:“符合国家成果转化相关法律,但不一定符合具体的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的规章制度,成果转化的法律边界也亟待明确。”

探索和尝试利益共享分配机制

韩军曾任驻以色列大使馆科技参赞,对国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有近20年的研究。他告诉《中国科学报》,欧美高校和科研院所给予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一般是“333”分配模式,即1/3奖励发明团队,1/3奖励院系供其开展后续研究,1/3奖励技术转移机构或技术经理人。

据韩军介绍,以色列高校和科研院所一般采用“442”分配模式,即将成果转化净收益的40%奖励给科研人员,40%奖励给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学研究,20%奖励给技术转移机构供其管理运营。

“国外遵从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规律,奖励给科研团队的比例科学合理。”韩军也指出,虽然国外的奖励模式可以供我们学习借鉴,但由于国情、体制和机制的不同,我们也不能照抄照搬国外经验。

在今年两会上,多位来自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共享”分配机制,允许在沪的部属和地方院所先行试点在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机构的能力建设和人员激励,同时允许技术转移服务团队能够以类似技术中介服务的形式获得一定报酬,并可持有转化项目的少量股份。

目前,北京理工大学采用了“7111”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分配模式,即成果转化净收益的70%奖励科研团队,学校、学院和技术转移公司各留10%用于支持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韩军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返回本期目录栏]         

 

 

 

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摘自人民日报)

 

黄大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黄大年,1958年出生在广西南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7年参加高考,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1982年,黄大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

1992年,黄大年赴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博士,1996年博士毕业后返回母校。1997年,经单位同意,他再赴国外从事研究。2009年12月,黄大年回归祖国,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作为我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第九分项“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的首席科学家,他以吉林大学为中心,组织全国优秀科研人员数百人,开启了深部探测关键装备攻关研究。黄大年致力攻关的“航空重力梯度仪”,就像一个“透视眼”,给地球做CT,能洞穿地下每一个角落。这套系统十年磨一剑,在近年来探明的国外深海大型油田、盆地边缘大型油气田等成功实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颠覆性”技术推动行业突破的典范。2016年,由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验收会上,黄大年带领的研究团队取得的成果入选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

黄大年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骄人成果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回国7年,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常常忘了睡觉、忘了吃饭。2016年11月29日凌晨,黄大年又晕倒在出差途中。回到长春,单位强制安排他做了检查,可还没出结果,他又跑去北京出差。

回到长春还没喘口气儿,黄大年就拿到了住院通知:胆管癌,住院治疗。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离世,年仅58岁。

师生们纷纷发悼文:为了实现伟大强国梦,这个海外赤子满怀激情回来,即使前路艰辛,他也从来没有放弃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追求……

在广西南宁市园湖路小学,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教育基地的一本毕业纪念册复印件中,黄大年写的“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跃然纸上,也深深地刻在母校师生的心里。

黄大年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