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5卷,第2期,2021年7月25日

 

编辑组:http://jsstam.org.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信箱:mechbrief@hhu.edu.cn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服务“中部崛起”战略下实验力学的创新与挑战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

     高速列车及城轨车辆转向架可靠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学术会议

     第一届全国分析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第九届热等离子体基础与应用研讨会通知(第二轮)

      招生招聘   

      PhD positions in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wind turbine rotor blades at DTU Wind Energy

      PhD position in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Materials Informatics

     ◆ 学术期刊

      《固体力学学报》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王永志:祖国的需要就是我前进的方向

    硕士“就业下沉”现象折射了什么

    友情链接

   

 

=======================================================================================

新闻报道
 

-------------------------------------------

  

服务“中部崛起”战略下实验力学的创新与挑战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服务“中部崛起”战略下实验力学的创新与挑战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6月18日至6月20日在郑州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郑州大学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会议旨在促进实验力学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就实验力学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交流。来自全国近30所高校、科研院所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郑州大学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翟彧同志主持,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戴兰宏研究员、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少鹏教授、《实验力学》主编龚兴龙教授、郑州大学教务处赵军处长分别致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戴兰宏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康国政教授,同济大学余江滔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董毅研究员,郑州大学赵军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阚前华教授,郑州大学程站起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胜特任副研究员作了大会报告,会议期间就实验力学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在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展开了交流与讨论,促进实验力学的应用范围和发展。

 

 

[返回本期目录栏]         

 

 

 

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完成。经评审拟授予中国力学学会自然科学奖3项、科技进步奖5项、科普教育奖2项。现将拟授奖项目在中国力学学会网站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布项目和项目主要完成人持有异议的,请以书面方式向我会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有效联系电话和地址。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在书面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须签署真实姓名。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中国力学学会奖励工作秘书组,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电话:010-62559209

附件: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

中国力学学会

2021年7月20日

 

 

[返回本期目录栏]         

 

 

 

高速列车及城轨车辆转向架可靠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2021年7月8-10日,高速列车及城轨车辆转向架可靠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西南交通大学联合承办。国内20多家转向架科研和生产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与会,汇聚了我国转向架研究领域的核心骨干力量。会议特别邀请了国铁集团科信部装备处处长李福,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孙守光,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宇杰、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国伟,西南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张文桂,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沙淼、副总工程师朱彦,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周平宇,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胜权、副总工程师安超,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首席专家楚永萍、副总经理唐永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喜红,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明元,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曲天威,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杨勇军,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宋宇,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首席专家张洪,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姜赞,中科院金属所张哲峰,铁科院机辆所倪纯双,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封全保等领导和专家。

会议于7月9日上午开幕。开幕式由北京交通大学李强教授主持。孙守光教授、魏宇杰研究员和张文桂教授分别代表会议承办方致辞,对参会领导、专家和科研人员表示欢迎,回顾了我国轨道车辆转向架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举办进一步加强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交流互鉴,共同促进我国轨道车辆转向架事业的高水平发展。

本次会议共安排14个邀请报告,分别为北京交通大学孙守光教授的“转向架构架载荷谱研究”、青岛四方股份公司冯永华高工的“轨道车辆典型振动疲劳工程应用分析”、长客股份公司宋春元高工的“振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中科院金属所张哲峰研究员的“高速列车车轴疲劳强度预测与优化研究”、浦镇公司胡定祥高工的“浦镇公司地铁转向架可靠性设计与验证方法探索”、唐车公司陈彦宏高工的“中车唐车公司转向架研发进展汇报”、株机公司王志明高工的“转向架结构件可靠性”、大连机辆公司项盼博士的“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分析”、大同机车公司张志和高工的“助力碳中和—轨道交通直驱技术展望”、西南交通大学梁树林高工“转向架状态智能检测技术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王曦教授的“轴承可靠性评估关键参数测试技术研究”、中科院力学所魏宇杰研究员的“高速列车载荷环境分析与关键力学行为”、京交装备集团技术研究院朱戡工程师的“基于VDV 152标准的转向架可靠性分析”、铁科院机辆所倪纯双研究员的“车辆动力学检测标准及方法”。

本次会议聚焦高速列车及城轨车辆转向架全寿命周期内的可靠性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促进了我国轨道车辆转向架可靠性领域的用、产、学、研融合。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会议

-----------------------------------------

 

第一届全国分析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为促进我国分析力学学科的发展,适应分析力学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一届全国分析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拟于2021年11月12-15日在广东东莞召开。本次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分析力学专业组主办,广东医科大学承办。

全国分析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致力于为从事分析力学相关领域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交流近年来分析力学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促进分析力学与多体动力学、航空航天动力学等相关学科以及航空航天、机器人、智能医疗设备等应用领域的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提升我国分析力学的研究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会议主题:

1、约束力学系统的几何动力学与控制理论;

2、约束力学系统的数值方法;

3、复杂动力学系统的分析力学建模;

4、约束力学系统的对称性与守恒量;

5、分析力学与航天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的交叉研究;

6、分析力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研究。

二、会议注册和投稿事项

1、会议拟于8月底发出第二轮会议通知。

2、2021年9月10日前提交会议参会回执(回执见附件1)。

3、2021年10月15日前提交会议报告摘要(摘要格式要求见附件2)。

4、2021年11月12日:会议报到。

5、2021年11月13日-15日:会议交流及参观考察。

6、参会回执及报告摘要请发给会务联系人:

崔金超,邮箱:gdykdxdg@163.com,手机:18362363156。

附件一:参会回执

附件2:会议摘要格式要求

 

 

[返回本期目录栏]         

 

 

 

第九届热等离子体基础与应用研讨会通知(第二轮)

2021年8月6-8日,深圳

“第九届热等离子体基础与应用研讨会”将于2021年8月6~8日在深圳举行。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加强热等离子体物理领域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热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良好发展,探讨热等离子体领域的前沿方向,增强力学学科的学术影响力。热忱欢迎广大等离子体学界同仁参会,交流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山大学·深圳

会议形式:线下会议(若因疫情控制需要,可能调整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会议地点: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海滨北路39号

会议时间:2021年8月6日-8日

具体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议题

本次会议拟采用专题报告、工作交流和集中研讨等多种交流形式,会议的议题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热等离子体的前沿问题;

(2)热等离子体与空间推进;

(3)热等离子体与工程技术;

(4)热等离子体与数值计算与仿真;

(5)热等离子体与新能源,等等。

二、会议日程安排

2021年8月6日下午,会议报到,地点:深圳金尊假日酒店(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海滨北路39号)

2021 年 8 月 7 日具体安排如下:

大会开幕及专家报告(9:00~11:30);

午餐(11:45~13:30),会务组安排;

专家报告(14:00~17:00);

晚宴(17:30~19:30),由会务组安排。

2021 年 8 月 8 日,离会,自由活动。

报告安排:欢迎参会者作口头报告,报告时间为 20 分钟(15 分钟报告+5分钟讨论)

会议注册:会议无注册费。

三、会议组织委员会专家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夏维东,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童洪辉,研究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潘文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黄河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袁方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王海兴,教 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倪国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李和平,特别研究员,清华大学;

吴翊,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沈岩,教授,中山大学

四、会议联系方式

具体事项请与“2021 年第九届热等离子体基础与应用研讨会”会务组联系;

会议负责人:

沈 岩 教授(电话:13810551032,E-mail:shenyan8@mail.sysu.edu.cn)

彭惠生(电话:13001262811,E-mail:penghsh3@mail.sysu.edu.cn)

会务组联系人:

曹 帅(手机:18810768807,E-mail:caosh27@mail.sysu.edu.cn)

陈 煜(手机:18587192494,E-mail:cheny963@mail2.sysu.edu.cn)

通讯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新湖街道新羌社区公常路北,中山大学·深圳

邮政编码:518107

五、到达方式

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机场地面交通中心西平台站乘坐 A5 线至荷坳地铁站下车,出地铁站换乘 833 路至南澳办事处站下车步行三百米即可达到;

深圳站:人民南站乘 M468 至罗湖体育馆下车,换乘 E11 路至南澳办事处步行三百米即可到达;

深圳北站:深圳北站交通枢纽站乘坐 E11 路至南澳办事处站下车步行三百米即可到达。

六、酒店安排

会议建议酒店为:深圳金尊假日酒店(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海滨北路 39 号),需提前预定请与会务组联系人联系。房型为标准间(双床)、大床房(单床)。

若需入住其它酒店请自行预定。

附件:南澳介绍

南澳地处深圳市东部大鹏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西临大鹏湾,南接太平洋,与中国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平洲岛最短距离仅 2 海里,北与大鹏街道接壤,拥有深圳市四分之一的海岸线,海滩如绸缎般飘逸、舒畅,山、海、湖、岬角风光旖旎。周围有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西涌沙滩(中国最美八海岸之一)、杨梅坑、鹤薮古村、西涌天文台等景观奇秀,全年平均气温为 22 摄氏度,气候宜人。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PhD positions in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wind turbine rotor blades at DTU Wind Energy

 

The Department of Wind Energy at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is advertsing new PhD-positions within 15 topics.

The PhD projects #5 to #9 in the Wind Energy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Division all relate to wind turbine rotor blades, which are very large composite structures - the largests blades are now exceeding 100 metre in length. The PhD-projects cover various aspects of fibre composites from full blade structural scale down to materials scale.

If you - like me - love mixed mode fracture mechanics of fibre composites,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modelling (e.g.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you might b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PhD project #7. "Digital twin of new element test specimens".

You can check all position at the DTU web site:

https://windenergy.dtu.dk/english/education/phd/new-phd-positions

 

 

[返回本期目录栏]         

 

 

 

PhD position in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Materials Informatics

Fully funded PhD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at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Design Lab (https://mamivand.weebly.com/). The lab’s projects are focused on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Materials Informatics.

Candidates with a background in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computation mechanics, and applied physics are encouraged to apply. Candidates with a master’s degree are preferred. Background in Phase Field Modeling, coding, materials modeling,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a plus. The candidates are expected to have a strong academic record, and excellent verb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skills. Additional admission requirements are described in the following link:

https://graduatecollege.boisestate.edu/programs2/materials-science-and-e

The position is available for Spring 2022 (or earlier). The review of applications will continue until the position is filled. The selected candidates will receive a competitive stipend, full tuition, and benefit.

Interested applicants are requested to send the following materials as a single PDF file to mahmoodmamivand@boisestate.edu

1. A cover letter describing research experience and interest

2. CV

3. Contact information of three references

4. Copy of one publication if applicable

5. Toefl and GRE score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固体力学学报》

2021年第42卷 第3期

 

基于机器学习的页岩气采收率预测方法

 严子铭 王涛 柳占立 庄茁

数据驱动梯度结构材料弹塑性本构

  杨航 李丽坤 刘道平 唐山 郭旭

基于分层数据搜索的数据驱动算法研究

  阳杰 白晓伟 颜巍 黄威 黄群 邵倩 胡衡

采用两步优化器的深度配点法与深度能量法求解薄板弯曲问题

  庄晓莹 郭宏伟

一种基于领域自适应的跨工况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

 童靳于 章青 夏晓舟 郑近德 潘海洋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计算机辅助工程2021年第30卷第2期

计算固体力学学报2021第3期

Acta Mechanica Sinica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王永志:祖国的需要就是我前进的方向

(摘自光明日报)

 

“党组织给了我参与‘研制地地导弹、发射人造卫星、送中国人上太空’这三件大事的机会,是党的事业为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报效祖国的广阔平台。”

——王永志

4月29日,天和升空,中国进入空间站时代,也迈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作为这一战略的拟制者之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党龄已超70年的王永志值得一书。回望他的奋斗历程,党与祖国的需要便是他不断向前的方向与动力。

1949年11月,年仅17岁的王永志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王永志被心仪已久的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录取,这也成为王永志一生中唯一一次自主选择。正如《王永志传》作者姚昆仑所说:“从那以后的40多年里,他的每一步人生变化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

20世纪50年代,为了加快培养人才,建设新中国,中央领导决定挑选一批学生前往苏联留学。王永志作为选拔出来的佼佼者,于1955年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学院航空系学习。

1957年10月,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为了能在未来对中国航天事业有所贡献,在飞机设计专业有了些基础的王永志改变了自己的专业,转攻火箭导弹设计。谈及这段历史,王永志回忆:“1957年是火箭年,这一年我成为火箭人,这一年是我人生重大转折的一年。”

经过6年的留学生涯,以优异成绩毕业的王永志,拒绝了在苏联继续深造的邀请,于1961年正式回国。

彼时,我国的航天事业蹒跚起步,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航天人克服种种困难,自主设计制造火箭。留苏归来的王永志也走进大漠戈壁,加入祖国航天创业大军的行列。在此后的工作中,王永志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并为实现我国制定的“八年四弹”的长远发展规划作出巨大贡献。

在包括王永志在内的几代航天人持续努力和奋勇拼搏下,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航天有了长足发展。不仅可以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任务,甚至可以在短短18个月内就完成“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式火箭从批准实施研制到发射的全过程,创造出火箭研制史上的奇迹。

王永志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和参与者。他从一位专业技术骨干,逐渐成长为一名指挥千军万马的帅才。1992年11月,迈入花甲之年的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丹阳,我已经60岁了,搞火箭30多年,一直紧紧张张,提心吊胆。本来想退休后好好休息一下,陪你到处走走,挽回过去常常不在你身边的‘不良影响’。现在组织上这样信任我,要我承担载人航天总设计师的重任,看来,我只有再次向你道歉了!”向妻子坦露了心声,王永志又一次义无反顾离家远行。为了早日实现国人飞天梦,他选择在航天舞台上绽放第二个青春。

2003年10月15日,随着王永志和全体航天人的齐心协力、集智攻关,中国人的脚步终于第一次迈进太空。

“11年来我们这支航天队伍呕心沥血、顽强拼搏,不顾自己的一切,为的就是这一天、这一刻。我为沉着果敢的杨利伟而自豪,我为不负使命的这支队伍而自豪,我为祖国而骄傲。”成功那一刻,王永志感慨万千。

如今,18年过去,三名中国航天员进驻天和,开始了数月之久的太空生活。中国航天,正沿着我们自己的设计路线,一步、两步、三步,蹄疾步稳,探索太空。

 

 

[返回本期目录栏]         

 

 

 

硕士“就业下沉”现象折射了什么

(摘自中国科学报)

 

■ 高耀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其公布的《2021年度大学生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中显示,2021年,在该公司拟录用的共计149名员工中,有135人的岗位为“一线生产操作岗”,与此同时,这些“一线生产岗位”录用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比超过30%。研究生高学历光环和“一线生产岗位”之间形成的强烈反差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姑且将这种现象称之为 硕士“就业下沉”现象。那么,对这种现象的定性是否成立?若定性成立,这种现象背后又折射出了哪些深层次问题?

从两个视角看硕士生就业是否“下沉”

对硕士“就业低配”或“就业下沉”现象的定性是否成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至少可以引入“个体”和“社会”这两个非常重要的切入视角。

从个体角度而言,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大背景下,个体选择进入何种行业,从事何种岗位是个体自主、理性的选择结果,无所谓“高配或低配”“上浮或下沉”。硕士生选择到卷烟厂工作,工作性质相对稳定、薪资水平比较高、福利待遇比较好、工作压力相对较小等可能是一些相对重要的吸引因素。就这个意义而言,硕士生在择业方面的选择行为是个体行为,无需大惊小怪。

然而从社会角度看,硕士的就业选择就关涉到宏观的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和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因此,仅从私人收益角度理解硕士就业问题是非常片面和狭隘的,还需要引入社会收益的宏观视角。

一方面,硕士生的培养定位会由于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大类型而有所差异,但无论哪种类型的硕士培养,均凸显专业性和研究性,这也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根本所在。若硕士生的专业特长和研究特长并未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得以发挥,就可能引发人力资源低效率配置和高等教育结构性问题,加重社会的“内卷化”竞争和人们的“就业焦虑”。

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私人产品”,而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某些属性,在国家和个体之间实行“成本分担”制度——国家的分担责任对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个体提出了更高的“道德义务”——要求研究生以家国情怀为己任,德才兼备。

当然,对上述问题的定性讨论还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动态视角理解。例如,当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在择业时可能更偏好稳定和可预期性,择业时的“体制情结”可能有所强化。如果将时间范围拉长,就很容易理解这种情结的“高低起伏变化”。

因此,从个体和社会相结合的视角来看,硕士“就业下沉”现象的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其背后折射出宏观的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和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和可能。

“就业下沉”现象折射出什么

硕士“就业下沉”现象首先折射出部分硕士生读研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动机”和盲目性,缺乏相对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对特定职业或专业领域的兴趣。

我们于2018年开展的一项针对全国学术型硕士生就读体验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学术型硕士生是为了“找到更理想的工作”而选择读研,因为“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而读研的学生仅占17%。这表明,学术型硕士生读研的主体意愿不是学术兴趣,而是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

客观而言,基于“功利性动机”读研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若经过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培养,仍未形成相对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对特定职业、专业的“职业兴趣”或“比较优势”,这就非常值得深思。

实际上,硕士生在择业时若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性和研究性的比较优势,而仅凭学历层面的“碾压优势”进入,从个体的长远发展来看,也未见得是一种非常理性的选择。从社会层面看,这种现象不仅会造成人才的错配和浪费,还会进一步对学历形成“稀释效应”,加剧社会竞争的“内卷化”。

其次,这种现象折射出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不够。

在硕士生培养中,我国已形成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并重的格局,而且后者的占比已经超过前者。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近20年以来,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数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数则持续上升,且从2016年开始超过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数,此后两者的“剪刀差”越来越明显。

硕士生教育的这种类型结构调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主动作为”,然而,社会对“学术型硕士学术性不强、专业型硕士专业性不强”的诟病也不绝于耳。

我们于2018年开展的一项针对全国层面硕士生就读体验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术型硕士生在读期间对培养单位、课程教学和管理服务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偏低,而专业型硕士生在读期间对实习实践、课程教学和就业结果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偏低。换言之,在硕士生培养层面,如何根据不同培养类型、定位和目标,进一步改进实际培养效果,增强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依然任重道远。

最后,这种现象折射出目前经济社会产业在开放性、流动性和竞争性等方面受限于某些因素,特别是全球疫情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表现强度和复杂性均会加强。

客观而言,任何教育层面的问题单纯从教育系统内部可能很难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必须从整体的社会结构层面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案,研究生教育也不例外。

换言之,硕士生就业方面的结构性问题和人力资源“低配”或“错配”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运行机制和结构问题的某种体现。

可以预想,个别高学历群体就业“下沉”现象还可能以不同方式和形式继续出现,对这些现象展开持续、系统和严肃的反思极具现实意义。

(作者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