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动态”文摘,第55卷,第3期,2021年8月10日

 

编辑组:http://jsstam.org.cn/mechbrief/bwh.html

投稿信箱:mechbrief@hhu.edu.cn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mechbrief/

订阅或退订信箱:mechbrief@hhu.edu.cn

编者按:《力学动态》文摘由江苏省力学学会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主办每月10日和25日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发布“十四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

     第八届振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

     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党的工作小组会议纪要

    学术会议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Catastrophic Failure Mechanics(第15届世界计算力学大会 0104专题研讨会征稿通知)

     关于第十六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线上召开的通知

      招生招聘   

      PhD position in modeling of soft materials @UT Austin

      CTU Global Postdoc Fellowship in quasicontinuum modeling of lattice structures and metamaterials

     ◆ 学术期刊

    《力学季刊》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网络精华  

    锻造十年磨剑定力 中国科研大幅“松绑”放权

    缺制度还是少经费 科研人员做科普究竟难在哪

    友情链接

   

 

=======================================================================================

新闻报道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发布“十四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按照新时期科学基金深化改革总体部署,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的优先发展领域,经广泛征求科学家和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利用各级专家咨询委员会、双清论坛等开展深入研讨和科学问题凝练,形成了“十四五”第一批9个科学部78个重大项目指南(见附件)。现予发布,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重大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提出申请。

一、定位

重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二、申请条件和要求

(一)申请条件。

重大项目或重大项目课题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部分重大项目对申请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以相关重大项目指南为准。

(二)申请要求。

1.重大项目的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2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

2.每个重大项目应当围绕科学目标设置不多于5个课题,并分别撰写项目申请书和课题申请书。重大项目只受理整体申请,项目申请人应当是其中1个课题的申请人(部分重大项目的课题设置数量和课题申请人有特殊要求的,以相关重大项目指南为准)。

每个课题的合作研究单位数量不得超过2个。每个重大项目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5个(部分重大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数量有具体要求的,以相关重大项目指南为准)。

三、限项申请规定

1.申请人(不含主要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项目。上一年度获得重大项目资助的项目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项目申请人和课题申请人申请重大项目。

2.除特别说明外,申请当年资助期满的项目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2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直接费用大于 200 万元/项的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仅限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作为主要参与者不限)、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期限超过 1 年的应急管理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 1 年的专项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应急管理项目中的局(室)委托任务及软课题研究项目、专项项目中的科技活动项目除外]。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作为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 2019 年(含)以前批准资助的项目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2020年(含)以后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批准(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

3.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到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

4.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获得资助后,项目负责人在准予结题前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重大项目。

5.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到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骨干成员)在资助期满前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重大项目。

6.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获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资助期限1年及以下的项目除外)。

四、申请注意事项

(一)项目申请接收。

重大项目申请报送日期为2021年9月6日至10日16时。项目申请采取无纸化申请。

(二)申请人注意事项。

申请人在填写重大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或课题申请书)时,应当根据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选择科学问题属性。申请项目具有多重科学问题属性的,申请人应当选择最相符、最能概括申请项目特点的一类科学问题属性。

重大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或课题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2.申请人登陆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没有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3.重大项目的项目申请人应在信息系统中首先填写“项目申请书”,然后给该重大项目课题申请人赋予课题的申请权限,未经赋权的课题申请人将无法提交申请。

4.申请书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项目申请书”或“课题申请书”,附注说明选择相关的重大项目名称,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部分重大项目有具体要求的,按照相关重大项目指南要求填写)。

5.申请人应当按照重大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或课题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所申请重大项目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研究基础”部分说明本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申请书中的主要参与者只填写各课题申请人相关信息;课题申请书中的主要参与者包括课题所有主要成员相关信息。

6.重大项目实行成本补偿的资助方式,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组织专家对建议资助项目进行资金预算专项评审。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的补充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等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

7.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项目申请书和课题申请书应当通过各自的依托单位提交。其中课题申请书必须先于项目申请书提交,项目申请书待全部课题申请书提交完毕并确认生成项目总预算表无误后再行提交。

(三)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1.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对申请人编制项目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

2.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2021年9月10日16时)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3.如依托单位在2021年度未上传过《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项目申请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应从信息系统中下载《承诺书》,由法定代表人亲笔签名并加盖依托单位公章后,将电子扫描件上传至信息系统(本年度只需上传一次)。依托单位完成上述承诺程序后方可申请项目。

4. 依托单位在项目申请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通过信息系统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清单提交后,自然科学基金委方可接收项目申请材料。

邮 箱: mattias.lowhagen@stint.se

附件:

1.数理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2.化学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3.生命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4.地球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5.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6.信息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7.管理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8.医学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9.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1年8月4日

 

 

[返回本期目录栏]         

 

 

 

第八届振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2021年7月23 ~ 26日,第八届振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bration Engineering, ICVE’2021)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联合承办,被列入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会议主席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教授,执行主席为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孟光教授。会议设置了大会主会场和8个分会场,共24个专题,涵盖动力学、振动与控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结构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多体动力学、航天动力学与控制、转子动力学、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神经动力学、超材料及其应用等。会议安排了8个大会特邀报告(其中4个为海外学者报告),464个分会场报告(其中70余个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海外学者报告)。500余名振动工程领域学者到场参加了此次会议,分享了振动控制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工程应用方面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了振动工程领域国内外学者在理论、试验与工程实践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7月24日上午,孟光教授主持开幕式,指出由于新冠疫情,本次大会将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形式进行,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所有的大会报告专家、赞助商、分会场组织者、志愿者和参会人员表示感谢。

胡海岩院士在开幕词中简要回顾了该系列会议的历史,通过对首届会议和本届会议的简单对比,概述近三十年来振动工程研究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胡海岩院士指出,近年来振动工程领域的学者提出减振降噪超材料、振动能量采集、声学黑洞等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并积极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进行交叉融合,拓展了振动工程学科的内涵。与此同时,高端装备、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与服役不断提出的新的振动工程问题,亟待学者们去应对和解决。本次会议将聚焦这些进展和问题,探讨更加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美国工程院院士、杜克大学教授Earl Dowell教授作了题为《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Models for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Correlation is the Key》的首场大会报告;国际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协会(IASSAR)主席、同济大学李杰教授作了题为《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From Global Structural Reliability to Lifeline Network Analysis》的大会报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莱斯大学机械工程系Pol D. Spanos教授作了题为《A Potent Development for the Method of Statistical Linearization for Random Vibration Analyses》的大会报告;加拿大两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汕头大学执行校长王泉教授作了题为《Renewable Energy with Smart Materials》的大会报告;美国马里兰大学B. Balachandran教授作了题为《Energy Localization in Coupled, Nonlinear Oscillators》的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原校长陈十一教授作了题为《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urbulence and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in Urban Environment》的大会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裘进浩教授作了题为《Acoustic Black Ho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的大会报告;韩国工程院院士、韩国先进科学技术学院Hoon Sohn教授作了题为《Structural Displacement Estimation Through Multi-Mode Sensor Fusion Under GNSS Denied Environments》的大会报告。

虽然本次大会举办受到南京疫情,郑州水灾和上海台风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国内外振动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依然热情高涨,积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了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返回本期目录栏]         

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党的工作小组会议纪要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2021年7月31日,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线上成功召开。受邀莅会指导的嘉宾有: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春,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冯西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晖与审定二处主任史金鹏,中国力学学会专职副秘书长汤亚南。与会人员包括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建祥,副主任委员陈立群、鲁晓兵、任玉新、王记增、杨迪雄,秘书长励争,委员陈建康、陈玉丽、陈子光、黄干云、黄克服、蒋文涛、贾飞、金栋平、李卫国、刘益伦、刘逸平、刘永强、马天宝、师明星、司廷、王惠明、韦萍、徐绯、杨在林,秘书李冰以及中国力学学会秘书处刘洋。本次会议共有33人参会。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冯西桥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冯西桥教授首先对第六届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指出随着学科的发展,力学名词的编写与审定工作亟需与时俱进。由于力学与数学、物理及工程学科的紧密联系,因此,力学名词的审定工作需要充分重视科技名词的系统性及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协调性,这也使得力学名词的审定工作难度更大。他希望新一届委员会继续有序地开展力学名词的审定工作,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蒋文涛教授代表承办方致辞。此次会议原计划于四川大学召开,承办方已做好充足的会前准备,但由于突发疫情而调整为在线上举办。蒋文涛教授对委员会给予承办方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四川大学能够在今后有机会继续承办委员会的工作会议。

会议特邀嘉宾李家春院士致开幕辞。李家春院士在致辞中,强调了力学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性,指出作为最早的自然科学之一,力学的学科地位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力学名词的编写与审定工作对确立力学学科的地位意义重大。他介绍了主持编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力学卷》的情况,并指出1993年出版的《力学名词》已远不能涵盖近30年力学学科发展的新概念和新名词,力学名词编写与审定工作迫在眉睫。同时,他还针对力学名词编写与审定工作的统一性、严谨性、高效性,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性意见。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立群教授主持了全体委员的工作会议。首先,主任委员王建祥教授作了工作计划报告。他回顾了上一届委员会的工作进展,并重点介绍了本届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与工作规划。围绕编写力学名词词典这一核心任务,重点讨论了力学名词词典的分类草案、专家分组方案、编写内容形式与工作计划,以及近期的相关工作安排。经过与会委员的热烈讨论,最终确定将委员按“总论”“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计算与实验力学”“交叉力学”分为6个小组,分别开展力学名词编写与审定工作。此外,与会委员还对现有力学学会分支机构的名称逐一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随后,各工作小组进行了分组讨论,制定了各专业名词小组审定工作的具体安排与规划。

会议的最后,第六届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全体党员共同讨论了党小组的学习规划,并在党小组组长王建祥教授的带领下,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大家结合自身经历和切身体会,从国际地位、经济发展、疫情管控、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度等多个方面,讨论了近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与成就,委员们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党员,对中国取得的系列成就深深感到自豪与骄傲。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会议

-----------------------------------------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Catastrophic Failure Mechanics(第15届世界计算力学大会 0104专题研讨会征稿通知)

第15届世界计算力学大会 WCCM 2022将于2022年7月31-8月5日在日本横滨召开,大会网址为https://www.wccm2022.org/ ),网上摘要投稿已开通,摘要投稿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15日。

河海大学余天堂教授和任青文教授组织了一个专题研讨会 0104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CATASTROPHIC FAILURE MECHANICS,该专题研讨会的内容包括:

1. Research progress of catastrophic failure mechanics.

2.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disaster factors

3.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the effects of catastrophic factors on structures

4. Failure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struc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catastrophic factors

5.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of engineering material failure and structure damage

6. Failure risk and failure mode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

7. Precursors and criteria for failure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8. Safety control standards for engineering structures

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和学生积极投稿参会。

请在线提交摘要时从Mini-Symposium Title菜单中选择 “0104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CATASTROPHIC FAILURE MECHANICS”

请在线提交摘要后,将摘要再发一份到tiantangyu@hhu.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关于第十六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线上召开的通知

(摘自中国力学学会网站)

 

尊敬的参会代表:

您好!鉴于当前国内复杂多变的疫情传播及防控形势,为保障各位代表的自身健康安全,根据8月1日北京市“严格控制商业演出、会议培训等聚集性活动”的最新防疫要求,经大会筹委会审慎讨论决定:将原定于8月14-15日线下召开的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第十六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改为线上召开,会期不变。具体日程为:8月14日上午大会报告、8月14日下午及8月15日上午分会场报告。热烈欢迎各位代表届时积极与会,共享物理力学的学术盛宴。

会议详细日程及线上参会地址、方式将于8月上旬在大会官方网站: http://physicalmechanics2021.csp.escience.cn/ 和大会官方微信群中及时发布,敬请关注。尚未入群的代表请添加筹委会杜书恒微信(18813134652)。

本次线上会议将不再收取注册费用。已经注册缴费的参会代表,筹委会将在会后统一处理退款事宜,注册费将分批原路全额返还,请大家耐心等待。退款相关疑问请您联系筹委会陈璐(18601131291)。

公示网址:http://www.cstam.org.cn/article/202708.html

当前防疫形势严峻,请各位代表做好自身防护。给各位代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第十六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筹委会

2021年8月3日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招生招聘
-------------------------------------------

PhD position in modeling of soft materials @UT Austin

 

Two Ph.D. positions in the area of mechanics of soft materials are available immediately/Fall21/Spring22 at UT Austin. The students can choose to enroll in Engineering Mechanics or Civil, Archite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ome background in nonlinear solid mechanics, linear algebra, and numerical methods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or isogeometric analysis) is preferable.

For more information,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at berkin@utexas.edu.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position, please send your CV and any other relevant document to berkin@utexas.edu.

 

 

[返回本期目录栏]         

 

 

 

CTU Global Postdoc Fellowship in quasicontinuum modeling of lattice structures and metamaterials

Together with Ond?ej Roko? and Milan Jirásek, we are searching for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to work with us on leveraging quasi-continuum methods towards robust simulations of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instabilities in architectured materials and flexible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Eligible candidates must hold a Ph.D. degree awarded in 2015 or later. If interested in becoming a first-generation CTU Global Postdoc Fellow, submit your application by 2021. Full details on the vacancy are available at: https://euraxess.ec.europa.eu/jobs/665852

 

 

[返回本期目录栏]         

 

 

 

 

 

-------------------------------------------

==========================================================================
    学术期刊

-------------------------------------------

 

 

《力学季刊》

2021年第42卷第2期

 

基于应力波传播机理的混凝土无损检测研究综述

 陆林军, 余海帆, 乔丕忠

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刘霞, 焦文祥, 杨晓翔

发动机缸体铸铁件消应热处理工艺的评价

 李娜娜, 田普昌, 陈静, 陈怀宁, 姜云禄

压电复合材料中正n边形孔边裂纹的反平面问题研究

 徐燕, 杨娟

超声弹性成像应用在角膜疾病诊断中的有限元分析

 陶兴明, 方利华, 林鲁超, 何兴道, 伏燕军, 黄采敏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近期目录

工程力学

计算机辅助工程

固体力学学报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网络精华
 

-----------------------------------------

锻造十年磨剑定力 中国科研大幅“松绑”放权

(摘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正在削减束缚创新的条条框框,政府大幅松绑放权,人才价值愈发凸显。7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管理自主权。

政府放权,人才受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电机系系主任康重庆教授,从事科技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韩凤芹研究员,都对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的信息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近年来,中国科技发展迅猛,但仍存在不少短板。很多产业技术瓶颈主要在于原始创新薄弱。基础研究是推动原始创新、构筑科技和产业发展“高楼”的基石。无论补短板、做研究,还是打破瓶颈,都缺少不了人才——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创新成败的关键。但长期以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一直深受激励机制的束缚,不少人认为“干多干少都一样”。韩凤芹介绍说,目前科研人员的依托单位基本属于事业单位,他们工资性收入较低,绩效工资受科研项目管理间接费约束、绩效工资总量限制,收入水平较低且不稳定,甚至面临“有钱办事,没钱吃饭”的窘境。

有功不彰,何人安心做科研?韩凤芹说,国家这次对科研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链条式放权”。从预算编制,到经费拨付和使用以及审计监督都史无前例地变得宽松。

此次放权直指关键环节:简化预算编制。对基础研究类和人才类项目推行经费包干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提高科研项目间接费用比例,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可达50%以上。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可提高到60%。科研单位可将间接费用全部用于绩效支出。

同时,加快项目经费拨付进度,项目任务书签订后30日内,要将经费拨付至承担单位。领衔科学家自主确定研究课题、科研团队和经费使用。除特殊规定外,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由新型研发机构依法取得、自主决定转化及推广应用。科研项目由相关方面配备科研财务助理,提供预算编制、报销等专业化服务,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

对于经费包干制、“人头费”占比可超50%,带领团队做科研的康重庆感触颇深。康重庆做过的科研项目,“人头费”占比上限是10%。项目获批后,只能按照这个“价格”,去聘请人才。市场价高的人才,自然请不动。以前做人才类项目科研,设备、差旅费等比例也都有限制。

科研人员的手脚由此受限。“诸如一年开几次会、出几趟差,谁能事事都提前预料得到?”康重庆说,今后实施的包干制更合理,科研人员就不必再花过多心思去做项目预算。

术业有专攻,编制预算、报销经费,本非科研人员的本职。科研财务助理制度,虽然提出多年,但目前在很多科研单位仍未落实,关键在于科研财务助理等人力成本费用由谁负担,没有明确。韩凤芹说,应趁着这次国务院大力松绑的契机,进一步向科研单位放权,并明确其职责,督促它们把国家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水平成果。

束缚减少,处置权提升,待遇变好,康重庆和韩凤芹都相信,这会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拥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定力,提高原创性科研成果和科研产出。

 

 

[返回本期目录栏]         

缺制度还是少经费 科研人员做科普究竟难在哪

(摘自科技日报)

 

“我们就想开个视频号,每周做两条有关大健康、食品安全的短视频,但是找专业拍摄制作团队谈了下,一条就要一两千,这个经费到现在也没着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沈奇去年上任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把食品健康方面的科普知识推向公众。

但是,这个愿望想要落地太难了,“除了经费,开设公众号还要层层审批,还得找个有兴趣的科研人员专门负责。”沈奇说,最近中央各部委要求加强科普工作的表态,又让他看到了希望。他说:“或许明年就有经费把公众号建起来了。”

科研人员被认为是“科学传播的第一发球员”,做好科普原本应当是其职责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科研人员投身科普事业的比例并不高,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风气也没有在科研圈流行起来。这其中原因为何,是缺少制度,还是缺少经费?部分科研人员的回答或许能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找到依据。

最适合做科普的人放不开手脚

郑永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这个在网上解读“祝融号火星车”和“月亮上的第一次发芽”的“火星叔叔”,如今已是科普领域的“网红”。

“这个领域不是我主动进入的,就像我以前选专业时也是这样,不是主动去选择,但是有这样的机会时我没有抗拒它,愿意去了解它,就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慢慢进去了。”2015年,一次偶然的授课经历,让郑永春接触到科普文章写作,从此一步步地成为科普达人,“出了书,后来也注册了博客,有更多的机会做更多的事情,就这样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中国创造成为时代强音的今天,像郑永春这样的“网红”科学家很少,科普是不是科研人员的分内事仍存争论。

近年来,多项针对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认同度高、意愿较强、行动力偏弱。最适合做科普的科研人员为何放不开手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传播中心主任王永栋研究员告诉记者,科研人员缺席科普工作主要原因他认为有两个:首先,从客观上来看,科普占用了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考核中却不算数,比如评奖不算,评职称也可能不算,既没有相应的岗位设置,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毕竟在科研单位大家更看重项目、论文、影响因子、人才帽子等。

其次,从主观来说,大多数科研人员觉得科普工作不需要太深入的专业知识;同时,担忧科普需要用到他人的成果,产生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感觉与其花时间做不太熟悉的科普工作,不如专心写自己的论文。

受访科研人员一致认为,在现行的科研和人才评价体制中,科普贡献大多是无名又无利,费力不讨好。在这样的“指挥棒”导向下,重科研轻科普的集体认知慢慢形成。

“在文化层面上,科研和科普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完全不一样,科研文化是向内的,它追求学术圈内、专业圈内的认可,科普的文化是外向的,它追求公众的认可。”郑永春说道。

科研人员做科普不能搞“一刀切”

既然已有的“指挥棒”忽视了科普,那么在科研考评体系中加重科普贡献,科研人员热情是否就一片高涨了呢?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家已有相关鼓励科普的政策出台。比如《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建议将科学传播的业绩考核办法视为科研人员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操作细则和硬性规定,导致政策无法落到实处。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科研人员对建立科普考核刚性制度的建议褒贬不一。

“我原来觉得科研人员做科普是要鼓励的,或者要建立一些制度化的激励机制,但我现在越来越感觉不能一概而论。”郑永春表示,科研人员的主业是科研,做科普不仅需要有科研背景、知识面广、愿意分享,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积累经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在第27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曾说过,行政化是一把双刃剑,不能搞政策一刀切,比如,硬性将科普作为所有科研人员的考核指标。

沈奇则建议,可以对一个课题组、一个实验室、一个研究所进行量化考核,倒逼团队和单位负责人重视科普工作。

周忠和说,鼓励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发自内心觉得做这件事是有益的。同时科学共同体会认可这种职业的行为,不会认为科研人员做科普是“不务正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罗京佳长期在国外工作,他告诉记者,国外科学家很乐于把自己的科研进展和相关科学知识分享出去,“写论文不也是一种科普吗,只不过是面向专业人士的科普。既然能跟圈内人分享,为什么不屑于向公众科普呢?”

罗京佳表示,不同语言之间需要翻译,不同学科之间隔行如隔山,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也是公众,也需要科普,一旦形成这种认知和科普文化,根本不需要制度来生拉硬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传播中心主任王永栋研究员告诉记者,科研人员缺席科普工作主要原因他认为有两个:首先,从客观上来看,科普占用了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考核中却不算数,比如评奖不算,评职称也可能不算,既没有相应的岗位设置,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毕竟在科研单位大家更看重项目、论文、影响因子、人才帽子等。

应尽快建立科普制度体系

缺少科普经费是采访中记者听到最普遍的呼声,那么,科研单位究竟有无科普工作专项开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在全院120个研究所中,科学传播指数位居前列,按说取得这样的成绩所里在人财物上投入应该很大。王永栋告诉记者,所里非常支持科学传播工作,仅科学传播中心今年的预算就达到近780万元。支出费用包括几个专业杂志的编辑出版费、图书馆文献资料采购费、标本维护费、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运行费和人员费用等。而每年的收入包括财政拨款则非常有限,收支相抵后,所里还要补贴300余万元,这对一个主要开展基础研究的研究所来说压力很大。

同时,该所的科学家对科普工作也有很高的积极性。“今年5月18日,我们聘请所里20几位研究人员作为首批科学传播专家。”王永栋说,这批科学传播专家积极参与了博物馆的展陈大纲和展板讲解词撰写、展台和展品设计,参与视频拍摄、参加科普讲座和科普活动。

郑永春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一套科普制度体系,像资助科研那样资助科普,比如设立科普基金、科普人才计划、科普成果奖励等。“科研人员能得到项目资助和国家奖励,也能得到同行认可,自然就会愿意投身其中。”郑永春说。

王永栋也认为,国家可在自然科学基金中设置科学传播项目,三大科技奖中也可以设置科学传播奖。

同时,受访者普遍认为科普培训和人才培养必须得到重视。“我做科普和科学教育后就发现,这个人是学高能物理的,那个人是学应用数学的、学分析化学的,那有没有人是学科学的?我们需要有人能够把不同学科衔接起来、兼容起来,围绕未来人才培养的角度,给予这些人才整体科学的滋养。” 郑永春说道。

王永栋建议,在大学的理工科专业中开设科学传播课程作为必修课,让学生掌握艰涩内容通俗化的表达能力和融媒体传播的要领和方法,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才能把成果描述清楚、传播出去,让全社会和普通公众都能听明白、看得懂、用得上。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结      束

∽∽∽∽∽∽∽∽∽∽∽∽∽∽∽∽∽∽∽∽∽∽∽∽∽∽∽∽∽∽∽∽∽∽∽∽∽∽∽